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外交视角下体育赛事推动北京国际交往功能提升研究

2019-07-2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外交赛事

张 丽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外国问题研究所,北京 100101)

在70年大国成长的过程中,我国城市国际化取得迅速发展,国际交往已经成为城市综合功能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城市国际交往进程中,体育赛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将随着越来越多城市成为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地而继续影响城市国际交往。从公共外交视角看,体育赛事是城市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尤其是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促进城市公共外交活动的开展,从而推动城市提升国际交往功能。如何全面有效利用国际体育赛事平台,发挥城市公共外交作用,创造更加有利于城市开放发展的国际环境,需要深入剖析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所具有的公共外交特征,探寻体育赛事推动城市国际交往功能提升的逻辑。本文从公共外交视角分析体育赛事与城市开放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并以北京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开展公共外交活动为例,总结北京举办体育赛事的经验做法,阐释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如何推动城市国际交往功能提升,以期为更多城市提供承接赛事与开放发展有机结合的启示。

1 公共外交的特点及构成要素

公共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由中央政府或者通过授权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部门,委托本国或者外国社会行为体通过传播、公关、媒体等手段与国外公众进行双向交流,开展针对全球公众的外交活动,以澄清信息、传播知识、塑造价值,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实现”[1]。由于公共外交具有不同于传统外交的特点,因此其涉及的外交资源较为广泛,在主体、客体、交往内容及运行方式等构成要素的推动下,客观上促进了城市的全面深入开放发展。

1.1 公共外交的特点

公共外交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以各国政府为对象的外交。传统外交处理的是政府间的官方关系,而公共外交的客体对象是各国民众,是国家政府针对各国公众展开的争取他国民心的公关行动。正是由于外交行动中所具有的公共性,决定了公共外交的特点表现在扩大开放性、广泛参与性和内外互动性三个层面。

1.1.1 公共外交的开放性 传统外交涉及国家机密和国家核心利益而具有封闭性、保密性的特点。与传统外交的纯粹官方性质不同,公共外交在实践中更多借助于舆论的力量,采取灵活多变的对外交流方式,因此公共外交具有明显的公开性特点。

1.1.2 公共外交的广泛参与性 埃德蒙·格里恩(Edmund Gullion)较早使用“公共外交”这一概念进行理论研究,于1965年把公共外交的范围界定为:“超越传统外交的国际关系层面,国外政府舆论培育,民间团体的互动,对外事务的报道及其对政策的影响,外交官和外国通讯员之间的通信,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过程。”[2]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演进,信息传播便捷迅速,开放经济规模加大,文化跨国交流增强,公共外交的范围日益扩大,“涉及的维度包括政治、经济、人际、文化和企业等方面”[3]。非政府组织和民众广泛参与到对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当中,使公共外交不断深入发展。

1.1.3 公共外交的内外互动性 公共外交被认为是“通过与他国公众的相互交往来管理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4]的对外交往活动。在实践中,公共外交参与主体多元化,受众对象多层次,各个领域在开放发展中达成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公共外交具有很强的内外互动性。作为国家外交组成部分的公共外交是双向沟通,旨在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国内多元主体与国外公众公开互动的方式,在交流与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国外公众理解本国外交政策、文化理念等信息,达到外交的目标,进而增进理解,让国内外的公众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而获得国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加强友好合作。

1.2 公共外交的构成要素

多元主体参与的以多层次受众群体为对象的公共外交活动在实践运行中需要具备四个要素。

1.2.1 参与主体 公共外交主体多元表现在政府主导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政府、社会组织、民间团体、企事业单位、大众媒体及个人等通过各自渠道进行的对外交流活动都被看作是公共外交行为。

政府主导性表现在对公共外交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合理的体制机制,组织公共外交资源,把各个领域事务与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相关联,使各领域在开放发展中更具有外交意识,有意识地把各领域工作与展现国家形象和促进文明交流相连,进而提升国际交往水平。

1.2.2 受众对象 公共外交以外国公众为传播与交流的受众对象。外国公众包括各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社会精英和普通公众。公共外交需要本国公众广泛参与,在政府主导下与国外公众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1.2.3 运行手段 公共外交通常借助于电视、广播、互联网、书刊等大众媒介,也借助于各种会议、论坛或赛事等公共事务,通过这些大众化、社会性的载体平台实现信息传播,从而推动形成更加友好的国际社会舆论氛围,进而为国家战略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1.2.4 交往内容 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是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无论在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如何进行信息交流,塑造国家形象,其核心都需要建立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基础上。

2 国际体育赛事的公共外交特征

体育赛事是围绕体育运动展开的比赛。本文侧重研究的体育赛事仅限于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包括奥运会、亚运会和有影响的世界单项运动赛事等。从赛事本身来看,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规模庞大、筹备时间长、影响广泛,具有全球性或地区性、综合性的特点。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体育赛事不仅是单纯的比赛活动,还是一次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交往活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已成为公共外交平台。

2.1 国际体育赛事吸引多元主体参与

公众的参与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特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具有一定的级别和规模,参加和出席人数多,影响面广,举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体现了从政府到市场以至全社会力量的参与。国际体育赛事活动使世界各地的资源流入赛事举办地,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与社会发展等领域形成开放发展的资源网络。

2.2 国际体育赛事广泛影响世界各国公众

国际体育运动具有全球效应,世界各国公众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本身的关注波及到对举办城市的兴趣,从而使举办城市因为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而闻名于世。各国公众借助体育文化交流与体育产业合作的开展,使城市成为传播信息与国际交流的载体,而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也就成为主体与受众之间交流对话的桥梁,从而具备了公共外交的特征。

2.3 通过彰显体育文化促进文明对话

公共外交的交往手段主要以文化交流与信息传播为载体,而在文化交流活动中,体育文化的影响范围较大,跨国界的交往历史悠久,具有超越国别文化背景进行文明对话的优势。在体育文化的相互交流中,体育文化具有传统文化根基,反映当代都市社会生活场景,客观揭示城市居民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民众的精神向往,易于超越各国不同语言交流的障碍,达到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的目的。体育文化在公共外交中具有优势作用,利于搭建沟通和对话的桥梁,进而使世界各国在体育文化影响下,对于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国家与城市产生新的认知,获得好感。

体育精神与城市精神在全民参与中深度结合,为举办城市增添体育文化色彩。可以说,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有利于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世界交流,扩大了城市间国际交往的渠道,成为城市公共外交的重要搭载平台。在大型体育赛事申办、筹办和举办过程中,体育文化凝聚世界人民向心力,表达着人民向往美好和平生活的人文情怀。国际体育赛事使城市成为向国际社会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体育合作精神和推动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公共外交特征如图1所示。

图1 国际体育赛事的公共外交特征

3 运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具备的主体多元、受众广泛、传播媒体技术高超等特点,使其发挥公共外交作用,在对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为城市国际化发展提供动力,为城市国际交往功能的提升累积硬实力与软实力。

3.1 推动塑造国际交往服务环境

借助体育赛事加强城市战略规划,是提升城市功能的直接路径,尤其对于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而言,举办赛事的城市往往把国际体育赛事纳入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城市发展规划当中,利用国际赛事举办的机遇,促进城市开放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提高城市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居民生活质量。特别是当城市承接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时,城市往往将举办赛事纳入某一阶段城市治理的内容,从而推动城市加快基础设施改造和更新、城市交通治理改善、城市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提高。

在城市举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期间,举办城市投入大量资金,在基础设施、比赛场馆、道路绿化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改造和完善有利于形成国际交往良好的硬件环境,在客观上积累了城市的实力,展示了城市的魅力,使城市更加开放发展,从而国际交往功能得到提升。

政府外事部门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城市国际交往功能提升的重要方面。赛事的举办促进地方政府对公共外交加以重视,提高对外交往服务意识。许多城市借此契机,加快推进城市治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提高国际交往服务能力,促进城市国际化发展,使城市更全方位地进入国际视野而进行开放式发展。

3.2 动员社会力量塑造城市形象

由于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比赛规格高、运动技术水平高、承办要求高,因此,重大赛事从申办到赛事举行要经历长时间的跨度,举办城市随着媒体信息的国际传播,长时间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这期间,传播的信息内容不仅有赛事本身情况,而且更多是来自举办赛事城市的相关信息,包括城市风光、美食、住宿、交通、购物等方面的信息。“知名体育赛事是大众了解主办城市和主办国人情、历史与现状的窗口。城市营销者可以利用体育赛事的‘窗口效应’,整合各种媒体资源,把赛事宣传与城市营销有机结合起来,使更多的人了解城市鲜明的个性,推销自身的地域特色、社会历史人文特色、诱人的商业、投资和人居环境等。”[5]大量的媒体报道把城市历史、民风民俗、市民价值观念与精神风貌传送到国外公众舆论中,从而树立城市形象,使更多国家的人民了解赛事举办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状况。赛事举办过程中呈现的城市的组织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居民的整体素质都彰显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公共外交着眼于观念领域,重视、回应公众的意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扩大与国内外公众的交流和沟通,目的是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6]体育赛事为城市全面展示品牌形象提供了契机,城市为举办赛事精心筹备、塑造城市形象、全方位地展现城市品牌的行为都面临与国际组织、其他城市交往的过程,也是在世界舞台上传播城市信息的公共外交的过程。城市在承接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借助国际体育赛事本身的影响以及赛事相关报道信息,动员社会力量全方位地展示软实力、塑造形象,为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提供难得的契机。因此,城市适合在赛事举办期间采取系列的公共外交活动,深入细致地报道赛事,立体形象地展示综合实力。

3.3 推动城市国际传播功能提升

虽然赛事进行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任何一场大型赛事的筹划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度重视体育赛事活动,一方面完成了自身功能需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公众在文化层面的相互了解。实践表明,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对于举办城市的美誉度与知名度具有正向影响,而较好的城市形象与较高的知名度则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就是打造极具号召力的城市名片。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本身就是一次城市自我形象和城市特色向世界展示的机会。广泛传播城市形象客观上提高了国际传播水平,使城市不断完善国际交往功能。

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信息传播需要举办城市保障媒体传播的便捷,从而推动城市加强媒体的现代化建设与完善。在众多媒体形态当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融合发展,融媒传播以高新科学技术为支撑,依赖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举办城市需要紧跟信息化、网络化为核心内容的信息发展趋势,确保传播技术满足信息传播的需要。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为举办城市提供了国际传播功能提升的动力,通过增强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广泛传扬城市精神,运用国际体育赛事进行公共外交活动。在适应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居民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运用微信公共号、微博和视频转发等自媒体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提高,技术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3.4 推动城市国际文化交流功能提升

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提供全民健身的重大机遇。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能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发挥良性互动的作用,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的进程中推动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在赛事举办期间,往往举办系列体育活动,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体育赛事活动举办结束之后,相关的体育场馆与基础设施往往向社会广泛开放,向群众提供全民健身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场所。通过体育赛事带动国际交流与传播活动广泛开展,深入地、全面地、多层次地展现国家文化价值观念,进行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同时,将国际体育赛事中的体育精神与城市精神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

把国际体育赛事作为公共外交的平台来看,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推动城市国际交往功能提升的表现如图2所示。

图2 国际体育赛事推动城市国际交往功能提升

4 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推动北京国际交往功能提升分析

北京国际交往功能的提升受到了国际体育赛事的推动性影响。以20世纪90年代的亚运会和21世纪初的奥运会为典型代表,众多国际体育赛事及系列相关活动在北京举办。随着国际赛事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加与扩大,北京在承接赛事过程中,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传播城市形象,宣传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国际交往功能。

4.1 推动加强国际化设施建设

亚运会与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为北京提供了加速城市国际化建设的动力。为了在赛事举办期间更好地开展体育产业合作,高度重视地方外事工作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完善赛事举办的全过程规划,做好城市的国际交往服务。

在城市空间规划方面,北京市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优化调整城市布局,完成城市功能分区,打造特色国际交往功能区,完善使馆区相关区域、机场等地区的服务功能,提高国际化服务水平。与赛事准备相伴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形成了一批文化艺术中心区、科技会展中心区、商务贸易中心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集聚区,大幅度提高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成为国际交往的保障。北京国际交往功能迅速提高,不仅成为体育赛事中心,而且成为重要的国际峰会和展览会中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道路、场馆建设等进行进一步修缮,建立起先进发达的通讯网络、迅捷方便的交通体系、生态环保的工作和生活设施。从场馆建设、健身产品生产与销售、体育彩票发行,到各种传媒的发展,体育相关的产业不断得到发展,领域覆盖广泛,包括与体育相关的旅游、餐饮、酒店、商业、娱乐等。这些领域在国际合作中进入到全球体育产业链,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此过程中,体育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了城市综合服务与管理能力的提升。可见举办体育赛事推进了城市体育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城市面貌更新。

北京把系列性、常规性的国际体育赛事融入全民健身的生活方式当中。全民健身专项活动场地、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城市社区健身步道、骑行绿道工程建设的实施,形成了多元化社区全民健身的新格局。充分整合与配置各种资源,同时依靠群众参与,既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又切实做好赛事的服务保障工作。借助承办赛事的契机,结合城市治理的需要,发展体育进社区活动,让全体市民重视体育赛事,并在体育赛事中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推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促使城市战略规划及时推进,推动城市治理工作前瞻性规划,提升城市硬件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4.2 推动提升国际交往服务能力

北京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增强了城市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为城市功能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地方外事部门特别重视国际体育赛事的承办工作,把其融入对外开放大局。一方面,政府树立开放创新的服务意识,综合协调各部门配合工作、精细管理,不断推动涉外管理社会化服务,提高标准,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外事服务水平,把发展体育赛事与城市建设目标定位与城市功能优化提升紧密相连,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有效运用北京涉外资源,协调各方共同参与国际体育赛事相关活动;另一方面,重视整体市民素质的提高,开展诸如市民讲外语、“小大使”互访等全民性的活动,增加市民参与公共外交活动,在国际活动中抓住时机,加强对国际交往知识的掌握与传播。“北京奥运会既坚持申办时的承诺,遵守奥林匹克规则,同时又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奥林匹克元素和中国文化元素的完美结合上有所创新;在满足奥运会举办的一切条件之外,大量地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从而大大地丰富了奥运文化。”[7]

体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城市国际交往的内容,更推进了北京城市国际交往功能的不断提升。在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进展过程中,北京在组织体育赛事、项目培训、体育文化交流等方面接待来访组织与人员,提供高品质的国际交往服务。北京加强体育文化走出去,积极开展民间体育国际交流,向国际推广传统体育项目,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国际体育赛事,促进体育文化交流,开展体育国际合作,为北京体育发展提升外事服务能力。

4.3 推动构建国际传播体系

除了亚运会与奥运会以外,北京系列国际体育赛事不断举办,诸如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NBA北京赛、北京国际长跑节、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际足球邀请赛等赛事,每年参赛选手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直播赛况吸引世界数以亿计的观众。观众人数多,社会影响力大,吸引国际主流媒体进行赛事报道。为极大地提高北京城市的知名度,满足国际传播的需求,北京加强国际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等会议报道的配套措施建设,使之达到安全、齐备、迅速等指标,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注册记者提供服务。电视台、互联网、报纸等各大媒体也通过对体育赛事的大篇幅专题报道和实时跟踪报道,传播到全国各地,使体育赛事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随着互联网媒体传播的迅速发展,不断推动新媒体技术与体育广告的宣传效果相结合,提升了城市的国际传播效果。广播、电视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现场比赛的信息随时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数以亿计的观众记忆里不仅留下体育赛况,而且注入城市印象。另外,北京借助赛事举办时机,通过讲座、会议等交流方式,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转发等新媒体手段大力开展国际传播活动,宣传北京体育文化,使国际传播体系逐渐完善。

5 结语

从公共外交角度来看,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为举办城市提供了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平台。城市举办赛事既使政府在国际交往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又使各种团体、企业、事业以及个人等主体通过体育赛事参与对外交往,提供了城市国际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扩大了城市公共外交的活动范围,使城市的开放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城市公共外交的过程是城市历史、民风民俗、市民价值观念与精神风貌对外传播的过程,而国际体育赛事中的体育精神与城市精神的结合,能够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从而推动提升国际交往功能。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国家、地区或城市与世界建立联系的一条捷径,大型体育赛事的主办地均选择在城市举办,这为城市的政治影响力彰显提供了最佳契机。”[8]在赛事信息传播过程中,“大型体育赛事就好比是一个‘打开着的窗户’,向外界详细地述说着举办城市的各种形象,还要依托好养育这一方人的这片土壤,利用好其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更具内涵的品牌”[9]。城市地方政府要利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举办之机,整合社会多方资源,汇集万众之力,遵循政府监管、企业承办、市场运营的模式,动员全社会广泛地参与大型体育盛会,参与办好体育赛事。要把城市发展目标与城市精神进行大力传扬,深度结合城市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系列报道和专题报道,借助赛事的相关信息向国际社会传扬城市精神,既提升城市知名度,又能够使城市凝聚向心力,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到城市功能提升的各项建设当中。要着力将国际赛事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传播城市建设过程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蕴含着的深厚人文情怀与文化底蕴,让体育精神融入城市的人文情怀,进一步展示城市魅力,培育市民精神,凝聚人心,逐步形成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向心力。比如,在冬奥会的筹备过程中,挖掘文化资源,“认识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现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借鉴与创新”[10]。

正是因为国际体育赛事提供城市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平台,所以城市地方政府需要重视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并抓住机遇,通过城市规划、城市营销、城市精神传扬等路径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当城市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城市故事在世界传播、城市品牌得以树立、城市精神广泛传扬之时,城市便在国际赛事举办的氛围中走向世界,在深入开放发展中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外交赛事
本月赛事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畅聊体育赛事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