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术社团发展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为例

2019-07-31

云南科技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术类社团活动

付 晓

(山东科技大学 经管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0 引言

当代大学校园文化中,高校学生社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术类社团是由一部分乐忠于某一个学术领域或者学术问题,由学生自发组织的校园团体。高校学术类社团是学术类社团成员根据自己和时代的需要创立的,它可以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同时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繁荣校园文化、凝聚青年学生、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从山东科技大学学术类社团的发展现状为例,探究学术类社团在发展的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学术类社团的重要作用

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有力载体,对于推动学校的学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术类社团是高校“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学术类社团在高校主要是通过开展学术类讲座,开展学术专题讨论会以及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丰富知识。二是学术类社团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它通过提供实践机会来使同学们认识社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可以锻炼他们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三是学术类社团是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社团举办的多种学术形式的比赛活动和实践能帮助同学们补充各类知识,培养他们获取课外知识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最后在同学们之间树立良好的模范榜样。四是学术类社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同学们在学术类社团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还锻炼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社员在策划、参与活动过程中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升。

2 调查对象抽样及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以山东科技大学学术类社团为调查对象,问卷包括 “社团现状”“社团活动”“社团发展建议”3 个板块,设有14 个选择题和1 个开放式问答题,其中社团现状板块主要调查会员了解社团途径、加入社团目的、社团发展现状等内容;社团活动板块主要调查社团活动举办频率、社团活动经费、会员参与社团活动情况、社团活动质量等内容;社团发展建议板块主要调查影响社团发展因素、社团自身制度建设、社团改进等内容。

本次调查共向学生发放250 份调查问卷,回收232 份,回收率为92.8%,其中有效调查问卷为210份,有效率为90.5%。

数据分析结果如下:一是社员数量多、类别广、人员分散度大,但总体发展势头较好。二是社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从客观方面来说,是因为各自的发展历史和创立时期的专业方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社团本身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不同(图1)。三是社团成员数量多,专业分布较分散,最近几年,社团纳新形式渐渐不再以学院、年级、专业为界限,社团人员组成呈现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纵横错综的知识学习网络。但因为社团人员的增加,多数人缺少锻炼机会。四是社团实力不均衡,活动质量有待提升,参加活动的同学也不再只是关注活动的浅层,他们更加关注能够从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文化及深层,活动的策划缺乏新意,毫无亮点,这些现象都在毁坏着社团的声誉和口碑,阻碍了社团的发展。五是社团成员流动性大,大多数社员加入一段时间后缺乏了积极性,再经历一个学期,就只会剩下社团的少部分骨干,而其他社员就再也不会留在社团,然后社团就迎来新一轮的纳新活动,由纳入的新社员来完成社团工作。这种问题周而复始,不难看出,这是社团缺乏凝聚力的表现。 六是学生社团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少数社团本身管理制度不佳,日常活动安排混乱,社团骨干选拔和考核机制不完善,学校的学生社团联合会对这些社团的管理不规范。七是活动专业定位有偏差,大多学术类社团在一个专业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比例不是很清晰的状态,因此导致这些社团的日常活动以及管理制度上出现问题,既失去了本省应该有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又缺乏相应的趣味性。

图1 社团发展现状

图2 学生希望在社团的收获

图3 社团成员积极性

图4 对学术类社团的不满意之处

图5 社团建设的问题

3 学术类社团发展的三个层次

学术类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始终贯穿“引领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素质”这条主线,正确把握学术类社团发展的各个阶段,抓住时机,积极繁荣校园文化。

3.1 学术类社团发展的第一层次是巩固基础

学术类社团建设当中贯穿制度思想,一切学术类社团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制必依,落实好学生社团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循标准化模式建设,树立品牌学术类社团,定期开展品牌学术类社团经验交流研讨会,培养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在学术类社团建设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学术类社团工作程序,从而有效保证社团工作有序稳步开展。

3.2 学术类社团发展的第二层次是落实提升

进入落实提升阶段之后,培养卓越的学术类社团领导者,创新工作思路,打造优秀的团队成为学术类社团发展不可缺少的三大法宝。通过头脑风暴等科学的研讨机制,真正达到增强学术类社团内部门沟通,减少工作摩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3 学术类社团发展的第三层次是扎实拓展阶段

经过第二层次的发展,许多学术类社团发展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同时也遇到了瓶颈,很难有大的创新和突破。社团成员应从研究性学习、课题化运作、开放性交流3 个方面进一步去开展学术类社团工作。

4 学术类社团发展的对策、建议

要实现学术类社团质的提高,就要形成以自主发展为主,学校扶持帮助、社会组织配合交流为辅的三方联动的长效机制。

4.1 全面提升社团自身机制建设培养自主发展意识

社团本身需要建立一套开展活动以及未来发展的规划体系,建立合理的社团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在选拔社团骨干的过程中,要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考虑其自身具备的综合素质。社团规模应合理化,纳新标准应明确化。社团活动要精简化,活动质量需提高标准。

学术类社团举办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为社员提供展示舞台的肤浅层面,而要更深层次地挖掘活动意义,将本社团的品牌活动用更加新颖时尚的方式表现出来。工作思路上,把知识和行动、干部与社员、社团文化与校园文化、校内社团与校外组织等各种关系结合起来,运筹帷幄。

4.2 学校宏观统筹给予方向引导

学术类社团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优良组织,它的成长与学校的组织帮助和专家教授的指导密不可分。根据全局性,校级组织只能给予有限的经费或者物资或者其他有限帮助。最要紧的还应该是有专业老师亲临指导,社团骨干自身知识的丰富和素养的提高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

专家和教授的指导不应只局限在学术知识上,也应该扩展到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管理上。指导老师可在活动举办时参与到活动之中,对其中的优劣之处向社团干部指出,在活动举办上给予指导。

在社团负责人相关培训方面,定期邀请校内外管理型人才对社团干部召开培训交流会议,在学生干部自身修养、管理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方面展开讨论,提高社团主要负责人的知识水平与个人素养。

图6 学术类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7 学术类社团的发展重点

图8 希望学术类社团举办的活动

图9 学校应对学术类社团的支持

政策扶持方面。首先,学校可依据社团性质,设立相关学科实践基地,将该学科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推动学科建设同时实现社团的良好发展;其次,学生会和社联等学生组织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术类社团实行必要的帮助,特别是小型的学术类社团,应该在维持社团多样化的基础上促进其蓬勃发展。

4.3 推动校企交流,“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进行

学术类社团应成为学生毕业后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跳板。一方面, 学术类社团要定期邀请教授、企业家等知识丰富的人来开展座谈会、讲座或者报告,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想法和技巧,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为学生提供了见识社会的平台。另一方面, 学术类社团要勇敢地走出校园,在不断发展中完善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也应该保持自身的纯洁性。要把走向社会作为发展的一个途径而非终极目标;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能迷失自我,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

猜你喜欢

学术类社团活动
缤纷社团
“六小”活动
国际学术类会议的收费研究和经验探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社会保障学科学术类硕士生培养问题思考
《上海质量》学术类文章投稿须知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