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及其时代彰显

2019-08-01刘洋洋

学理论·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新时代

刘洋洋

摘 要:贯穿《共产党宣言》始终的基本思想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共产党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进行了探析: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废除私有制是前提,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基础,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保证。人的发展思想在新时代的彰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将人民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人的发展;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2-2589(2019)07-0044-03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指出人类发展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两个必然”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无数共产党人的理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彰显着对这一理想的不懈追求。

一、《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探析

《宣言》论述了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联系,批判了之前存在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提出了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以下是笔者对《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的探析。

(一)消灭剥削、消除阶级对立、废除私有制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

《宣言》在最开始就指出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的存在势必会产生剥削,强势的一方压迫弱势的一方,故而产生阶级对立,引发阶级矛盾。在《宣言》发表的那个年代,阶级对立双方主要指的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剥削之下,无产阶级生活悲惨,“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工人和其他商品无异,劳动所得受到市场规律以及竞争的影响,“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1]34,工人拿着少得可怜的工资为资本家不断地增值资本,直至榨干他们自身所有包括生命,他们的生命不属于自己,只是为增值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异化现象严重,劳动成为工人谋生的唯一方式,工人受到资本家剥削越严重,劳动所得越少,“劳动越使人感到厌恶,工资也就越减少”[1]35,如此恶性循环,工人得到的是畸形发展。资产阶级“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1]30,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资本是核心,所有的人和物都在围绕着资本进行运转,资本和工人的地位出现了反转,“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44。这种社会中生存的工人并不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人,而是畸形的甚至都不被称为“人”。

因此,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消除两大阶级的对立,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只有消灭私有制,消灭极少数人对生产资料的极大占有的所有制,工人才不会受制于资产阶级,工人才能联合起来生产出社会共同占有的最大化的生产成果。因此,无产阶级要坚决地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是工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

(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为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提供了基础,为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废除私有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根本目的。物质生活得以充分保证之后,人们才有机会进一步追求精神文明和个性发展。

《宣言》并不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相比于在它之前存在的其他社会形态的先进性,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会产生出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在极少数资产阶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则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并没有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需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政权是人民的政权,在人民的统治之下,逐步夺取资产阶级通过剥削获得的全部资本,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只有生产力达到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工人才会不再“为了增殖资本而活着”,不再遭受任何人的奴役,不再是商品,得到的回报不再是仅仅维持基本生活和延续后代的生活资料,这时候工人的劳动已经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只有到这时,人们才会有得以精神和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人们提升自身能力素质获得个性发展的过程。

(三)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保证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体现了人的发展是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强调了个人发展对一切人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二者息息相关、相互作用,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将個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保证。

人是社会人,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的发展的层次。资本主义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金钱交易外什么都没有了[1]30,在这样的社会中,无产者的劳动只是增值资本的一种手段,他们没有自由,更没有发展,这种自由和发展包括身体及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与之相反,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的劳动变得有意义和价值,劳动的目的已经不是狭隘的为一个阶级服务,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劳动带来的成果,人们的劳动已经成为丰富工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两个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人的发展也是不同的,表明了社会大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条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有每个人实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才会实现社会中一切人的发展,如果不重视每个人的发展,那么社会的发展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是不健全的[2]。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个性发展,首先就是要进行个性解放,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只是劳动工具,没有年龄和性别的不同,私有制关系下的人的异化已经使得工人的个性遭到泯灭,他们已经没有个性,有的只是只会劳动的一个躯壳。解放个人,关注每个个体的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条件。

二、《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在新时代的彰显

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質,《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通过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新时代的中国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坚持了《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而且更大地彰显了《宣言》在新时代中的价值,使其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依据。

(一)新时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提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3]。在《宣言》中,马克思比较了无产阶级运动与过去一切运动的区别,表明了共产党人与全体无产者之间的水乳交融的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的基础上,将人民的生活与发展上升到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把握[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与之前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仅仅是“物质文化需要”这一单方面,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重视除物质文化外的其他需要,也就是说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人的发展向更高阶段迈进,国家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重视教育、关注就业、加强社保、精准扶贫、保障健康、打造社会治理等等各项政策服务,不仅保证了人民物质生活发展的需求,而且确保了人民精神文化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提升。

实现一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类历史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停止。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都重视人的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在中国的生动彰显。

(二)关注生产力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保障,因此,新时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3],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阶段经济发展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党中央在发展生产力上的决心,绝不是停留在口头,而是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为实现一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做准备。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着眼点在于一切人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建立在对无产阶级无情的剥削的基础上,目的是为了增值资本,使资产阶级获得发展,它的生产力是具有阶级性的。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又能够调动每个人发展的积极性,这是对《宣言》中发展生产力以促进人的发展思想的彰显。

(三)坚持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保证人民幸福需要民族的强大做后盾,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一个个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新时代,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需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领域之间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得人人都能在社会中找到获得感;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发展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水平,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其中包括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与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人民群众获得全面发展的另一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繁荣、自然社会的协调,这是促进一切人的发展、促进人的一切发展的前提。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在社会大环境下成长发展起来的每个个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需将自我发展同民族命运联系到一起,在个人人生发展过程中注入时代的要求与期盼,同时社会在向前发展的进程中也应准确了解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提到“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宣言》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揭示了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贯穿其中,突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贯穿其中的人的发展思想对新时代仍然具有指导性作用,我们需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3],这是新时代对《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的彰显,也是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著作单行本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韩苗.论《共产党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新时代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共产党宣言》主要思想的当代解读
《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地方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