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胃肠减压患者插管后不适感的影响
2019-07-29孙志杰
孙志杰
(沈阳市肛肠医院五病区,辽宁 沈阳 110002)
为了改善胃肠减压患者插管后的不适感,改善胃肠减压治疗效果,本文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90例胃肠减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适感进行简要的分析和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其中90例胃肠减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在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21~76岁,平均年龄为(47.62±5.26)岁;在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在19~75岁,平均年龄为(50.27±6.0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的常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检查患者的口鼻腔,并进行鼻腔清洁,将55~70 cm的胃管从鼻腔内插入,插入前在胃管的顶端涂抹5%的有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20063466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于机械损伤的咽喉肿痛患者给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和西瓜霜剂等进行治疗;对于插入胃管后出现不适的患者,用浓度为0.9%的20 mL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在患者实施胃肠减压期间,保持患者胃管的畅通。
1.2.2 观察组:观察组的4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2.2.1 置管前护理干预:在对患者进行插管实施胃肠减压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基本的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将实施胃肠减压治疗的意义、作用和基本的操作、插管后会带来的不适感等详细的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胃肠减压的认识度和了解度,增强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然后需要在患者实施胃肠减压置管前的基本体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检查,了解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对于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等患者符合胃肠减压插管治疗指征后再行胃肠减压治疗;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顾虑、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
1.2.2.2 置管时的护理干预:进行胃肠减压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胃管插管,在置管前,需要将准备好的胃管完全浸透到石蜡当中,进行胃管的充分润滑,然后选择患者通畅度较好的鼻孔实施鼻腔置管,在置管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正确放松,置管时,插入胃管的长度以胃管顶端到达胃窦部为宜;完成置管后,将置入的胃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固定后,保持胃管的持续有效引流。
1.2.2.3 置管后的护理干预:完成置管以后,进行胃管固定时,要求尽可能的在患者较为舒适的位置处进行胃管固定,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翻身、活动,让患者的活动时保护好胃管,避免胃管发生扭曲、受压或者脱出等,影响胃管的引流。在患者置管减压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进行观察,一旦患者的胃管松动或者出现胃肠减压效果较差时,要及时更换胶布,保持胃管的通畅引流,对置管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进行护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后的不适感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1]。
1.4 统计学分析: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7.5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同时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插管后的不适感:观察组患者插管后的不适感为17.78%,对照组患者插管后的不适感为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插管后的不适感[n(%)]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手术中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对胃肠梗阻、胃穿孔、腹膜炎等普外科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胃肠减压时留置胃管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不适感和心理负担,从而会影响到胃肠减压的治疗效果[2]。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不适感为17.78%,护理满意度为97.78%,不适感比对照组40%的不适感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82.22%的高,在同类研究中,护理干预后的不适感为19.51%,护理满意度为98.04%,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高度一致[3]。
总而言之,对胃肠减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和消除患者插管后的不适感,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