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

2019-07-29

关键词:腹型列汀西格

张 欢

(吉林省扶余市人民医院内三科,吉林 扶余 131200)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主要的发病原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等,该类疾病的多发人群为肥胖者,此类人群如果不能够科学控制体重便无法有效地改善病情[1]。本文研究与分析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疾病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阿卡波糖组与西格列汀组,各42例。其中,阿卡波糖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57.62±4.33)岁;西格列汀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7.59±4.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阿卡波糖组:对阿卡波糖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药物进行治疗,其中二甲双胍的药物剂量为500 mg/次,3次/d,而阿卡波糖的药物剂量为50 mg/次,3次/d,采取口服进行治疗,需要连续治疗3个月。

西格列汀组:对西格列汀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药物进行治疗,其中二甲双胍的药物剂量为500 mg/次,3次/d,而西格列汀的药物剂量为100 mg/次,1次/d,采取口服进行治疗,需要连续治疗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由我院医师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体质指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详细地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医师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体质指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记录于统计学软件SPSS 21.0中进行科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体质指数

西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体质指数等指标均较佳,但是西格列汀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体质指数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西格列汀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的情况,发生率为2.4%,而在西格列汀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的情况,有1例患者出现了头晕的情况,发生率为9.5%,故西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均较佳,但是西格列汀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单独采取二甲双胍药物进行治疗,无法有效地改善其血糖指标,但是随着治疗进程的推进,机体内的胰岛β细胞出现大量凋亡的情况,患者需要联合其它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根据大量研究显示[2],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有效降低,降低体重,西格列汀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DPP-4抑制剂,通过对活性肠促胰岛激素水平进行提升来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同时该类药物靶向特异性和胰岛细胞保护作用。该类药物经过机体内肾脏代谢,不会影响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且两类药物联合使用,对于西格列汀药物的药动学没有显著的影响[3]。

综上所述,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腹型列汀西格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漫长的旅途
维格列汀与常见降糖药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BMI正常老年腹型肥胖人群脂代谢异常及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应用
命悬一线
DPP-4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
达格列汀在被美国拒绝申请后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自信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