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饥饿游戏》中的视觉政治

2019-07-25陈义伊

戏剧之家 2019年18期
关键词:视觉权力

陈义伊

【摘 要】好莱坞巨作《饥饿游戏》上映后受到青少年观众的热烈追捧,一举成为“现象级”大片。这部反乌托邦的电影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它对处于后现代社会中的视觉机制文化可能呈现的状态做出了大胆的揣测,是对《一九八四》等反乌托邦文本的一次超越和突破。本文用福柯的权力话语对该电影进行细致分析,在全文写作过程中综合采用了视觉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等批评理论及方法进行讨论。讨论影片中权力如何利用视觉实现对大众的统治,以及影片中的权力形态给未来权力问题的研究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关键词】《饥饿游戏》;权力;视觉;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8-0086-02

一、《饥饿游戏》的视觉消费政治

《饥饿游戏》中的统治者所在的国会区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在这里居住的都是上流社会有权有势的人,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有保障外,人們有过剩的财力与闲暇时间用于商品和休闲消费。然而居住在其他地区的人民,尤其是十一区、十二区的人民,每日辛苦劳作的成果被统治者剥削后,连基本的生活消费都无法满足。由于没有足够的钱财进行正常的商品交易,他们通常通过打猎来自给自足,或用原始的物物交易的方式来获取生活必需品以维持基本温饱。在不少被统治的区域还处于原始社会或农耕社会的时候,国会区却早已进入消费社会。消费社会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人们摆脱了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生产与消费分离,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现代工业的发达促使商品的大批量和多样化生产,消费资源丰富和多样化,使得都市公众享用商品或服务成为可能。后现代社会视觉媒体高度发达,促进了影像的生产和传播,使商品的可视度越来越显著,因此人们在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前,首先消费的是商品的形象价值、象征价值或交换价值。

“消费社会中的几乎所有消费品和服务本身都必须在被看见和被展示的情况下才具有消费品的性质和吸引力”。①消费社会是一个视觉占文化主因的社会,消费更多的是一种视觉的消费。消费社会的人们作为消费者,首先是一个视觉消费者。“所谓视觉消费就是消费社会中的消费者通过视觉展开的种种消费活动”,②“也就是环绕种种商品形象的目光的注视、观看和追踪”,消费商品的快感“不再单纯来自对商品的拥有,而依赖于消费过程中的种种视觉愉悦和心理满足”。③在对视觉的消费过程中,人们的消费行为明显地受到商品形象的影响。人们通过观看商品的外观、品牌及其复杂的附加意义来建构身份认同,实现自我的延续和生产。

在《饥饿游戏》中,上流社会的观众物质生活极度丰裕,精神世界却十分匮乏。在环境优越的现代化生活中,人们极易迷失自我。消费是上层阶级的人们寻找自我获得集体认同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对贡斗士的视觉消费,他们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地位——有别于其他人的上流社会群体,在对贡斗士的观看中,支配阶级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被生产出来,贡斗士卑微的出身、贫苦的生活以及他们原始野蛮的杀戮让他们重新找回已麻木的优越感。

“看制造意义,因此它成为一种进入社会关系的方式,一种将自己嵌入总的社会秩序的手段”。④统治阶级通过对贡斗士们的赞助,显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在这种消费给别人看的行为中他们找到了幸福和成功的感觉,获得了更多荣誉和名望。在这种观看中,他们获得了快乐,满足了欲望,实现了梦想,找到了精神寄托。尽管这个节目像示众场面那样残酷、恐怖,让人不寒而栗,然而电视艺术特有的复制性足以消解掉示众现场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威胁性,在转播的过程中现场恐怖血腥、刺激紧张的热烈场面遭到冷却,使上层观众因条件优越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道德批判意识更加弱化,而观看的快感却占了上风。

上层社会的观众作为消费者被置于社会的中心,他们是上帝,既可以通过“理性”的方法自由地选择或追求选择,也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和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改变社会,改变贡斗士的命运。他们多关注哪一个贡斗士,给予他的赞助越多,这个贡斗士能胜出的希望就越大。统治者正是利用消费的特点,“强调人在消费时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就是上帝,选择就是自己的权力,购买就获得了享受。不断地给人制造自由、解放、幸福等的虚幻性”⑤。

统治者制造出贡斗士这样的商品让上层社会的观众观看,诱惑他们进行消费,在影像这种特殊商品的重重包围下,他们深深陷入不能自拔。贡斗士不断塑造有魅力的形象,进行精彩刺激的表演,不断调动起观众们的欲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饥饿游戏有着像黑洞一样的吸引力,它把观众的时间、精力、情感、金钱都深深吸入,它不断地撩拨起人们观看的欲望,人们在被激发的欲望的驱使下又会进一步去观看它,消费它,消费通过满足人们的欲望将人奴役。独裁统治者赋予贡斗士一种商品拜物教的魔力,让上层社会的观众去认可和崇拜,让他们为之兴奋或者疯狂进而迷失自我,受到控制和摆布。统治阶级在消费这些影像时,即是权力的载体,又是权力的对象,既在进一步生产权力,又被权力所控制。

二、《饥饿游戏》中的视觉权力机制

在影片的开头我们就感受到了一个独裁王国的阴影,为了惩罚十三区的起义,独裁者设计了一个叫“饥饿游戏”的电视节目,要求每个地区每年都要公开“招募”12-18岁的少年男女作为贡斗士,送到角斗场,互相厮杀,直至剩下最后一名存活。这些贡斗士像古代被惩罚和被折磨的罪犯一样被拉出来“示众”。“示众”是传统权力利用视觉进行统治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展示被惩罚的罪犯让民众看,使犯人受到羞辱,民众受到恫吓,罪犯遭受的惩罚越残忍越“露骨”,统治者的权力就越能得到展示、强化和巩固。然而饥饿游戏的“示众”又与传统权力的“示众”有所不同,传统权力的“示众”,观众只有一类——被统治的普通民众。统治者和统治阶级无须出席也无须观看,他们需要的是让民众观看,统治者把观看的“权力”让渡给被统治的民众。作为观看者的民众实际上也是被看者,刑场上的罪犯既是民众的另一部分自我,又是表征统治者权力的符号,民众观看这一部分被折磨的自我,感受到来自统治者的巨大压迫。而饥饿游戏的观众却有两类,第一类就是同古代刑场上的观众一样的普通民众,第二类就是独裁统治者和统治阶级。在施惠国这样的专制国度,只有独裁统治者才拥有绝对主动和自由的观看权,他可以不用出席而通过屏幕观看节目,他既可以观看节目也可以观看节目的两类观众,甚至还可以主宰这两类观众看节目的方式。

饥饿游戏运用的是传统权力的视觉机制“示众”,“示众”是传统权力的一项特色,统治者仿照传统权力“示众”的方式,设计饥饿游戏来展示权威、惩罚民众。为了更好地奴役民众,饥饿游戏还被统治者制码成娱乐大众、麻木大众的电视节目,然而民众由于阶级、地位的差异,不可能都成为统治者期待的理想观众。一旦民众拒绝观看、反抗观看,“示众”的视觉机制就可能会失去统治者想达到的效果。

“示众”的视觉机制只能把一部分民众变为被看者。为了更好地实行独裁统治,把所有的民众都沦为被看者,统治者还运用了全景敞视的视觉机制,把整个国度变成一个全景敞视监狱。

同时在电影《饥饿游戏》中,施惠国的监督是全景敞视的。尽管施惠国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中心瞭望塔和环形监狱,但统治者的全景式监控却是全景敞视理论的变体和延伸。统治者的目光无处不在,他在全国各地散布了成千上万双眼睛。一种眼睛是治安警察,他们分布在每一个区的街头巷尾,他们不仅监督庶民的种种“忤逆”行为(比如偷猎、密谋、私藏武器),还能及时替统治者做出处理;另一种眼睛是摄像头,它绝对忠实于统治者,它不仅监视庶民,也监视前一种“眼睛”是否尽职尽责,这双眼睛代替统治者侵入每一个角落,使人们在屏幕上被暴露、显示和捕获,失去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没有了隐私和自由,十二个区被纳入同一个空间--电视屏幕,整个国度被高度透明化,更利于独裁者操控。为了防止有任何双眼遗漏的地方,统治者要确认他的目光能落实到每一个个体身上,由于每个区只能生产单一的一种产品还要全部上缴给统治者所在的国会区,自由的交换被禁止,民众只能等着统治者“恩赐”的一点救济粮活命。 然而领取救济粮的代价就是要被记录在案(贡斗士的名额也是从在案的人名中抽选),庶民们像被关在全景敞视监狱的小囚室一样被限定在一个个表格中,在这些表格中被描述、被书写、被检查。同时,就像待在全景敞视监狱的小囚室一样,在这样的记录中,他们被完全地透明化和客体化,更便于统治者监视。

全景敞视的视觉机制是属于现代权力的一种视觉机制,依靠这种视觉机制,统治者可以实现权力的扩大和再生产。由于有军队、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的支持,统治者的监视具有不可见的、难以预测的强大威胁。这种威胁会因被监视者的犯规程度的不同而施行不同的惩罚,在目光的威慑之下,被看的臣属阶级会自觉地遵循统治者的逻辑,将自己生产成独裁统治所需要的规矩胆小的顺民。

傳统权力的视觉机制是“示众”,现代权力的视觉机制是全景敞视式的监视,影片中统治者将传统权力和现代权力的两种视觉机制并用,统治者的视觉机制兼具传统权力和现代权力的特色,是传统权力与现代权力的交织和杂糅。

三、结语

“看”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体现了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存在关系。看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语境和社会情境之中,因而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社会文化内涵,看的行为涉及权力关系、蕴含着种种欲望、表达着某种理解与思考。

《饥饿游戏》与以往同类型的电影相比,无论是题材还是思想内容都有较大的突破。它与以《大逃杀》为代表的同类型电影一样,都描述了一群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空间内展开厮杀的故事。然而与《大逃杀》等影片不同的是,《饥饿游戏》把这类题材放置到了后现代的大背景下加以讨论,并掺入了传媒、消费等后现代的元素,引入了观看的维度,扩展了这类题材的思想深度,不再仅仅止步于对极限境遇下人性的探讨,还对进入后现代社会后,无处不在的“权力之眼”对人的压迫做出反思。

注释:

①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109.

②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108.

③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111.

④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107.

⑤赵一凡编.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p667.

参考文献:

[1] 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

[2] 包亚明主编.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 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视觉权力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民营金融权力榜
教具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黄山标识性材料设计的“焦甜香”表达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