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学习任务型课堂 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片断与反思

2019-07-25王淑珍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被除数除数整数

王淑珍

众所周知,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这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代替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所以教学中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二是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学习任务型课堂,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以下便以《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片断为例谈学习任务型课堂的构建。

【片断】例:0.065千克是0.05千克的几倍?

一、比较

学生列出算式 0.065÷0.05之后,我引导学生把该算式与准备题中的 14.4÷18、6.21÷3 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除数变小数了。

生2:原来是小数除以整数,现在变成小数除以小数了。

二、猜测

师:像这样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同学们猜猜看,应该怎么计算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1:我猜是把被除数和除数都变成整数。

生2:那可不一定,根据商不变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这样除数就可以变成整数了。

生3:我也认为只要把除数变成整数就行了。前面我们不是已经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了吗?

生4:又是把新知转化成旧知。

三、探索

1.独立尝试。

此时,学生的猜测已接近新知的关键所在。我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独立尝试,探索计算方法,再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2.算法展示。

3.交流评价。

算法①的学生:我把0.05看成5,然后让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话音刚落,马上有人反驳)

生1:不对!除数变成5,扩大了100倍,那被除数怎么不变呢?

生2:我通过估算,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共有五位小数,而被除数却只有三位小数。其实刚才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现在我发现错了。

我马上对这一回答给予表扬:“你很会思考!能通过估算先推翻自己,再判断别人。”这时,同学们都对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算法②的学生:我先把除数扩大100倍变成整数,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100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来做。

师:大家说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自发地报以掌声。其中一个学生很真诚地说:“我觉得他写得很清楚,讲得也很清楚。”

而这时,算法③的学生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老师,我知道自己做错了!”

我内心为该学生能发现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欣喜,但表面上故作惊讶:“哦,是吗?你把自己的做法说说看好吗?”在我的鼓励之下,他“暴露”了自己原先的想法,并立即纠正。

“咦!第④种算法你们能理解吗?”我故意把这个“球”抛给学生。在倾听了学生的想法之后,我给予了肯定。但个别学生不“肯”了:“这样做太麻烦了!还要转化单位。”

在算法⑤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优化:“你们认为哪种是最佳算法?”

生1:我觉得第②种最简便!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可以了。

(教师随即在第②种上作“☆”记号)

生2:不!我认为第⑤种才是最佳方法。

生3:第⑤种和第④种都太麻烦了!我认为没有必要把被除数和除数都变成整数。

生4:况且第④种算法有局限性。如果没有给你提供单位呢?

……

师生共同归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一般算法。

【反思】

如何构建学习任务型课堂呢?我认为至少要做到把以下三个要素“还给”学生。

1.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任务。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这个理念出发,教师应从“占有”课堂的历史舞台上退出来,把主动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给时间才会有发展,给时间才能为任务型课堂提供基础和保障。案例中,当学生经过观察,发现新旧知识间产生了认知冲突后,我便鼓励学生进行猜测与探索。试想: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怎会出现探索后的算法多样化?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学生怎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更谈不上会有反思之后的自评与他评。

纵观本课教学,我给学生提供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其经历比较、猜测、尝试、交流、评价、归纳的过程,从而避免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表面化”,而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2.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课堂 教学起点 教学生长点以教定学 教师的备课笔记上因学定教 学生现实的学习状态上源于教师本身的才华源于学生的困惑、疑惑和需要

在讲授新知中,处理教材和选择教法不是“给予”,让学生“吃现成饭”,即轻而易举得出结论;而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悟出道理,发现结论。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坚持把思考还给学生,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在其最近发展区附近,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去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在本案例中,我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生长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之后,鼓励他们去猜测探索、合作交流,促使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在这一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1)出现了算法多样化,这是第一层次的思考。我们的教材只是简单地呈现了一般算法,即案例中的第②种,但学生由于个体思维水平、知识经验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出现了五种算法,每一种算法都是他们经过探索、思考得出的富有个性和创新性的结果。(2)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学生自发地、积极地进入了再思考的阶段,他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尽管有两种算法是错的,但却看似错得有依据,错得合理(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负迁移),更何况错误本身就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既给学生的再思考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同时让原本算法错误的学生在同伴的批评引导下进行反思,重新改进之后也体验到成功。尽管有两种算法并不高效,但我们首先尊重学生的算法,继而进行优化,学生集体评议,观点交锋,形成了课堂思辨的高潮,完善了自身的认知结构。

3.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

当前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应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评价者,既然评价目标是多元的,那么评价主体也应是多样的。课堂教学中,不妨适时地把评价权还给学生(包括他评、自评等),让他们在相互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吸纳意见,随时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在案例中,学生创造性地占有了课堂,自主地对五种算法进行评价,课堂上演了一场“头脑风暴”,学生在相互的评价中学会了评价,发展了自我。

总之,在教师引领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顿悟、去发现,才能完成知识的内化,而越俎代庖的简单给予是不利于学生知识内化的。只是告诉,会忘记;只是演示,会记住;如果参与其中,就会明白。因此,只有构建学习任务型课堂,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才能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猜你喜欢

被除数除数整数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求被除数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被除数可能是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