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里的桂花香呢?
2019-07-31丛智芳
丛智芳
我们在进行散文教学的研究。《桂花雨》是琦君的一篇散文,选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语文教材。
怎么让十岁的小孩,走进《桂花雨》的字里行间,深度学习呢?我听李老师上《桂花雨》,听着孩子们结合句子谈着自己的各种感受,不禁陷入沉思:从“感受”入手学习散文,几乎是老师们的首选,可是这样的学习没有难度,自由随意,感觉四通八达,难以通过散落的语言走向散文的神韵。听课中常有这样的感受,一个孩子把大家带进了文本,还没走远,另一个孩子不同方向的交流,又把大家带出了文本。学习多数时候浮在浅表,文字的力量被遮蔽,难以被发现。
《桂花雨》有母亲的一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对两处的比较,李老师发现得很好,但接下去“找出描写两处桂花的句子,批注写感受”,又轻轻地放过了这句话中更有价值的对比。母亲这样说,实际上是有倾向的,真的是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更香吗?字里行间都在说真相不是这样。这个认知的矛盾,也许是一条通向文本的路径。
当我说出这些想法,提议再上一次的时候,大家都说让我上一次。也许,她们想象不出会有多大的区别吧?或者,希望通过我的课堂,看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样态?我决定上一次。
到底哪里的桂花香呢?
孩子们自己读熟课文之后,我问:课文写了哪两个地方的桂花?几个孩子说的都是一个答案:台湾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杭州小山的桂花。
小孩的想当然就在这里了。他们知道作者琦君是台湾人?我问:“怎么都说台湾的桂花?有什么依据吗?”一个小孩说“家乡靠海”,所以是台湾。一个小孩说,“台风”说明是台湾。有小孩质疑:靠海的一定是台湾吗?原来是望文生义。
我說,作者琦君是1949年去的台湾,她之前都生活在大陆,家乡是浙江温州。家乡院子里,应该是指温州家乡的院子。
我接着说:“对于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母亲有过比较,她是怎么认为的?”小孩很快找到母亲的话,母亲认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更香。
从这里开始,我发下学习单,提出了学习任务:
每一个小孩都开始默读课文。我仔细观察,所有的孩子都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家乡院子的桂花更香”这个观点。然后写理由,也是想当然的理由:母亲对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有感情,母亲说比不上;少数的孩子留意到文中写家乡院子里桂花香的语句。阅读停留在表面。
中途我提醒一次:一定要到字里行间找依据,不能凭感觉说。阅读继续,有的小孩说学习单写不下了,最多的写了八条理由。
小组交流进一步打开了思路,每一个人轮流发言,虽然期间他们彼此有不解,提出质疑,但对选择并没有异议。这是真实的学习状态。
全班发表是按小组来的,每一组成员也是轮流发表,随机补充,我倾听并在黑板上记录他们的理由。
前面两组都在陈述“家乡院子里桂花香”的理由,一组结束间隙,有小孩提出一两次补充或质疑。补充如:母亲说“再香”,并不是说杭州小山上不香,承认它也香,只是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香。质疑如:“我可乐了”不是因为香,不能说明香,是因为喜欢摇花这件事。
第三组交流,突然有个女孩提出了异议:“还是杭州小山的桂花更香。因为这句话——那才是香飘十里。”小组里的孩子相继补充了另外的理由,比如“全是”说明小山上桂花树多,家乡院子里只有一棵等。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开始突破之前的认知,半数以上学生推翻自己,转而寻找“杭州小山”观点的依据,学习在曲折前进,阅读开始走向深入。这期间我有一次追问:同学们的发现里,出现了两次“浸”字,是一个意思吗?回到文本,一个更多是闻,花开浸在香气里,一个更多是吃,桂花泡茶桂花糕饼的香。
因为两个观点都有赞成,交流进入胶着状态,那些不起眼的词语一一来到眼前。
到底哪里桂花香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的是,这是一条走进文本的小径,不断曲径通幽、咀嚼文字的小径。所以,我请孩子们暂停陈述理由,认真看写了一个黑板的各种理由,找出一句话来一较高低。很快拎出两个观点里都说到的“香飘十里”一词。我请他们回到文本,找出带有这个词的句子: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先自己对比读,再指名对比朗读。两组小孩读得真好,读出了一种相互呼应和确定的味道。
真相大白,他们不得不承认:从这两句话来看,还是杭州小山的桂花更香一些。
真相如此,母亲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
可是为什么母亲要说家乡院子里的香?为什么有很多同学也说家乡院子里的香呢?
接下来的交流就从桂花香走出来了,走向了人,走向了母亲一句淡淡的话背后,丰富饱满的故事和情感:
生:因为这桂花树是自己的,杭州小山的树跟自己没有关系。
生:因为母亲付出了劳动。
生:母亲和家人用心栽培的,付出了自己的劳苦。
生:因为这些树有母亲美好的回忆。
生:因为母亲热爱院子里的桂花树,跟它有感情。
我一一写着,这时有个小孩站起来问:说有“美好的回忆”,我想问问,都有哪些美好的回忆?这正是我要追问的啊!这个疑问像打开了一扇门,他们通过文字走进了跟树有关的故事:
摇花乐、做糕饼、泡茶、担心、栽培、收藏、晒桂花、分享给邻居……一幕幕场景透过只言片语得到还原,桂花树里藏着的人的各种活动、各种情绪,瞬间生动起来,具体起来。
我情不自禁地说:人栽培树,养育树,呵护树,树呢,陪伴着人,奉献着香甜,人和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不是普通的桂花树,是母亲生命中的桂花树,它们记录着母亲的喜怒哀乐,寄托着母亲对家乡的美好回忆,怎么可能不是最香的呢!
带着疑问走出教室。
下课了,学生在往教室外面走。一个瘦高个的男孩停在我面前,微笑着问:“老师,那么您认为哪里的桂花香呢?是家乡院子里还是杭州小山上?”我说:“客观地说,我认为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更香。可是我也同意母亲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更香。”
蒋勋在《人生的真相与假象》中,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小时候我常听到母亲说,台湾的水果难吃死了,西安那个水果多大多甜。等我真正到西安,买了西安的水果,那滋味比台湾的水果差太多了。我的母亲在台湾居住了几十年,但因为乡愁,让她把故乡的水果幻想成不可替代的,最后假象就变成了真相。……我母亲因为离开家乡太久,所以把情感寄托在家乡的水果上。她常说西安的石榴多好多好,她说的不是石榴,是她失去的青春岁月,是她再也见不到的母亲与故乡。”
我知道对十岁的小孩,我的话仍然像个谜语,我还不能说什么“真相”和“假象”。可是有小孩把这个疑问带着,那么笑眯眯地问我,我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出了另外的意味:他是那么用心地阅读,倾听,思考,追问,他感到了学习语文不一样的乐趣。这是多有意义的事啊!
非得及时评价吗?
我想,我们是过分夸大了评价的作用,尤其是伴随着学习过程教师不失时机的评价。或者说,评价真的很重要吗?
我是说,那个在回答问题后教师的点评,学生的点评,那个说到精彩处的掌声和大拇指,那些频频下发的贴纸和红花,还有黑板上小组的评分和竞赛……
这节课中,我没有表扬过任何一个孩子,连一个刻意赞许的微笑似乎也没有过。可是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人走神,没有一个人不是愉快的、积极的,下课了还想交流的。是什么给他们学习的动力呢?是自我的发现和肯定,是不断地深入理解和收获。他们在倾听别人,实际上在评价自己。当发现自己有不一样的发现,被大家呼应和认可,当发现自己有相似的发现,就找到了知音般的快活。甚至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一种愉悦:我竟然想错了,可是我知道怎样是正确的了。那是一种成长的快乐。
任何外在的评价都不足以像这样打动人心。所以课上到最后,我问那些一开始全部认为家乡院子里桂花香的孩子,都有谁在学习过程中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观点,一大半的手举起来,是笑着的,因为那是他们自己主动地心悦诚服地推翻的。
不停地跟在后面评价,或者打断试图纠正他们的发言,恰恰影响畅快的交流,使他们不知所措,猜测老师要听什么,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我只是倾听他们每一个人的意见,记录他们每一个人的意见,即使是有偏差的。他们在意见交错中,在倾听中,做出自己的判断,肯定或否定都是进步。
一个无关的问题。
课后交流,霍双校长赞叹说:“‘到底哪里的桂花香,这一个无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向散文的中心。”
“一个无关的问题”,他说出了秘密。散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直奔密切相关的问题。对这课而言,相关的问题是: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你从哪里体会到母亲对家乡的怀念?如此种种,阅读忽然就变成回答问题了,变得找寻答案了。恰恰是这个不相关的问题,让小孩忘记了他们在阅读,在学习,从而专注于探秘。探秘过程中,认知冲突中,一遍又一遍去回顧阅读,去咬文嚼字,去有感情朗读,去倾听,去质疑。学习过程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生活。
这个学习过程,还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精读和有感情朗读。从学习过程来看,精读是探究性阅读,如果没有深度学习,课文读多少遍都不能叫作精读。有好多教师把精读课上成了“精讲”课,讲得越精,小孩读得越略,南辕北辙。
有感情朗读课文,不是从头到尾拿腔作势读,而是在紧要处,读那么一两段,读出本来的味道。这节课的有感情朗读自然出现在带“香飘十里”的两句话中。因为要推敲文字,所以有必要再读,而对比朗读是最好的推敲。当学生读出前后呼应的意味,读出作者连贯的语气,意思自然就明了啦。从这个角度说,有感情朗读甚至都是不可预设的,需要的时候,自然就去读了。
在交流的时候,有的老师说:“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最重要。我跟着学生走进去的时候,都想站起来回答问题了。”有的老师说:“当走进文本时,学生特别积极,无需调动,因为他们忙着发现。”有的老师说:“学生走进文本,才能看到桂花树身上人的故事,他们说那些美好回忆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了,那么生动,忍不住落泪了。母亲的想念是多么深啊!”有的老师说:“走进文本,不用老师讲什么,母亲的乡愁就被自然发现了。”他们说了很多,说到学习任务的设计难度,说到矛盾冲突的奇妙作用,说得更多的是“走进文本”。
“走进文本”是深度学习的标志,挑战性的问题则是引领学生走进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学习的路径。如何设计一个挑战性问题,除了老师对学科有深刻的理解,对学习有深刻的理解,还要牢记“教就是让学、学就是告诉”。从学生的学出发,总会有一个问题,把学生领到语言的深处,体会到学习无与伦比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