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9-07-19支启辉

活力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支启辉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思维能力包括:掌握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学会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和概括出数学数量关系,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等方法,进行演绎推理和逻辑推理,解决数学相关问题,并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推理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

笔者认为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通常引导学生解题,但学生在练习、考试甚至自学中,能否独立思考,思考的方向是否正确,思考的内容是否为解题的关键要素等,都会对小学生的解题造成影响。如果学生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学生在学习中才更具有积极性与创造性。

基于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勇敢提问。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及时表扬该生的勇气,赞扬他的行为,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学习他的行为。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独立探索思考,持有质疑的想法。数学的问题从起点到终点,尽管有时候答案是唯一的,但有许多条路可以解答。学生刚开始或许容易放弃,但经过不断地尝试与努力,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足,多角度的思想之花会越开越烂漫。

一、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简洁性和严密性,能够帮助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说解题思考过程,初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学生的答题思路和方法,检验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如学生能够完整、有条理地说出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该生定能熟记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应用题时,不能忘记除以2,因为他们注意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求一个梯形的面积就要除以2。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要关注学困生,请他们说说想法,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解题过程,才能将知识内化为真正的智力活动,从而深刻地理解知识,并自己运用知识。其次,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小学生自我组织语言不熟练前,均是通过模仿教师和同学的语言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表达要用词准确、语言生动简洁、环环相扣。

二、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能够缜密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它主要体现为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了让学生获得这些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与锻炼。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中,要结合教师所讲解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进行自主探究,分析题干,明确题意,挖掘潜在含义,学生应采用联想的方法把已知条件搭建框架,学会用多种数学思想来解答难题。教學方式主要有:游戏教学方式,小学生注意的时间短,游戏教学可以使他们专注于课堂学习;利用趣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题时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要求分析、推理的时候不能跳步、思考过快;合作教学方式,21世纪的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采用合作教学方式,设计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与学生交流讨论,擦出思维火花,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总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逐步发展、螺旋而上的过程,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与练习中渗透逻辑思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一对辩证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是收集全部的信息,按照平常的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整合知识或者总结方法,构成唯一且确定的答案。这样的思维方式有一个弊端,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过分强调后易导致思维僵化、呆板,学生不能全面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对于一些开放性的应用题就会觉得吃力。发散思维又被称为求异思维,在解决应用题时,扩散自己的思路,改变自己的思考问题方式,寻找不同答案。聚合思维体现了思维的深度,而发散思维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它们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把握基础知识外,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智力发展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练习中要有思维拓展题。学生只有在平时练习中得到不同的训练,对某些题型脱离的原来的思维方式,能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深层次考虑,他的能力才有所提高。当然思维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备课、注重上课、巧设练习、多加巩固。

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数学教师和学生不能只看重数学知识,要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布置一些口头讲解作业,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综合学习水平。例如,太极阴阳图黑色部分面积的计算,可巧用辅助线、割补法等方法求出阴影部分面积,这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简单方法。利用此类题型,让学生练习,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练习中慢慢培养,自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运用赞赏性评价,让学生敢说。学生不愿意说,原因是缺乏自信,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运用赞赞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自信,从而达到学生敢说愿意说的目的。在学生敢说愿意说的前提下,教师应提供相应的平台来锻炼学生,如布置一些口头作业、上课提出问题、让学生讲题等方式,既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结语

总之,老师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从每一堂课、每一个行为去影响着学生,不断地分析、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