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基载氧体的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氮迁移热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

2019-07-18邓征兵郑安庆魏国强赵增立李海滨

新能源进展 2019年3期
关键词:前驱热力学气化

邓征兵,黄 振†,郑安庆,何 方,魏国强,赵增立,李海滨

(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 510640;2.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3.广东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5.桂林理工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0 前 言

污泥气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污泥处理方式,一方面能有效缩小污泥体积并固定重金属,另一方面能产生高品质合成气,回收污泥中部分能源,体现了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原则[1-2]。传统污泥气化方式需要添加气化介质(富氧、富氧-水蒸气),气化成本相对较高。化学链气化是一种新颖的气化方式,是利用一种金属氧化物(载氧体)在两个串联的反应器(燃料反应器和空气反应器)中发生循环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燃料的气化。载氧体在燃料反应器中将晶格氧传递给燃料,实现燃料的部分氧化,载氧体自身则被还原;被还原的载氧体在空气反应器中被空气氧化恢复晶格氧,实现载氧体的循环再生[3-4]。与传统气化方式相比,污泥化学链气化无需添加高成本的气化剂即可实现污泥的高效转化,获得高品质合成气。此外,污泥中N含量较高,传统污泥气化由于气相氧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生成大量氮氧化物(NOx)[5]。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反应温度较低且无气相氧存在,不但避免了热力型和快速型 NOx的生成,而且可明显抑制燃料型NOx的生成,明显减少含氮污染物。

化学链转化过程中,燃料中的燃料氮首先主要转化为 NOx前驱物(NH3和 HCN),然后再与载氧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N2和少量 NO。SONG等[6-7]研究表明,在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燃料氮主要转化为N2,仅检测到微量的NO。GU等[8]研究发现NO的释放主要来自燃煤挥发分的释放以及NOx前驱物与铁矿石载氧体的反应。MENDIARA等[9]基于钛铁矿研究了褐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的氮迁移规律,发现烟气中主要的含氮气体为N2,仅检测到少量 NO。牛欣等[10]研究了污泥化学链燃烧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发现污泥化学链燃烧过程中,NO生成率为0.286%~0.768%,低于污泥空气焚烧NOx的排放量。上述研究表明,NOx前驱物的生成与演化是研究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氮迁移的关键。NH3和HCN是有毒物质,经大气化学、光氧化等作用,会生成二次无机气溶胶,这是形成PM2.5的重要因素[11];同时,作为 NOx的前驱物,NH3和 HCN很容易被氧化生成污染性更高的氮氧化物。污泥化学链气化主要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较低温度下污泥挥发分的析出,该阶段燃料N主要以NOx前驱物的形式释放;二是高温下热解焦油、半焦被载氧体气化,该阶段NOx前驱物被载氧体催化氧化。

目前关于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燃料N迁移转化的研究较少,NOx前驱物与载氧体反应路径尚不明确。本文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采用HSC Chemistry 6.0热力学软件模拟了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 NOx前驱物与 Fe2O3载氧体的氧化还原行为,分别考察了NH3、HCN以及NH3和HCN混合气在不同氧化铁与污泥摩尔比(OC/SS)下的氧化过程。此外,基于Fe2O3/Al2O3混合物(FeAl)载氧体,研究了污泥化学链气化与污泥热解过程中 NOx前驱物的释放特性,并与热力学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污泥来自广州顺德污水处理厂。含水污泥(含水65%)在105℃下干燥48 h后粉碎并储存,干污泥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见表1。

表1 污泥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Table 1 Ultimate analysis and proximate analysis of the sludge

1.2 实验装置及方案

基于 Al2O3载体的污泥热解实验和铁基载氧体(Fe2O3/Al2O3,FeAl)的污泥化学链气化实验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实验装置如图1。固定床由进料系统(污泥储料仓)、石英管反应器(内径24 mm,长800 mm)、电加热炉(由K型热电偶控制)、配气系统(由质量流量计控制)和取样系统(两个串联的浸入冰水混合物的洗气瓶,用于吸收 NH3和HCN)等组成。石英管反应器正中为多孔布风板,用于放置载氧体颗粒;反应器上端连接污泥进料系统;反应器下端连接取样系统。先将载氧体颗粒置于多孔布风板上(用高温石英棉覆盖多孔板),然后在Ar气氛下(流量为50 mL/min)将载氧体颗粒从室温加热至900℃后保持恒温。待系统稳定后,打开进料系统的加料阀门,污泥颗粒(1 g)落入反应器内与载氧体颗粒接触并开始反应,热解/ 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分别通过H2SO4(250 mL,0.01 mol/L)或NaOH(250 mL,0.2 mol/L)溶液吸收后用气袋收集,并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Agilent 7890A)。具体实验参数如表2所示,其中热解/气化时间设为60 min。NOx前驱物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536-2009和HJ484-2009)检测。采用分光光度计(哈希公司DR2900)分别测定 H2SO4溶液和 NaOH溶液中的 NH4+和CN-浓度,进而计算出热解/气化过程中 NH3和 HCN的产率。

表2 实验参数Table 2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图1 固定床实验装置Fig.1 Layout of the fixed bed

1.3 模型简化

由于污泥热解产生的挥发分全部来自污泥中的有机组分,为更准确地定量NOx前驱物,进行适当假设和简化:忽略无机组分,以污泥中C含量为基准,根据污泥元素分析结果可将污泥中有机质用化学式CH0.987O0.466N0.136表示(S含量本文不做研究),此时1 g污泥中含有21.48 × 10-3mol的有机质;同时假设载氧体中活性组分Fe2O3与NOx前驱物反应产生的新组分中固体组分包含Fe2O3、Fe3O4、FeO和Fe,气体组分为N2、NO、NO2、N2O、CO2和H2O。基于上述简化与假设,采用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方法求解系统的热力学平衡状态。

1.4 数据处理

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OC/SS是影响污泥转化效率与合成气品质的重要因素,OC/SS确定了气化过程的供氧量,进而决定NOx前驱物的氧化程度。

热力学模拟过程中,两种气态污染物 NH3和HCN的转化率(CNH3、CHCN)以及含N气体产物(N2、NO、NO2、N2O)的选择性(Sn)可用来作为评价载氧体脱除NOx前驱物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气体的摩尔量,下标0和T分别代表系统反应始态和终态;n为含N气体产物(N2、NO、NO2、N2O);Mn为气体n中N原子的摩尔数。

此外,还分别计算了气体产物中不同气体的相对摩尔含量MCg(%)以及固体产物中含铁化合物的相对摩尔含量MCs(%)。

其中:Ng,T为终态产物中气体(N2、NO、NO2、N2O、CO2和 H2O)的摩尔量;Ns,T为终态产物中固体(Fe2O3、Fe3O4、FeO和Fe)的摩尔量。

固定床实验过程中NH3和HCN的产率(YNH3和YHCN,mol/mol)可通过式(6)和式(7)计算。

其中: [NH+]和[CN-]是吸收液中检出的 NH4+和4CN-离子浓度,mg/L;V1和V2是吸收液稀释后的体积,L;21.48 × 10-3mol指1 g污泥中含有21.48 mmol有机质(CH0.987O0.466N0.136)。

气体产率Yi(mol/mol)指1 mol污泥热解或气化过程中各气体的摩尔量,可通过式(8)计算。

其中:i表示气体CH4、CO、CO2、H2、CnHm,CnHm是指气相产物中碳原子数 ≥ 2的烃类;Vin是进口载气(Ar)的体积;yi为产气中气体i的实际浓度;22.4表示单位摩尔气体的体积(L/mol)。

污泥转化率可用气化过程中污泥碳转化率来评价,是指单位质量污泥气化生成气体中的碳与单位质量污泥中的碳之比。故污泥转化率可用含碳气体(CH4、CO、CO2、CnHm)总产率之和Yc表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热力学模拟

基于污泥热解实验,污泥热解产生烟气中含 N污染物NH3和 HCN的产率分别约为 0.03 mol/mol和0.04 mol/mol(具体实验结果见表3)。因此,假设污泥进料量为1 mol,则NH3和HCN的量分别为0.03 mol和0.04 mol。热力学模拟过程中,Fe2O3载氧体初始量为0 mol并以0.01 mol的增量逐步增加,反应温度设为 900℃,压力设为 1个大气压。模拟结果如图2~图4所示。

2.1.1 OC/SS对NH3转化的影响

OC/SS对 NH3(0.03 mol)氧化的影响如图 2所示。从图2a中看出,当OC/SS=0时,此时系统中没有氧源,NH3仅发生热分解反应,但其在常压、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很难发生分解;随着OC/SS的增大,NH3浓度迅速降低,N2浓度快速增大,当OC/SS=0.02时,NH3基本消耗完全(NH3转化率CNH3达到100%)。这是由于OC/SS的增大使Fe2O3含量逐渐增加,Fe2O3作为氧源给系统提供了更多的晶格氧,促进 NH3的氧化,Fe2O3还可作为催化剂促进NH3裂解[12]。结合图2c可以发现N2的选择性SN2随着OC/SS的增大而迅速升高,在OC/SS > 0.02时达到100%,而NOx(NO、NO2、N2O)的选择性几乎为 0,曲线重叠在一起。这表明在气化过程中NH3基本完全转化为N2,几乎没有NOx生成。这主要是由于NH3中的N是 -3价,氮氧化物中的N是正价,而N2中的N是0价,从NH3中的 -3价N氧化成氮氧化物中的正价N所需克服的能垒要比其氧化成N2中的0价N高很多,即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NH3在热力学上更倾向于氧化生成N2,而不是污染物NOx。

此外,从图2b中发现,随着OC/SS的增大,Fe2O3的深度还原产物Fe单质含量逐渐降低,中度还原产物 FeO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轻度还原产物Fe3O4在OC/SS > 0.02时出现,随后含量逐渐增大;当OC/SS < 0.01时,Fe2O3被完全还原为Fe单质;随着 OC/SS的增大,逐渐出现中度/轻度还原产物(FeO、Fe3O4);当OC/SS > 0.09时,深度还原产物(Fe单质)几乎消失,Fe3O4含量开始超过FeO,并开始出现未反应的Fe2O3。表明Fe2O3载氧体的还原程度随 OC/SS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随着OC/SS的增大,Fe2O3含量逐渐增加,大于固定量NH3氧化所需的氧量,从而只需载氧体还原至中间态(FeO、Fe3O4)即可提供充足的氧源,因此载氧体的还原程度随OC/SS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综上可知,随着OC/SS的增大,NH3在热力学上倾向于生成无污染的N2,且Fe2O3载氧体的还原程度逐渐降低,即深度还原产物(Fe)逐渐减少,轻度还原产物(Fe3O4)逐渐增加。结果表明最优的OC/SS应为0.02,此时可用最少量载氧体实现NH3完全氧化并生成N2。

图2 OC/SS对NH3氧化的影响Fig.2 Effect of OC/SS on the oxidation of NH3

2.1.2 OC/SS对HCN转化的影响

OC/SS对HCN(0.04 mol)氧化的影响如图3所示。与NH3的氧化类似,OC/SS=0时,HCN很难在无氧化剂、催化剂及常压的条件下发生热分解,故其含量几乎不变;随着OC/SS的逐渐增大,HCN的量迅速减少,N2和CO2的量相应增加;在OC/SS=0.04时,HCN几乎被全部氧化为N2。这是由于 OC/SS增大,Fe2O3含量增加,从而有利于HCN的氧化分解和催化裂解;同时,HCN和NH3都是N为负价态的还原性气体,两者化学性质类似,在与Fe2O3反应的过程中很难被氧化成N化合价为正价的氮氧化物,更趋向于生成0价的N2。因此,从热力学角度来说,在HCN与Fe2O3的氧化还原过程中,HCN更趋向于生成无污染的N2,而不是有毒的氮氧化物。此外,从图3b中同样可以发现,随着OC/SS的增大,Fe2O3的还原程度逐渐降低。当OC/SS < 0.04时,Fe2O3几乎被完全还原成Fe单质,曲线呈水平状;OC/SS继续增大时,深度还原产物(Fe单质)逐渐减少,中度还原产物FeO和轻度还原产物 Fe3O4含量先后逐渐增加。这同样归因于OC/SS的增大为HCN的氧化提供了更多的氧源,从而使载氧体的还原程度减小。

结果表明,为实现HCN完全氧化为N2,最优的OC/SS应为0.04,此时Fe2O3载氧体添加量最少。

图3 OC/SS对HCN氧化过程的影响Fig.3 Effect of OC/SS on the oxidation of HCN

2.1.3 OC/SS对HCN与NH3混合气转化的影响

由于在实际的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会同时生成NH3和HCN两种含N污染气体,为了更接近实际实验,进一步研究了OC/SS对NH3(0.03 mol)与HCN(0.04 mol)混合气氧化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同样,当OC/SS=0时,NOx前驱物(NH3和HCN)含量几乎不变;随着OC/SS的增大,NH3和HCN的含量均迅速减少,而N2和CO2含量逐渐增加;在OC/SS=0.05时,NH3和HCN均被完全氧化为N2。这归因于Fe2O3载氧体一方面能提供晶格氧参与NOx前驱物的氧化,另一方面可作为催化剂促进前驱物裂解成 N2和 H2,Fe2O3再与 H2反应生成水,因此OC/SS的增大有利于NOx前驱物的裂解和氧化。同样,NOx前驱物中的N也基本被氧化为N2,这与前两节分析的原因相同,即NOx前驱物中的负价N更趋向于转化为无污染的0价N(N2),而不是有污染的正价含N化合物(NO、NO2、N2O等)。特别地,从图4c中可发现HCN与Fe2O3的反应速率略高于 NH3与 Fe2O3的反应速率,表明HCN在反应中更容易被氧化为 N2。这可能是由于HCN中N价态(-5价)低于NH3中N价态(-3价),还原性比NH3强,因此HCN更容易被氧化(具体分析见图5)。此外,从图4b中也发现,随着OC/SS的增大,Fe2O3的还原程度也同样逐渐降低,先后出现Fe、FeO、Fe3O4等物相。这是由于该平衡体系中还原性气体(NOx前驱物)是定量的,从而将其完全氧化生成N2、CO2和H2O所需的氧量也是固定的(0.145 mol);当 OC/SS < 0.05(Fe2O3中晶格氧含量约为 0.15 mol)时,Fe2O3趋向于被完全还原为 Fe单质;随着OC/SS的增大,开始出现中度还原产物FeO;当OC/SS进一步增大到0.07(Fe2O3中晶格氧含量为0.21 mol)时,开始出现轻度还原产物Fe3O4,随后逐渐增多。这表明 Fe2O3载氧体的还原是一个逐级过程,即Fe2O3→Fe3O4→FeO→Fe。

图4 OC/SS对NH3和HCN混合气氧化过程的影响Fig.4 Effect of OC/SS on the oxidation of the mixed gas (NH3 and HCN)

综上所述,当OC/SS=0.05时,基本能实现HCN和 NH3混合气完全定向氧化为无污染的 N2,此时Fe2O3载氧体的添加量最少。然而,在实际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污泥气化会产生大量还原性气体(如H2、CO、CH4等),且产量远远超过 NOx前驱物的产量,载氧体不可能只选择性地氧化NOx前驱物;同时,为防止载氧体颗粒的烧结,Fe2O3载氧体不可能被全部深度还原成 Fe单质。因此,为实现 NOx前驱物的定向氧化,实际过程中的OC/SS值应远大于0.05。

2.1.4 热力学平衡常数

上述热力学分析表明,NOx前驱物主要转化为N2、H2O和CO2,Fe2O3可被还原至Fe3O4、FeO和Fe。由此可以推测在 Fe2O3载氧体与 NOx前驱物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lgK越大,该反应就越容易发生。为了比较不同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计算了上述反应的lgK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图5。所有反应的lgK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说明温度升高有利于促进上述平衡向右移动。此外,当 Fe2O3的还原态一样时,HCN参与的反应 [式(12)~ 式(14)]的lgK恒大于对应NH3参与的反应 [式(9)~式(11)]的lgK,这是由于HCN的还原性比NH3强,使其更容易被氧化,这也解释了图4中HCN的氧化速率大于NH3的原因。

图5 温度对反应(9)~(14)热力学平衡常数的影响Fig.5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content of reactions (9)~(14)

2.2 基于FeAl载氧体的污泥化学链气化

为验证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产生的NOx前驱物与Fe2O3载氧体的热力学模拟结果,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开展了以等质量Al2O3和FeAl为载氧体的污泥热解和污泥化学链气化实验。

污泥热解和污泥化学链气化中气体产率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污泥热解过程中,Al2O3为惰性载体,不能为污泥气化提供晶格氧,此时污泥仅受热分解脱挥发分,热解产生的半焦和焦油中还含有大量有机物,因此热解过程中含碳气体总产率较低(0.508 mol/mol);同时,污泥中的燃料 N仅受热分解,生成大量NOx前驱物(0.028 mol/mol NH3和0.034 mol/mol HCN)。然而FeAl载氧体的加入显著地促进了污泥中有机物的转化,使含碳气体总产率Yc增大到0.729 mol/mol;NH3和HCN产率分别降低至0.019 mol/mol和0.013 mol/mol,降幅分别达32%和62%。这是由于FeAl载氧体中存在活性组分 Fe2O3,可为污泥气化提供晶格氧,从而促进污泥热解产物的进一步氧化(包括载氧体与热解半焦的氧化以及载氧体对焦油的催化氧化),有利于污泥中更多的 C转化为气体产物,引起含C气体总产率的增加,从而使污泥转化率增大。由表3可知可燃气体产率降低,而CO2产率升高,这是由载氧体中的晶格氧消耗了部分热解产生的还原性气体(H2/CH4/CO)所引起的。

根据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原则,尽管化学链气化过程中载氧体的添加消耗了部分可燃气体,降低合成气品质,但显著提高了污泥转化率。此外,实际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NOx前驱物的降低幅度并没有热力学模拟结果大,但与实际污泥热解相比,含N污染物浓度得到显著降低。故化学链气化可作为污泥清洁、高效处理的重要选择。

表3 污泥热解和化学链气化过程中各气体产率(单位:mol/mol)Table 3 Gas yields of sludge pyrolysis and chemical looping gasification (unit: mol/mol)

综上所述,基于热力学分析和固定床实验研究,以 Fe2O3为载氧体的污泥化学链气化能显著减少NOx前驱物的生成,载氧体中的晶格氧能将污泥热解产生的NOx前驱物氧化为无污染的N2,而不是污染物 NOx。这表明化学链气化技术处理污泥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

3 结 论

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通过 HSC Chemistry 6.0软件,研究了污泥化学链气化过程中NOx前驱物与 Fe2O3载氧体的氧化还原行为,分别探讨了OC/SS对NH3、HCN、NH3和HCN混合气氧化过程的影响;对比了污泥化学链气化实验与热力学模拟分析结果,主要结论如下:

(1)热力学分析表明,NOx前驱物中的N在与Fe2O3反应过程中更倾向于转化为无污染的 0价 N(N2)。

(2)基于NOx前驱物转化率与N2选择性,NH3氧化过程中最优的OC/SS为0.02;HCN氧化过程中最优的OC/SS为0.04;NH3和HCN混合气氧化过程中最优的OC/SS为0.05。

(3)热力学模拟与实验均证明化学链气化处理污泥能明显降低 NOx前驱物的排放,其中对 HCN的降低更明显。

猜你喜欢

前驱热力学气化
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碳排放计算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热力学第一定律易混易错剖析
化学气相沉积法从MTS-H2-N2前驱体制备碳化硅涂层
Mg2SiO4前驱体对电熔MgO质耐火材料烧结性能及热震稳定性的影响
蚂蚁
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回收制备二氯二氨合钯(Ⅱ)前驱体材料的工艺研究
活塞的静力学与热力学仿真分析
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