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JM扩展模型的校媒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以合肥学院为例

2019-07-23杨庆国詹向红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合肥校企协同

杨庆国,詹向红

(合肥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合肥 230601)

随着网络、手机等各种新型媒介的出现,媒介融合发展及其对应用性、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近几年借助《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意见(1.0-2.0)》《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牵引,校媒校企融合创新型新闻人才协同育人模式正在被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断强化,这些院校也正发展成为“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1 校媒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现实动因

1.1 媒介变迁的行业推动

在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传媒行业的最大变化就是面向网络、手机、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短短20余年国内外传媒行业就历经了“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新媒体”的多次迭代,并由此推动了媒体与教育、游戏、旅游、金融等相关产业的融合。[1]这种融合发展趋势决定了其人才需求特征必定是应用性与复合型。2009年董广安就提出媒介融合越来越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跨媒体技能、跨文化思维的人才。[2]复旦大学童兵教授等也认为,媒介融合必将推动媒体用人标准转向“技术化”“市场化”“专业化”及“复合型”。[3]

因此,单一的封闭校内培养人才模式已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捕捉住新媒体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特征,走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之路,才能培养出面向新技术、新市场、新业务和新组织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

1.2 融合困境的内生驱动

长期以来,校媒校企融合问题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合作资源逆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传播学院专业单向求助于媒体安排学生实习,而自身有限的软硬资源无法提供给文化传媒行业所需的研发设计、实验设备、培训拓展等资源。这种资源倒挂影响了很多校媒校企合作面向产品开发、活动推广、科研合作等功能的延展。二是合作教学形式单一。两者教学合作形式多是高校单向聘任媒体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每年开展有限的几次讲座。三是合作政策通道闭塞。双方合作没有得到有效的政策激励和组织保障,影响了融合的可持续性。

着眼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合肥学院新闻学专业自2007年首次招生时,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当年与“合肥晚报社”签约共建新闻学专业,并持续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2007年):应用导向→模块化教学改革(2011年):能力导向→卓越新闻人才培养(2013年):校媒校企合作与部校共建导向→创新型新闻人才培养(2015年):校媒校企深度融合”专业发展之路。历经10余年的教学改革发展,专业陆续签约共建了10余家实训与产学研基地,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由此使得每一次专业改革都推动了校媒校企的进一步融合发展。

1.3 政府政策的规制牵引

2013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布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意见》,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再次联合颁布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其中提出的任务指标都特别重视和指向推动“高校与新闻单位人员互聘”“实践教学基地共建”“部(宣传部)校共建”等形式的校媒校企深度融合。

据统计,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双创”理念以来,2014—2017年国务院也密集发布了等45个相关文件。[4]其中《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政策非常明确的提出要进行“校企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教学改革。2015年,按照相关文件指示精神,共计15学分左右的“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实践模块被纳入合肥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述文件的落实也为校媒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有力地打通了政策通道。

2 基于JM扩展模型的协同育人机制分析框架

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校媒校企协同育人逻辑进路认识不清,严重影响了此类院校的校媒校企深度融合,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校媒校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是典型的网络结构:一是新闻传播专业往往要接受政府宣传与教育两大部门的工作指导,比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意见(1.0—2.0)》都是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文,地方宣传部与教育厅联合推动,再由各大高校落实执行,其中就涉及到宣传与教育部门的协同问题,以及政府与学校的协同问题。二是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面对的媒体与企业也是多类型的,主要包括:(1)国有传统媒体,比如报刊、广电、出版等;(2)民营网络新媒体公司,比如合肥论坛、万家热线等;(3)文化企业事业单位,比如广告公司、行业媒体等。因此,校媒校企融合就会在政府、高校、媒体/企业三大主体之间就形成了“政府:宣传-教育”“媒体/企业:报刊-广电-出版-网络新媒体公司-广告公司-行业媒体”“高校: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政府-高校”“高校-媒体/企业”“政府-媒体/企业”等复杂网络结构与组织。

关于组织之间的网络结构或网络组织治理在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内已有了成熟的逻辑模型。1987,美国学者Johanson和Mattsson提出了“关系-互动”JM 模型,构建了网络组织或结构的经典治理逻辑路径。[5]2003年我国学者孙国强在“JM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关系、互动与协同”JM扩展模型。[6]扩展模型和产业经济学SCP(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经典分析框架非常契合:结构对应的是关系、行为对应的是互动,而协同显然就是关系结构建立与互动行为实施所形成的绩效。

据此,研究在政府、媒体/企业、高校等多主体构成的网络结构或组织视阈下,基于JM扩展理论模型架构协同育人机制分析框架,并引入合肥学院案例分析,以实现理论经验与实践应用的对接,具体路径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校媒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架构[1]

3 校媒校企融合的协同关系建设机制

基于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的正式与非正式“二分法”,研究将关系分为两类正式与非正式关系。正式关系是以合同契约形式形成的制度关系,非正式关系主要是基于交际、交往形成的信任关系。也有学者将前者视为强关系,后者视为弱关系。

3.1 平台共建签约形成强关系

育人平台共建是创新型新闻人才协同培养的保障,也是校媒校企深度融合强关系形成的前提。校媒校企要充分沟通,制定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历经10余年的发展,合肥学院新闻学专业已与当地10余家媒体、企业签约共建多类型、多媒体基地或平台:(1)校外媒体实习与实践教学基地: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合肥广播电视台等。(2)产学研合作基地:安徽新媒体集团、万家热线、合肥论坛、安徽生活网、凤凰安徽网等。(3)嵌入式实验室:与新方舟广告公司共建嵌入式实验室“创意工场”。(4)协同创新中心:与合肥市委宣传部、安徽生活网、安徽千策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3.2 交际加强形成信任沉淀

上述签约共建平台形成正式关系才只是开始,关键是如何使用平台,即关键是基于平台上的活动开展、项目合作与交际、交往非正式关系维护与稳固,进而形成合作信任,并借助信任溢出转化成强关系。首先,领导互访。每年合肥学院校领导与系领导借助学校认知实习、专业媒体大实习检查等前往合作媒体行业至少2—3次,并定期约请媒体行业专家领导到校进行学术交流。其次,集中实习。本校新闻学专业实行的是“3+1”教学模式,每年在协同育人平台上安排的学生集中实习至少两次。第三,专业与媒企单位不定期约请并相互参加对方的相关主题活动。

3.3 项目合作推进关系联结融合

项目合作是校媒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也是二者协同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纽带和保障。合肥学院新闻学专业自2011年开始就借助校企嵌入式实验室、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多次与新方舟广告公司、合肥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安徽生活网等单位进行广告创意、新闻阅评、新媒体开发与维护、市场调研等多种项目合作,有效推进了合作双方的关系联结融合。

4 校媒校企融合的协同互动实施机制

互动实施必须嵌入和覆盖“培养目标确立→培养方案设计→培养过程执行→培养效果评价反馈→(新)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实现闭环互动机制。

4.1 基于需求导向的培养目标共识互动

创新型新闻人才协同培养就是校媒校企深度融合培育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从2006年开始,专业即成立相关专题调研组多次赴沪、浙、苏和省内多家高校,以及20多家媒体、广告公司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媒体人才需求,研判文化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对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新要求,细分出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及其能力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及其能力要素

基于上述岗位群及其能力要素细分,专业构建了基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互动调整机制,紧随行业发展态势及人才需求最新变化,并将其内化到协同育人培养目标共识上。

4.2 基于能力导向的培养方案规划互动

合肥学院中文系组织成立了由行业专家、外校教授形成的新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规划论证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媒体发展技术逻辑、社会人才需求与学校内生资源三维架构,专业凝练出人才培养的“文学审美→专业基础→新闻采写→数字采集→数字编辑→新闻评论→策划创意→经营管理→调查分析→创新创业”等10大核心能力,以此为配置对应的课程群组模块,进而形成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7]同时,学校教务处也会按期组织并督促各专业在每一年的5-7月份借助函评、会议研讨等方式与业界、学界专家紧密互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

图2 基于能力导向模块化人才培养体系校媒校企互动模型[7]

4.3 基于场景导向的培养过程参与互动

从平台共建到人才目标共识达成,再到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修定等只是为协同做了铺垫与准备,其后的关键则在于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校媒校企的工作交互,而这种交互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媒体行业场景植入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中,拉近或缩短课堂场与媒体场、企业场的距离。

一是人员角色场景交换与校媒校企互聘互挂。合肥学院新闻学专业正在推动形成“别人家的记者成为我们家的教师,我们家的教师成为人家的记者”。[8]首先,借助客座教授聘任,加强双方人员学术交流。专业建设10多年来,已先后聘请了近20位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并定期安排专家学术讲座多场。其次,借助“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2014—2018年)等政策实施和前述协同育人平台,加大校媒校企人员“双聘双挂”。近4年来,10余位媒体专家团队进入新闻学专业进行班级授课活动。最后,推进专业教师行业挂职,增强其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近5年,专业已先后派出3人赴合肥广播电视台、安徽新媒体集团挂职锻炼,3人赴境外高校、媒体短期访学或访问。

二是行业场景植入与打造企业课程模块。借助校媒校企人员“双聘双挂”,近5年与安徽广播电视台、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合肥广播电视台、安徽新媒体集团等10余位媒体专家团队共同打造了 “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学”“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案例评析”等近10门专业核心企业课程模块,其中部分媒体专家2015—2017年连续三年参与毕业生论文指导。论文选题采用行业中的“真题真做”,由媒体专家指导学生并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一、二等奖2次。在行业专家进课堂的基础上,专业将课堂教学延伸至媒体现场,由专家组织多次在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新媒体集团等媒体单位进行现场授课,大大提升学生对媒体工作的认知和专业学习兴趣。

三是行业场景介入与构建“四年一体化”实训体系。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先进经验,合肥学院实行九学期制,即在大二与大三之间的暑期前后增设了“专业认知实习”学期,时长为12周,又因实施了前述的“3+1”培养模式,专业由此实现了“四年一体化”的实训体系,即“大一:媒体见习→大二:认知实习(大二下与大三上之间,时间:12周左右)→大三:社会实践→大四:媒企实训(大四上学期,时间:18周左右)+毕业实习(大四下学期,时间:5周)”。在认知实习、媒企实训和毕业实习等过程中,专业实行“行业导师+专业教师”共同指导模式,设置目标任务和完成规格,并由双方共同完成考核评价。近5年,专业在平台及相关媒体共发表7 000余件新闻作品,完成了相关作品汇报9册。

四是项目场景嵌入与学生团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专业以前述嵌入式实验室“创意工场”和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为主要平台,引入合肥新方舟广告公司的广告企划、合肥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的新闻阅评、安徽生活网的活动执行与APP运营维护、安徽千策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的市场调研等行业项目,推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加强校媒校企合作粘性。专业重构基于学习负荷(Workload)的学分制管理,增设课程模块的自主学习负荷(约等于模块教学学习负荷的1/3),凝练学生团队,增强学生行业项目参与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内驱力。为此,专业将第二课堂、行业创新创业活动参与等打通,设置了15学分的学习负荷,并与相关课程模块自主学习联结,增强了项目的运行实效。

4.4 基于质量导向的培养效果评价互动

一是纳入行业考核指标体系,注重创新型新闻人才培养质量。将行业考核指标纳入到企业课程、认知实习、媒体实训等模块。在企业课程考核中,行业专家视其参与教学量大小参与对学生的考核,占比一般20—30%;而在专业认知实习、媒体实训环节上的媒体单位考核占比均在30%。

二是汇总实习生教学需求与追踪毕业生就业质量。每一年的新闻学专业都会组织大三的认知实习经验交流会和大四的媒体实习答辩会,听取经历媒体工作学生的教学需求及改革建议,并组织教研室教师研讨落实。此外,借助电话等方式访问用人单位及部分毕业生,专业汇总毕业生工作情况以形成效果反馈。据统计,2013—2017年本专业五届毕业首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80%以上的学生在网络媒体、报社、电视台、传媒公司、文化企事业单位宣传策划岗位实现了对口就业。

5 校媒校企融合的协同形成机制

5.1 优化校媒校企双方的组织融合,完善组织协同机制

借力政府政策牵引,优化校媒校企组织融合,加强协同的人、财、物等保障体系与动力功能。协同单位尤其是学校要借助教学质量工程等项目资助,预留校媒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专项建设经费,做好行业专家挂职授课的课酬标准职务职称的认定对接,以及高校专业教师赴媒体挂职的工作量计算、考核评价等细节工作,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协同育人运行成效。

5.2 提升校媒校企双方资源互动融合,形成共赢协同机制

校媒校企合作双方应通过媒体专家进课堂、专业教师进媒体等“双聘双挂”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内涵,加强合作双方的学术交流和任职交流。校媒校企从专业共建、学生协同培养到人力资源互通,进而延伸至应用型课题项目合作,从单一学生实习合作拓展至产政学研全面合作,以此在创新型新闻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共赢协同机制,进而增强校媒校企的融合意愿。

5.3 推进制度建设与牵引融合,形成制度协同机制

校媒校企合作双方需充分尊重业界与高校的不同运行规律,增强合作双方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推进二者的协同制度建设,打通合作的制度通道,提高协同双方的交往、交际频率,增强信任机制建设与功能发挥,从而达到或形成制度协同,以此推动校媒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与可持续发展。借鉴德国校企合作中对企业方的奖补模式,完善校媒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针对媒体、企业的政策牵引,提升校媒校企合作力度在网络新媒体企业等国家级或省市级创新型企业认定及相关财税支持方面的标准,以此驱动校媒校企合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协同培养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借助组织领导、制度设计实现协同培养的系统性变革,推进外部合法性与内在有效性的衔接,[9]以制度建设推动校媒校企深度融合体形成,不断优化协同育人机制。

6 结 语

在媒介融合行业推动、学校变革内驱、政府政策牵引的共同作用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应不断提升创新型新闻人才培养的动力、目标和逻辑路径意识,加强校媒校企关系建设,在培养目标共识、培养方案共定、教学过程共建、培养效果与跟踪反馈共评等人才培养环节实现合作双方的紧密互动,推进校媒校企在资源、组织和制度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校媒校企协同育人的组织保障、激励供给与制度牵引一体化,并通过专业实训、政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增强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内驱力,优化基于能力导向的新时期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推动协同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合肥校企协同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