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19-07-29张沛
张 沛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山东 青岛 26607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由于患者无法正常经口进食,导致营养和能量不能及时摄入。而脑卒中患者由于脑组织受损,机体处理高分解代谢状态,增加了营养和能量的消耗,容易引起营养不良,会对患者的康复进程形成阻碍。在康复护理工作中,需要将功能康复训练作为工作重点,针对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1]。本研究探讨了8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59~77岁,平均(64.59±4.37)岁。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61~80岁,平均(65.05±4.5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健康教育:在康复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患者的临床诊疗信息,并对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在健康宣教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讲解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相关知识时,应主动问询患者的感受和想法,为其解答疑难问题。给予其鼓励和安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其对于康复的信心。
②功能康复训练:密切监测脑卒中患者的体征状态,体征稳定后24~48 h,开展功能康复训练。开始以口咽肌肉运动为主,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做噘嘴、鼓腮等动作,在镜前反复练习10~15 min。使用消毒棉签,蘸取冰水后,轻触软腭、咽喉壁。随着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可进行舌、软腭部位的活动训练,做伸舌、舔唇动作,活动下颌。在此基础上,配合以呼吸训练、发音训练和进食训练,逐渐恢复其正常的吞咽功能。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x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恢复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恢复情况观察 [n(%)]
2.2 两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见表2)
表2 观察两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s)
表2 观察两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s)
组别 ADL评分 NIHSS评分 HAMD评分观察组(n=44) 70.42±3.82 15.16±2.36 10.42±1.74对照组(n=44) 57.15±4.04 18.42±2.73 15.06±2.28 P<0.05
3 讨 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其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开展早期功能康复训练。该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考虑到患者情绪因素对于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积极进行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加强功能康复训练,循序渐进的进行吞咽、呼吸、发音和进食等训练,逐渐缓解其吞咽障碍,恢复正常进食。吞咽障碍的好转与恢复,对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2]。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的开展,对于加快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进程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