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

2019-07-22高军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3期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盐酸氨溴索沙丁胺醇

高军

【摘 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与沙丁胺醇联合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其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肺功能、CPR与ESR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CPR与ES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其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沙丁胺醇;支气管扩张;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01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病因素为肺部组织感染、支气管阻塞,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1]。现在临床上该病的治疗关键主要为促进支气管内分泌物尽快排出,确保患者呼吸气道畅通。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扩张进行治疗,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从我院2018年1月~12月之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病人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标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女22例,男18例,年龄在36岁~68岁之间,平均为(53.18±12.39)岁,病程最短为4年,最长为34年,平均为(23.5±13.8)年;对照组女21例,男19例,年龄在38岁~66岁之间,平均为(53.22±12.41)岁,病程最短为3年,最长为35年,平均为(23.7±13.9)年。组间各项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包括氧疗、祛痰、补液、抗感染及纠正酸碱平衡与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在其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液5mg+0.9%氯化钠溶液2ml,采用氧驱动射流雾化器,药物雾化之后吸入,期间的间隔约为8h,盐酸氨溴索30mg/次,3次/d,1周为1疗程。

1.3 疗效评估[2] 两组患者入院第一天、治疗完成后,分别测定其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一秒呼气容量)与PEF(肺功能呼吸峰流速),测定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沉等指标,统计并记录咳嗽好转的时间、痰量大小、痰液性质、肺部啰音等数据。患者临床疗效判定:(1)显效:患者咳嗽症状消失、肺啰音减少明显,痰量减少超过70%;(2)有效:患者咳嗽、啰音等症状减少,痰量减少在30%~70%之间;(3)无效:患者各项症状均无好转,甚至出现严重趋势。

1.4 统计学分析 各项参数指标均采用软件SPSS20.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描述为(),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为(n,%),卡方检验,最终统计学结果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明显。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對照组总有效率为70.0%(28/40),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x2=8.658,P<0.05)。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FVC分别为(3.48±0.58)L、(2.47±0.53)L,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x2=8.13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FEV1分别为(2.78±0.39)L、(1.69±0.44)L,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x2=11.72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PEF分别为(5.44±0.93)L/s、(4.03±0.83)L/s,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t=7.154,P<0.05)。治疗后患者CPR与ESR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CPR分别为(9.89±3.55)mg/L、(15.99±5.35)mg/L,观察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t=6.00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ESR分别为(5.24±2.63)mm/L、(8.98±6.25)mm/L,观察组指标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t=3.488,P<0.05)。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微生物与炎性分泌物阻塞气道,损伤气道,支气管肺组织受到感染之后,其炎性细胞聚集后会释放出炎性介质,损伤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引发支气管壁弹性消失,最终造成支气管扩张的出现[3]。咳痰湿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急性期发作期间痰量比较多且不容易咳出,因此临床上会进行排痰。

盐酸氨溴索的作用机制是溶解黏液,以改善患者肺部活性物质分泌,激活呼吸道黏膜纤毛功能,增加纤毛运动的频率,从而改善痰液与纤毛黏力,帮助排出痰液。沙丁胺醇作为一种β受体激动剂,可以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增加细胞内环磷腺苷含量,以松弛气管平滑肌,除此之外,还能起到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增强纤毛清除的效果,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释放炎性物质的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扩张进行治疗,其整体效果明显好于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P<0.05,提示这种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明显更好,这一结果与蔡海彬等报道具有一致性[4]。

综合以上内容可见,采用盐酸氨溴索+沙丁胺醇对支气管扩张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气道炎症与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张广花.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1):117+119.

韩冰冰,韩敏,李广森.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100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0):142-143.

姜岚.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0):134-136.

蔡海彬,刘国雄,谢坚,蒲红兵,黄燕妮.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J].西北药学杂志,2018,33(01):113-116.

猜你喜欢

支气管扩张盐酸氨溴索沙丁胺醇
福莫特罗与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瘦肉精(硫酸沙丁胺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分析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沙丁胺醇对老年大鼠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