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7-22张丽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3期
关键词:胃溃疡奥美拉唑治疗

张丽

【摘 要】目的:关于胃溃疡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价值探究。方法:选取160来我院诊断及治疗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待确诊为胃溃疡后,将患者随机分组, 分别使用雷尼替丁(对照组)、奥美拉唑(观察组)药物方案进行干预,记录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果好,各项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干预胃溃疡期间,选择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治疗结果,有助于患者疾病尽快康复。

【关键词】奥美拉唑;胃溃疡;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9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01

现阶段受到巨大社会生产生活压力及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我国患有胃溃疡疾病的人数不断攀升,给人们正常生活、生产活动的有效开展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腹胀、腹痛、反酸等胃肠道不适情况时,需要即刻就医接受治疗,以便胃溃疡相关症状可得到有效改善与好转[1]。分析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情况,可知该疾病具有病情严重、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临床多采用药物疗法来预后,但是由于用于胃溃疡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例如阿司匹林、雷尼替丁、铝碳酸镁、奥美拉唑等),不同药物的应用效果及服药不良反应存在较大差别,所以本文研究胃溃疡疾病药物治疗疗效期间,制定两种用药方案分组进行应用,结合患者疾病的干预结果,评价适用于胃溃疡治疗的最佳方案。研究内容包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9年11月~2017年12月消化内科接收的患者,经检查属于胃溃疡的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作以不同药物方案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观察组中男女人数持平,各为40例,平均年龄为(37.9±2.5)岁,平均溃疡直径为(6.8±0.4)mm;對照组中男性多于女性,人数分别为43例、37例,平均年龄(38.6±2.7)岁,溃疡平均直径(7.0±0.5)mm。对比患者上述基本资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雷尼替丁胶囊药用方案,指导患者每天服用2粒雷尼替丁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5048204H;生产企业:广东逸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分两次于清晨、晚间睡前口服。观察组-奥美拉唑肠溶片药物方案,该组患者每天分2次口服40mg奥美拉唑肠溶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871;生产企业: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1.3 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8周的药物治疗,应用显效、好转、无效评价患者疾病预后质量,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全部消失,病灶经胃镜检查未见炎症且溃疡面消失为治疗显效;患者各项症状与治疗前比较部分改善、溃疡面明显缩小为治疗好转;患者症状无任何变化、溃疡面继续扩大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治疗显效与好转人数总和的百分比。测量患者治疗后的溃疡面直径及对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晕眩、胀气等不良反应例数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软件统计学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患者溃疡直径方面,治疗之前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平均溃疡直径接近,两组比较后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次观察患者胃溃疡面溃疡直径,均有减少表现,其中观察组患者溃疡减少范围大,平均溃疡直径为(1.5±0.8)mm,远低于对照组的(5.9±1.3)mm,数据对比T=25.7822;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人数多,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该组未有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低,该组发生服药后不良反应人数多达7例,分别为4例恶心呕吐、2例胀气、1例晕眩,后续不良反应患者经过调整用药方案继续治疗后,已经全部康复出院。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存在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参见表一:

3 讨论

胃溃疡为临床多见疾病之一,属消化性溃疡疾病,多在患者身体的胃窦、裂孔疝、胃角等部位发生,发病后经过胃镜检查相应部位可见直径较大的溃疡面,致病原因复杂主要包括人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长时间服用激素替代药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药物、长期饮用咖啡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压力大且精神紧张等,临床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持续时间约为2小时,部分患者发病后未见明显的疼痛症状,而会出现胃穿孔、胃出血等严重症状,所以该疾病给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及精神压力较大,需要早发现及早治疗,以此方便医生抓住患者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疾病治疗,可有效缓解疾病痛苦及提升患者疾病预后质量。

结合临床诸多学者对于胃溃疡疾病治疗疗法的研究文章,可以了解到现阶段胃溃疡疾病使用药物疗法干预结果好,临床医生可在检出患者疾病后,基于患者患病的基本情况,把握消灭幽门螺旋杆菌、抑制胃酸过量分泌、修复及保护胃黏膜的治疗重点,编制具有较强可行性及应用有效性的药物治疗方案,以便用于患者疾病治疗后,保证患者的溃疡疾病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及干预,最终能够彻底杀灭致病菌,根除胃溃疡,避免患者疾病的再次复发情况出现。当前治疗胃溃疡疾病疗效较好的药物非常多,其中奥美拉唑为治疗常用药物之一,临床应用于胃溃疡疾病治疗的价值非常高,奥美拉唑属质子泵抑制剂(第一代)的一种,具有弱碱性特点,患者服药后药物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可以迅速的作用于胃部,进而可在胃黏膜细胞处细胞内进行大量分布,有效控制胃壁细胞内质子泵活跃性,使得细胞内的H-K-ATP酶受抑制,促使患者胃部分泌出的胃酸量可得到有效减少,而且溃疡面处聚集有较多的血小板,可对胃蛋白酶活性加以抑制,缓和血痂分解速度,从而达到阻止胃酸过量分泌的目的;同时奥美拉唑药物作用于患者病灶后,药物可对患者胃部出现的大量幽门螺旋杆菌生长量进行控制,避免致病菌的大量生长繁殖,从而确保患者体内胃肠道处菌群平衡,有效调节及改善菌群失衡情况;此外该药物于患者机体内的作用时间长,一般患者在清晨口服后,可在患者身体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胃酸分泌量控制,进而保证服药患者胃酸可升至3以上,而后药物可随着患者肝脏进行代谢及排出处理,不会引发患者发生诸多不良反应。分析陈万桥进行的胃溃疡疾病治疗研究,可知文章中的观察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干预病灶,患者患病后的相关症状得到极大的控制与改善,而且患者胃黏膜有着良好的愈合效果,该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所以提示奥美拉唑适用于临床胃溃疡疾病的治疗[2]。雷尼替丁在现阶段的胃溃疡疾病干预中同样较为常用,该药物属受体拮抗剂的一种,对于胃酸分泌作用、胃蛋白酶活性均可进行抑制,进而保护患者受损胃黏膜,但是研究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发现一些患者服药后会出现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 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所以将雷尼替丁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与奥美拉唑进行比较,发现奥美拉唑药物在干预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略胜一筹,不仅可有效治愈患者疾病,避免再度复发,而且患者服用药物期间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风险非常低,所以奥美拉唑药物在治疗胃溃疡疾病过程中的用药效果好[3]。本文研究中,80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胃溃疡的两个月内,连续服用了奥美拉唑药物,分析该组患者疾病治疗数据,发现大部分患者用药后疾病治疗有效,并且该组患者全部没有发生不良反应,而研究使用雷尼替丁治疗的对照组发现该组患者出现治疗无效及服药不良反应的例数多,说明奥美拉唑药物应用后的临床疗效优于雷尼替丁。

综上所述,患者胃溃疡疾病确诊后,医生需要在掌握治疗该疾病的不同种类药物药效、安全性等内容及患者用药禁忌症后,大力进行奥美拉唑治疗方案的应用及推广,确保患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孙丽娜,王兆根,林勇,王剑辉.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7,23(36):152-153.

王琳萍.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4):135-136.

周连章.奥美拉唑的药理机制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99-100.

猜你喜欢

胃溃疡奥美拉唑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