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己复礼:当代“礼”传播走向的社会学考察

2019-07-31吉峰

理论与现代化 2019年4期
关键词:当代文化自信

吉峰

摘 要:当代“礼”的传播,在表征上存在失序的状态,认知方面的异化与西化的倾向较为突出。中国人知“礼”传承在教育层面仍处于摸索前进的进程中,全盘复古儒家理想化生活缺乏可行性,取法于西方文化行不通,也缺乏文化自信。礼的复归关键在于时代化的重塑。以愉悦的意义输出方式,结合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营造多样化的传播形态,以示范、教育为主,不生硬,不强制,内容上尽量去繁就简。内化于心,塑造“养之成德”的伦理秩序;外化于形,强化“齐之以礼”的社会管理;物化于情,夯实“礼尚往来”的社会联结。

关键词:礼;当代;社会认知;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9)04-0061-09

人因“礼”而有尊严,社会因“礼”而有序,世界因“礼”而变得良善、和谐、包容。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也更有条件恢复并重塑礼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民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如同隔代基因,中国人生存在隐形的礼文化之下,虽然部分礼显得失传已久,但宛若乡音,总能听辨甚至脱口跟随。

“礼”在古代的发展脉络十分清晰,最初“礼”和华夏先民的祭祀与饮食密切相关,其后拓展至各种人事,形成了“吉”“凶”“宾”“军”“嘉”五大礼仪类别。春秋时期,“礼”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衍生了多重含义,其中,儒家从“仁政”出发,进行阐释。战国时,儒家基本担当了“礼”倡导和承继的历史使命。古礼涵盖了文化、政治和制度,强调的是整体主义;秦统一全国,封建王朝建立,由于秦尚法家,对儒家“礼”文化施行灭绝之政策。进入宋代,程朱理学赋予了“礼”新的含义。宋代以后的礼偏重基层社群的“乡礼”与“家礼”,从宋代的朱子《家礼》与司马光《书仪》,甚至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皆可窥见一斑。五四运动时期,儒家礼教思想被全盘否定。这段时期对礼文化有着很大的冲击,至今还难消其影响。恰如彭林所言:“由于我们对于传统的轻视和错误评价,……我们至少有两代人是从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走过来的,绝大多数人已经不知道礼仪为何物,说话粗俗、举止粗鲁,失礼行为触目皆是。”[2]进入新时期,礼文化又逐渐得到重新的认识和重视,用之以规范公民的举止行为,维护社会的秩序。

國有礼器、礼制,社会有礼节、礼仪,个人有礼道、礼貌。“礼”不能仅仅表现为一种“范儿”。克己复礼,朝向完美进化才是目标。礼分三个层面:仪礼、民礼、物礼,仪礼是官方之礼,本文暂不论及。民礼、物礼属于个人之礼,是本文主要阐发的对象。当代“礼”的传承与推行,存在一些值得审视的状态,其异化与西化的表现是当代礼失序状态主要的社会症结。在礼文化认知教育和推广的维度,仍有许多未尽之意。本文旨在沿着礼文化在当代的失序、传承、重塑与探讨这个脉络逐一展开阐释。

一、失序:当代之“礼”的认知与异化

中华传统“礼”文化价值观的当代走向,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价值观角力的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观念质疑和反思的过程,是礼文化当代传播需要直面的问题。“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但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3]礼的失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出现的失礼状态。“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民族。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表明文明程度的。”[4]中华之礼在海外流波甚广,在国人中却呈疏远状态。《新周刊》曾总结过十大失礼的行为包括:不讲个人卫生、随意插队、乱扔垃圾、大声喧哗、腿脚不安分、不顾及后座、停车占位、制造二手烟、偷拍私照、不留口德[5]。随着礼仪、礼节、礼义的淡化,礼从秩序、仪式、关系,渐渐流于礼品、送礼这种表层的行为。“在物化之后,礼变成了嘴上有心中无,无法融入实际生活中的精神。本来礼的核心价值——尊重,逐渐消失。”[6]

礼的异化则体现为对原有礼的歪曲及对人的极端苛求。譬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场景中,强制让座、霸座的新闻逐年不绝。2017年11月22日,南方网报道了上海地铁内一名老年男性乘客用拉扯、辱骂的方式强逼一位年轻女乘客让座;2018年11月,一名女大学生在公交车上因生理期不舒服坐了爱心座,遭到同车一个大妈的怒吼并骂其“下三滥”,最后,司机将大妈请下车。让座行为属于个人美德,是礼的一种外在体现,构成一种和谐的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然而,迄今为止,我国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乘客必须让座给他人。尊老爱幼是礼的体现,不能用道德胁迫甚至暴力的方式去实现。“不管多么精巧地把社会价值强加到个人身上,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内在决断,那么他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一个使人联想到‘乡愿般的消极顺从。”[7]倚老卖老的弱势思维走向就是我弱我有理,可以为所欲为;不能与我争辩,不可挑战我的想法。乘客买票入座是权利,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每一位乘客都处于公平的契约关系之中。“人不能没有‘礼而生活。但当‘礼变得对人具有完全决定性时,他就不再是一个真实的人了。”[7]9也就是说,除非当事人有意让座,否则,任何人无权以“弱势”为由,以道德暴力的手段逼其就范。

此外,国人对于“礼”文化的认知存在诸多瑕疵,动辄以西方文化的诸多标准蠡测中国传统文化也绝非聪慧之举。“事实上,中国民众正面临着信仰危机,国外已成型的价值观的涌入,填补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思想领域的空白,因而颇受欢迎。”[8]中华民族的礼与西方之礼虽有部分共性,但总得来说仍各有渊源,不能强行嫁接或是盲目崇外。中华之“礼”承载的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是维系这个民族文化的血脉。“与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共同认可的价值紧密相连、对共同拥有的过去的回忆,这两点支撑着共同的知识和自我认知,基于这种认识和认知而形成的凝聚型结构,方才将单个个体和一个相应的‘我们连续到一起。”[9]“礼”文化植根于华夏大地,文化渊源和表征自然应该有独到的特点,自然不必处处取法于西方。

东西方文化方面存在很多差别,彭林表示:“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文化,人的灵魂是要靠上帝来管理的。中国文化不然,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的灵魂是要靠自己来管理的。”[10]国内某些高校、民间培训机构和大众媒体热衷于在中国普及西方的礼仪,而对中华“礼”文化却推广不足。在审视中西方文化的时候,不妨试用儒家“执两用中”的思维方式。一方面,从宏观的文化视角而言,西方科学重在探索“物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旨在追寻“人道”。一个是以“物”为根本,另一个是以“人”为对象。侧重点不同,各有短长,不必厚此薄彼。另一方面,从礼文化的微观维度而言,中华之“礼”也似乎比西方之“礼”更具包容性。譬如在《创世纪》中,亚伯拉罕要将自己的儿子献祭,这一举动在儒家文化的界定之下,就显得不可理喻,因为这超越了律法,更超越了“礼”的人性化范畴。所以,当代中国人应该对中西文化择善明用,并序兼容。“在世界诸古文明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标榜礼治的国家。”[11]

二、传承:中国人知“礼”教育的摸索

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在当代中国人的心中仍有待提升,传统文化价值让渡给了所谓的实用性。有人直言:“和科学相比,国学不擅长解决实际问题。”[12]物质文明的进步反而使诸多消极的观念乘虚而入,甚至在高校中也存在礼教缺失的现象。人们现在不缺少知识,而是缺乏规矩。什么叫规矩?其实就是礼。曾有個学生希望笔者把一份学习资料提供给他,或许是求知欲太强了,就在晚上十一点的时候给笔者发信息。笔者快休息了,特意把电脑打开,帮他传过去。然后,笔者就等着他接收完资料,按照基本的礼仪惯例,对笔者说声“谢谢”,笔者回复“不客气”,说句晚安,准备睡觉。眼睁睁看着他把资料接收完毕,然后,他竟然下线了,这显得很突兀,该学生没有按照正常的礼仪规则跟人沟通。

“礼”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礼文化是以礼治为核心,由礼仪、礼制、礼器、礼乐、礼教、礼俗、礼义等诸方面的内容融汇而成的一个文化丛,它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13]传统与现代,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是非此即彼的两种不同的文化选择对象,国人对于中华传统的文化认同感逐渐消弭。“礼”文化的精神、逻辑思维方式不断受到国人质疑,其主体内容在现代人的错解与误读中离我们的生活似乎渐行渐远。知“礼”的教育在孔子的年代就已经被提到了重要的高度。孔子的儿子伯鱼对陈亢讲述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对话。《论语·季氏》记载:“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14]在这个交流与竞争并重的时代下,“礼”文化更有着积极的文化探究与推广意义。礼文化的延续是中华民族精神延续的必然要求,民礼的失序、中国人知“礼”教育层面上的事倍功半、公民教养的退步等情状,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损耗。

“中国的礼实际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是中国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认同了礼仪这种行为规范和准则,社会生活就会逐渐纳入有序的轨道。”[15]目前为止,中国人知“礼”教育层面上的实践尚可商榷,当代对于中国人知“礼”教育的良好氛围仍有待形成。

朱熹当年提出“童蒙养正”的观念,今天仍不失其合理性。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志愿者在分散地传播着礼文化。笔者在2018年11月24日,参加了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慈善部主办的《妈祖大学堂》——大爱妈祖国学班(第二期·汕头站)的活动。在潮阳地区面向当地的初中生,以公益活动的形式,开展讲座《〈弟子规〉解读及其现实意义》。通过穿插趣味故事的传播技巧,结合时下的话语言说方式,介绍当代年轻人应该恪守的礼文化之下的行为法则。阐释出整部《弟子规》就是教人怎么立规矩,核心思想就四个字:孝、悌、仁、爱,这其实就是礼文化的体现。对孩子们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规范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此类活动,多多益善。

此外,全盘复古儒家理想化生活的状态是否可行仍值得考量。2005年,净空法师筹集5000万善款,在安徽汤池创办了一所民办非营利性的中华文化教育单位,取名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在这个人口仅为4800人的小镇上,旨在培养社会亟须的伦理道德教育师资力量和社会文化教育工作者。以各种办班教学活动,配合汤池镇人民政府,试图构建和谐社会示范镇的样本出来。那里没半点工业文明的痕迹,传授儒家经典给“种子教师”,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后将传统文化传播各地,在汤池极力打造所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净土。构想是美化的,媒体和当地官方也总结了不少“成绩显著”的文字报道。然而,在2008年12月,这所曾被当地镇上年轻人戏称为“古装真人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在开办了三年后终于停办。安徽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兴衰,让“礼”的教育与传承者们心中再次萌生困惑,寻回缺失的精神寄托这个出发点不会错,不过不能仅仅将对礼的教育停留在一些行为操作层面。

“礼法和礼义,二者缺一不可。有礼义没有礼法,再好的礼义也无从体现;有礼法没有礼义,礼法就成了真正的形式主义了。”[16]彭林以中国人父母去世之后穿丧服为例,阐释礼法和礼义。他认为:“每天看到这个丧服,你就会想起老人家生前对你的中中慈爱,对你的抚养。……悲痛达不到的,要把它提升起来。你父母死了,应该要有悲伤的,不能这样无所谓。目的就是让人的心情要打到合于礼的境界。”[16]10

在当前,特别是针对青年人的知“礼”教育,更是当代高校思想教育以及人文素质培养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17]对于当代知“礼”教育而言,多集中在礼法的层面,也就是说兴奋点都喜欢在怎么做的方面停留。于是,人们被告知走路转弯时要怎么走、握手要停留多少秒钟、鞠躬时身体要弯多少度等。这些并非不重要,而是要配合礼义才能真正将“礼”文化侵入人心,也就是要告知国民其中的意义,否则就成了行为艺术。

三、重塑:“礼”作为社会模式的复归

“礼”作为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模式,在当代需要重新审视与重塑,从而达到复归的目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物化于情。从这三方面入手,将“礼”作用于当代的伦理秩序、社会管理、社会联结的层面。

其一,“礼”内化于心在于塑造“养之成德”的伦理秩序。德是礼的内在纲领,礼则是德的细节体现。礼作用于人的内心、性情乃至情感,恰如冯友兰所论:“礼之用除定分以节人之欲外,又为文以饰人之情。”[18]梁漱溟对礼的功效也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直言礼的效用:“直接作用于身体,作用于血气;人的心理情致随之顿然变化于不觉,而理性乃油然现前,其效最大最神。”[19]凡是违背了德,便不成称之为礼,礼围绕德而开展。“在儒家看来,道德是在人与人交往的具体行为中实现的,这些行为的共同模式则为礼。礼是相互尊重的表达,也是人际关系的人性化形式。”[20]一个人的举手投足、讲话方式、接人待物的气质修养,反映了其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有人将礼视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李亚农表示:“在我们看来,‘礼就是恩格斯所说的‘数百年来的习惯。整整一部《仪礼》都是记载古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习惯的。”[21]彭林教授曾言及在课堂教学中会躬身垂范,在课前课后向学生行鞠躬礼,引导学生们向老师行礼,师生间重塑礼文化,强调彼此尊重。礼的教化着眼于将人的道德本性好的一面激发出来,并涵养、扩充、大而化之。所谓“礼者,所以经天地,理人伦,皆人性所固有,而非伪貌饰情之具也。”[22]基于此,礼文化在當代的推广,目的旨在让人成为精神自我与道德自我的存在。

其二,“礼”外化于形在于强化“齐之以礼”的社会管理。清代康熙曾高度评价礼的重要性,他在《日讲〈礼记〉解义》的序言中曰:“朕闻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22]序言1华夏民族在自觉调控社会运行时形成了礼,而礼又作用并渗透至中国社会的不同层次和领域内。荀子强调礼对人们行为的外部规范之用,他认为礼的起源也正是基于社会管理为目的。《荀子·礼论》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23]基于此,《孝经》便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24]梁漱溟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以我推想,孔子最初着眼的,与其说在社会秩序或社会组织,毋宁说是在个人—— 一个人如何完成他自己,即中国老话‘如何做人。不过,人实在是许多关系交织着之一个点,做人问题正发生在此,则社会组织社会秩序自亦同在着眼之中。”[19]115

“礼的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礼的精神、礼的态度、礼的规定。我们可以说,中华文明的礼是以‘敬让他人为其精神,以‘温良恭俭让为其态度,以对行为举止的全面礼仪化修饰与约束为其规范的文明体系。”[20]45 2017年10月,山东省委宣传部在传统文化与社区(乡村)文明读本中列出了200余条礼仪规范。涉及仪表举止、日常家居、处世言谈、迎客待客、拜访做客、用餐饮酒、寒暄称呼、电话书信、出门对众、交通旅行、国内外旅游行为[25]。《新周刊》总结了十大复礼的行为:称呼他人、不迟到、不闯红灯、让座、说声谢谢、孝顺父母、不看手机、尊敬师长、文明出行、注意公共卫生[5]。礼的产生最初就是应人类社群的需要而建立和完善,旨在保证社会生活的和平无争。“礼不是法律,也不等于道德;礼有法的功能,有道德的含义,但礼作为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模式,是以习俗和仪式来实现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或者说把仪式和礼节化为礼俗,实现某种社会的功能。”[26]这些总结算是给当代的礼一个低配版的标准。对于物不能澹、势不能容的争夺,靠礼义的规范,便能适度限制人本来的自然欲望,从而适应社会管理。

其三,“礼”物化于情在于规制“礼尚往来”的社会联结。物化之礼主要体现于三个层面:其一,仪表之礼;其二,衣食住行之礼;其三,礼物。这些都可以视为社会沟通的重要介质。譬如仪表之礼可以表现在一个人的服饰方面,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注疏》中就对“华夏”二字中的“华”字解释为“服章之美”。“‘华夏的得名来源之一就是中国人得体美观的服饰。‘华夏一也说明礼仪和服饰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而‘华与‘夏组合成词的时候,‘华在‘夏的前面,充分表明了古人对服饰的高度重视。”[27]《礼记·王制》中甚至提到:“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28]故意穿错衣服的后果,会被直接处死。如今,政治人物最擅于发挥服饰礼仪的正面作用为自己的形象加分,通过服饰提升亲民形象,在出席正式场合的时候大都身着西装,而当他们深入基层与市民聊天时,则身着便装,显得平易近人,与普通民众打成一片。通过服饰传递着其平凡、亲和的领导者形象。

再如衣食住行之中的称谓之礼,就是人际沟通中最为普遍的。《论语·季氏》便言:“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14]201又如《红楼梦》第十五回中,北静王初见贾宝玉时的一段话,最能体现称谓之礼。“水溶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忙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蕃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29]此处,“令郎”“世翁”属于敬称,“小王”“犬子”属于谦称。古礼中对于称谓是很讲究的,清代梁章钜还编写了《称谓录》一书将自称、谦称、敬称、婉称、美称等详见说明。这些是用于日常人际沟通中文雅化的语言表达,粗鄙的语言无法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不出自身的教养。

笔者发现,如今有相当多的年轻人给长辈或是不太熟络的人发信息时不习惯使用敬语。譬如学生给老师发信息表述一件事情时,很多人用“你”多于用“您”,读起来口气很生硬,有人甚至将其解释为代沟或是南北方文化的差异。笔者的一个学生在毕业离校那天特意送笔者母亲一束花,卡片上竟然称笔者的母亲为“师母”,老师的母亲,被年轻人按照字面含义理解为“师母”。南怀瑾感慨过当代称谓礼仪的问题,他说:“目前这个文化很混乱……现在有许多称呼很怪。如‘世伯的称呼,就有许多人不懂,而称‘王伯伯、‘李妈妈,以前称姓是不敬的;如‘敝处一词年轻人就不懂,而自称‘府上某地的,那就太普遍了。至于‘台甫、‘贵庚就更不懂了。这个时代,不知道是我落伍了,还是文化衰落了,但一切人文规范显得非常紊乱,社交礼貌也是花样百出,各行其是。”[30]这些礼仪的零星式普及,目前总体效果还并不理想。

猜你喜欢

当代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探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论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三个转向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