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悟道与古为新
2019-07-30张瑾颖
张瑾颖
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夯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江苏省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秉承“以文悟道,与古为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开展楹联课程建设,通过环境营造、学科教学、多元融合等多种途径,创新楹联课程实践路径,传承楹联国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科学规划,完善楹联课程建设思路
(一)厘清课程理念价值
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样式,小小一方楹联,深藏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因此,在楹联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发挥楹联课程的工具性价值,引导学生理解、运用楹联这种文学样式的特殊表达方式,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传承好这一国粹,而且要充分发挥楹联课程的人文价值,充分挖掘其深藏着的文化基因,塑魂植根,培育新人。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以文悟道,与古为新”的课程理念来开展楹联课程建设,文道结合,传承创新,弘扬楹联国粹,培育学生中国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明确课程建设目标
秉承课程理念,我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下课程目标:1.热爱楹联,感受楹联文化魅力,从学习楹联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2.诵读积累古今名联,丰厚语言积淀。学习楹联知识和表达规律,初步掌握联律通则,尝试运用楹联来表情达意、叙事抒怀,提升语文素养;3.汲取楹联文化智慧和营养,从中受到启迪和熏陶,丰盈心灵世界,陶冶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三) 构建课程结构框架
围绕课程目标,我们从环境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三大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架构,如下图所示:
二、多措并举,创新楹联课程实践路径
(一)环境营造,浓厚楹联课程实施氛围
环境对课程学习起着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我校积极打造楹联视觉文化,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校园内能时时处处感受到楹联文化的熏陶。我们重点打造开展楹联课程教育的两大教学场馆:墨香大厅和楹联展厅,墨香大厅展示着全国著名联家对我校的亲笔题词,让学生在欣赏名联的同时感受到领导专家对我校楹联教育的肯定和希望,激发学生爱楹联学楹联的兴趣。楹联展厅分几个板块向学生展示楹联的历史发展,联律知识,我校楹联课程开展和取得的成果等,以及师生创作的不同主题的作品选,让学生学知识,赏名联,受熏陶。在打造教学场馆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根柱子,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布置校园景观联,如乐趣楼设对联“娄水引朝阳,看一片新荷小小;墨香添乐趣,听几声雏凤清清。”梅品楼设对联“行八礼,直道清心梅立品;习四仪,感恩明志墨香飘。”芭蕉树下有对联“树边休作芭蕉梦,庭下好吟秋菊诗。”银杏林中有对联“银杏满枝,园罗锦绣;书香盈手,生吐珠玑。”校园内,一步一景,一景一联,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心灵。
(二)师资培训,提升楹联课程实施能力
教师的课程能力是直接影响课程实施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楹联课程能力。
1.专家引领。学校积极邀请楹联教育的领导专家来校指导,先后邀请中国楹联学会的多名领导以及著名联家来校,开设楹联讲座,下课堂听课点评,帮助教师夯实楹联文化基础,提高楹联课程开发与设计、组织与实施、评鉴与创作等能力。
2.学习研讨。学校以“以楹联为载体提升师生文化素养的研究”课题为抓手,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开展学习研讨,从“楹联文化”的本体研究、师生文化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楹联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途径的研究、“楹联文化”活动化的策略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楹联教学和创作水平。
(三)资源开发,提供楹联课程实施保障
学校认真制定《楹联教育课程实施纲要》,明确楹联课程的理念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实施策略和评价建议,为楹联课程实施指明方向。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一是开发阅读教材,精选诗词、对联、蒙学、小古文等编写《蒙学稚唱》三册、《经典雅诵》三册,作为一到六年级阅读课教材,引导学生诵读积累,夯实国学根基,为楹联创作奠定基础。二是开发楹联教材,编写《娄水联馨》上下两册,分别用于五六年级楹联课教学,教材精心编排了对联的起源、发展、分类等基本知识,六大联律规则、18个常用辞格以及对联创作的体式、选材、立意等创作方法的教学。楹联教材为学生系统学习联律知识,进行楹联创作提供了知识支撑。在教材编写的基础上,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教材配套教案,为更多老师开展楹联教学提供借鉴。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相继开发出优秀课件、微课、教学视频、优秀楹联作品等教学辅助资源,为提高楹联教学效率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撑。
(四)课堂为本,提升楹联课程实施效度
课堂是楹联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在五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楹联课,进行系统教学。为提高楹联教学效率,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讨,老师们边实践边摸索,从不窥门径,到目前初步形成了“故事趣读——佳联品读——联律初读——对韵诵读——联题解读”的楹联课堂教学模式。如教学《词性对品》一课时,教师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故事激趣导入,以大明第一才子解缙幼年巧对对子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出佳联:“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学生在佳联赏析中明白:对联的上下联处于相同位置的字词,必须具有相同的词性,从而理解“词性对品”的联律规则。掌握规则之后,让学生小试牛刀,进行对联寻亲、病联修改、对句练习、成联创作等练习,巩固所學,学以致用。学生们一个个热情高涨,思维激荡,携手在联海中冲浪,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五)多元融合,拓宽楹联课程实施路径
为了拓宽楹联课程实施路径,学校积极探索楹联与多学科融合的实践举措。
1.与语文学科融合。语文课利用有利于对联教学的教材资源进行拓展深化,引导学生赏析经典诗词名联,掌握声韵格律,品味语言魅力,为楹联创作夯实文化根基。同时将楹联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楹联概括段意,总结课文、点评人物、表达情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语文的學习。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时,用对联概括段意:畏恶浪无情,毁堤殒命;欣江阳有意,聚宝送福。百舸千帆,风尚一桌美味;长风巨浪,送来万户光明。
2.与诗教吟诵融合。学校开设吟诵社团,将楹联与吟诵、诗教融合。开展唐调吟诵教学,传承与发扬太仓籍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所创的“唐调”,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诗、词、古文等经典的吟诵规律,同时,进行旧体诗词的创作规律学习,指导学生诗联合一,开展旧体诗创作。
3.与书法教学融合。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经典对联作为书写练习的内容,让学生在书法练习的过程中积累对联。同时鼓励师生将创作的楹联用书法表达出来,实现联墨一体。
4.与德育教育融合。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今优秀对联都具有丰富的道德教化内涵,因此,我们将楹联与德育融合,如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中,围绕“孝当先”“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和为贵”等主题,引导学生收集并吟诵积累对联,让这些朗朗上口的对联成为学生的座右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一生。同时,我们围绕德育教育主题,如法治、勤廉、纪念建国建党、喜迎十九大、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主题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征联活动,让学生在撰联抒怀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求各班用楹联来撰写班训、班级口号,用班联来正学风、扬班风。如六(6)班的班联为:勤学六载寻哲理;苦练一生创锦程。
5.与综合实践融合。学校延伸楹联课程实施时空,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分别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中提升学楹联、用楹联的能力。学校层面,开展生活实用对联研究,引导学生收集不同类别的对联,研究体会不同类别对联的特点,研究如何运用类别特点来表情达意、叙事抒怀。家庭层面开展春联研究,引导学生利用走亲访友的机会收集各家各户的春联,比较优劣,对写得好的春联进行点评赏析,对一些不符合春联规律的印刷品从内容、对仗、平仄等方面撰写修改建议,为张贴有误的人家写春联张贴说明书等。社会层面,引导学生开展名胜联研究,引导学生到文化景点参观时主动收集对联,并进行释疑、鉴赏、积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搭建平台,展示楹联课程学习成果
学校积极搭建交流展示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主题征联、楹联夏令营、楹联大赛、诗词大赛、吟诵大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交流中得到提高。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楹联大赛、“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等比赛中获奖作品达到500多个。学校积极搭建宣传平台,利用媒体宣传学校楹联教育取得的成绩,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国楹联报》《对联文化研究》等媒体都对我校的楹联教育进行过报道。学校积极搭建示范辐射平台,组织教师积极向兄弟学校传经送宝,先后赴全国各地上公开课、做讲座数十场次,接受全国各地近百所学校、团体近600多人次的参观学习。学校楹联教育已经冲出太仓走向全国,成为学校特色教育中一张靓丽的名片。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楹联教育基地、全国楹联教育优秀教研组、全国百强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佳实验学校、苏州市文明校园、苏州市文化特色学校、苏州市特色文化课程基地、苏州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等。
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在继承和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传承好楹联国粹,培育出更多新苗。
(江苏省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