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辉煌中国》看党媒舆论引导方式的转变

2019-07-30孟艺萌

视听 2019年7期
关键词:政论舆论公众

□孟艺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十九大召开之前,一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政论宣传片《辉煌中国》横空出世。《辉煌中国》通过《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开放中国》六集的内容,讲述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等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很多政论片不同,它抛却了以往照本宣科、按图索骥的宣传方式,真正引发了公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看到了全民共筑的辉煌中国。

不得不说,《辉煌中国》的成功与摄制组立足实际、立足群众密不可分。执行总导演潘敏在采访中谈及这部纪录片拍摄时的时空跨度时曾表示,共六集的纪录片,制作人员走过西藏无人区,到过南海,足迹遍布全国各个省市。

微传播时代的到来使政府“一言堂”成为过去,在社会事件面前,党媒单纯宣传个人权威或政府权威必然引起公众的抵触,如何把握舆论和宣传的关系成为现今党媒首要考虑的问题。《辉煌中国》的热映是政论片的创新,也是党媒在宣传领域的创新。

一、设置议程,占领舆论高地

《辉煌中国》的播出恰逢第68 个国庆节和十九大召开前夕,借着特殊的政治时期,这部政论片所设置的议事日程在民间舆论场泛起了很大的涟漪。过去的几年中,中宣部等国家单位制作的《强军》《将改革进行到底》等政论片应接不暇,《辉煌中国》无论从点击量还是好评度都是颇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这部政论片秉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顾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的伟大成就,对中国在研究领域、技术领域等尖端产业的解读让国人不但了解中国强大起来了这一事实,也了解中国为什么强大这一重要原因。

国人需要了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国际地位,党媒也需要在国庆节和十九大到来之前领先于外媒占领舆论高地,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为十九大的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从引发、引导舆论来看,《辉煌中国》的确很好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点燃公众心中的爱国热情,开启了一轮接一轮的刷屏。小到中国的车、路、桥,大到核心科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建国68年以来的点滴进步都在片子中表现出来。

二、微小叙事,由点及面

《辉煌中国》之所以得到超高的点击量,与它关注民生民意有着密切关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党媒应该关注的点点滴滴。从2013年的贫困人口将近两亿到目前6000 多万,数据虽然不会说话,却昭示着一亿多中国人脱离贫困,开启新的生活这一现实。在片中有个让人记忆犹新的片段和细节,当采访到港珠澳大桥总工时,他说:“以前搞工程是根据机器定工程,而现在,根据工程来定制设备。”工程的转变足以看出中国在制造业的惊人蜕变。

《辉煌中国》将镜头对准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精准脱贫让藏区难以果腹的牧民住上小康村,也让黄泛区的民众异地搬迁,生活更加安稳。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和农村有了质的发展和飞跃。《辉煌中国》彰显的是一种过去,而十九大之后又是一种未来。《辉煌中国》的播出让公众认识过去,也相信未来。

当然,《辉煌中国》不但讲述着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建树,也在第三、第四集直面目前还有很多缺陷的民生问题,提及了横亘在中国面前的那道所谓绕不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真正辉煌的中国绝对不会是一个完美的国度,而是不管面临多么棘手的问题都能做出检讨和改进。

三、全民参与,以人为本

中国的所有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更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媒体成败与否,公众永远是最标准的试金石。在大众传媒时代,一篇影响深远的新闻稿件、一部热血沸腾的政论片都需要融入公众的企盼、公众的参与。《辉煌中国》政论片的题目气势恢弘,如何才能表现出新时代中国雄伟壮阔的图景而又让观众欣然接受呢?最重要的内容是“讲好中国故事”,代替每个中国人说出他们自己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这句话实施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今天,必须要将视角从各级领导移向人民,将话筒和发言权交给广大人民群众。短短五个小时的播出时间,片中出现的被采访者多达108 位。这些采访对象中有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也有贵州黔东南小山村的农村妇女。他们并不都是社会财富的绝对拥有者,却可能是所在阶层的意见领袖,有着一样的话语权。没有阶层,镜头平视,表现出来的就是毫无违和感的中国故事。

“全民参与”是《辉煌中国》最大的亮点。从选题策划、内容征集到现场采访的每个环节几乎都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一名编辑或是一组编辑即使经过激烈的头脑风暴也绝对不能描绘出百姓心中真正的辉煌图景。之前的央视在选题决策、内容设置上总是偏向严肃的风格,《辉煌中国》的制作人敢于创新,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利用网络平台向全国人民征集他们眼中的中国故事。视频、图片、文字稿件,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蜂拥而至。我们面对空口号时很难从内心接受媒体想向我们传达的正能量。但是,当故事主角变成了自己,正片的中国故事是自己眼中的繁荣景象,那么他们会由衷地发出一句:“厉害了,我的国!”

四、全方位宣传,多平台传播

如今的党媒在面对重要的系列报道或是专题报道时,往往选择不同类型的线上线下活动和媒介融合以增强传播效果。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新华社全媒体平台等各家媒体自己的“中央厨房”真正实现了新旧融合、多元发布。最终呈现在公众眼前的《辉煌中国》仅有六集不超过三百分钟的长度,但这背后有整个创作团队所做出的系列主题活动和策划方案。主流媒体使出浑身解数来点燃公众的爱国激情,运用多种新旧传播媒介引导公众积极表达。视频直播、H5 动画为中国点赞,各种传播形式都被广泛利用。《辉煌中国》一经央视播出即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影响,收视率在播出期间更是呈现递增趋势。与此同时,央视又举行了“厉害了我的国”主题活动,全国各地人民群众通过摄影、绘画等形式描写出自己的衣食住行。一时间,经过各家媒体的宣传助阵,从城市到乡村、从室内到户外,“厉害了我的国”字样的logo 和中国红随处可见。

纪录片执行总导演潘敏是《中央财经报道》的编导、2016年《五年规划》的执行总导演。在节目播出之后,潘敏作为节目组的代表做客《天天向上》,回顾拍摄制作《辉煌中国》的过程,她说,“故事看了很多遍,还是感动骄傲。”

纪录片的制作人员年轻有活力,也吃得起苦、走得了远路。8 个摄制组,走过中国大江南北,无论是大漠还是平原,他们都坚持了下来。年轻人的用心与坚持,最终为全国人民呈现了视听盛宴。值得一提的是,《辉煌中国》的配音是之前风靡中国的《舌尖上的中国》的配音演员李立宏。李立宏的声音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深入人心,因此有很多网友表示“经常看《辉煌中国》会觉得很饿”。

五、结语

如果自己的故事出现在央视的镜头里,那么估计每个人都会守在电视机旁等待电视节目的播出,因此《辉煌中国》的“内容众筹”模式实现了部分人民的愿望。《辉煌中国》制作组通过内容征集活动不断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故事,最典型的故事在正片中进行展出。在内容的征集过程中,同时完成了纪录片的制作和宣传。这是一场全民狂欢,人们乐此不疲地寻找着身边的故事,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充满享受的过程,正能量就在这个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般地被传播。在正片中的“青岛跨海大桥视频”“最美高速公路图片”等内容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内容众筹得来的。观众会“心甘情愿喝这碗鸡汤”的原因还在于纪录片的每个细节都在拉近着人民群众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距离。《辉煌中国》中塑造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和话语。工程师夏荔“没有攻不破的山,没有过不去的河”体现了新时代隧道工程师坚忍不拔的气质;天津申通物流信息部经理葛志中说:“我们整套的机器人设备,它五分钟的计算量,相当于北京我们最繁忙的首都机场一天航班起降的计算量。”这体现出中国在智慧物流体系上的建树。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人民从中看到了真正的崛起和辉煌。每个时代的人民都有不同的爱国热情,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爱国热情需要媒体通过各种形式调动起来。

总之,《辉煌中国》无论是在传播渠道还是传播方式上都实现了质的突破,将作品创作与思想传播融为一体,敢于进行新的尝试。对于党媒来说,塑造人民心中良好的政党媒体形象就需要根据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和总结,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活力。或许《辉煌中国》仅仅是党媒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个缩影,舆论引导可以让“润物细无声”来代替“喊口号”,新闻作品也可以让全民一同参与,在保证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吸收来自人民群众的进步优秀元素,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在新时代,各种新旧媒介不断交融,焕发出新的状态和活力,政党媒体的政论片和其他作品无论是从形式还是风格方面都会有大的突破和创新。《辉煌中国》代表的是一个开始,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

猜你喜欢

政论舆论公众
融媒体时代做好党报新闻评论的策略研究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电视政论片《浩荡》的“浩荡之气”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基于《勇立潮头》创作实践浅析电视政论片要素组合
探索政论传播新形态——从人民日报“任仲平”推出微视频说起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