APP下载

基于传播要素的传媒供给侧改革思考

2017-01-03张强

科技传播 2016年16期
关键词:传媒供给侧改革

张强

摘要目前我国新闻传媒存在“大而不强”和“多而不精”等情况,难以满足用户需求,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正是基于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这3个供给要素来探析当下传媒供给侧的改革。

关键词传媒;供给侧改革;传播要素

近年来,供给侧改革己成为社会焦点。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新闻传媒的状况是:截至2015年7月,已拥有2000多家报纸、近万种期刊、300多家电台,近3000个电视频道,网站数量超过300万家。据此分析,我国传媒机构及其产品不可谓不多,现实却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局面,其对外缺乏传播影响力,对内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传媒供给侧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传播过程由以下要素构成: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当前,从市面上不断反馈的“纸媒停刊”和电视广播收视收听率下降等消息已说明了传播的部分“失败”。虽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众多,但就传播过程看,在到达用户之前的因素,皆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供给点,这正是传媒供给侧改革的三要点,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

1传播者:加快转变适应新变化

从传受关系看,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自然,传播者是传媒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为此,传媒在由单一媒介进入融媒体的时代下,需要转变思维,进行机构变革,优化人力资源,着手从供给者自身进行改革。

1.1树立互联网思维

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传媒供给侧改革首要是解放思想,改变传统“传者中心论”观念,变革传媒机制,解放传媒生产力,树立新形势下的互联网思维,提高对新媒体和用户的敏感度,提前介入对新媒体的布局和运用,敢于和善于利用新媒体。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化发展,需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强化用户思维,以平等姿态加强与用户互动,引导用户参与信息产品的制作,提高用户的黏性,从而推动传播者思维的供给侧变化。

1.2变革传媒组织机构

传媒原组织机构虽随着时代发展而改进,但还存在原有的痼疾;在融媒体时代,已无力支撑众多的媒介端口,亟需对组织机构进行变革,以便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当前,部分传媒根据多终端采编业务要求,打造了“中央厨房,多端分发”新机制并根据其来调整内部机构,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遗憾的是大部分传媒依然没有改变,只在原有机构内部,抽调人员组成类似小组的机构运作,这将是传媒在组织机构方面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要点。

1.3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大众媒体时代,传媒内部分工明显,人才具有专业性;而在融媒体时代,人才观念已发生变化,需要“全能型”人才,即不仅要掌握“采写编评”等基本技能,还需要对音频、视频和图片等软件的娴熟操作和网络技术的熟练运用能力;此外,对微博、微信和微视等新媒体运营也应有所了解。因此,优化人力资源,培养全能型人才,满足融媒体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是传媒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传播内容:以用户需求为供给导向

传媒作为文化产业的板块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与用户需求同步发展,但受制于各种因素,现实中存在大量“粗制滥造”产品,这显然不能满足用户新需求,形成了传媒产品的供需不平衡。因此,内容是传媒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并需坚持以用户需求作为导向,从产品形式到产品内容进行改革,制作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传媒产品。

2.1加大可视化产品的供给

融媒体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图片和视频已成为用户喜爱的媒介形式。因此,传媒应加大图片和视频信息产品的制作;比如越来越多的用户喜爱微视频,那么传媒也应加大微视频的制作,以满足用户需求。在保留原媒介形式下,提高可视化产品的供给,这是传媒内容形态的改革点。

2.2打造精细化传媒产品

当前,传媒产品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产品众多但“粗制滥造”,比如2015年我国年产1.5万集电视剧但仅三成播出,然而,播出后也是广受诟病;二是同质化严重,比如报纸版面和内容的同质化,又如新闻移动端的同质化。显然,这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反之,这正是供给侧内容产品改革的“痛点”。传媒内容作为创意产品,要基于用户需求创新,树立导向供给理念,打造精细化产品。一是造“精品”,摒弃数量而提高质量,加强对传媒内容的精耕细作和深度开发,提升产品的“含金量”;二是制“差异品”,在传媒产品报道风格、栏目和内容等上面有所创新、有所不同,满足当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传播渠道:加强传媒矩阵化运作

随着技术进步,传播渠道日渐增多,传媒由单一端口走向多端口,由一个渠道走向复合的多渠道。由于用户随着新媒体迁徙,接受渠道已发生变化。为此,对传播渠道的拓展和运作自然是传媒供给侧改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传媒供给侧改革支撑点。

3.1拓展新媒介渠道

随着传播平台和主体增加,用户散落于各种新渠道中,传媒应审时度势,抓住机会拓展新的媒介渠道,延伸传播触角。当前,大部分传媒已经加入了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也开发了客户端。然而传媒还需要对其他新媒体渠道保持高度敏感,随其他自媒体平台的崛起而适时拓展。比如今日头条的崛起,就引起了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体入住。此外,随着微视频的流行,传媒也需要保持对微视频平台的关注。

3.2加强渠道矩阵化运作

新媒介渠道的拓展伴随而来的传播渠道增多,如何整合多渠道是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也正是传播渠道供给侧改革的要点,传媒的渠道矩阵化应是对此的解决之道。所谓矩阵化实质是传播渠道的优化组合,以最佳的媒介渠道组合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传媒应针对渠道属性和用户特征,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立体传播传媒矩阵,以满足各种层次和多元化用户的需求。

4结论

综上所述,传媒供给侧改革要着眼于解放传媒生产力,推动各生产要素的合理化配置;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敢于淘汰劣质传媒和“粗制滥造”产品,打造精细化产品,加强渠道矩阵化运作,从而使传媒重新焕发活力。

猜你喜欢

传媒供给侧改革
军事新闻传播与军队文化建设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传媒业态变化视野下新闻编辑的创新研究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