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课堂建构历史解释的实践探究

2019-07-19王文坚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实践探究智慧课堂

王文坚

[摘   要]文章尝试基于智慧课堂,为学生建构历史解释进行引导示范、追溯本源、传授方法,以培养学生收集史料、解读历史信息的方法,训练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的初步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高度。

[关键词]智慧课堂;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6-0072-02

一、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的新思考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践中却不易落实。师生在建构历史解释时,要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注意教材的合理运用和史料的甄别,用心获取、研读、理解史家的相关著作及解释。

这里的智慧课堂是指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创新融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云平台的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师可时而打开电子书包,现场获取网络上或自备的视频、图文等素材;时而采用移动终端即时诊断,实现大数据反馈或实时上传互评;时而通过白板、遮幕、抢答等交互式功能,将科技注入历史课堂,提升历史学习的可视性、趣味性、诊断反馈性。

借此,教师要注重积累、挖掘、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将历史解释培育与智慧课堂有机结合,借其即时反馈诊断性、资源共享性、教学交互性等优势,为帮助学生建构历史解释开启新模式与实施路径。下文是将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中的《碰撞与冲突》与智慧课堂相结合的一节电子书包新授课。从历史维度看,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历经工业时代的浪漫情怀之后,发生了多元的碰撞与冲突,开始了破冰之旅,逐渐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文学,学习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能提升学生的艺术价值鉴赏能力,增强课堂艺术美感;从现实角度看,“艺术是没有国界的”,理解这一时期文艺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提升历史解释建构能力。

二、问题的尝试——引导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的巧实践

(一)基于智慧课堂的灵魂追求,为学生建构历史解释作引导示范

中学历史课堂普遍存在“一节好课前提要有自己的灵魂”的认同。“课魂”通常贯穿于教学目标的确立、实施与达成环节,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感悟史学,并为学生建构历史解释进行引导示范。

《碰撞与冲突》一课由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民族乐派音乐、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绘画三个子目录构成,构设的课魂是“以珍珠为喻”,将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作品比喻为珍珠,联系贝(蚌)在不断的摩擦、碰撞与冲突中将外来异物包裹起来,渐变成珍珠的过程,理解教学重难点,即文学艺术作品在不断的碰撞与冲突中所反映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重构教学流程,实现知识迁移(见下图)。

“了解珍珠”环节,借助智慧课堂云平台的图片、音乐,引导学生分享网络作品的具体内容,梳理本课的主干知识;“理解珍珠”環节,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即“灵魂”及作者丰富的情感;“升华珍珠”环节,借助智慧课堂移动端推送功能,联系现实,使学生加深对现代一些“珍珠”的认识,形成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区别文学艺术的现象与本质并内化为方法归纳;“精品珍珠”环节,以一颗珍珠为主线,在智慧课堂电子书包里布置课后作业:从冲突、碰撞、趋同的视角拟写一篇“弘扬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的历史小论文。

基于智慧课堂的课魂立意,使这节课的科技性、纵深度、人文性呼之欲出,启迪学生思考历史、建构历史解释。艺术没有边界,古今中外传承下来的大量文化因子是历史教学的宝贵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智慧课堂对历史追根溯源,自觉地挖掘、利用世界上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把历史教学与世界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整合立意、建构解释,使学生从历史回归现实,以史为鉴。这就验证了智慧课堂环境下以珍珠为比喻的课魂的精彩追求,为学生建构历史解释具有引导示范的作用。

(二)基于智慧课堂提升学生史料收集协同能力,为学生建构历史解释追溯本源

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前提是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获取、提炼和理解。传统史料教学,通常是教师收集几段史料引导学生解读,既难以提供充分的史料发挥学生的主体协同作用,更难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推理、批判,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史料教学。

在智慧课堂,教师在电子书包里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找出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文学艺术的相关史料,认识当时两对最突出矛盾”,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各学习小组依据学习任务单,对收集的史料初步整理筛选,然后发布在云平台。其中几个学习小组通过搜索工具迅速收集整理了四则颇有价值的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材料二    在社会上,“迈达斯的祸害”到处弥漫,就好像古希腊寓言中的国王迈达斯一样,人们贪婪的企图把一切都变成黄金;在闪闪发光的金钱面前,花朵、诗歌、友谊、爱情,一切都黯然……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    《近代工业的兴起》一书的封面图片,韦国栋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在智慧课堂,教师整合学生收集的材料一、二、三,引导小组讨论:掌握19世纪社会背景,认识当时两对最突出的矛盾,分析为什么把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作品比喻为一颗珍珠。各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合作使学习变得更为深入,教师借助移动终端拍摄学生成果并完成推送,师生、生生之间即时互动、互批互改,使学生理解了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与殖民国家之间两对最突出矛盾的摩擦与冲突,明白了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为何犹如璀璨的珍珠,从而掌握了课魂。这种学生探求原生态史料的尝试,远比传统的教师讲授更高效。

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史料浩如烟海,真假难辨,因此史料的真实性往往有待考证。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进行考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之间进行分享、想象、推理、辨析,有利于探索收集史料、解读历史信息的方法,同时提升建构历史解释的初步能力。

(三)基于智慧课堂指引学生善用历史比较的方法,为学生建构历史解释传授方法

中学历史教学主张史料精简,因此教师要不时提点学生,善于“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同类事物找差异,不同事物找共性”,分辨历史事物、细节的异同,运用和挖掘史料来实现目标达成,深化对历史的认知。

分析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时,笔者以为经过之前的教学互动,没有必要提供史料,于是直接设问:“这颗珍珠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该问题难度不大,但遗憾的是全班沉默。面对如此窘境,笔者借助智慧课堂的随机抽人功能抽选了一个学生,追问:“你最熟悉哪国的国歌,与大家分享一下好吗?”惊叹的是,该生迅速拿起学生移动端,利用搜索功能搜尋《义勇军进行曲》视频并点击播放,有点紧张地跟唱起来。难以想象的是全班学生先后起立,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义勇军进行曲》是在中国最黑暗的时候创作的,起到了激励国人反抗、奋进、争取民族荣光的作用,通过鲜明的比较使学生明白中国国歌与当时的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何其相似。尽管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国度和环境,学生仍然能理解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具有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价值,引起了他们对世界历史、文化更多的思考。这一过程性教学不仅给学生传递了历史学科家国情怀价值和世界意识视野,传授了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的方法,还使学生史识、史鉴的高度有所提升。

三、问题的省思——引导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的真落实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新媒体新技术与历史核心素养相结合,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难以真正落实于日常教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器”, 不仅是各类智慧云平台或设备,更应该是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更多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理念落实于日常教学中。追寻创新意识,寻求多元手段,整合智慧资源,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体现智慧课堂的功能和课堂中“人”的智慧。让新媒体真正成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工具,让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历史教学的目标与方向,这样,历史课程才能不断发掘教育潜能,提升教育价值,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哈孟德夫妇.近代工业的兴起[M].韦国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8.

[2]  张卫良.“商业社会”英国近代早期的一种新观念[J]. 浙江学刊, 2008.

(责任编辑   袁  妮)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教育学院2017年基础教育研究课题项目《基于智慧课堂的“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YYB-201704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实践探究智慧课堂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从未知到已知: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