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新思考

2019-08-01王佳佳

学理论·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新时代

王佳佳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机械的研究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解读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即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既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包含的方法论层面,又包括研究这些理论本身所要运用的方法。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内涵,摒弃传统意义上机械的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融入时代背景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7-0029-02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从未間断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不断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然而,传统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机械、孤立和单向性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摒弃传统意义上对理论的机械研究方法,结合新的时代特色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赋有时代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历史性认识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认识

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又必须跳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一方面,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即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当中,这些经典著作中呈现的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我们对理论的认识始于这些著作中经典理论的解读与呈现。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就必须以这些经典著作为蓝图,回归到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另一方面,跳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时代性、历史性,其理论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时代不同,对理论的解读自然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是要放弃对经典理论的研究,相反,更加体现我们对经典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理论不是脱离人的孤立的,它恰恰是一种与历史境遇相符合的抽象。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经典著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学习经典的理论内涵;又要求我们关注理论本身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为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新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的提出,成为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一次与时代相结合,创造出来具有鲜明时代性的理论成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一次展现了时代价值,这对社会实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展开。

二、传统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

(一)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特点

1.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机械性

所谓的研究方法的机械性是指将研究机械地分为纯理论分析与方法性研究两部分,通常将理论排除出方法领域进行所谓的系统性构建,在对理论性知识进行研究后,转而得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方法。这里的方法被驱逐出了理论的范畴。理论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并无实质的交集,它们之间的交集仅仅存在于某种形式上的“虚假构建”。

2.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孤立性

所谓研究方法的孤立性是指,一方面这里的理论是被高高悬挂在阁楼的“纯理论”,这种理论是静止的,是缺乏时代性、缺乏历史性的孤立于历史的理论,孤立于时代,孤立于研究者的。另一方面,研究忽略了同时代其他理论的存在,“专注”于自身理论的研究而忽略了自身与其他理论的比较研究,使理论存在于自我欣赏的满足中。

3.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单向性

所谓研究方法的单向性是指这种对理论解读进而得出的方法并没有及时反馈回理论,因而它是一种输出性质的结论,即单向性的结论,并没有对理论以能动性的发展。这种研究的机械性、孤立性以及单向性单向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理论真正价值的发挥,也禁锢了人们研究理论的思维。

(二)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表现

1.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忽略了理论的历史性、时代性

理论的生命力体现在其时代性之中。因此,理论的研究也绝非简单的理论本身内容的简单学习,理论的真正研究融在时代的血液中。传统意义上对理论的研究,将理论视为静止的理论体系,往往被研究者尊崇到近乎神圣的历史地位,在这一“神圣”地位的束缚下,理论的学习被简单化。单纯机械性的理论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者在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把握上有了一定的局限范围内的成果。但是,这种研究也就仅仅以此目的为终结。理论背后所隐藏的时代意义与价值、理论本身与时代是否契合、两者在社会进程中如何作用等关键性问题却被传统理论研究者抹杀。因此,传统意义上对理论的研究将理论的时代性扼杀在了理论研究者思想的摇篮里,这也就使他们忽略了理论具有的时代性价值与历史性意义。

2.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忽略了理论与方法的统一性

我们研究理论的目的就在于对理论的方法进行运用。因此,理论的研究、方法的学习二者缺一不可。理论包括理论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包含着理论本身所固有的方法意义。同样的,研究方法不仅包括研究理论内容的研究方法,也包含研究理论方法的方法。方法由理论得来,但似乎并不回馈于理论,这种单向度的关系忽略了理论与方法的统一。单纯的理论如果没有方法的指导,那么这个理论就是“无用”的;单纯的方法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那么这个方法也是“无用”之法。

3.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忽略了研究的整体性

我们既要强调“术业有专攻”,又不忽视整体性在理论研究中发挥的作用。强调理论研究的专业性毫无疑问有利于理论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带来了割裂理论本身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任何的研究都不应该忽视研究的整体性。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从来不是孤立的三个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整体性。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新探索

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应尽量克服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短板,对理论的研究做出具有时代性的新反思。在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历史性的基础上,克服传统意义上对理论研究的缺陷,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研究方向。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需要体现理论的时代性

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它有其存在的现实根基与时代背景。只有将理论融入时代,才能把理论的研究融入时代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诞生。在理论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充分将理论的学习做到“即回到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又跳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将理论的时代性完美地融入理论的学习中。理论的学习,首先是对基本原理、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这是学习者与研究者都认可的学习研究阶段。但是,在学习中,仅仅有理论的概念性掌握是远远不够的,理论学习重要的阶段,即理论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这里的时代性正是对理论的理解。结合时代背景对理论进行研究,充分地将理论看作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机械的、不变的理论体系。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需要体现理论与方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一个整体的理论体系。理论中既包括有理论的内容,又包含理论的方法。我们对理论的研究也同样包括这两个方面,内容与方法需要统一。我们既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中所孕育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精神,又要运用这种理论研究的方法去研究新时代理论体系。如果将二者割裂,将理论内容与方法分裂,这就使理论与方法都丧失了其原本的意义。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需要体现理论研究的整体性

一直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上研究是有其缺失的。研究者往往为了更好地研究,将理论分为各个部分。但是,研究的部分化却阻碍了将理论整体化研究的思维。列宁曾明确叙述过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社会主义则给无产阶级指明了一条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2]314。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者看作是一个整体。整体化的思维应该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研究过程。

(四)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需要体现理论研究的比较性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应该将它与其他理论相比较进行研究与学习。相互借鉴使理论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政治经济篇中提及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于发生在这些形式之前的或者在不发达的国家内和这些形式同时并存的那些形式,同样必须加以研究和比较,至少是概括地加以研究和比较。到目前为止,只有马克思进行过这种研究和比较”[3]159。我们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同时代的现存理论加以比较研究,这样的研究更具有理论价值,也使理论的研究不局限于自身理论的范围内,拥有更加宽阔的视野。理论的研究也是理论相互借鉴的过程,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达到理论研究的意义。

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这些新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传统理论研究上所存在的研究缺陷,尤其是在把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理论整体性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理论研究具有的时代性,将理论赋予时代意义;理论研究要注重研究理论内容与方法的统一;理论研究要具有整体性,同时研究要体现其包容性即进行理论的比较研究。在新时代学术研究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理论研究的缺陷,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推进,这将为理论研究注入新思维,融入新血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形势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