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运用思考
2019-07-19李寅
李寅
摘要:数形结合是解答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找到解答方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把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观的空间形象,能够顺利地将数学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解答问题的效率。本文结合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具体分析了数形结合的运用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形结合 运用
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所以在讲解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数形结合,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数量关系,最后引导学生解答问题。在实际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就是把较为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具有直观性图形融合在一起,使得数学公式变得具象化,也就是从“数”转化为几何学的一个过程。同时,数形结合也可以通过“形”的方式解答代数问题,提高解题效率。下面,笔者论述了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以便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和质量。
一、数形结合在解决三角形问题中的运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有些数学问题对学生而言十分抽象,如果学生直接从字面含义理解题意,不仅要花费很多精力,还难以找到解答数学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讲解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图形。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而且可以提升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速度。
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人们估测某塔的高度,同水平面中设定两点分别为N和M,并對两点进行测量,点N处可以顺利观测到塔顶C,观测为西偏北大约20°,仰角是60°;点M处测塔顶C,观测为大约东偏北40°,仰角是30°。如果N、M两点之间的相距为130米,请问塔高是多少米?”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题目含义画出对应的图形,等学生画出图形后,就可以画出对应的方位图,然后通过分析方位图快速找到解答问题的方法,即在平面NMD中,求出∠NDB,结合仰角正切值可以找到ND和BD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NBD余弦定理,计算出ND和BD的长处,最终求解出CD的长度。在解答问题时,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解答问题,可以有效提升解题的速度。
二、数形结合在解决函数问题中的运用
函数知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解题难度较高。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函数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数形方式,通过观察函数图像,顺利找到解答数学问题的方法。
如有这样一道函数题目:“函数f(a)=3-a+2a-4存在零点的个数为多少个?”在解答这一数学问题时,教师首先要明确题目中涉及的知识点,让学生找到根的存在性,然后判断根的个数。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让学生掌握函数零点的含义,促使学生结合题目顺利转化问题,即把f(a)=3-a+2a-4的零点个数问题转化为y=3-a和y=4-2a,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画出函数图像,并要求学生观察交点。学生会发现y=3-a和y=4-2a有两个交点,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为函数f(a)=3-a+2a-4存在零点的个数为2个。
由上可知,在处理函数问题时,教师可以将数形结合引入解题过程中,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
三、数形结合在解决集合问题中的运用
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数学知识点就是集合,这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基础知识。在解决集合的相关题目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快速找到问题的核心,然后理解数学问题,找到解答数学问题的方法。
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集合问题:已知存在一个集合P,其中P={a|a=2m-1,m∈N+,且m≤50},另一个集合Q,即Q={2,3,5},求解集合T中的元素有多少个,其中T为{zy|z∈P,y∈Q} ()。
A.140 B.146
C.133 D.116
通过分析可知,这道题目涉及集合知识,要求学生能判断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生直接按照题目的内容理解和解答问题,不仅难以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还会浪费学生大量的思考时间,降低学生的解题效率。此时,教师可以将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目,画出对应的韦恩图,并结合题意得到集合P,其中P的元素范围在1至99之间,逐一与2、3、5相乘,然后除去其中的重复元素,就可以得到答案。在转化为图形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计算出答案。具体解答过程如下:
解:∵P={a|a=2m-1,m∈N+,m≤50}={a|a为1至99之间},Q={2,3,5},
∴可以得到T={zy|z∈P,y∈Q},
若z∈P,而y=2,通过计算可知zy是偶数,一共有50个;
若z∈P,而y=3时,通过计算可知zy是奇数,一共有50个;
若z∈P,而y=5时,通过计算可知zy是奇数,一共有50个。
结合题意,其中重复出现的数字一共是十个,除去这些重复的数字,可以得到最终答案150-10=140,所以答案是A。
这样一来,当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可以借助韦恩图很好地转化数学问题,理清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最终顺利解答问题。
四、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数形结合的方法教给学生,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解答数学问题的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解答和计算数学问题的效率。因为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快速找到答案,所以在讲解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有效地融入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让学生逐渐掌握这一数学解题方法,提高数学解题效率和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云,杨慧娟,朱维宗,等.教师对新课标高中数学教科书的认可情况调查——新旧教科书对比的视角[J].数学教育学报,2014,(3).
[2]苗琼,代钦.中日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列内容的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7).
[3]叶琪飞.高中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教学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7,(3).
[4]叶贵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解题的创新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5,(6).
[5]杨建刚.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法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
[6]王宝玉.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的有效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8).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