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旅外徽州藏书家吴骞与秦瀛交往考察

2019-08-01黄伟

学理论·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藏书家清代

摘 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文化的繁荣。清代中叶旅居浙江的徽州藏书家吴骞,凭借自有拜经楼藏书与江苏无锡的桐城派名士秦瀛有密切往来,特别是在人生游历、书籍题跋和诗文交流方面较为频繁。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徽州文化传播以及书籍的刊刻流通具有一定作用,也构成了清代中叶封建文人活动的基本范式。因此,深入考察两人交往活动,对于了解当时社会具有一定学术意义。

关键词:清代;藏书家;吴骞;秦瀛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7-0127-03

吴骞(1733-1813),字槎客,又字葵里,号兔床、桃溪客、兔床山人,诸生,清代著名藏书家和校勘家。吴骞祖籍徽州府休宁县,生于浙江海宁的盐商世家,其曾祖吴万钟始迁居海宁新仓里小桐溪,吴骞晚年曾用“齐云采药叟”以示自己故乡徽州。吴骞有拜经楼、十驾斋、富春轩、桃溪山馆和耕烟山馆等藏书建筑,张衢在《拜经楼诗集·序》里记载:“先生拥书十万卷,沉酣偃息于其中,梳爬剔抉,芒角四出”。①吴骞“笃嗜典籍,遇善本倾囊购之弗惜。所得不下五万卷,筑拜经楼藏之。晨夕坐楼中,展诵摩挲,非同志不得登也”[1],根据《拜经楼藏书题跋记》记载,仅拜经楼所藏善本就有宋本21种、元本24种,以及蒙古中统本《史记》、元钞本《方叔渊稿》等。此外,还有朱彝尊、查慎行等十六人的手稿、旧抄及自抄150多种。吴骞著有《愚谷文存》《许氏诗谱钞》《国山碑考》《小桐溪吴氏家乘》《阳羡名陶录》《桃溪客语》《拜经楼诗话》《拜经楼文集》《论印绝句》《万花渔唱》《唐开成石经考异》《海宁经籍志》《海宁经籍备考》《海宁倭事始末》《尖阳丛笔》《尖阳载笔》《槎客日谱》《尺苑》等[2]。

秦瀛(1743-1821),字凌沧,又字小岘,号遂庵,江苏无锡人。秦瀛因科举获得功名,1776年他以举人召试山东行在,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郎中。1793年,秦瀛升任浙江温处道,由此开始他与当时浙江名士长达几十年的交游往来,这也极大丰富了他的学识。晚年之后秦瀛的仕途更上一层楼,因此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文人,进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从学术成就上来看,秦瀛是乾嘉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深受桐城派的影响,也与姚鼐等人曾有学术上的往来。秦瀛的主要著作有《己未词科录》《小岘山人诗文集》《无锡金匮县志》等。

一、吴骞与秦瀛的日常交往

吴骞与秦瀛分别为封建商人和封建官僚,按照封建社会的秩序来说很难有交集。然而,两人却因为书籍和相同的志趣而结缘,并由此开展了各种日常的交往活动,《吴骞日记》曾对此有大量记载,这也充分说明了清代以来不同群体之间的交往正逐步打破阶级的限制。以1797年为例,2月21日,吴骞拜见秦瀛于海宁北门舟次。2月22日午后微雪,吴骞复拜见秦瀛于北门舟次,至夜深吴骞才归家。4月5日,吴骞去观海潮,恰逢秦瀛自乍浦观兵回。6月13日,吴骞拜访秦瀛。6月26日未刻,吴骞晤秦瀛于海上,时秦瀛从尖山阅塘回。10月5日,吴骞又去拜见秦瀛,午后其去醉茶轩访鲍廷博等人。10月28日,吴骞与侄辈去吴山登高,听说秦瀛独游西湖,于是吴骞寄诗一首。11月28日,吴骞在日记中记载秦瀛曾有小像,奚冈为补《春江垂钓图》,赞云:“其心佛,其行儒,其貌■。其祖也,秦龙图;其师也,眉山苏。”又如1798年1月6日,是日大风,薄莫方息,吴骞理完家事后即解舟去送秦瀛。6月25日,吴骞入杭州城晤秦瀛于隅园。9月21日,吴骞拜见秦瀛于旧府。1799年11月9日,吴骞入城拜会秦瀛,但没有会上。9月30日,华瑞潢招吴骞集会于望湖楼,吴骞以南宋方炉,归东坡先生祠,为祭器。是日秦瀛亦来观,属即席赋《方炉歌》,当时同集者为仁和宋大樽茗香、武康徐飞熊雪庐、姑苏石钧远梅、桐乡汪淮、宜兴吴德旋仲伦等人。

由于秦瀛一生官宦生涯的所涉范围较广,因此吴骞与之交往只能是时断时续。例如,1802年2月29日,吴骞至净慈寺,为秦瀛礼无量寿佛,道场同会者有:冯给事培、潘侍御庭筠、宋助教大樽、华郡丞瑞璜、陈别驾韶、项州佐墉、邵太学志锟、杨广文秉初、汪广文嘉谷、邵茂才书稼、公子缃武。礼成后一行人复游壑庵,访破迷上人,听谈镇海放大龟事。3月1日,吴骞同友人至忠正巷省斋大令寓,并祝秦瀛六十岁生日。8月26日,友人有书信送达,希望约吴骞、宋茗香、陈花南同游梁溪,并拜访秦瀛。9月15日午刻,友人来吴骞家,吴骞得知秦瀛清晨抵城中,于是其立即约陈■等人拜访秦瀛于东防李使君署,同集者有:雪樵、骑尉、海宁州牧黄刺史、汪小海明经及其子青崖。酒席散后已经是深夜二更,于是吴骞又同秦瀛解舟游硖石,友人乘舟亦同行。1805年3月1日,吴骞至玉方公墓祠,上有“孝感浮弥”四字,为秦瀛手书。5月8日,吴骞由橫李乘船薄暮抵家,得秦瀛3月17日书并石刻《和东皋先生峡山寺》诗。10月2日,吴骞同陈■过紫阳书院,得知秦瀛在江西途中候报。10月23日,吴骞先君讳日,午刻其登西山,时素公锓像于石方成,这是吴骞与秦瀛壬戌同游时,友人附刻于上的。10月26日,吴骞拜访秦瀛于城西草堂,秦瀛出示南安途中和吴骞寄诗,两人共读之,当时秦瀛有心忡疾,吴骞别去并约于维扬再晤。是夜宵行西北风甚厉,吴骞小泊横林。10月30日,吴骞访海盐张逢泰,寓于通泗桥。午后偕其仲子云清、从孙同游平山堂。由小秦淮登舟出红桥大约六七里,一路秋柳萧疏,间红叶掩映,亭台俨图中。吴骞等人访史可法祠,观石刻像及《与夫人书》,皆衔于祠壁。史可法像秀眉疏目,面方以长,上下须不甚多,两颊上微垂数茎。葬衣冠墓即在祠左。后吴骞等人复棹舟而北,至傍花村看菊田,所艺菊凡数十亩。菊田北为叶坟,登高者甚众。复登舟将近平山二三里,画舫笙歌,蝉联不绝,在平山下登尺五楼,览江山之胜,而登平山堂时夕阳已在山中矣。吴骞瞻眺久之,回舻载月返小秦淮旧路,至钞关舟次则秦瀛送酒馔,后复拜访秦瀛,谈及游平山之胜[3]。

二、吴骞与秦瀛的诗歌交往

诗文是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也最能体现作者的心境。因此,秦瀛与吴骞诗文唱和也较为频繁。1805年秋日,吴骞访西山惠力寺,适素公新侵小像成,系秦瀛壬戌秋留偈及同游诸人题句,吴骞即事成咏兼寄秦瀛,“望日岩扉迹未沦,乌篷仍系谷湖漏。从来王带投山客,省织青砧染汗人。虫语商量泉语细,秋容洗练佛容新。紫薇题字分明在,何日同参不怀身。”不久,吴骞同汪小海、陈■、杨书巢、汪东村等人陪秦瀛又游西山惠力寺,得《游西山惠力寺三首》,如“双螺晴镜里,一笠梵天旁。谷鸟开霞路,林烟逗野樯。碑寻黄绢字,衣惹紫薇香。童叟思遗爱,争看若堵墙。倚槛观鱼乐,披萝又听泉。楼头僧以佛,井畔客疑仙。杂骊捐湘浦,遐情寄海天。逍遥白太傅,新数解龟年。胜地极幽探,秋山转蔚蓝。云移天入画,塔远树分岚。曲坞鸣琴静,平台啜茗酣。错疑他夜梦,桑苎访江南。”[4]1799年3月,吴骞在日记中记载,“‘父老轩前话不休,蒲轮又下召封侯。碑思诏奖千千语,一字添君岁一筹。这是倪文正公行书单条,其诗未知书赠何人,后无年月只署‘元璐二字。”当日吴骞以此诗条赠秦瀛,旧为郑羹和所赠。

1803年2月27日,巳刻,吴骞乘舟到梁溪,过秦瀛城西草堂。秦瀛出示近作给吴骞看,两人且读且饮酒,酒后秦瀛送吴骞至舟而别。3月20日,吴骞又与好友到秦瀛城西草堂小饮,酒后大家同游城内,观高公止水。当时秦瀛小病仍送吴骞至舟中并为吴骞题《细雨东风》册子,后赠诗而别。1807年9月2日,吴骞得秦瀛寄慰周春诗,其中次首云:“兔床叟与潜山子,并有愁心托杜鹃。赢得诗人多少泪,弹将绿绮不成弦。”1808年,吴骞得秦瀛寄来的诗和书信,诗文有“自昔荆南记寓公,《桃溪客语》语乡风。至今脍炙邦人口,团扇家家画放翁”。1806年冬吴骞得一孙子到此时已经两岁,秦瀛寄诗补贺,“延陵家世喜添丁,试听啼声识宁馨。万卷藏书今有托,拜经楼畔许传经”。1810年7月9日吴骞收到秦瀛的一封信和挽其爱妾兰贞词,“弄珠楼上无人倚,寂寞楼前水。有人还忆弄珠人,怎奈画中空自唤真真。香残粉剩妆台杏,三十年华悄。留将遗墨一行行,分付东风细雨断人肠。”吴骞感触即发和诗道:“花残月冷孤帷寂,梦断珠楼笛。远书还傍玉台开,脱有灵香海外忽飞来。当年■笔题东绢,省识春风面。而今莫更怨虫沙,曾见朝云有句悼秦嘉。”吴骞去世后,秦瀛非常悲痛,也曾作诗以示悼念,其中《追悼吴兔床》云:“闻尔幽栖处,一楼江海间。家藏晋人集,门对越州山。经席生前夺,诗魂死后闲。东湖华表在,几见鹤飞还”[3]。由此可见文人之间真挚感情的流露,也说明吴骞成功融入了当地社会。

吴骞对《陪猎笔记》评价很高,曾有跋语,“查悔余先生《陪猎笔记》三卷,不第叙述羽林七萃之雍容,并以见当日九重眷遇之隆,而先生夙夜在公,黾勉供职,视诸公为独勤也。盖先生受圣祖仁皇帝特达之知,康熙癸未召入翰林,备顾问,是夏即命随■滦阳,明年以纂《佩文韵府》留京师。乙酉、丙戌二岁,皆随驾至口外,朝夕在属车豹尾中。其《纪恩》《应制》诸作则见于《随辇》《考牧》《甘雨》三集,而此乃杂记道里山川,及承对诏旨之事。总三集与《笔记》以观,几合夫‘载笔载言而一之。然此书虽不在实录、起居注之列,亦足以资掌故而佐职方氏之采择,较诸三集,不綦重乎?自来传本绝少,予求之有年。犹子昂驹顷从海盐陶氏爱吾庐借得先生手稿,予乃获寓目,亟令传录其副而藏之。先生早负盛名,中岁颇艰于遇,五十余始通籍,供职翰林,历俸未满,即请假归葬亲。既还朝又数载,竟赋遂初矣。……乾隆五十有七年岁在壬于夏五月,邑後学吴骞识。”1810年吴骞重阅一过,时秦瀛扈跸木兰秋搜,吴骞寄诗奉怀“铁岭宫前锦绣衣,滦河水绕钓鱼矶。千屯王帐兵初合,八月天山雪正飞。■浔黄熊随豹尾,赐来青鼠拜彤闱。两朝恩遇如公少,退食还看羽猎挥。乾隆中公尝屡次扈跸。”[5]

三、吴骞与秦瀛的书籍交往

书籍是交游不可或缺的工具,吴骞与秦瀛都喜欢藏书,因此书籍交往也成为两人往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关于书籍的校勘和题跋方面,两人交流得非常多。

吴骞对于书画非常有心得,曾创作《绉云石图》。秦瀛应邀为此图做跋,其语云,“绉云石者,故粤东提督吴六奇廨舍中物,海宁查孝廉伊璜在幕府见而爱之,六奇即命人由海道载石至其家,为筑园贮之。……余尝闻而往观,□颜其处曰云石山房,容海既赋诗纪事,并绘为图以传好事者,余为之赋□东南诸词人多有篇什,容海复汇而锲诸梨枣,古歙鲍君以文采入知不足丛书。余因为弁数语于卷首。时嘉庆癸酉仲夏之月,无锡秦瀛。”①1801年1月13日,吴骞同友人拜见秦瀛,出新得园《禊饮图》共观,为禹尚基鸿胪画,钱湘灵孝廉记。遂园为徐乾学所筑,在昆山县城中,其颇擅林木之胜。徐乾学与同人修禊饮之会于园中,同人序齿不序爵。与会者有钱湘灵、尤展成、王上藻、秦留仙、禹尚基及健庵弟果亭、子一、孙三、曾孙一,方外僧一人,共十余人各有赋咏。

吴骞的《拜经楼诗话》4卷,为笔记式的著作,内容旁征博引,多为考证,涉及名物真伪、诗作时代及原旨等,该著问世后为时人所推崇。书中如论古乐府《敕勒歌》并非斛律金所作,考证宋赵盂奎《分门纂类唐歌诗》版本之源流,订沈约《四声韵谱势》之真伪等,均显示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秦瀛在阅完此书后给予极高评价,“余观是书所引,淄渑黑白,较然不淆,且有可与史学相发明者。”其实,《拜经楼诗话序》若从考证方面来论述的话,与学术研究本身的主旨不符。《拜经楼诗话》便有不少条目专门考辨诗词中名物称谓,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而指责宋代小说“每多不可尽信”“要皆无稽之谈”也显示吴骞对于学术过度娱乐化的理解和大众化的解读[6]。

吴骞在与秦瀛的交往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与搜集。1799年夏,身为杭嘉湖道观察的秦瀛鉴于龙井宋秦观祠堂地稍僻远,于是在孤山苏文忠公新祠之左望湖楼下,建淮海公祠并增祀秦观之二弟仁和主簿秦觏、秦觌。又采纳吴骞的建议,于苏文忠公祠增祀苏轼同时之贤、先后官于浙者叶温叟以下三十二人,皆书其姓氏、官职、附祀于苏文忠公祠之别室。秦瀛在做跋文时还特意提及吴骞的建议,“龙井祠堂之建,已三年矣。以龙井地稍僻远,于嘉庆四年夏四月,移祀于孤山苏文忠公新祠之左望湖楼下。先淮海与文忠交契最密,今祠宇邻并,当亦两公志也。公弟仁和主簿觏,字少章;觌,字少仪,并见《东都事略》及《宋史》。因增祀于淮海公祠,而前刻公像及辩才木主,仍留龙井云。至文忠同时诸贤,先后官于浙者,则有若转运使叶公温叟已下,凡三十有二人。皆书其姓氏、官职,■祀文忠祠之别室,从海宁吴槎客骞议也。先淮海及少章先生,虽皆为文忠所知,又皆官于杭,以有专祠,不复与附。记于此。嘉庆己未四月既望,秦瀛识。”[7]

从文学派别来看,秦瀛属于桐城派大家,对于古文献有深入考证。康熙年间和乾隆初年朝廷先后举行博学鸿词科,对封疆大吏举荐的人才进行考核录用。这种考试在唐朝施行,后来成为盛典,而元明两朝并未实行,清代时又开始恢复这种盛事。《己未词科录》是记载康熙博学鸿词科人员的一部巨著,为秦瀛所做,写于1807年,吴骞对于此書也给予了相当评价。应秦瀛请求,后来吴骞还为此做跋,其语云:“其为是书,上自制诏,下及奏疏,旁采家传、碑志,集录记载,纲举目张,有体有要。”[8]1806年8月29日,吴骞记载钱馥曾得旧钞《陈古灵先生集》半部,细阅行间有“小草斋钞本”字,大概是谢肇■故物,可惜佚其半。后来陈■复得半部合之即谢肇■旧抄,以为奇事。又数年以赠荆溪陈景辰,吴骞为之跋。当日吴骞为秦瀛校《己未词科录》,偶阅《居易录》第十一卷云《古灵集》二十卷亦谢在杭写本,吴骞始知钱、陈二君所得之本即阮翁所见者。吴骞当时感叹昔为之做跋,恨未及此。1810年3月秦瀛给其书信,“久未得书,调饥若渴,载切。近晤徐孝廉,知足下矍铄颇健饭,而珠楼人去,殊益悲凉。鄙意静坐观空,自有解脱妙谛,当不以此遂伤老年怀抱。如何如何?弟滥尘九列,而胸中常郁郁不自得,此意惟古人知之,而不能自言,或足下能嘿喻之邪?昨秋,弟之长女又殁。本系孀居,依栖寒舍,所遗弱小,未卜所处。秋以为期,拟上乞休之章,不待悬车之岁也。《词科录》竣事,大序已刻冠简端,有妥便即当寄阅。”[3]

清代乾嘉时期经济发达、社会政治清平,不少读书人在科举功名无望之后,积极从事地方的文化活动。吴骞“际世承平,复有力而好事,故收成书画、图籍,冠于一乡,山舟、小岘、渊如、稚存、荛圃、述庵诸公,咸与论文”[3]。相对于吴骞,秦瀛是一个有官阶的封建文人,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从事各种与书籍有关的活动,吴骞与之交往也就是官民互动的典范。简而言之,吴骞与秦瀛的交往是清代旅外徽州藏书家向上层社会流动的一个背影,在频繁的书籍交往过程中,两人都有共同的藏书爱好,因此彼此之间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吴骞在与秦瀛以及其他江浙文人的交往过程中,无形中担负起传播徽州文化的重任,这种重任的背后对于吴骞家族融入当地社会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黄伟.吴骞与《临安志》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2]马仁杰,黄伟.吴骞拜经楼善本流散考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8).

[3]吴骞.吴兔床日记[M].张昊苏,杨洪升,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

[4]裘樟鑫,释性空.佛教诗词楹联选:嘉兴市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历史文献:4[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6]吴文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题解[M].杭州:黄山书社,1987.

[7]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25[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8]冯尔康.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藏书家清代
A Guide to the 4 Best Independent Bookstores in Paris
伦明书缘探微
从藏书家之藏书看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全是书
全是书
略论清朝蒙古族“那达慕”概况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