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建议

2019-07-30金晓梅张幼文

当代经济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创新驱动

金晓梅 张幼文

摘 要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需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也需要系统之外的要素加以支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政策、法律、文化、教育、产业结构、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等各个方面,各个部分之间的连贯有效互动才能够激发出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潜能。文章主要从创新型国家系统内部各要素出发,通过对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取得的成绩与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创新国家建设经验的梳理,建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应该重视需求因素对于科技创新的制约,协调好供給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加快培育创新生产要素,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增强国内先进制造业水平和生产配置能力;加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协调好区域、产业之间的科技投入;加强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不断提升我国的创新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创新生产要素;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9)07-0008-10

一、引  言

当今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问题越来越容易解决,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依赖各国创新的速度,以及技术上的差异。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既可以通过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去生产,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去弥补。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成就了中国这个世界制造业大国,依靠生产成本上的优势,我国承接了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当中大部分的加工组装环节。但是成本上的优势并不能长久维持我国的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这种优势的可替代性太强,随着我国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的上升,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经济越来越需要成本之外的因素继续推动向前。加快技术和体制创新,形成创新驱动的新的增长动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比其他静态的成本和规模条件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外关于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的研究已经非常的丰富。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理论,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是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马克思深入探讨了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作为潜在的生产力,技术可以促使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替代劳动,创造更多价值;库兹涅茨从技术、知识、制度三个方面解释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索洛第一次将技术进步引入增长模型,强调外生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之后的新增长理论不断的寻求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原因,罗默的内生增长模型强调知识和研发投入对于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强调人力资本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以上的研究不难发现,知识、人才、制度要素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创新”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认为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或者生产条件的“新结合”放入生产过程,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组织创新,且创新内生于生产过程,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迈克尔·波特建立的“钻石体系”模型当中最核心的就是“投资”和“创新”,波特认为“当国际化使得传统生产成本问题越来越容易解决时,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优势转而依赖信息和技术上的差异,以及创新的速度”。[1]而企业在寻找竞争优势时,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创新既包括技术的改善,也包括操作方法的改进。在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不同,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发展、投资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和富裕驱动发展。目前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处在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我国尚处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阶段。

我国“创新型国家”的概念在2006年全球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提出,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社会中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2017年科技部发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我国到2020年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2018~2020年是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三年,为此必须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对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制度建设的改革。

库兹涅茨曾经指出大国的规模优势更能实现熊彼特式的经济增长,小国通常只能通过专业化分工、通过国际贸易的手段实现经济的增长。作为发展中大国,在技术创新上我国具有大国创新的规模优势,也具有后发国家技术模仿上的赶超优势。大国具有庞大的人力资源规模、市场需求规模,人口基数大,放大了科技创新人才和技术市场的规模,同时,庞大的市场需求规模,也降低了技术研发的成本和风险。此次的中美贸易战更加凸显了在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我国需要在原有模仿创新的基础之上通过自主创新的方式突破经济增长的瓶颈,快速实现技术创新上的转型,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

二、国家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际上关于一国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包括由世界经济界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指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创新积分榜以及彭博创新指数等等。国内很多研究机构也在发布我国及其他国家的创新评价指数,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的《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等等。以上对于创新型国家的评价指标主要是针对一个国家的创新绩效评价和国家创新发展阶段评价,选取的指标各有特色,研究的重点各有不同,但是所得出的关于各国的创新排名基本一致。

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发布的《2017-2018全球竞争力报告》通过对全球137个经济体的基础需求条件、效率提升和创新成熟度3个层面的12项指标进行衡量,显示我国2016年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在137个经济体当中排名27位,得分5.0,排名较上年上升1位。排名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瑞士、美国、新加坡、荷兰、德国、中国香港地区、瑞典、英国、日本、芬兰。其中,我国在2016年12个指标中除了宏观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之外,其他指标的竞争力排名均有所上升。进步最大的是技术完备性,主要得益于我国在信息通讯技术上的普及和渗透,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外溢。目前在12个指标当中,我国在创新能力指标上得分最低,2016年在137个经济体当中排名28位,在技术完备性上面排名最靠后,在12项指标当中排名最靠后,表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见表1)。

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国国际商学院共同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2017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居第22位,比2016年上升了3位。排名前10位的国家分别是:瑞士、瑞典、荷兰、美国、英国、丹麦、新加坡、芬兰、德国、爱尔兰。全球创新指数指标体系分为制度、人力资本与研究、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度、知识与技术产出、创意产出7大类,在7大类指标中,中国在制度(第78位,上升1位)、人力资本与研究(第25位,上升4位)、基礎设施(第27位,上升9位)、知识与技术产出(第4位,上升2位)、创意产出(第26位,上升4位)等五大类指标上均有所提升,但在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度等两大类指标排名上略有下降。

由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度欧洲创新积分榜数据显示,中国排名世界第7位,韩国、美国、日本、欧盟排名前4。欧洲创新积分榜共包括25项指标,分为三大类:基础条件、企业活动、创新产出。

国内方面,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2015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上升到17位,较去年上升一位。该指标下面分为5个一级指标: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创新资源、知识创造,其中我国在知识创造(第8位,上升4位)和企业创新(第11位,上升1位)指标的排名均出现提高,其他3个指标创新环境(第20位,下降1位)、创新绩效(第12位,下降1位)、创新资源(第28位,下降1位)排名均出现下降(见表2)。

同时,国家创新指数将参评的40个国家分为3个集团,第一集团(综合指数前15位)为创新型国家,包括美国、日本、瑞士、韩国、丹麦、瑞典、德国、荷兰、新加坡、英国、芬兰、法国、以色列、奥地利、挪威,而且第一集团的国家排名基本固定;第二集团(16~30位)由部分发达国家和少数新兴经济体组成,包括爱尔兰、中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卢森堡、冰岛、新西兰、加拿大、斯洛文尼亚、意大利、西班牙、捷克、葡萄牙、匈牙利、土耳其;第三集团(后10位)均为发展中国家,包括希腊、波兰、俄罗斯、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南非、墨西哥、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目前中国处在第二集团的领先位置,与第一集团创新型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的缩小。

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的《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6~2017)》显示,我国2015年在G20国家当中国家创新竞争力排名第8位,其下属5个二级指标排名分别为:创新基础竞争力排名第9位;创新环境竞争力排名13位;创新投入竞争力排名第7位;创新产出竞争力排名第2位(见表3)。

三、主要发达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经验

目前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作为创新型国家,每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历史沿革性。创新国家建设离不开各国的自由化、市场化、法制化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也离不开各国先进的教育系统和开放的人才政策,更离不开作为创新主体要素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之间的有效互动。以下将梳理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经验,以期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给予启示。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即开始实施创新战略。2015年美国政府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是指导美国政府实施创新战略的又一纲领性文件。从2004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发布的《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信息技术制造和竞争力》和《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美国科学和工程能力之实力》,2007年的《美国竞争法》,2009年的《美国复兴与再投资计划》和《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到2011年的《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再到2012年的《崛起的挑战:美国应对全球经济的创新政策》和2013年的《国家与区域创新系统的最佳实践:在21世纪的竞争》,美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创新战略的设计。2015年版的《美国创新战略》强调建立美国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公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战略公布了维持创新生态系统的六大要素(政府投资建立创新基础要素、推动私营部门创新、建立创新国家、创造高质量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催生国家在重点领域的突破、建立创新型政府)和九大战略领域(先进制造、智慧城市、先进汽车、精密医疗、大脑计划、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教育、太空探索、计算机新领域),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实现全民创新和提升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同时,新版的《美国创新战略》要求建立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体系和平衡的反垄断制度保护创新,加强专利立法。

中小企业作为美国创新创业的主体,为美国的科技创新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崇尚自由和冒险的文化传统,以及便捷的融资渠道和风险退出机制,激发了美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热情。同时,美国政府也特别注意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很多美国本土研究机构认为,美国过去十几年的“去工业化”进程,阻碍了本土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再工业化”目标的实现路径之一就是提升中小企业在产业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美国政府通过财政专项补贴政策、财政低息贷款政策、财政担保政策、税收扶植政策等手段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还通过指导企业创新技能和经营模式;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持续生产效率的提升;对研发、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给予资金支持;建立官方的研发和管理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提供延伸服务等来帮助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美国实施了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技人才竞争战略,可以说美国能够创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发展奇迹,主要得益于美国的人才教育体制和全球高科技人才的集聚。美国每年的高等教育投入占全球高等教育投入的40%左右,拥有世界最多的一流大学,同时美国开放创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前往美国深造。新版的美国创新战略要求加强对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对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基础性研究领域的科研投入。2016年美国基础性研究投资预算67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而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上的投资预算为3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8%。

美国本土培养的人才只能满足美国高科技人才需求的1/3,剩下的缺口主要通过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才来满足,美国政府正是通过人才移民政策、签证政策、对于留学生的资助政策、聘用海外专家学者等政策吸引并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满足美国国内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缺口。

日本作为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亚洲发达国家,其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经历了:基于引进的简单模仿创新——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知识创新4个阶段,而且日本的创新更多的是政府主导型,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与日本较为相似,且中日两国的文化传统较为一致,日本的创新国家建设经验对于我国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日本20世纪70年代提出科技立国的战略,1995年颁布《科学技术基本法》,2007年颁布《日本创新战略2025》,强调日本创新建设的基本战略为: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社会创新。1996年、2000年、2006年、2011年、2017年先后发布5期“科学技术基本规划”,最新一期的“科学技术基本规划”发布于2017年1月,确定了未来5年日本重点推进的科学技术战略任务:创造未来产业和推动社会变革,推进超智能社会建设,强化催生非连续创新;积极应对经济和社会课题;强化基础实力(人才实力、知识基础、资金改革);构筑人才、知识、资金的良性循环。2017年6月发布的《日本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2017》强调2018年科学技术领域重点推进的领域包括:推进超智能社会5.0;稳步扩大科技创新官民投资的主导权;对开发法人的投资增长3倍,总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私营企业研发投资占GDP比重达到3%;优化产学官协作以推进开放式创新;构建面向创造、创新人才、知识、资金良好循环的机制;鼓励中小风险企业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建立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制度创新,提高行政效率等等。目前日本正在由政府主导的创新慢慢向企业创新转变,尤其是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日本政府从金融、财政政策、特别扶植政策几个方面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金融上,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设备投资与更新、高科技成果转化等反面的融资困难问题,设立政策性融资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财政政策上,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采取税收上的优惠,制定税额见面和缴税款宽限;同时制定“战略性基础技术高度化支援制度”,对于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低吸贷款、专利费减免等等措施。同时,日本也通过本土采购比例限制、国外采购的高关税限制以及为本土产品支持者提供优惠等措施,促进本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最新一期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英国的创新指数排名为12位,作为创新型国家,英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具有自身的特点。2017年1月英国政府发布《技术与创新的未来2017》,这是继2010年和2012年之后第三次發布技术创新报告。本次报告强调未来科技创新的重点在于新兴技术,现有和新兴技术的融合和相互作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将对未来经济社会产生颠覆性影响。

从1993年颁布《实现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的战略》,到2004年政府颁布第一个科学技术方面的五年规划《十年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2004~2014)》,同时成立技术战略委员会;到2008年《创新国家》中首次提出“创新型国家”的概念;以及 2011发布的《促进增长的创新与研究战略》和2012年发布的《我们的增长计划:科学与创新》报告,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对于本国科技创新企业的战略培育以及创新制度环境的建设。

2016年发布的《2015年度英国创新调查报告》显示,英国创新型企业的数量占比为53%,其中,大企业占比高达61%。为了提高国内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英国政府建设“创新弹射中心”以及“知识网络转移平台”,通过贷款担保计划、商业金融合作伙伴计划、投资引导计划(包括税收减免和共同投资)、创业贷款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财政支持。英国政府非常注重低于基础研究的科研投入,但是鉴于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率较低,英国政府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的互动合作,促进公私合作,开发新型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同时,英国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阵地,拥有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几百年来英国产生了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层次人才到此深造。这主要得益于英国的精英人才教育理念,尊重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于学生思维逻辑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以色列地处中东沙漠地带,自然资源匮乏,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现经济起飞,作为中东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也是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国家,2016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以色列的创新指数排名为全球第3位。

以色列秉承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的理念,每年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高达6%~8%,教育支出重点集中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基础研究领域,渴求知识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教育体系,为以色列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科技人才。

以色列政府特别重视对于中小企业的培养,通过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对“种子项目”的支持、对竞争性研发项目的支持,培育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目前以色列有7 000多家科技创新公司,集中在电子、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医疗设备、生物制药等高技术产业,吸引了300多家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在以色列建立研发中心。同时,以色列是全球人均风险资本投资最多的国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通过利用全球资本和国内的风险资金,为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提高资本的支持。

同时以色列政府还积极推动国内的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国际研发合作。通过与世界主要国家签订研发框架合作协议、建立双边多边合作基金、加入国际合作研发等手段,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建立平台。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同机构和主体之间相互协调,既包括系统内的各要素相互作用,也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功不仅局限于企业、高校和研究单位的研究与开发,同时还包括政府政策、产业结构、教育、法律、文化等的支持,源自于一个创新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互动。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润滑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各部分之间的沟通更加的顺畅,这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意义。

四、我国的创新能力建设成就与问题

自1995年我国的推出科教兴国战略,到2006年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再到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对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国家对于创新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的政府政策和创新投入当中,也体现在企业以及个人对于创新和升级的投入当中。科技规划明确创新型国家建设的4个指标:一是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 以上;二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三是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四是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2017年我国研发投入总量为17 500亿元,居世界第2位,研发支出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15%,基本接近2.5%的目标,其中,基础研发经费920亿元,占研发经费投入的5.3%。2017年我国科学技术贡献率为57.5%,距离目标还有2~3个百分点的差距;对外技术依存度远低于30%;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均跃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申请量世界第一;国际科学论文本引用数全球排名第二。[2]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约为3.9万亿元,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研究数据显示,2011年所调查的部分城市的抽样家庭教育支出占整个家庭收入的30%以上。

从跨年度的数据上看,2015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375.9万人,是1995年的5倍;其中,基础研究25.3万人,是1995年的3.8倍,应用研究43.0万人,是1995年的1.8倍,试验发展307.53万人,是1995年的6.7倍。2015年全国研究经费内部支出14 169.9亿元,是1995年支出的40.6倍,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是1995年支出的39.6倍,应用研究经费内部支出是1995年支出的16.6倍,试验发展研究内部支出是1995年支出的50倍(见表4)。

从执行部门上看,2017年企业研究经费支出13 733亿元,较上年增长13.1%,是2000年的25.6倍;研究与开发机构经费支出2 418.4亿元,较2016年增长7.0%,是2000年的9.4倍,高等院校研究经费支出1 127.7亿元,较上年增长5.2%,是2000年的14.7倍(见表5)。

以上数据从纵向比较来看,无论是研发经费的投入和产出规模还是扩张速度我国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在内部结构上,对于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的基础创新支出占全社会总研发支出的比重较少,2015年我国基础研究支出占内部研究支出的比重仅为5.0%,而欧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经费总投入的比重基本在10%~20%。同時,我国主要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创新主体,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则以企业和高校为主体,即便如此,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教育方法与基础研究尚存在脱节,高校和科研单位集中了大部分的科技人才,但是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与生产实践转化衔接,不能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忽视了市场需求和企业的需要。而且国家的科技经费投入更多的投向高校和科研单位,作为应用研究主体的大企业却大部分是国企,缺乏创新的动力,中小企业的R&D经费主要靠自身的投入。在科研资源配置上的错位和浪费,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限制了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速度。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但是这些产业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的产业,以我国企业目前的创新能力尚且只能停留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环节,大部分的高新技术设备依靠进口。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生产成本的提高,这部分集聚在劳动密集环节企业如果不能实现创新转型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很快就将被机器和成本更低的国家代替。

从地区、产业上看,我国在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创新资源配置上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研发经费支出以及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集中了大量的科技研发人员和资金资源,相对来讲,制造业以及其他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创新资源投入(人才、资金等)相对不足。

2015年的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合计为10 132.5亿元,占全国的68.0%;研发人员全时当量246.7万人,占全国的65.7%;研发项目数75.1万个,占全国57.6%,整个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研发资源。

相比之下,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2015年的R&D经费支出分别为2 233.4亿元、1 821.9亿元、700.9亿元,在全国经费占比分别为15.0%、12.2%、4.7%。区域间研发资源配置的差异,严重影响到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以及收入分配(见表6)。

从国际比较上看,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2017年,美国依旧是全球最大的科技投入者,中国的科技研发投入规模虽然位居世界第2位,但是研发投入强度不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庞大的科技投入不成比例。根据科技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韩国的研发投入占GDP 的比重为4.29%,居世界首位,且从2012年起,韩国的研发投入强度就已经超过4%,而我国还不到2%(见表7)。

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研发经费投入上的力度具有微弱规模优势。作为后进的发展中大国,我国需要转变技术创新的方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进入更高的阶段,逐渐向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的道路上转变。

五、主要政策建议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也需要系统之外的要素加以支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涉及到一个国家政策、法律、文化、教育、产业结构、企业等各个方面,各个部分之间的连贯有效互动才能够激发出一个国家的创新潜能。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国家政策上的需要,也是企业和个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应该以政策为指引,加大科技和制度创新的力度;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知识和人才等高级创新要素的培养阵地;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单元,跟随与引领国内外需求变化,加强官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不断提升我国的创新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1.重视需求因素对于创新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 94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 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 432元。同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 32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 44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 955元。①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在形成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②,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和意愿很强,消费需求的内容也发生较大的转变,作为中高收入群体更加注重商品的质量和消费的体验,而且消费代谢周期不断的缩短。从卖断货的苹果手机,到出国抢购的“马桶盖”,再到现在的海淘大军,均表明我国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变化,而国内的供给结构不合理,反应滞后。居民对于高端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但是国内却同时存在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短缺问题,供给和需求之间缺少有效链接。

现在的经济增长理论往往忽视需求端的影响,对于显示经济增长缺乏解释力,从古典增长模型强调资本积累,到新古典增长模型和新增长模型将总量生产函数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强调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却将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短期干扰因素加以忽视。对于后发的发展中大国,我国既需要重视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强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又需要结合人民的整体需求,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从国家整体上解决好人民的基本矛盾和生活需要,矛盾的解决既需要重视供给端也需要注意需求端的变化,建立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有效链接,这样创造的竞争优势才能持久。

2.加快培育创新生产要素,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不同生产要素不仅有自然形态和用途上的差别,也有层次之分。即使是同一类型的生产要素,层次上的差别也很明显,这一点在劳动力要素上体现尤其彻底。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有两类划分生产要素的方法:一类是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和高级生产要素,另一类划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化生产要素。他认为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和一般性生产要素时,竞争优势往往是不稳固的。③全球化时代,那些通过自然形态区分的初级和一般生产要素可替代性太强,而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需要前期不断的投资和创新投入,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竞争力所在。

创新型国家建设要不断加大对于科技和教育的投入,通过不断培养和创造专业和高级的生产要素,才能够为国家产业升级和培育做好保障。知识和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可缺少的重要高级和专业要素,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职能就是人才培养以及知识创造,政府应该在资金投入和制度建设上多加支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加大对于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使得高校真正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阵地。

而且,創新要素(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具有易流动的性质,人才、科技、资金往往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集聚。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人才、技术、资金密集度高,如果国家能够配合市场需求正确的引导创新生产要素向这些产业转移,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3.增强国内先进制造业水平和生产配套能力

创新型国家建设并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前期的不断投入,我国作为全球的制造业大国,拥有创新的基础和能力。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的时期,以及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创新生产要素对于我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创新不仅仅包括重大的技术革命,也包括技术整合和模式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过程创新,而技术整合、模式创新、过程创新需要在生产制造长期积累过程中慢慢实现。

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由发达国家掀起的“再工业化”浪潮就说明了这一点:目前科学技术领域要实现大的突破越来越困难,进一步的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在生产制造基础之上,而加工制造环节的向外转移导致发达国家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得不完整,“去工业化”导致发达国家生产制造能力下降的同时,也限制了这些国家研发创新能力的增长,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全球价值链分工和跨国生产使得整个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不可持续的隐忧。通过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虽然解决了成本问题,扩大并贴近消费市场,但是企业创新和生产制造的脱节,导致低成本和市场优势不会长久,缺乏可持续性。同时,国内的中小企业因为国内产业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造成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科技研发投入下降,进一步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新的产业革命背景之下,高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需要加工制造环节与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环节的一体化发展。

不断的加大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生产能力的供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才不会因为配套生产能力的不足而掣肘。所谓“干中学”,通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在经验的积累和现实的需要中不断地实现科技创新。我国强大的工程营造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以及由我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建设,在输出过剩产能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提升我国配套产业的供给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对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加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④的提升不仅包括技术能力的提升,也包括制度能力的提升。我们不仅应逐步加大研发资金投人和人力投人,而且还应通过制度设计,减少阻碍科技创新过程中各主体间联系的负面因素,以增强我国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3]企业创新需要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保持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曾经有国外的学者总结东亚的高速增长经验时指出,东亚国家增长模式的成功在于政府使得经济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需要不断地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大政产学研的合作之外,更加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个通畅的管理系统。危机后,新的产业革命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集中化、垂直化的管理方式日益受到网络化、扁平化的挑战,需要政府减少行政管理的条条框框,促进行政服务的效率。我国政府部门之间缺少联动协调机制,创新资源存在明显的“条块分割”,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机制不顺畅;政府的审批、管理方式不能满足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要求。这需要政府不断地加强政治体制改革,释放体制红利,减少政策引致型扭曲,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需要一个创新型政府。

5.协调区域、行业之间的科技投入

目前我国地区间的科技投入差距很大,R&D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部分省份。根据《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占13%)、江苏(占12.9%)、山东(占10%)、北京(占9.5%)、浙江(占7.2%)和上海(占6.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8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⑤。

从分行业研发经费投入上看,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集中了大量的科技投入和研发人员,相对来讲,制造业以及其他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研发资源(人才、资金等)相对匮乏。

各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和科技研发投入差距,不仅影响到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也影响创新要素流动的方向、人才晋升的渠道和各地区的收入分配差距。科技投入高的地方往往也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东部地区因为历史、地理或是政策上的原因,经济发展的水平远远高于内陆地区,同时集聚了全国大部分的“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就业机会更多,工资待遇更高,导致人流、物流、资金流、科技流都更加愿意向东部地区流动。地区和产业间科技投入的差距,将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固化,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是几个省份或是部分地区的事情,需要协调好区域、产业之间的差距,统筹发展。

6.加強国际间科技合作

科技国际化就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利用全球优势科技资源,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研发活动,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获得更强的竞争力。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均制定了科技国家化的战略,欧盟2008年提出《国际科技合作的欧洲战略框架》;英国2006年颁布《英国研发国际合作战略》并于2010年发布《国际合作战略》;2010年日本提出的《综合科技会议科技外交战略特别工作组报告》;以及2015年美国政府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均提出科技国家化的战略。各国提出的科技国家化战略主要目标是利用全球优势创新资源、吸引全球的科技人才、提升各国的世界科技影响力。目前中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通过科技国际化能够快速的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作为科技发展上的后发国家,应该利用好后发优势,消化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首先,要增加与科技先进国家之间的科技、人才交流,积极聘请海外优秀的专家人才为中国的科技建设服务;同时要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国际化,鼓励企业与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组建跨国联盟,共同进行技术的研发与合作生产;最后,在国际优势领域与科技前沿领域积极主导和参与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的科技影响力,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注 释]

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库,http://www.stats.gov.cn。

②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保守测算,中国的14亿人口当中大约有3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大致占全球中等收入群体的30%以上,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0%以上。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对于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支撑,有利于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和能力较强,为中国培育自己的消费市场创造了条件。

③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认为需要通过将生产要素进行分类,才能很好的了解国家竞争优势的来源。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和半技术工人、资本等,高级生生产要素则包括现代化的通讯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各大研究所等。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初级生产要素往往是被动继承,高级生产要素往往是主动创造而来。一般性生产要素包括公路系统、资本、受过大学教育而且上进心强的员工,专业性生产要素则包括先进技术性人力资本、先进的基础设施、专业的知识领域,及其他定义更加明确且针对单一产业的因素。国内学者张幼文认为生产要素从企业生产投入和经营的过程看,不仅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货币资本,同时也包括特定产品、技术、品牌、专利、经营管理、营销网络。除了对生产要素的自然属性进行划分以外,还应该按其质量水平进行划分,要素的质量决定了要素的价值。且不同质量和不同类型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也是不一样的:高质量的要素流动性强,低质量的要素流动性差。

④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指“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目标,通过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充分发挥各创新参与者(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内资企业)在知识的创造、扩散、使用过程中的协调与协同,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产生创新性技术,并使之产业化且获得商业利益的能力。”

⑤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中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上)[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4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中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17-10-10)[2018-03-27].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10/t20171009_1540386.html.

[3] 张于喆,张义梁.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

猜你喜欢

国际竞争力创新驱动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