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07-22夏邦红庞勇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3期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价值

夏邦红 庞勇

【摘 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6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放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治疗中,结合腹腔镜的疝修补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2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其发生原因多是因为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1];此外,老年人因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等疾病,致使腹压升高,为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2]。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3]。本文總结并归纳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76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29~72岁,平均(45.73±1.48)岁;腹股沟斜疝34例,腹股沟直疝4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28~73岁,平均(45.82±1.43)岁;腹股沟斜疝33例,腹股沟直疝5例。样本数据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上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强。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腹股沟疝患者;②无既往病史者。

排除标准:①复发疝患者;②哺乳期妇女及孕妇;③有心肝肾重要器官功能病变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患侧腹股沟区斜形切口,长约6-8cm,逐层切开,找到疝囊,游离至疝囊颈,高位结扎,剪去多疝囊,将聚丙烯网塞填入疝环内。于精索后方安置大小合适的聚丙烯网片,缝合固定于腹内斜肌、腹股沟韧带、联合肌腱、耻骨结节等,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观察组患者腹腔镜下疝修补术,采取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全身麻醉,取患者仰卧位,在脐下切开1cm弧形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置入Trocar及腹腔镜,探查腹腔明确诊断后,再分别在脐下2cm左右两侧腹直肌外缘作0.5cm切口,置入5mm的Trocar,在内环口上方2cm处切开腹膜,长约6-8cm弧形切口,向下游离腹膜,将疝囊拉回腹腔,斜疝不能完全将疝囊拉回腹腔时,可离断疝囊,向下继续游离,精索腹壁化,约6cm,扩展腹膜前空间,内侧到耻骨联合,外侧到髂前上棘,置入15cm×10cm的聚丙烯补片,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腹膜切口。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尿潴留等)发生率。

1.4 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模拟评分法( VAS)评价患者术后疼痛情况,VAS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

1.5 统计学方法 取得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和住院时间由()展现,行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析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式均顺利完成,术中均无脏器、血管神经等损伤。随访半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病例。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2.51±1.47)min,与对照组的(42.49±1.46)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74,P=0.743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14±1.64)ml,少于对照组的(21.07±2.51)ml,差异统计学意义(t=12.6144,P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观察组在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尿潴留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阴囊血肿4例、尿潴留2例。数据显示,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1/38),低于对照组的18.4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94,P =0.0249)。

3 讨论

腹股沟疝多是由于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而致病。绝大多数的腹股沟疝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查体确诊。如果疝比较小,表现不典型,可以通过B超检查就基本可以确诊。手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唯一可靠方法,较少复发。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医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4]。

此项试验中,治疗后,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显示出P<0.05的结果,两组存在分析意义。根据上述材料,表明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治疗中,结合腹腔镜的疝修补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王桐生, 丁磊, 赵爱民,等. 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经正中线切口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研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 16(2):118-121.

刘威, 沈根海, 高泉根,等. 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在女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 32(10):1672-1674.

杨栋, 吴晓明, 刘丰,等. 腹股沟疝腹腔镜下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于老年患者的综合疗效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18):3492-3495.

马天林.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21):25-26.

猜你喜欢

腹股沟疝腹腔镜价值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一粒米的价值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给”的价值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