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联系效应
2019-07-30许树辉
摘要:运用产业转移承接指数、产业联系度和区域经济联系度,对广东省2001~2015年度主要产业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广东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数量规模在增大、行业覆盖在扩大、结构构成在优化;但山区是第一产业、粤东是第二产业的产业转移主要承接地,在第三产业的承接规模上,山区和粤西远比粤东大;广东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产业空间联系在强化;但东西两翼和山区异化明显,粤西地区的产业联系强度明显大于粤东、山区。来自韶关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联系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产业空间联系与承接产业转移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正相关关系,但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省内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对产业转移迁出地(珠三角地区)与承接地(韶关)之间产业空间联系的贡献尚未体现出来。为此,建议关注产业转移质量和效应,促进产业转移规模、质量和结构上的升级,重视产业迁出地与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对接与融合问题,建立产业迁出地与承接地之间产业对接与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承接;空间联系;广东欠发达地区
产业转移是产业在迁出地与承接地之间的空间移过过程。承接产业转移,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区域空间联系为区域之间经济关联的空间映射,是城市与区域、区域与区域融合的重要过程。从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商品链、供应链)、全球-地方链网组织看来,产业转移与区域空间联系、空间组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论渊源,产业转移是企业产业链延伸、落脚与地方产业链对接、融入与整合协作的过程。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无论是承接国际还是国内产业转移,均会导致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建立起某些空间联系,进而对欠发达地区(承接地)生产要素、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并对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构成重大影响。
关于产业转移、承接与区域空间联系,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产业转移通过前向、后向和侧向联系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承接地产生影响。在国内,迁出地与承接地之间的产业联系被视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地获得技术溢出、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研究尺度和研究方法上,基于全球、国家层面,或着眼于国内区际、省际或城市(或城市群)之间宏观、中观尺度,围绕产业转移的前向、后向及侧向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多;投入产出技术分析、引力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地缘关系模型以及网络结构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然而,对于产业转移与迁出地及承接地之间空间联系的定量研究相对不足,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基于产业空间联系的产业转移效应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产业转移、产业空间联系角度对欠发达地区如何融入发达地区生产网络的研究也相对薄弱。
2001年以来,随着广东省《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双转移”的战略推动,全省开始了以珠三角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浪潮,在经历2005年以来的第一轮“对口帮扶”之后,2013年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调整合并对口帮扶关系的通知》文件,着手调整并推进第二轮“对口帮扶”和产业转移。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省经济欠发达的东西两翼和山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和区域产业联系度公式,分析粤东西两翼、山区承接产业转移时空格局及其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空间联系的演变规律,提出粤东西两翼、山区融入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欠发达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建立产业空间联系进而推进与发达地区的融合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粤东西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时空格局
(一)三大产业:承接规模总体增大
运用产业转移承接指数测度粤东西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量,将2001~2015年分为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个时间节点,分别计算“十五”(2001~2005年)、“十一五”(2006~2010年)和“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第一、二、三产产业整体的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结果表明,在“十五”期间,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产业的整体承接指数值增加了0.14%,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分别增加了0.36%和0.31%,增量明显高于“十五”时期。但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十二五”末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增量值又略有下降。这反映出粤东西北地区承接第一产业转移规模呈现出波动增大趋势。由“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第二产业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分别为-1.11%、0.42%和0.20%,和第三產业分别为-1.16%、0.06%和-0.03%可知,粤东西北地区承接第二、三产业转移规模也呈现出“十一五”以来明显增大,但“十二五”时段相对回落的基本趋势。
(二)九类行业:承接类型出现多样化
从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等九类行业上看,在“十五”期间,仅有农林牧渔业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大于0,说明“十五”期间粤东西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承接模式较为单一。在“十一五”期间,九类行业中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大于0的行业增加至七类:农林牧渔业(0.36%)、工业(0.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6%)、住宿和餐饮业(0.18%)、金融业(0.46%)、房地产业(0.21%)和其他服务业(0.06%);“十二五”期间,农林牧渔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六类行业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又分别增加了0.20%、0.41%、0.05%、2.07%、2.21%和0.05%,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加入新增产业转移承接行业,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大于0的行业增加至八类。由此可见,与“十五”期间产业承接过度集中于农林牧渔业相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粤东西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开始由农林牧渔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延伸、拓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三)制造业行业:承接结构出现转型升级
制造业行业按要素投入可以细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三大类型。在“十五”时期,粤东西北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分别为1.65%、0.21%和-1.86%,说明此时段内东西两翼和山区以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为辅。至“十一五”期间,粤东西北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迅速回落到-0.11%和-0.46%,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承接规模迅速增大,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增加了0.57%,呈现出以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的阶段性特征。“十二五”以来,粤东西北地区再次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轉移,两类制造业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分别为1.70%和0.38%,承接规模甚至超过了“十五”时期;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十一五”的基础上仍然保持较好的承接态势,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为0.27%。由此可见,自“十五”、“十一五”到“十二五”,粤东西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出现了由劳动、资本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进而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全面承接的结构升级态势。
(四)东西两翼和山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着空间分异
山区一直是第一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山区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分别增加了0.21%、0.07%和0.18%。粤西地区曾在“十五”和“十一五”时期是第一产业转移最主要的承接地,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甚至高出山区0.33%和0.24%,但到了“十二五”期间被粤东地区所取代。“十一五”以来,粤东地区一直是第二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均增加了0.18%;山区曾是第二产业最主要的承接地,其产业承接指数值甚至高出粤东地区0.05%,但进入“十二五”后被粤西地区所替代。山区和西翼是第三产业的主要承接地,两地区在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时段内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均大于0。相对而言,山区承接第三产业转移的规模略大于粤西地区。
从九类主要行业上看,在“十五”期间,粤西地区和山区承接了大量的农林牧渔业产业转移,其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分别为0.54%和0.21%;与此同时,山区还迎来了金融业的产业转移,其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增加了0.33%。在“十一五”时期,东翼和山区在承接工业和金融业的产业转移规模上远大于西翼;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承接上,粤西地区和山区远大于粤东地区;此时段,农林牧渔业承接以粤西地区为主,其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高达0.31%;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承接以山区最多,其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分别高达0.30%和0.20%。“十二五”以来,西翼和山区在承接金融业产业转移规模上大于东翼,其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分别比东翼高0.14%和0.11%;此时段,工业承接以粤东地区为主,其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为0.19%;建筑业、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在粤西地区得到了较大规模的承接,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分别为0.41%、0.33%和0.13%。
在承接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业转移上,东西两翼和山区也存在着空间差异。通过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三个时段的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的前后比较看,粤东地区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上表现为先减弱后增强,而粤西地区和山区却是先增强后减弱;在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上,粤东地区属于先减弱后增强型,粤西地区属于从无到有的缺补型,山区则属于持续减弱型;在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上,虽然三个地区均存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但粤东地区和山区对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承接明显晚于粤西地区。
二、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空间联系
(一)总体特征:产业联系程度趋于增强
运用区域产业联系度公式计算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产业联系度,并将产业联系程度划分为强联系(L≥1.0%)、中等联系(0.8%≤L<1.0%)和弱联系(L<0.8%)三个等级。结果显示,2005年,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第一、二、三产的产业联系度分别为2.05%、0.88%和0.74%,三产产业联系度均值为1.22%,为强联系水平。2010和2015年,第一、二、三产的产业联系度均有所增加,产业联系度均值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0.13%和0.20%。其中,第一产业的产业联系度增幅最大,在2005~2015年间增加了0.42%。从九类主要行业上看,2005年,产业联系度超过1、处于强联系水平的行业只有一类(农林牧渔业),2010年和2015年分别增加到农林牧渔业、工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五类行业。从2005~2015年九类行业的产业联系度变化上看,除个别行业外,绝大多数行业的产业联系度值在增大,十年间,九类行业的产业联系度均值增加了0.1%。其中,农林牧渔业的产业联系度增幅最大,在2005~2015年间增加了0.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工业的产业联系度增幅分别增加了0.23%和0.21%,名列第二、第三。
(二)区际特征:粤西的产业联系度明显高于粤东和山区
2015年,粤东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第二产业、工业、批发和零售业的产业联系度值分别为0.80%、0.89%和0.83%,为中等联系水平,其余和类产业(或行业)的产业联系度值介于0.22~0.78之间,产业处于弱联系状态;山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87%)、住宿和餐饮业(0.91%)二类行业外,其余10类产业(或行业)的产业联系度均处于弱联系状态;与粤东、山区相比,粤西与珠三角地区之间处于强联系、中等联系的产业(或行业)类型数明显偏多,其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类产业(或行业)的产业联系度值均超过1.00%;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他服务业等六类产业(或行业)的产业联系度值介于0.80~1.00。2015年,粤西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联系度均值为0.89,分别比粤东、山区高0.32%和0.24%;与2005年相比,粤东、粤西和山区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联系度均值分别增加了-1.12%、8.68%和6.93%,粤西地区增幅最大。从2005、2010和2015年三个年份的变化值上看,产业联系持续增强的产业(或行业)中,粤东山区分别有三和四类,而粤西地区却有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等6类。由此可见,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联系度,在区际特征上,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变化均表现为粤西地区大于粤东地区和山区。
三、粤东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联系效应:韶关案例
(一)韶关承接产业转移及其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空间联系
作为粤东西北地区尤其是粤北山区的典型代表,韶关承接了来自三部分的产业转移:一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即外商投资;二是承接国内境外产业转移,即港澳台投资;三是承接国内或省内产业转移,即内资投资、产业转移园投资等。2015年,韶关市迎来了外商及港澳台投资40.7亿元、获得内资投资660.97亿元;产业转移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已达215个,产业转移园工业增加值已突破90亿大关。与2005年相比,2015年韶关承接外商及港澳台投资额增加了3.4倍,內资投资增加了5.1倍,产业转移工业增加值增加了6.5倍。
与此同时,韶关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产业空间联系在加强。与2005年相比,2015年韶关与珠三角地区三产产业联系度平均增加了0.15%;其中第一、第三产业产业联系度分别增加了0.29%和0.31%。九类行业中,2005年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联系度均值为0.33%,2010年和2015年该值分别增加到0.48%和0.4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幅最大,分别为0.33%和0.29%。
(二)韶关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联系效应分析
基于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本文以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内资投资、产业转移园规模企业数及规模增加值等统计数据分别代表国际(境外)产业转移、国内产业转移和广东省内区际产业转移量。将上述4个因子视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解释变量,区域产业联系度值视为产业空间联系的被解释变量。在对各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区域产业联系度值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产业转移园规模增加值等4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0.990、0.892和0.954,在给定的0.01水平(双侧)上,呈显著相关。这说明,韶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空间联系的增强,与韶关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甚至是省内区际产业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
基于区域产业联系度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数,由SPSS17.0软件可以构建以下线性回归方程:
LNY=-5.483-0.061LNX1+1.021LNX2-0.046LNX3-0.013LNX4
其中,Y代表区域产业联系度公式计算所得的产业空间联系值;X1、X2、X3、X4分别代表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内资投资、产业转移园规模企业数和产业转移园规模增加值4个影响因子。回归模型中的决定系数为0.980,说明拟合优度较好。方程显著性检验F统计量为122.291,相应的概率值为0.000,在给定的显著水平(0.01)下,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回归方程模型中,内资投资对韶关产业空间联系的贡献率为1.021,是推动韶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空间联系的最主要动因。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产业转移园规模企业数及规模增加值对韶关产业空间联系的贡献率呈现出负值,说明国际(境外)产业转移和广东省内区际产业转移对强化韶关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产业空间联系上作用还不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粤东西北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和产业联系度的测定,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粤东西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呈现出承接规模逐步增大、由农林牧渔业承接向制造业和服务业承接拓展,由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全面承接的总体态势;在产业空间联系上,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之间,无论是一、二、三产业,还是不同类型行业均呈现出逐步增强趋势。与此同时,东西两翼和山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空间联系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区际差异。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山区和粤东地区分别是第一、第二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而第三产业的转移承接更多发现在山区和粤西地区;在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产业空间联系上,粤西地区明显高于粤东、山区。基于韶关的案例分析,发现,韶关产业空间联系与承接产业转移关系密切,但产业空间联系的增强更多得益于以内资投资为代表的国内产业转移的贡献,国际(境外)产业转移和省内区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空间联系效应尚未出现。
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包括粤东西北在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以下政策建议:第一,顺应国际(境外)、国内和省内区际产业转移趋势,在促进更多产业转移承接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产业转移质量和效应,促进产业转移在数量上、规模上、质量上和结构上的升级;第二,要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与构建产业空间联系的关系,重视产业转移过程中,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地区)技术链、生产链、组织链和管理链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延伸与地方对接;要充分意识到主动对接、融入地方甚至是全球生产网络,与高层次的生产网络构建起必要的产业联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第三,从政策上、制度上,有必要围绕迁出地与承接地产业转移、产业联系、对接与融合发展等内容构建一套跨地区性的全面激励机制,实现迁出地与承接地全覆盖,进而突破国际(境外)产业转移、省内区际产业大规模转移过程中迁出地与承接地之间的产业关联性弱、对接与融入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陆,高素英.多中心视角下的京津冀都市圈空间联系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05).
[2]初楠臣,姜博.哈大齐城市密集区空间联系演变特征——基于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前后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5(03).
[3]许树辉.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结构升级的互动机制——基于区域产业链协作的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9).
[4]Rodriguez-clare,Andres.Multinationals,linka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05).
[5]Narula R,Driffield N.Does FDI cause development? The ambiguity of the evidence and why it matters[J].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2012(01).
[6]Mongkhonvanit J et al.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 emerging economy:case study of academe-industry-government partnership in automotive cluster of Thailand[J].Coopetition for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Springer Singapore,2014.
[7]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04).
[8]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01).
[9]魏后凯,白玫,王业强,等.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企业迁移的视角[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10]关爱萍.区域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1]宋吉涛,赵晖,陆军,等.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9(06).
[12]郭建科,韩增林,耿雅冬.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空间联系的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1).
[13]柳坤,申玉铭.国内外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14(01).
[14]李正,陈才,熊理然.欧美地缘经济理论发展脉络及其内涵特征探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4(01).
[15]邹琳,曾刚,曹贤忠,等.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网络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5(06).
[16]段小薇,苗长虹,赵建吉.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时空格局研究[J].地理科學,2016(01).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