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文化”题材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2019-07-30付娆
□付娆
我国现有的纪录片流派往往以地域文化为依据。早在20 世纪90年代,就涌现出了“蜀文化”纪录片。王海兵、彭辉等著名的制作人,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四川连续创作了《魅力四川》《美丽四川》《舌尖上的四川》等作品,从各方面展现“蜀文化”的魅力。有关“蜀文化”的纪录片据不完全统计有30 多部,其中《魅力四川》共6 集,内容覆盖较广,包含了四川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多个方面:从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到美轮美奂的蜀秀,从宏伟大气的民族史诗到耳熟能详的民族歌曲,从气势如虹的乐山大佛到震后平静的汶川、北川、青川,纪录片随着这些景致探寻了近年来四川的发展路径。2015年四川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的《巴蜀画谈》,以巴蜀名画为主题,层层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为推进四川艺术文化发展做出贡献。2018年《重新发现四川》首次在纪录片中加入VR 技术,全方位展现四川风貌,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主题,讲述四川的变化历程。
“蜀文化”的选题视角多偏向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维度。从主题的表述中,“蜀文化”纪录片主要有三个维度:一是以四川文化为主,并运用贯穿古今的方式表现其文化的源远流长;二是以美食文化为主,探究四川饮食文化的人文内涵;三是以凉山地区为主,为观众呈现出民族文化的风貌并将美景贯穿其中,给予观众视觉上的冲击。
表1 “蜀文化”主要纪录片
一、“蜀文化”纪录片的传播特色
选题兼具“人文关怀”与视阈的开拓性。尽管信息在跨文化传播通道中,其传播者与接受者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都具备人普遍情感的共通性。在20 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一时期,“蜀文化”纪录片才开始受到大众的关注。四川地处西南重要位置,具备先天优势的地理条件为“蜀文化”纪录片的创设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从选题上看,纪录片以往的题材更注重人文历史的建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有新的矛盾性,随之而来的是纪录片的题材也从一开始的关注群体语境下的“人”转向关注人的个性差异,并且更加注重脚本的创设力度。人文纪录片的选材与人文景致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人文景致的构建也与民族文化相联系。
《藏北人家》这部纪录片注重视阈的开拓性,视角聚焦少数民族,自觉把镜头投向主流语境下的边缘群体,从而从多方面关注不同生存样貌下的人的特点。《再回盆地》是80 后画家康世伟,带着对家乡的情感,因此来拍摄成都。就此可以看出,21 世纪以来,纪录片不再是“电视人”拍摄的特权,一些普通人的情感记录方式也在纪录片中开始出现。随之相应的是表达城市与人之间的情感关联,把深层的“人文关怀”通过一个个现实的载体传递给观众,使作品具有“温度”,提升纪录片跨文化的认同感。
(一)题材的“陌生化”与“价值认同”
“跨文化传播”主要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群体和国家间的文化传播过程。既包括不同文化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也涵盖众多文化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迁移、扩散、传播与融合。题材的“陌生化”在一定意义上能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能推动跨文化传播的顺利进行。
在题材“陌生化”的界定中,不排除有许多作品为了迎合多层次观众的心理而将本该表现文化厚重的作品拍摄地边缘化,提供一些“伪文化”充当次品。但从“蜀文化”纪录片的质量上来看,大多数作品都遵循人类普遍的价值认同感,其价值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作品要求。纪录片《纪录四川100 双手》被广电总局评为“2014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该片切入点较小,从题材的选择上具有“陌生化”效果。该片生动地记录了100 个四川人用自己的双手去“造梦”的过程。该题材努力触发人类的共同情感,使作品具有“价值认同感”,提升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质量。
(二)视听语言的运用与传播技术的提升
跨文化传播要努力突破现有的纪录片传播模式,需要用更新、更完善的传播策略去应对。视听语言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新发现四川》作为首部运用VR 技术传递四川文化的纪录片,在视听语言上给予观众不同的感受。该纪录片在表现环境和气势时采用VR 航拍技术,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体验到故事中人物和场景的真实性,从而感受四川磅礴大气的美景。与以往的纪录片相比,《重新发现四川》呈三线性叙述故事,展现“蜀”地历史名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以及沿途风光。通过大量的城市样貌拍摄,展示了蜀文化的博大精神和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旅游实现历史性的跨越。该片以宏大的视角有力地吸引了观众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收视兴趣,提升了“蜀文化”纪录片的品牌传播力与影响力。
二、“蜀文化”纪录片跨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从传播平台上看,“蜀文化”纪录片都把重点放在关注国内观众的接受水平上,国外的平台上极少见到“蜀文化”纪录片的身影,所以仅从传播平台上看,纪录片的传播应该进一步突破瓶颈。从纪录片的关注程度来看,国外纪录片发展较早,而中国起步较晚,关注程度在国内也仍有提升空间。
首先,内容的显现程度浅显。随着四川旅游资源越来越被人所知,“蜀文化”题材的纪录片数量也不断增加。从选材上来看,大多数纪录片承载的人文框架太过复杂,而主题的切入点又不够深入。从整体上来看,涉及到人类学、社学会的范畴不够宽泛,其中还有不少文化元素被重复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中心的中心环节。”如果要创设更多的优秀的纪录片,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改善内容结构,摒弃单纯介绍蜀文化的套路。
其次,纪录片中的视觉效果与符号性元素匮乏。纪录片制作人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首先会用“扬弃”的心态去寻找文化的共鸣点。创作思维上可以兼容一些特殊的文化符号、场景符号等非常规的表现方式,让纪录片融合语言与视觉效果的冲击,从而更容易实现跨文化的传播。
最后,从传播效果层面上看,需深入挖掘其内涵。“蜀文化”纪录片元素中存在少数民族风情,随着全球一体化速度的加快,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纪录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单从传播效果上来说,纪录片尽管有人生层面的思考,但受到很强烈的主观倾向性限制。文化传播的比重扩大是当今时代全球传播的一大特色,文化传播的渠道拓宽所带来的不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它还伴随着文化的摩擦和冲突。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蜀文化所蕴含的文物载体、抽象概念以及传递价值从传播效果的层面看势必会有影响。
三、“蜀文化”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应对策略
对于加紧实施“走出去”国际传播策略的中国而言,纪录片跨文化传播是国家对外传播整体战略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应该针对纪录片现有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进一步提升纪录片的传播质量。
首先,应用一个求同存异的心态来构造纪录片。由于受众文化的差异,其需求也有差异性。在纪录片构造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各国家与民族美学的差异性,让多元文化背景的观众真正了解“蜀文化”。在此问题应对上,应充分运用四川文化元素符号,对于一些复杂生涩的词语删繁就简,凝聚文化精髓并真正发挥跨文化传递的作用最终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作品才能跨越藩篱而获得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认同。
再次,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可视性。迄今为止,“蜀文化”纪录片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重要作用是提供一个民主的渠道,让多元文化背景的人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会意“蜀文化”的本质。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需巩固纪录片所传递的文化本真,而不能一味依靠视听语言、全新技术的支撑从而背离创作初衷。纪录片资源可挖掘性丰富,制作人应设立长远目标,充分认识到品牌创设的重要性。对市场信息及时了解,实现跨文化合作拍摄,实施品牌引领战略。这将对“蜀文化”纪录片开拓海外市场、实现跨文化交流提供良好的机缘。
最后,扩宽传播平台,创新文化传播手段。“蜀文化”纪录片多属于人文历史类题材,很多观众把“蜀”与“渝”混为一谈。所以,为了让观众理解到“蜀文化”的厚重感,应从多角度出发,考虑不同层次观众的接受程度,形成线上+线下的传播平台互动,着力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进一步发挥图像+广播、图像+视频等多渠道传播方式的优势,真正发扬“蜀文化”妙不可言的意趣。
四、结语
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多种新技术的涌现以及播出平台的增多,“蜀文化”纪录片也日益呈现多元化特征。中国大市场背景下的纪录片正在试图突破,实现品牌引领战略,努力实现中国文化因素的价值引领。“蜀文化”中有许多人文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带一路”发展的大背景下,“蜀文化”纪录片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