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朋友圈的多模态人际意义研究

2019-07-31祝娟茹

长安学刊 2019年3期

祝娟茹

摘 要:近年来,随着微信在人们生活中的大量使用,朋友圈发表的状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研究对象。文章将以符号学和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理论作支撑,从而提出分析多模态朋友圈状态人际意义的理论系统。本文将以典型实例为对象,从人称代词入手,以传递者、信息和接受者为主导,围绕图片、文字和表情传递信息的中心内容,对朋友圈状态的多模态进行人际意义分析,研讨其人际关系的意义和特点。

关键词:朋友圈状态;人际意义;多模态分析

文章编号:978—7- 80736 - 771 -O(2019)03 -120 - 03

壹 引言

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这一应用程序,截止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地区,超过20种语言。[1]微信推广如此成功,朋友圈作为其重要功能之一,使用频率远远多于微信中的其他功能,因而“朋友圈”是微信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2]身边的人会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图片和小视频,记录、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心情;有的朋友会发表网页和链接,分享他认为有趣、有意义的故事;有些朋友则会发表广告,把朋友圈当作一个销售平台。朋友圈各种各样的状态引起笔者的注意,它们形式多样,字数不定。本文将选取以文字或图片为主要表现手段的50条状态信息,以它们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模态人际意义框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探讨朋友圈状态所表现出的人际意义。[3]

贰 构建人际意义的资源

由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十分关注语言的社会属性,视语言为一种实践。而多模态,又称多符号,指除文本以外,还有图像、图表、声音和颜色等其他可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在当今生活中,单一模态的分析及其少见,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经常使用多种符号工具来表达意义或创造信息。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合符号学和系统功能语法学的多模态分析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关于多模态的研究,受其他学派的影响较大,还处于理论构建阶段,而且理论相对还不成熟,还不是十分细致。

随着现代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使用的交际模态由传统的文字拓展为表情、图片等更多符号,人们使用的交际媒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微信便是新近兴起的社交媒介之一,其插件“朋友圈”是现实生活朋友圈在网络上的拓展与转移,活跃在你“朋友圈”的人多为家人、朋友、同学或客户等,据统计微信与相识的人联系的百分百累计达90%以上。[4]在朋友圈发表一次状态,就是一项社交行为的丌始,这一点正是功能语言学所关注的重点。朋友圈所涉及的三个要素分别为信息发布者、信息和信息接收者,在发布者发布信息和接收者回复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表情符号和图片等符号就是模态表现方式,其中涉及到的发布者和接收者或者第三者之间人际关系称为人际意义,即各种模态的三个元功能之一。

本文以多模态分析的人际意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分析朋友圈状态的理论分析框架,构成部分主要有是参与者和模态功能。如表1。

参与者包括信息发布者、信息接收者和被谈论者,其中信息发布者即互动的挑起者[5],是必须出现的,可能是第一人称,也可能是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信息接收者可以是朋友圈里可见该信息的任何一个或其中几个人,他们可能对该信息评论或点赞,和信息发布者构成互动,也有可能没有任何反馈(不属本文研究范罔);被谈论者不是必须出现的,如果出现的话,其可能和信息发布者或信息接收者身份一致,作为信息接收者和其他好友形成互动,可能是圈内人共知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不确指的。

模态功能指提供或寻求信息和服务。朋友圈状态是发布者对自己的心情的表达或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包括信息和服务,常用的模态手段有文寧或图片,图片包括表情符号和照片等。和文宁相比,基于整体完形感知的图像可以更快捷地构建意义,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图像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更容易记忆。图文相配,即文字模态和图片模态各用所长,它们一起构建意义,以整合的整体共同为人际功能服务。[6]

叁 朋友圈状态人际意义分析

(一)参与者

参与者包括信息发布者、信息接收者和被谈论者。作为必须出现的信息发布者,可能是第一人称,例1,

在这条信息中,信息发布者以第一人称直接说明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该条信息中除文宁模态之外,还有图片模态,而图片的内容依然是文宁模态,表明自己的另外一种想法,此外,还有表情符号模态,表明信息发布者积极向上的一种心态,三种模态作为一个整合体发表自己的心情。

也可能是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例2和例3,

例2用第二人称表述,文字模态和表情模态相结合,表达对自己的一种鼓励,两个信息接收者点赞,表示对这条信息内容的赞同。和第一、第二人称相比,用第三人称表述的信息比较少,大家首先关注的是自身,“他人”是离人本身最远的,所以关注也相对较少。例3用第三人称表述,只有义宁模态,说明身边的事,弘扬正能量。但是无论使用第几人称,表达感受的主体总是属于信息发布者的。

信息接收者可以是朋友圈里可见该信息的任何一个或其中几个,他们可能对该信息评论或点赞,和信息发布者构成互动,比如例2和例4,也有可能没有任何反馈,比如例1和例3。

被谈论者不是必须出现的,一旦出现,其身份可能和信息发布者一致,例4,在例4中,齐不仅是信息发布者,也是被谈论者,是该信息的主体,和张、李构成互动,互动过程中使用文字模态说明情况,使用表情模态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被谈论者也可能和信息接收者身份一致,作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布者或其他好友形成互动。还可能是圈内人共知的或可能的,是隐性的、不确指的,这种情况下,被谈论者不会参与互动,例5,文字模态和图片模态配合说明一则故事,圈内人共享这则故事,从而发表多样化的观点和信息,迫使不同阶层、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在多元信息中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7]

(二)模态功能模态功能包括信息和服务。关于信息,包括提供信息和寻求信息,最初,信息发布者为纯粹的提供或寻求信息的主体,如例6和例7,例6为纯文字模态,只是提供了“手机已坏”信息;例7配有文宁模态,但文字和图片关联性不强,发布者只是为了配图,为了向别人展现这张图片。在和朋友互动的过程中,这一身份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同样,服务包括提供服务和寻求服务,信息发布者可能是提供信息的主体,如例8,运用文字模态和图片模态相结合的方式,文字模态说明服务内容,图片里还有义宁,说明提供服务的诚恳严肃态度。例9的发布信息者则是寻求服务的主体,文字模态同例8一样,说明寻求服务的内容,不同的是用抱拳的表情说明自己的态度。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信息发布者都要与信息接收者构成互动,这种互动可能是线上的,也可能发展到线下,但是没有互动就没有达到发布者的目的,该信息便是失败的。

肆 结语

通过对朋友圈状态多模态人际意义系统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人们在朋友圈发表状态时的一些特点:发布者选择人称时以第一、第二人称居多。发布者多选用文字模态和图片模态的整合,二者各有所长,相互补充。朋友圈状态的模态功能是比较完整的,既可以提供信息和寻求信息,也可以提供服务或寻求服务,在寻求或提供服务时,发布者多用图片模态表达自己诚恳的态度。

本文对朋友圈状态多模态人际意义系统作了具体分析,人们在发表朋友圈时,文字模态和图片模态平分秋色,他们借用文字、表情和照片等符号来分享信息和服务,其实是以自己的需求为导向,发布和传播自己的生活,以满足自己的某种具体需要,例如交流交换信息与服务、情感体验和自我表露等。[8]

参考文献:

[1]李贺泽,企业大学培训体系建设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硕十论文,2015.

[2]潘广芝,熟人社会的隐喻与延伸[J].辽宁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15(5).

[3]侯建波,房地产广告的多模态人际意义研究[J].中国外语,2014(7).

[4]郭禹汐,微信“朋友圈”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15(5).

[5]唐金杰,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互动模式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15(7)

[6]张亚婷,微信朋友圈的话语传播机制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4(9).

[7]郭欣,微信“朋友圈”人际关系研究[J],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15 (3).

[8]邵振,微博体裁浅析——以两条微博为例[J].語文天地,201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