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建信息化路径研究
2019-07-31肖光文孙亚欣
肖光文 孙亚欣
摘 要:党建信息化是推进新时代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课题。党建信息化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党建信息化建设虽取得显著成效,但我们在对党建信息化重视程度、平台建设、基础保障、资源共享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新时代党建信息化路径,要从把握趋势,提高认识、培养人才,强化保障、强化平台,拓宽渠道、提高意识,保障安全等方面入手,有效提升党建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关键词:新时代;党的建设;信息化;全面从严治党;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9)04-0039-07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思维方式。信息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逐步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强调:“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們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1]可见,信息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党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日益融合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所谓党建信息化,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党的建设的现代化的过程,以不断解决新问题、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2]在这种新的社会条件下,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就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发展,加快党建信息化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的绩效。由此,推进新时代党建信息化,需要进一步明确党建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党建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新时代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路径。
一、党建信息化是新时代党建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形势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办公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电子设备等现代工具在工作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培养互联网思维,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3]。这一论述深刻表明了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党建信息化的必要性。可以说,党建信息化是党建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是党建现代化的鲜明标志和重要内容,以党建信息化带动党建现代化是目前党建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党建信息化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也迈入发展的“快速道”,网民的数量呈现迅猛增长势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4]由此可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民规模在不断扩大,互联网已经成为现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其运用已经涉及现代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呈现出持续深化的态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使用对党建工作也起到了强有力的牵引作用。近年来,在党建网站、网页的基础上,全国各地各级党组织纷纷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微信群、QQ群等信息网络开展党务工作。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更应审时度势,高度重视信息革命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继续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优良品格,把握时代脉搏,抓住时代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在党的建设中自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党建信息化水平,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政党。
(二)党建信息化是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的有效路径
中国共产党党员已超过9000万,党员流动性强,地域跨度大,传统党建工作方式的不适应性愈发凸显。传统党建方式的信息传播速度慢、资源共享性不佳,导致党员对党组织的依赖性不强、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淡薄、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可以看到,传统的党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全面提高党建水平的要求,而信息化为突破党建“瓶颈”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党建信息化把现代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融入到党建工作之中,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各级党组织依托互联网平台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掣肘,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多层级的传达,有效提高了组织的运转机制、信息交流机制,降低了工作成本,提升了组织工作效率;实现了党建内容的多样性,依托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以视频、图片、声音等形式开展党建活动,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学,线上线下学的新模式,提升了党建工作的趣味性;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依托党建平台实现党建信息整合、互通互联、实现数据共享;实现了服务范围的全面性,能够最大限度动员党员和群众广泛参与,拓宽党内民主和党群沟通的渠道,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可见,党建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党建实践深度融合的最新形态,两者相互依托、彼此促进、实现共赢,有效地变革了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拓展了服务载体,打破了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限制,实现了党建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党建信息化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以及即时性等特点,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自由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空间,但一些不良信息、边缘化的信息也如影随形。例如微博、微信、QQ等通信工具在给广大干部群众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的传播打开了大门,给人们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带来干扰和冲击。现如今,网络社会俨然已经成为各种政治思潮和利益诉求的集散地以及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在网络社会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弘扬社会主旋律显得尤为紧迫。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就明确指出:“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5]党建信息化从开始就承担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的历史使命。“只有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6],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新时代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党建信息化所具备的快捷、高效、丰富等特点使得相关部门越来越意识到党建信息化的重要优势、越来越重视党建信息化的发展,并且把通过党建信息化实现党建现代化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努力的目标。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党建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建网站建设效果显著。目前,互联网党建形成了“五大平台、两大体系”的网站建设格局。五大平台分别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直党建网、紫光阁、共产党员网、党建网。两大体系包括“共产党员网——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全国党建云平台”。截至2019年5月8日,“共产党员网—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已经有3069家单位、6272个党支部进驻,注册党员高达74909人。这些网站在意见表达能力、媒介交流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发布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政治正确性。二是新媒体党建平台也在蓬勃发展。各级党务部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新媒体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天津为例,2017年4月21日,天津市开通了“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并逐步形成了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信息系统为核心,上接中组部党员管理信息库,下连基层党建线上线下载体的信息化整体架构,向实现党建数字化、工作协同化、服务精准化、社会智能化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另外,2019年1月1日正式上线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由中宣部组织建设,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平台PC端有“学习新思想”“习近平文汇”“与人民在一起”“学习电视台”等17个板块180多个一级栏目,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频学习”两大板块38个频道,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等资料,这一平台的建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可见,党建信息化取得丰硕的实践成果。虽然,目前党建信息化成效显著,但是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短板”,主要表现在:
(一)对党建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党建信息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党建方式,在改善党建质量、提高党建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党员作为党建信息化的主体,应该高度重视党建信息化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建信息化起推动作用的黨员只占少数,多数党员并没有主动参与到推动党建信息化的过程当中。党员对党建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思想上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各级部门都或多或少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没有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党建的氛围不浓烈,在短期内彻底改善这一状况并非易事。二是党员对新形势下党建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党组织对党建信息化没有深入认识,只是简单认为在党建工作中用微信、QQ等进行在线讨论、发布资料、了解信息即为党建信息化。甚至有一部分人信息化技术的素养不高,不愿、不敢、不会使用信息技术,认为党建信息化可有可无,不会对党建的全局工作造成影响。
(二)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不足
大数据时代,党建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是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相应地就需要建立党建工作数据库并增加相应硬件设备的投入。然而不少党组织在党建信息化中通常仅停留在利用网站进行传输或发布信息等一般性运用层面,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党建网站虽不断涌现,但实际运行效果不佳。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建立了网站,但网站内容更新时间跨度大、更新内容复制粘贴现象严重、网站普遍缺乏“互动”和“意见反馈”窗口,导致许多平台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长此以往,广大党员和群众也对其丧失兴趣,不再关注网站动态,这些网站也逐渐沦为僵尸网站,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此外,在技术处理上更与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应用差距较大,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硬件设备的陈旧落后与软件技术的更新维护不足,也是导致党建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后劲乏力的重要原因。
(三)党建信息化基础保障不足
党建信息化的发展不仅要有人才作为保障,还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然后实际中这两项基本保障都远远没有达标。在人才方面,构建党建信息化系统,需要大量既懂党建知识,又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专门人才作为智力支持,这也说明党建信息化发展对党建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和信息化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也就导致党建信息化人才极度匮乏。长期以来,由于党的领导在很多领域被有意无意弱化、虚化、淡化,使得没有一支专业化队伍来做支撑,致使党建信息化队伍建设滞后。各级党建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多是文科相关专业,部分党务工作者信息素养和能力滞后,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较低,明显阻碍了党建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另外,在资金方面,充足的资金支出是党建信息化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但在实际中用于进行党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所占比例较少,而在党建信息化过程中需要组建党建信息化研发队伍、进行党建信息化工作调研、购买相关硬件设施、搭建信息化平台以及进行后期的维护和培训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但目前来看相关部门分拨给党建信息化的资金上没有明确的规定。
(四)党建信息化资源共享性不强
信息化时代,信息即价值,信息即资源。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实践证明,占有海量数据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党建工作效率、普惠大众、促进发展。可以说,资源共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精髓,信息资源共享也是一种崭新的、最优化的配置方式。但在目前党建信息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全面规划,部分党组织自行推进党建信息化系统,出现了各自为政,点多面广、互不相容的局面,缺乏整体资源整合及统一建设,与外界不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使管理工作受到局限,而且很多同一类型的系统,其功能与数据不能互通共用,各信息系统之间数据格式不匹配,无法兼容,难以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数据共享,在大数据层面上数据难以实现对接,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分析预测,“信息孤岛”现象比较普遍,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还导致大量数据资源的浪费,不能为决策和改进工作提供更全面、更准确、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从以上分析来看,党建信息化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要进一步探索党建信息化的实现路径,从而更好地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新时代党建信息化的实现路径
党建信息化是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兴推动力,以信息技术发展牵引党建信息化发展,以党建信息化发展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必然选择。把信息化应用于党建是一项全新事业,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这给新时代党建工作增加了难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党建工作应紧跟時代形势,选准党建工作突破点,积极研究党的建设信息化问题,找到解决好问题的“钥匙”,探索各种有利于促进党建信息化的新路径。
(一)把握趋势,提高认识
正确认识党建信息化是新时代党建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首先,要牢牢抓住这个重要前提,使广大党组织、党员、群众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党建信息化的内在意蕴,认识到新时代党建信息化重要性与迫切性,认识到新时代党建信息化建设是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一种创新。其次,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党的建设中所处的重要位置。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摆脱传统党建思维方式的束缚,积极上网、用网、懂网,切实认识到把信息技术和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是基于传统党建但又超越传统党建,它发挥着传统党建方式发挥不了的作用,是有效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的一种手段。最后,党内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信息素养,两者不可偏废,并坚定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的政治意愿和坚定决心,创造出全党积极参与的、有利于保障党的建设信息化有序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培养人才,强化保障
大数据时代,党建工作应该进一步加大在资金、人才、硬件等各方面的投入,促使整体信息化水平迈向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建设复合型的党建信息化人才队伍。党建工作具有特殊性,其政策性强且专业技术要求高。鉴于此,党政部门要吸收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党性觉悟高、业务能力精湛、热爱党建工作且有志于投身党建工作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勇担新时代党建信息化重担。当然,党建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党建理论水平,还应充分掌握信息技术,党建部门要把对工作人员信息素质培训规范化、常态化,提高党务工作人员熟练使用网络的本领,从而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业务过硬的党建信息化人才队伍。其次,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党建主流新闻网站和手机移动客户端等投入一定的科技力量和资金,为设备更新、技术升级、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提供财力支撑,加强对基础性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有害信息过滤技术、数字版权登记技术等,在技术层面为党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三)强化平台,拓宽渠道
党建信息化,要以平台为载体。党建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是新时代党建工作在基本内容、方式上的创新。一方面,党建信息化平台为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进行党建管理、组织生活、学习教育、考核测评、互动交流等提供了场所。另一方面,党建信息化平台专业化科学化发展也能吸引更多人员关注、参与党的建设,激发党建活力,促使我们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地按照党组织的工作内容进行建设。党建信息化应该致力于打造八大平台:大数据平台、党务平台、工作平台、学习平台、监督平台、宣传平台、活动平台、民生平台等,以实现数字化、互动化和科学化的党建。当然,平台的搭建只是为党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初步的架构,党建信息化平台的实际效能的发挥首先需要保证其常态化运行,要及时发布、更新平台,同时也要加强对信息的监管,确保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在此基础上,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应着力加大反馈力度建设,悉心听取广大党员的心声,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促使党组织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深入推动创新型、责任型、学习型、服务型、透明型党组织建设,从而将党建信息化平台办成广大党员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家园。
(四)提高意识,保障安全
党建信息化过程中既要求信息公开,又不能违背保密原则。如何把信息化的开放性与党建工作中的保密性有机结合,就要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党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党建信息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以及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能力。”[1]这就要求相关党建部门积极提高风险防控能力,落实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强信息安全的规范化建设。信息安全需要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强有力的支持。建立健全信息保护法规和机制,完善管理工作的监管体系,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二是要加大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即要有充分的经费保障来支持计算机等相关硬件设施运维管理。结合实际需要和供需开发各种软件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争取从技术层面解决该问题,及时更新防盗网技术、防火墙技术等,避免网络恶意攻击的发生,为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健康良好的环境。三是要提高对全体党务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引导工作者主动成为智慧信息的管理者和信息安全利用的践行者,积极培养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技术能力强、安全意识强的高端信息安全人才。
总之,信息化是新时代互联网发展最鲜明的特征。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党建工作来说,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党建信息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必须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在党建信息化潮流中勇立潮头,在坚持党的执政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1]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N].人民日报,2016-10-10.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8.
[3]郭鲁江.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6-12.
[4]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5]不能再有任何迟疑和懈怠[N].人民日报,2018-04-24.
[6]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