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渗透民间文化艺术

2019-07-25张映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渗透幼儿园教学

张映霞

【内容摘要】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文化艺术,其中蕴含多种美德思想,对幼儿的精神成长以及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为突出办园特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在幼儿教育中有效渗透民间文化艺术。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渗透民间文化艺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 民间文化艺术 渗透

引言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整个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根深蒂固。同时幼儿教育阶段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这一阶段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化是十分重要的[1]。将民间文化艺术合理融入到幼儿园教学中,可以让幼儿更好感受我国民进文化艺术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传承并发扬民间文化艺术,又能拓展幼儿教育内容与形式,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創设良好的民间文化艺术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幼儿的学习状态产生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会让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情,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学习环境的布设应渗透民间文化,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民间文化艺术氛围,也符合幼儿学习成长的特点与实际需求。比如:幼儿园中可设置专门的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区,展示一些当地较有名的民间艺术作品,或者让幼儿参与制作富含民间文化艺术特色的作品,并在展示区进行展览,如剪纸、各种手工艺品等;设置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区,邀请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人进行相应的现场演示,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的兴趣以及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其感知觉经验,培养他们的

创造能力;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在幼儿园墙壁上定期设计一个主题墙,如青花瓷、京剧脸谱等,让幼儿充分了解中国的民间文化艺术,时时刻刻受到民进文化的熏陶。通过改造学习环境,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同时,又能让其切实感受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与学习乐趣。

二、借助游戏渗透民间文化艺术

由于幼儿心智不够成熟,在幼儿园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向其讲解民间文化艺术内容,不仅难以理解,还会逐渐让其丧失学习的兴趣。而借助趣味性游戏活动,可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更好参与教学活动中,高效地将民间文化传达出去。比如选择操作难度较小,适合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如“跳竹竿”、“搭腿”等民间游戏,可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利用麦秸编织向日葵或者小鱼等编制游戏,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开展扔沙包、跳房子游戏,锻炼幼儿的投掷能力,发展其身体灵活性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同时,通过民间游戏,在娱乐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民间文化。另外,还可通过各种区角游戏活动彰显民间文化艺术的色彩。比如将小木块、小木棍、毛线、陀螺等有效材料投放至游戏区,让幼儿结合自身的意愿选择相应的游戏;在美术区角中投放玉米棒、泥巴、碎布头等,让幼儿自行通过贴、捏、画等进行艺术创作,在活动中对民间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游戏中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

三、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融合民间文化艺术

首先,幼儿园可适当增设一些民间文化课程。由于民间文化艺术中含有非常多的教育内容,值得广大幼儿学习。比如利用民间传说、童谣与言语等形式,调动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兴趣,增强对民间文化的了解与喜爱;利用民间戏曲、民间歌曲、傩舞等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一步强化他们对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的认知,使其更深入地接触民间文化艺术以及民俗文化;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组织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活动,重阳节带领幼儿去敬老院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敬老、尊老、爱老,使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另外,邀请民间艺术的艺人进入幼儿园,为幼儿教授民间文化艺术作品,比如捏面人、画糖画、扎灯DIY等,指导幼儿完成民间文化作品的制作,将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带进幼儿园,带到幼儿身边。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入民间文化艺术。由于民间文化艺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幼儿园教学也具有一定实践性,这为两者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可行性。由于幼儿园教育课程并不是固定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与教学需求灵活渗透民间文化艺术。比如在讲解寓言故事时,教师可利用皮影戏形式,形象且生动地将故事情节展现出来,以提升教学效果。在学习地域文化时,教师可以民间文化艺术作为出发点,通过黄梅戏向幼儿展示特定的民俗风情。在初次接触黄梅戏时,很多幼儿肯定无法准确了解戏曲的内涵,对此,教师可先播放相关视频,并配上语言讲解,调动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其理解,然后适时渗透关于黄梅戏的特点、发展简史等,接着利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或者艺术欣赏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戏曲的智慧、美、魅力,从而增强对民间文化艺术学习的效果。或者采取课程互动形式渗透民间文化艺术,如引导幼儿思考黄梅戏的流传时间是多久?有哪些经典的戏曲曲目?借助让幼儿对黄梅戏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强化渗透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将民间文化艺术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可提升幼儿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及有效性,同时还可为民间文化艺术的长远发展培养传承人。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机渗透民间文化艺术是尤为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民间文化艺术学习环境、借助游戏渗透民间文化艺术、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融合民间文化艺术,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其更好感受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促使民间文化艺术在当今时代得以更好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付宇.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123-124.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明光市明光幼儿园滨河园)

猜你喜欢

渗透幼儿园教学
我爱幼儿园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