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采工作面穿层回采技术研究与实践

2019-07-25李海燕

煤矿现代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采煤机顶板煤层

李海燕

(山西汾西宜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介休 032000)

宜兴煤业1206综采工作面开采2#煤层,由于煤层结构极不稳定,夹矸变化较大,加之断层构造的影响,材运两巷出现了错层段,该范围内材巷位于2#煤层上、中分层,运巷位于2#煤层中、下分层,工作面推进至错层段将面临穿层回采,本文结合国内类似条件工作面及本矿的开采经验,开展了综采工作面穿层回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以期实现该工作面过错层段的安全生产。

1 工作面概况

1206工作面位于一采区,北部为1205工作面采空区,南部为2#实体煤,西部为一采区回风巷,东临井田边界保安煤柱。1206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2#煤层,本工作面范围内2#煤层结构极不稳定,夹矸较多,最多时达到4层,厚度变化较大。煤类以1/3焦煤、肥煤为主,局部为焦煤;煤层倾角0~8°,平均5°,煤层总厚度1.05~2.36m,平均厚度1.8m,容重 1.35t/m3,普氏硬度f=1.0~1.5。1206工作面沿走向推进,倾斜长222.6m,采高2.9m,采用ZY6400/15/35型(中间架,144架)和ZZG8000/17/35型(端头架,机头5架、机尾4架)液压支架支护顶板。1206工作面巷道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1206工作面巷道布置示意图

1.1 煤层顶底板岩性

1206工作面老顶为中砂岩,厚1.45m,呈深灰色,巨厚层状,中粒砂岩结构,泥质条带构造,以石英、长石为主,钙质胶结,棱角断口;直接顶为泥岩,厚2.55m,呈灰黑色,钙质胶结,棱角断口;伪顶为炭质页岩,厚0.62m,呈暗黑色,泥质胶结,层状结构,水平层理,性脆易碎;直接底为泥页岩,厚0.85m,呈灰黑色,泥质胶结,层状结构,性脆易碎;老底为中砂岩,厚4.0m,呈深灰色,以石英、长石为主,中粒砂质结构,块状构造。

工作面顶板节理、裂隙较发育,经钻孔取样力学实验抗压强度2.72-98.6MPa,平均为30.83MPa,抗拉强度0.21-5.00MPa,平均为 1.75MPa,抗剪强度0.24-10.92MPa,平均为4.24MPa,岩石坚硬程度属于半坚硬。属于中等冒落性的顶板,较易管理。底板节理、裂隙不发育,经钻孔取样力学实验抗压强度11.7-65.5MPa,平均为29.97MPa,抗拉强度0.21-1.87MPa,平均为1.41MPa,抗剪强度 1.50-9.32MPa,平均为 3.83MPa,岩石坚硬程度属于软弱岩。

图2 1206工作面柱状图

1.2 工作面错层段概况

1206工作面材、运两巷设计均为沿2#煤层顶板掘进,由于运巷在掘进过程中,当掘进1050m-1348m处时,此范围内3#夹矸迅速从0.13m增厚至1.6m,导致2#煤层中分层进入巷道底,掘进至1348m处时遇见YF3断层(此断层为走向10°、倾向280°、倾角60°、落差2.7m的正断层),巷道过此断层后把2#煤层上分层及1#、2#、3#夹矸留在巷道顶板上部,开始沿2#煤层中分层和下分层掘进。材巷掘进至1348m处时,为了和运巷煤层层位保持一致,巷道开始沿着2#煤层中分层和下分层掘进,但是由于此段3#夹矸厚度较小,离层现象较为严重,未完全将3#夹矸留在巷道顶部(局部3#夹矸留住),当掘进至1691m处时,3#夹矸才完全留在巷道顶部,之后直至切眼两巷层位一致。

因此,当1206工作面推进至1348~1691m段时,存在材、运两巷层位不一致的问题(此段材巷顶板为2#煤层顶板,运巷顶板为2#煤层的3#夹矸),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会出现局部段穿层现象(在工作面剖面图上表现为类似断层的构造)。由于穿层段可能出现局部地点顶板破碎、煤壁片帮严重、空顶距大、严重处甚至会出现拉槽漏顶的现象,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方案保障工作面安全顺利地通过该错层段。1206工作面错层段层位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1206工作面错层段平剖面示意图

2 方案对比

根据1206工作面错层段的开采地质条件,主要有绕巷法和硬过法两种通过方式。其中绕巷法为施工绕巷绕过该区域,该方法存在多个弊端:地质因素方面,该段走向长度达343m,很难准确预测此范围内工作面内部煤岩层赋存情况,因此难以确定合理的开掘绕巷位置;施工因素方面,若从运巷开口施工绕巷(沿2#煤层掘进,与材巷层位相同),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存在割岩石较多及转载机拐弯等运输系统问题,若从材巷开口施工绕巷(沿2#煤层3#夹矸掘进,与运巷层位相同),根据材巷施工时的情况,该处2#煤上分层及3#夹矸厚度较小,容易发生离层,很难完全留到巷顶,难以保证绕巷与运巷处于统一层位,若从材巷开口,在工作面中部施工绕巷,则存在甩掉的工作面较长,丢煤较多的问题;在经济效益方面,施工绕巷以最小值40m计算,需掘进40m(6.5m×2.9m断面)+371m(3m×2.9m断面),掘进费用以每平米平均350元估算,共计约132万元,末采、搬家费用以70万元计。

相对于绕巷法,硬过法在实际施工中更加简单易行,可减少巷道掘进费用、提高工作面回采率、节约大量煤炭资源,经济效益显著。工作面采用硬过方案,可多回收原煤约3.2万t,折算成精煤为2.3万t,每吨精煤纯利润按300元计算,共计约690万元,维护穿层段需要的锚索、钢梁、棚板等支护材料及采煤机截尺、齿座等材料费用以70万元计。两种方案经济效益对比见表1。

3 工作面过错层段施工方案

表1 施工绕巷与硬过方案经济效益对比

工作面材运两巷错层段沿顺槽走向长度约343m,根据两巷煤层柱状图分析,3#夹矸厚度在工作面从机尾至机头方向逐渐增大(0.1m-5m),并沿工作面推进方向逐渐变薄,因此预测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穿层段影响范围在工作面由机尾至机头逐步移动,直至工作面推进至运巷YF3断层处时消灭。根据掘进时经验,当3#夹矸厚度在0.8m左右,便可留在支架顶板。据此推测当工作面过错层段初期,在工作面115#-135#支架处穿层,穿层影响范围约30米左右。

3.1 穿层初期工作面调整

工作面从机头往机尾方向调整,沿2#煤中分层和下分层割煤逐步过渡到2#煤上分层和中分层。由2#煤中分层穿至上分层过程中,3#夹矸硬度较小,因此采取采煤机直接截割的方式通过。在整个穿层过程中,尽可能缩小穿层影响范围,控制好穿层段采高。

3.2 推进过程中工作面调整

工作面往前推进过程中,3#夹矸逐步变薄,穿层段影响范围逐步向工作面机头方向前移,直至工作面推进运巷YF3断层处时消灭。工作面推进时,穿层段位置应及时根据3#夹矸厚度进行调整。穿层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穿层段的采高不超过2.5m(支架最大支撑高度3.5m),工作面从2#煤中分层和下分层逐步过渡到2#煤上分层和中分层时,挑顶、留底幅度每支架不超过100mm(穿层过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留设底煤)。整个穿层段要平稳过渡,不得出现台阶状。

3.3 工作面穿层工艺要求

1)根据工作面现场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后选择合适的穿层位置,工作面穿层段层位调整应平稳过渡,尽量做到多割煤少割岩石,减少设备损耗,加快推进速度。

2)过穿层段时,煤机司机要严格掌握好采高(2.5m),确保采高在支架有效支护范围内,防止出现支架超高或支架压死、采煤机无法通过现象。严格控制采煤机过穿层段的速度(不超过2m/min),煤机通过后及时伸出前探梁,移架工追机移架,距离采煤机后滚筒不超过3架,煤壁片帮严重、端面距超过规定时必须带压超前移架。采煤机司机必须同移架工密切配合,移架速度跟不上采煤机速度时,要及时降低采煤机速度,必要时停机移架。

3)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支架和刮板输送机平直,支架不挤架、不咬架。移架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支架状况,如发生倒架、咬架和歪架现象,在移架过程中及时调整。

3.4 顶板破碎情况下应对措施

1)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若出现局部地点顶板破碎、煤壁片帮严重、空顶距大的情况,必须及时提前带压移架,并保证支架接顶严实,防止出现拉槽漏顶。若提前移架后端面距仍过大时要及时用棚板做超前支护挑顶,必要时应掏超前梁窝进行超前护顶。

2)工作面穿层段顶板3#夹矸留顶困难时,可在支架顶梁梁头处架间,斜向上与3#夹矸呈75°角打一排超前锚索进行支护,采用300×300mm×14mm钢板配合Φ17.8×3500mm钢绞线,每根锚索配套MSK2355锚固剂一支、MSZ2355锚固剂一支(使用时快速药卷在上),间距1.5m,预紧力不得低于140kN,外漏长度严格控制在150~250mm。工作面穿层段及超前锚索施工见图4。

图4 1206工作面穿层段及超前锚索示意图

3)当穿层段顶板破碎严重、控制困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固安特对穿层段顶煤岩体进行注浆加固。

4 结 语

根据1206工作面材运两巷错层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经过方案对比后,采用穿层开采、直接推过的方式,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现场管理办法,实现了错层段的安全回采,相比施工绕巷方案,节约工期约2个月,多回收原煤约3.2万t,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采煤机顶板煤层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煤矿用隔爆型采煤机电机FMECA分析
地下金属矿山采场顶板冒落危险性研究
新旺煤业3号煤层蹬空开采可行性研究
采煤机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初次破断特征的力学分析
MG400/920-WD型采煤机防滑制动力的分析
煤矿采煤机的常见故障与维修措施
透射槽波探测技术对煤层冲刷带的研究与应用
薄煤层综掘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