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9-07-30张爱香
张爱香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滨州 256500)
为了能更加深入地研究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对预防产妇产后下肢部位深静脉的血栓临床应用价值情况,此次临床观察试验研究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产科所收治的110例产妇作为此次临床观察试验研究的主要对象,对部分产妇采取优质护理路径,以下为该次临床观察研究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产科所收治的110例产妇作为此次临床观察试验研究的主要对象:研究组产妇年龄的区间范围 22~39 岁,平均的年龄(23.36±2.58)岁。 孕周区间35~41 周,平均的孕周为(38.59±2.34)周;常规组产妇年龄的区间范围 23~37岁,平均的年龄(24.09±2.17)岁。 孕周区间 36~43周,平均的孕周为(38.32±2.16)周。所有产妇、家属们均知晓应允该次临床观察试验,知情同意的说明书签署完毕。两组产妇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常规组,采取基础护理路径,产后护士对产妇给予常规性按摩,以疏通的静脉血液,防止形成血栓;抬高产妇的下肢,阻止其小腿深静脉出现回流情况;指导产妇自主进行小幅度的运动训练,密切观察产妇的自主性运动情况;研究组,则采取优质护理路径,以下为具体护理措施:(1)健康宣教护理干预。护士向产妇及其家属耐心讲解产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及预防办法,从而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视程度;(2)心理护理干预。针对剖宫产的产妇,术后产妇子宫部位会出现剧烈的疼痛症状,产妇的身心都会备受打击。护士需与产妇进行高质量的沟通交流,走进产妇的内心,帮助产妇缓解与消除一些负面心理情绪,积极配合后期身体状况的康复护理;(3)饮食护理干预。护士需依据产妇术后的实际情况,进行产妇日常饮食的健康指导。可指导产妇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黑木耳等能够降低其血液粘稠度的健康食物。但因考虑到产妇产后需喂养新生儿,无法禁止食用高营养高脂肪类食物,但也需依据实际情况少量食用;(4)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护士需向产妇讲解动作实施的力度及幅度,让产妇能够正确掌握身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可指导产妇保持正确的翻身与体位摆放,以防止产妇下肢出现过渡的外展。同时,护士需与家属一同帮助产妇进行下肢被动活动。对产妇予以足底间接性的充气加压与静脉泵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指导产妇提早下床活动,可进行简单的收缩与屈伸运动,对肌泵予以调节,促进产妇静脉血液正常的回流,减轻产妇下肢的肿胀感。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分析两组产妇临床各项指标评分。
(2)比较分析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产妇下肢周径变化情况。
(3)比较分析两组产妇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实际形成情况。
(4)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
1.4 纳入及排除标准
基本纳入标准:(1)此次纳入临床观察试验研究所有产妇病例资料均已经伦理会所批准;(2)两组产妇均已经过临床症状表现、疾病史、血常规、X线及超声检查、试验室各项检查等;(3)两组产妇均在临床治疗前期2个月之内并未糖皮质的激素、抗生素等用药治疗史;基本排除标准:(1)排除患有重症肾肝各项器官疾病的产妇;(2)排除精神性障碍症状产妇;(3)排除不自愿参加该次实验研究的产妇。
1.5 统计方法
该实验借助于专业的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算,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计算,计数资料用[n(%)] 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产妇临床各项指标评分
经过比较分析两组活化部分的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TT)及凝血酶原(PT)的时间指标评分后了解到,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医护人员的手菌落数、空气菌落的总数指标评分优势均较为突出,组间比较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产妇临床各项指标评分(±s)
表1 两组产妇临床各项指标评分(±s)
注:相比常规组,*P<0.05。
组别PT APTT TT常规组(n=55)研究组(n=55)t值P值13.66±1.42 13.38±1.34 0.641<0.05 28.72±2.02 28.85±2.24 0.193<0.05 14.57±1.46(14.48±1.43)*0.197<0.05
2.2 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产妇下肢周径变化情况
经过比较分析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产妇下肢周径变化情况后可得出以下数据:研究组产妇下肢小腿部周径的增加值为:左侧 (0.22±0.05)、 右侧 (0.18±0.06)。产妇下肢裸部周径的增加值为:左侧 (1.06±0.29)、右侧(0.08±0.14);常规组产妇下肢小腿部周径的增加值为:左侧(4.55±1.32)、右侧(4.36±1.44)。 产妇下肢裸部周径的增加值为:左侧 (4.26±1.58)、右侧(4.52±1.05)。经过对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产妇下肢周径变化数据对比,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产妇下肢小腿部与裸部周径的增加值优势较为突出,组间比较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产妇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实际形成情况
经过比较分析两组产妇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实际形成情况后可得出以下数据:常规组产妇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实际形成率为10.91%(6/55),研究组产妇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实际形成率为1.82%(1/55)。经过对两组产妇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实际形成情况数据对比,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产妇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实际形成率低,护理措施应用优势较为突出,组间比较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
经过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指标评分后可了解到,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产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指标评分优势较为突出,组间比较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n(%)]
3 讨论
产妇在分娩之后需经过一段时间恢复期,在这一时期内产妇下肢部位极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影响着产妇产后的恢复[1]。鉴于此,对产妇产后开展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工作至关重要[2]。优质护理路径,它能够结合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特点及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制定并逐步完善临床护理服务方案或措施,能够为产妇提供产后针对性地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服务,可最多限度地控制产妇产后下肢部位形成深静脉血栓,促进产妇产后快速康复[3-4]。经过此次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后可了解到,与基础护理路径相比,采取优质护理路径一组产妇,其在临床各项指标、下肢周径变化、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实际形成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评分优势均较为突出。这就更能够表明,对于产妇产后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来说,优质护理路径可起到极佳的抑制作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较为突出,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