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2019-07-25冶成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活力小学教育数学教学

冶成文

【内容摘要】新课改为小学教育带来的最大改变即为课堂教学终于可以脱离沉闷的应试模式,恢复本该具有的智力启蒙与思维启发作用,尤其是对数学这类注重思维训练的课程来说,新时期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接触到学科的真正内涵。然而,由于数学课程的难度系数仍然较高,许多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常感到吃力,继而丧失参与热情,导致课堂的活力常有不足。为此,本文针对打造数学活力课堂的途径进行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活力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是所有课程中对学生抽象思维与智力开发作用最大的,这也意味着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也是最大的,在规划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时,数学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合理范围内设置课程难度,确保学生顺利接受知识讲解内容,学会在各种场合下使用数学知识。因此,释放数学教学的活力,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

一、开展实践型教学,提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面对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数学教师都经常会感到语言教学的局限性,许多在成年人看来可以用三言两语描述清楚的数学概念或规律,其实很难通过口头的讲解让小学生理解,这也是过去板书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解程度很难深入的一项原因[1]。在现代教育中,数学教师若想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就不能拘泥于固有的课堂形式,应多为学生创造“手脑并用”的机会,而非一味用数学语言强调概念公式的含义,造成学生精神与心理上的压力。自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课程配备的学具已经较为丰富,通过合理使用教材配套的学具,数学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带领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动手操作,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理论知识的来源,并自行验证其真伪,以到达加深印象与指导应用的目的。

例如,在初次接触几何问题,如“三角形”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使用学具中国的“塑料棒”进行实践活动。在讲解完三角形“有三条边,有三个角”这一性质后,数学教师可提问学生:“同学们有办法拼出一个不是三条边,或者不是三个角的三角形吗?”随后,数学教师可让小学生先自己使用塑料棒尝试着拼出一个“另类”的三角形,然后在不断尝试中发现,三角形确实一定是三条边与三个角。通过这种方法,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先“听”后“做”,最后又在“做”中验证了“听”的内容,其对知识内容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佳,活力自然就更加丰沛。

二、开展激励式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

现如今,小学生大多是在家中长辈的宠爱中成长起来的,家长出于爱护的心理会尽量避免让其受到挫折,导致现在的小学生很少具有强大的抗挫心理,这种状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许多小学生在遇到难题或者难以理解的学习内容时,很容易会选择放弃[2]。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若想让课堂持续充满活力,让小学生不论学习简单还是困难的数学知识都能保持信心与兴趣,应该适当采用激励式教学手段,让小学生明白眼前的困难并非是难以战胜的,让其在勇敢面对学习挑战后得到学习自信。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一般会选用抽查提问的形式来检验小学生对于某一部分知识的理解情况,过去教师很少会注意到学生的心理状态问题,因此一旦学生表现不佳,教师很容易表现出不满或愤怒,导致学生陷入自卑或自责的情绪中,继而在后续的学习中一蹶不振。为激发学生自信,数学教师可以适当转换提问的方式,将过去的“一问一答”变为“共同回答”,即在提出问题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逻辑,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理清思路后感到豁然开朗,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三、开展对话式教学,了解学生内心真实学习需求

师生对话是课堂的基本形式,但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只看到了对话中的知识部分,而忽视了其中的情感部分,即课堂教学停留在知识层面,师生双方在知识交流中未建立情感联系,师生之间各种各样误会的产生与之有很大的原因[3]。因此,在构建活力型课堂时,数学教师必须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样,敞开心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实意后愿意倾诉个人的学习需求与情感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与“师生合作”。

四、开展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盎然的兴趣心

游戏是小学生最熟悉的一种娱乐方式,在新时期教育理念看来,适当的游戏是启发学生智慧的有效方法,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也将游戏化教学归纳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在构建活力型数学课堂时,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兴趣不足”是课堂缺乏活力的主要因素,由于学生是素质教育课堂的主体,主体缺乏热情,课堂自然会丧失活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把我适度原则的情况下,设置一些耗时合理、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例如,在训练学生口算能力时,数学教师就可以改编经典的“数独”游戏,让小学生在游戏氛围的带动下,愉快地参与口算训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活力课堂即为学生热情参与并于其中有效学习的课堂,小学数学课程在启发学生数学智慧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时,可选择活力课堂作为吸引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在打造活力课堂之时,数学教师可采用实践型、激励式、对话式与游戏化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组合各种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来不断提升课堂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侯衍红.引入科技活力 优化课堂教学——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实践[J].华夏教师,2019(9):37.

[2]夏曉峰.关注情感体验 焕发课堂活力——浅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83.

[3]仲崇彩.动手操作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8(31):62-63.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申藏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力小学教育数学教学
浅谈怎样营造愉快的语文课堂氛围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