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区域认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2019-08-01杨梅艳
韩 晗 杨梅艳
(合肥市五十中学东校 安徽合肥 230001)
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是指人们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的过程,它是学习地理学科的一种基本思想和方法。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初中地理学科特点,笔者认为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区域认知是最值得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十分重要,区域认知相关知识所占比例很高,对于学生而言,正逢提升该素养的重要时期。然而,笔者通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的问卷了解,不少教师不能全面理解区域认知,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渗透常常存在很多误区,同时也缺乏有效渗透策略。
为此,笔者承担了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渗透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通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总结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区域认知渗透存在的误区及相应对策。
一、对区域认知概念的认识
1.对区域认知概念内涵的认识
区域认知应包含“用区域的方式认识”和“对区域本身的认识”两个方面的含义,它是在探寻地理事物和现象潜在空间秩序、规律时表现出的思维方式与能力。然而,在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容易将对区域本身的认识等同于区域认知,忽略了用区域的方式来认识区域。
笔者曾对参与合肥市初中地理教师培训基地集中培训的100名初中地理教师进行区域认知相关认识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有不少教师认为区域认知就是认识区域。大多数教师在进行《东南亚》《中国的行政区划》《黄土高原》等聚焦世界或中国具体区域地理课题的教学时,很注重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渗透;而在进行诸如《世界的气候》等聚焦具体地理现象或事物的教学时,却往往忽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渗透。
教学课例中渗透区域认知核心素养重要性教师调查统计图
要想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区域认知,就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解决有关总结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发现区际联系、认识区域发展等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方法与工具,形成地理学科思维方式与能力。如: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气候》一课中,可将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分成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个部分进行教学。首先从本地的气候导入,引入对气候特征的探讨;然后呈现“一带一路”中几个代表性的节点城市,让学生探讨该地的气候类型,将气候类型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最后由此区域扩大到和该地气候相似的地区,从而归纳出该气候类型的分布。在热带气候类型的归纳中,教师可从两方面来帮助学生理解:一是同一个大洲可能具有不同的热带气候类型;二是同一种热带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大洲,让学生了解气候在世界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在介绍完寒带气候后,教师还可补充说明中低纬的山区分布有高原山地气候,让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分布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将地图上的相关信息落实到对应的气候类型,这一过程既是在培养学生“用区域的方式认识”的学科思想,也属于“对区域本身的认识”的范畴。
2.对区域认知教学结构的处理
区域认知素养包含描述区域地理位置、归纳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归纳区域特征、分析区域联系与差异、区域发展评价五个关键能力。但在日常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前三个关键能力,而淡化甚至忽视了后两个关键能力。从思维的深度上看,后两个关键能力是建立在前三个关键能力养成基础上的深化和进阶。
教师对地理位置能分析得较透彻,但往往忽视对地理位置的评价,而对某区域地理位置的评价是区域认知的一项关键能力。要想深入理解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通过比较的方法对区域地理位置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概括。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一课时,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而忽视对日本的地理位置进行评价。在教学时,教师可将日本与中国的地理位置进行比较,并将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上升到对地理位置的评价这一高度。同时,可设计一个模拟参观世博园中日本国家场馆的活动,教师介绍日本馆爱称“紫蚕岛”,并让学生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思考日本为什么选“紫蚕岛”作为日本馆的爱称。学生要正确回答此问题,就要搞清楚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太平洋的西北部,是一个岛国,而这一回答就是对日本地理位置的简单描述。接着,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我国的海陆位置与日本一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回答:如果四面环海,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运便利,可为国家对外开放提供有利的位置条件。教师通过这一设问,引导学生如何描述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并对该区域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完善区域认知教学的结构。
二、对区域认知关键能力的认识
1.描述区域位置
描述区域位置是区域认知的基础,因为地理位置往往决定了某地基本地理特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区域位置的确定常存在不能准确定位、不能使用科学术语描述问题,提供的地图素材不适当、尺度不合理,对地理位置的描述无清晰结构,对地理位置优劣的评价缺失其对人文活动的影响等问题。
如“极地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七年级下册地理的必讲区域,教师在教学该地区时,要正确表述极地地区的位置,可通过极圈、极地周围的大洲(或大洋)等进行定位。同时,教师要重视地图的应用,教学时可将极地俯视图与常见的世界地图进行转换,让学生从不同空间视角专注同一区域、关注尺度转换。
2.空间分布特征
教师在描述空间分布特征时,可能存在思路不清晰、缺少归纳方法、无条理等问题。在归纳空间分布规律时,不能有效提取地图上的信息,不能和空间分布相结合,对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不精准,无法兼顾空间分布的一般性和独特性。
在对某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时,我们可以采用点、线、面的描述方法。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人种、语言与宗教》一课时,教师可根据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分布图对它们的分布规律进行归纳。对人种的归纳可分解为以下两个问题:(1)某人种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除此之外还分布在哪些大洲;(2)某大洲的主要人种是什么,除了此主要人种之外还有哪些人种。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对人种这一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有全面认识。
3.归纳区域特征
在对某区域特征进行归纳时,教师能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但往往忽视其最显著特征。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地理《青藏地区》一课的教学时,我们应该紧扣“高寒”这一特征,而且是“因高而寒”。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青藏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小反映了“高寒”特征。同时,当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也受到“高寒”这一特征的影响。因此,“高寒”成为该区域的显著特征,抓住这一区域显著特征来认识青藏地区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
4.分析区域联系与差异
比较区域特征的差异时要选择同一尺度的区域,这样的比较才更加客观和准确。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将不同尺度的同一方面特征进行比较,而不同尺度区域其影响因素往往不相同,这样比较得出的差异也是不准确的。如有老师在讲授八年级下册地理《首都——北京》一课时,将北京的地理特征与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北京地形以平原为主,与南方不同。北京属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部分,与南方地区不是同一尺度,教师把这两个区域特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是错误的示范。
教师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还往往忽略了区域联系的本质,特别是在不同时空组合上的演变。如有的教师在讲授七年级下册地理《世界不平衡发展》一课时,只注重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异的讲授,而对南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南南合作及国家发展的历史演变却容易忽略。
5.区域发展评价
教师在对某地区进行评价时,建议的提出往往不具备显著的地理性,不是来自对客观规律的归纳。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地理《黄土高原》一课时,教师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发展评价时若只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提供优惠政策措施,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地理性。我们应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对策,同时结合该地的资源开发进行发展评价。
三、区域认知与其他核心素养的关系
区域认知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区域认知是基本的认知方法,综合思维是基本的思维方法,人地协调观是核心观念,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这四大核心素养有着各自的作用。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渗透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他核心素养的渗透。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地理《俄罗斯》一课的教学时,对区域认知的渗透自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任务。但教师也可通过各种景观图片来归纳区域特征,对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进行渗透;展示当地农业等生产活动凸显人地协调观;通过K3国际列车从北京开往莫斯科的旅行方案设计,提升地理实践力。
课堂教学渗透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广大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中对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的诠释,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是否存在上述误区,并在实际教学中反思误区的成因,从而进一步找到具体有效的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