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悟”并重,激活小古文教学
2019-07-19王勤
王勤
《守株待兔》这篇小古文改编自《韩非子》,这篇课文有两个特点:第一,小古文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級上册中首次出现,只有注释没有译文,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第二,既然是寓言,寓意理解免不了多元。《守株待兔》以耕者的口吻告诫人们:不要想不劳而获,不能心存侥幸,不能把偶然现象当成必然之事,不能遇事不知变通……
三年级的学生对《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并不陌生,多数孩子听过或看过白话文的寓言故事,大体了解故事的情节,但要做到读通、读懂小古文,真正读出小古文的节奏和韵味,能够从多角度理解寓言所蕴含的寓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学情,笔者采用“读”.“悟”并重的方法,进行小古文教学,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以“读”为主线,组织各种学习活动
1.看图猜寓言,导入新课。
通过“看图猜一猜”游戏,让学生看着图片说出“自相矛盾”“狐假虎威”等学过的寓言故事,在复习基础上出示《守株待兔》图片引出新课,学生在玩“看图猜寓言”游戏中,完成了新旧知识的链接。
2.初读课文,了解小古文的大体内容。
看到课题,你了解这个故事吗?提名讲述;自读小古文,看看这篇课文与刚才同学们讲述的有什么不一样?初步感知小古文语言凝练的特点;这节课咱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学生自主练读课文。
3.指导读通课文,理解小古文的意思。
出示课文,提名朗读,指导读准“触株、折颈、耕者、释其耒”等字词的读音;借助注释,理解“耒”“耕者”等字词的意思,并指导书写“耕”“冀”等生字;提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点拨:“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一难读句子,重点指导读准停顿;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范读课文;提名朗读,共同评价,让学生在诵读实践和倾听评价中,进一步感受小古文的味道。
二、 以“悟”为手段,激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
1.想象情景、练习说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可见兔子当时跑得怎样?
(2)野兔为什么这样拼命地跑?
(3)种田的人看到撞死的野兔,他是怎么想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练习说话:
第一天过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个星期过去了,“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个月过去了,可是,他却依然“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想的都是兔子撞死的情景。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
教师板书:不劳而获 心存侥幸
2.角色体验,在真实的劝告中感悟寓意。
(1)自由朗读“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一句,边读边悟:宋国人笑他什么?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近寓意:
一笑他——想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二笑他——把偶然现象当成了必然事情。
三笑他——不知变通、不会灵活处理问题。
(2)角色体验、劝告种田人:如果你就是那位种田人的邻居,看到他最后一无所获,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在角色体验和真实的学习任务中有话说、有理讲,不仅激活了思维,还深刻感悟了寓意,体会到了古为今用的乐趣。
3.读出古文韵味,熟读成诵。
小古文简短、朗朗上口,指导学生把小古文读好、读出韵味大有文章可做。在教学的最后板块,笔者再次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在琅琅书声中结束本课学习:
自由朗读课文,读出小古文的韵味;古文没有标点,去掉标点符号练习朗读;古文以前排版是竖着的,出示竖排的小古文再读;播放古筝曲,学生随着曲调再读小古文,读出抑扬顿挫;练习背诵小古文。
学生反复诵读,感受小古文的语言凝练;边读边想,体验小古文的鲜明形象;思考品味,感知小古文的深邃寓意。小古文虽然距离学生生活很遥远,但通过“读”、“悟”并重的教学方法,学生就能读得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小古文学习同样可以充满张力和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