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

2019-07-31李墨

理论与现代化 2019年4期

摘 要:教育与文化结合所形成的教育文化观,是一种富含特有文化意义与教育价值的观念集合。职业教育领域形成的职业教育文化观,其特点是注重技术实用与技能应用,注重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注重市场效益与社会价值,注重平等和谐与共享共有。职业教育文化通过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职业教育实训品牌与产业文化的融合,职业教育人文精神与市场文化的结合,职业教育个人权益与社会效应的耦合,职业教育工学一体与职业精神的聚合,将对推进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职业教育文化观;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9)04-0014-07

一、教育文化观视阈下的职业教育文化

教育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担负着文化接续传承的重要手段。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文化进步、改革的基本方法”,是文化控制的“最有效的工具”[1]。将文化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从教育文化观的更新视角审视职业教育与文化,既符合当代教育学、文化学学科日益走向融合的研究趋势,又是基于文化自信推进职业教育、将文化置于职业技术框架内考察的重要路径。

(一)教育与文化的内在关系

文化是教育发展的基因,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往往能孕育出什么样的教育形态。从广义上看,教育与经济、社会、法治等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内容,而在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框架内,教育同经济、政治等其他领域的关系又与同文化之间关系一样,具有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紧密内在联系。一方面,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 通过知识信息在教育过程中的选取传递、创造创新,文化得以以一种更新的方式延续持存,在新的时空环境中对文化特质的保持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文化兼具重要的教育教化属性,文化本身以其全方位的教化宣传功能影响着具体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教育载体的选取,决定着整个教育逻辑与理念的发展方向。可以说,由于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当代的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正呈现出日益融合的發展趋势,教育文化研究亦或文化教育研究作为新的时代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研究域,已不同于以往单纯围绕文化的教育功能或教育的文化功能的一般性研究,教育文化观正是其中应运而生的以价值观念为研究主线的一种范式考察。在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中,教育文化的研究内容往往多囿于“教育价值观”,与此相比,“教育文化观”概念虽囊括“价值观”的部分内容,但更偏重于教育问题在文化视角的解读,学者陈卫在《中国教育文化初探》一文中指出教育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教育活动的类化物。他将教育文化作为一项子系统,归类于整个国家民族文化大系统之中,从教育社会心理、理想信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诠释。学者傅维利和刘民则在《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一书中着眼于比较教育研究路径, 探讨了中西文化视阈中教育发展的不同历程及其各自特点,试图从不同文化传接、融合、碰撞过程中寻求影响教育模式变化的内在因子。教育与文化的内在关系具有高度的可融通性与密切的关联性,须在教育文化观的概念范畴上予以诠释。

(二)教育文化观的概念特质

教育文化观是一种富含特有文化意义与教育价值的观念集合。有观点认为,无形的价值观体系构成了文化的概念范畴,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决定并影响着整个文化的发展方向。现代教育学理论中的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也从各自研究范式出发,提出教育文化的研究进路。人本主义研究范式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内在动力,认为教育活动作为一种人为开展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现实活动,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外在体现;而在科学主义研究范式那里,则强调教育活动本身具有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即抛开价值判断与主观情感因素,以自然科学的量化、程序化路径考察教育方式与教育现象成为其建构教育文化观的方法来源。一般说来,教育文化观集合了教育活动中以教育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与观念,是饱含着民族文化心理认同的一种特有的教育价值取向。在大的文化体系中,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必然形成不同的教育文化,特定教育活动及其路径的具体选择则是不同教育文化影响下的客观产物[2]。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3]。不同国家、地域文化环境与历史发展情况的异同,是区别和形成各国教育文化观的重要方面,“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价值观形成及其对教育文化影响的重要论述,对阐明教育文化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条件下各国教育政策、原则、思路与模式虽在诸多方面日趋近似,但在根植于文化特殊性的教育文化观方面却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应当说,作为国家民族发展有机整体中的要素之一,教育本身深受来自文化历史环境的综合影响,中国特有的教育文化观既反映了中国独特文明历史的文化特质,又兼容着当代世界范围教育科学的观念范式。

(三)职业教育与文化融合形成职业教育文化观

教育与文化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在职业教育领域。相关研究表明,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已发展成为同经济社会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职业教育与文化融合形成的职业教育文化观,在促进职业教育沿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上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文化观的形成并非偶然,一方面,在世界文化多元交织碰撞、经济科技走向全球化和智能化的今天,职业教育与技术文化之间的交叉渗透愈来愈强,技术革新带来了文化和职业教育的变化更新;另一方面,当作为一种“文化过程”的教育深入某项具体领域时,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自然需要随之构建起来,此时,职业教育内在的社会文化属性就更为凸显。由此,从文化向度寻求职业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须深入职业教育文化观概念进行考察。作为职业教育同文化融合的产物,职业教育文化观是在职业教育文化范畴内对其价值内涵的一种探讨,其根本指向则是作为主体的人,在职业教育活动中从观念上、技能上经历的某种获得与肯定。由于受到贯穿始终的文化价值观、技术变革等多因素影响,职业教育文化观自身也呈现出多元性、多变性与阶段性的概念特征。更具体来看,职业教育文化观的概念范畴又可定位于“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精神特质的一种文化类型”[5],即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文化观是通过对普遍的大学人文精神与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的融合,将大学文化与职业文化囊括为一个整体,将诸如大学教育中校园文化、课堂文化、人文主义等共性要素与职业教育中职业文化、技术文化、企业文化、市场文化等特性要素有机统一,而形成的具有现代价值取向与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观。

二、职业教育文化观现代价值取向及其中国特色

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决定着教育文化观的现代价值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教育强国定位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6]。教育现代化不仅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也是从教育文化层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现,推进与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更是其中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不仅只是职业教育技术或管理制度上的革新替换,而更在于职业教育文化观上的现代化过程,融合中西方先进职业教育观念内涵且富含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型职业教育文化观,为从文化层面再造职业教育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一)注重技术实用与技能应用

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是在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社会分工日趋专业的背景下发生的,工业生产背后的逻辑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当然地构成了职业教育文化观中强调技术实用与技能应用的重要内涵。从工业文明的发展史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往往伴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高速发展,正是依托职业教育对高端制造业、先进新型产业所需大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国家技术革命与科技创新才得以储备丰厚的智力保障与人才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代,必须“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8],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对高新技术、职业技术与实用技能知识与人才的迫切需求,相应地,追求技术创新与技能应用的职业技术文化也将在职业教育现代化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诉求,并构成职业教育文化观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

职业教育的主体和目的是人,职业教育文化观说到底表征为一种关涉从事职业技术活动的人的价值观念。从社会发展的阶段来看,特定社会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越是發达,从事生产活动的职业者的技能水平与人文素养就越高,以机械化、工业化生产为标志的技术文化,实质上是富含智力成果转化与职业技能传授的职业精神的外在体现。这表明,注重技术实用、技能应用的职业教育文化不仅不应拒斥人文精神的融入,在当今工业化生产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职业者完全有可能摆脱单纯受制于机器的生产劳动方式,而以一种更新的“精神生产”劳动方式投入到一门职业技能的掌握应用之中,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即是一个证明。因此,加强技能与人文的结合,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重德尚艺的“道技观念”、尊重自然的“天人思想”,使之同现代职业精神相互借鉴融合,确是当代职业教育文化观所应秉持的价值理念。

(三)注重市场效益与社会价值

职业教育文化观的现代性意义在于,其内在的文化价值理念通过外在的职业教育制度模式,达到了对市场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兼顾,从而完成对传统意义上旧有的工业化职业教育模式和理念的超越。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给出了一个好的例证,历史上看,德国最初并不是欧洲最早通过工业革命开启工业化进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工业生产能力更是一落千丈,但是,德国走符合其自身实际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大规模培养开发富有高级职业技能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方式、工业制造技术、职业教育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飞速发展,最终助力其综合国力重回欧洲第一。究其根源,一方面,德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离不开其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市场化的有机结合,在职业教育文化观的微观层面,则是引入鼓励市场竞争、注重市场效益的职业教育理念,将“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紧密挂钩于经济价值与市场收益,把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以至职业教育本身推向市场,在市场活动的激烈竞争中检验评估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另一方面,德国在鼓励市场化自由竞争的同时,强调国家主义、集体主义与民族利益的宣传教育,并将有关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促进财富公平分配、保护弱势职工利益的价值理念写入法律[7],作为职业教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工人与技能人才的生产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从而有力促进了整个国家工业产业的效益提升。可以说,德国兼顾并融合市场效益与社会价值的职业教育文化观,对我国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注重平等和谐与共享共有

平等共享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本身就是教育文化观的重要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职业教育是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群体学习、就业、生活的重要民生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维护社会整体稳定和谐的“调节器”作用;同时,职业教育的具体对象是需要掌握职业技能的个体,唯有平等的满足受教育个体对实用技术的共享获得,帮助他们实现个体发展的社会价值,职业教育服务人、发展人、教化人的教育目的才算真正达成。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饱含着大量有关尊师重教、崇尚和谐、倡导共享的价值理念,诸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仁者爱人”“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等伦理教化与德行养成,都为培育正确的职业教育文化观提供了丰富的道德滋养。因此,推动职业教育的平等共享,除要坚持现代化意义上的制度构建、物质投入与政策支持,还要更加注重职业技能教育中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理念融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这既是对发展当代我国职业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文化观的题中之义。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落实教育文化观的路径选择

当代的世界科技发展已步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代表的全新技术革命正引领人类迈进“第四次工业革命”,其中,职业教育以其同技术文化、职业技能的高度相关性而愈发受到重视,可以说,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直接关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能否成功转型,而伴随这一进程的,是职业教育文化观在价值认同、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价上的综合反映。具体而言,职业教育的技术层面文化建设同市场层面文化建设的一体化、协同化、耦合化,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文化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一)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

不同的社会形态与技术发展水平造就了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从近代以师傅带徒弟为主的“学徒制”,到现代以职业院校课程教育为主的“院校制”,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理念内涵与实现方式随着主流教育思想的演进而改变。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主要在高度市场化、企业化的商业竞争中展开,企业文化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传授内容与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8]。这就要求,要把企业文化的传播阐释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纳入到整个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框架内,在对二者的有机整合中,融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目标、企业发展思路于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实操教学、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乃至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深度的产学研结合、产教融合与多维度的校企合作,提升企业发展的业绩成效观、文化价值观同教师经济收益、专业能力、职业认同的关联度。同时也应注重到,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具有历时性、复杂性、动态性、有机性、人本性等特征,是职业教育需要全方位应对的一个大课题,因此与之相适应课程方案的制定,就应当更加注重从文化整合的有效性上,把握入学要求、学制年限、学分设定、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课堂组织、课程评价等一整套教学管理内容,通过一系列制度化设计,完成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绑定”。

(二)职业教育实训品牌与产业文化的融合

职业院校作为当代职业教育开展的主体,须围绕职业教育实训品牌的打造,建设同区域产业文化、企业行业文化相得益彰的职业实训价值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着眼于行业产业最新技术要求、职业信息与发展理念开展职业教育的协同创新活动。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与行业产业发展往往呈正相关联系,二者之间的协作方式、协作内容在现代化生产要求下日趋复杂,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实训活动必须瞄准产业需求与产业预期开展,将实训课程设计、实训時间要求、实训合作对象由单纯的院校内部系统设定,转为同外部行业、产业、企业各个部门、要素、环节之间的协同设定,共同打造融合产业文化和发展规划的职业教育实训协同创新平台。其次,通过职业院校与行业产业间在关键技术上的协同创新,打造职业教育的实训品牌。技术应用与技能掌握是职业教育实训内容的主干,高等职业院校从管理意识上应当更强调职业实训、培训教育的“外向型”属性,从多方合力、协同合作的视角谋划实训活动,尤其要围绕行业关键技术、高新技术、前沿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技能操作展开教育合作,以核心技术的协同创新为动力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品牌。最后,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理顺便于协同合作的体制机制。行业产业文化总是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分不开的,市场有需求,行业就会有竞争,职业教育实训协同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也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通过制度化的协同决策机制、行业信息共享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利益分享机制等顶层设计,消弭高职院校内部及其同行业企业主体之间的体制壁垒,营造共同应对市场协同合作的制度环境。

(三)职业教育人文精神与市场文化的结合

人文精神包括对人的生命需求、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价值的尊重与提倡,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文化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储备与技能掌握,还应涵盖其在自然素养、人文涵养与精神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正因如此,每一个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人才具有了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的能力与条件。职业教育以其技能实用、面向全民、覆盖终身的模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实现路径,并在高度市场化的现代经济活动中展现出新的实现方式。当代社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与精细化,不再单纯要求职业者仅熟练掌握一门技能,而是对兼有高级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技术人文主义者”以更多青睐,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在培养市场需求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个体自由与自身价值的进一步实现,还应在不断提升学生主体创造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文精神上再下功夫,具体说来,就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与阐释。近年来,以“鲁班工坊”“中华老字号”等为品牌的职业技术和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表明兼容了人文精神与市场文化的职业教育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文化观,将为推进“中国智造”、传播“中国智慧”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为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推动中外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互利合作创造条件。

(四)职业教育个人权益与社会效应的耦合

师生权益的实现是发展好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因,师生群体以其在教育目标和根本追求上的一致性而结成职业教育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一方面是学生个人权益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教师个人权益的实现,而这两方面个体权益的实现又同一定的社会效益相联系,并通过所创造社会价值的多寡来反映其可能取得的收益。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需根据社会效应与市场评价的结果,及时做到对师生个体权益的发展与保护:其一,寓师生权益的发展保护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采取多种宣教形式增进教师队伍、学生群体对于学校组织、校园环境、校训校史、办学理念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将师生权益的实现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布局。其二,以社会效应和市场价值的实现为目标,构建和完善以激发人才创造动力为导向的业绩考评机制。将职业教育中创新文化的具体实践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相挂钩,制定符合实际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双师型”高级师资力量在市场化活动中的参与度,激发师生创新创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其三,探索以学校管理、企业参加、师生参与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新模式,在专业设置、项目申报、课程建设、实训合作、师资培养、专利申请等方面,广泛听取和采纳师生和企业行业的意见建议,探索包括股权激励、收益分享、信息共享、项目合作等在内的新型协作形式,通过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共享,在高职院校、行业组织、企业单位、师生群体的更大维度,构建职业教育个人权益与社会效应耦合的“职业教育共同体”。

(五)职业教育工学一体与职业精神的聚合

在校企合作日益密切的大趋势下,工学一体的制度模式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即将走上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培养其在岗环境中的职业精神由此显得尤为必要。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是构建优越工学一体制度模式的两大主体:在职业院校方面,应在不断健全校企合作的制度框架内,根据市场供需实际和行业产业要求,合理制定修订包括在岗实习制度、实训操作制度、学分工时互换制度、订单培养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的具体细则,在校企合作的宏观战略层面、中观项目层面、微观教学课程层面,全方位进行制度对接,通过拓展职业教育产业化的治理运作模式,夯实工学一体的制度基础。同时,要在公共理论课程、专业实操课程与具体教学中融入树立良好职业精神的内容,将个人价值与单位组织价值、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与行业整体发展远景的关系讲清楚,倡导职业者通过高效尽责的职业工作完成对自身人生价值的达成,使之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能具备相当的职业精神。在合作企业方面,要合理区别在岗技术人员与在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方式,坚持以重培养重培训的职业教育理念管理实习群体,把企业发展理念、企业文化价值观融入对实习实训学生的在岗教学之中,在具体岗位工作中通过严格实习实训者的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促使他们端正职业操守,在良好的职业精神的指引下妥善完成在岗工作。

参考文献:

[1]马美,刘宏磊.我国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职教通讯,2010,(7).

[2]胡玉萍.文化视野中的教育研究述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7).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1.

[4]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9/c64094-28936173.html,2016-12-09.

[5] 唐林伟.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46.

[7]黄燕,李墨.欧美国家社会法建设的道德意义及其启示[J].道德与文明,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