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安胎膏外敷神阙穴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65例*
2019-07-18陈湘宜高楚楚邱素辉
陈湘宜 孙 云 高楚楚 邱素辉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本观察采用和胃安胎膏外敷神阙穴治疗妊娠剧吐(HG),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0月至我院就诊的130例肝胃不和型HG患者为研究对象,表现为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剧烈,食入即吐,呕吐酸(苦)水,甚则吐出黄绿胆汁和血液,伴头晕目眩,神疲倦怠,胸胁胀痛,烦躁口苦,尿黄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年龄19~33岁,平均26.82±2.76岁;孕周6~11周,平均8.36±1.62周;初产妇46例,经产妇19例。观察组年龄19~35岁,平均26.47±2.69岁;孕周6~12周,平均8.51±1.74周;初产妇48例,经产妇17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卧床休息,补液、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即每日液体补充量应维持在3000ml左右,包括0.9%氯化钠注射液1000ml、5%的葡萄糖溶液500~1500ml、林格液500~1000ml、维生素C注射液2g、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每日补钾3~4g,维持每日尿量≥1000ml,必要时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以纠正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患者。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和胃安胎膏外敷神阙穴治疗。和胃安胎膏组成:党参、丁香各15g,黄连12g,竹茹9g,陈皮6g。方法:用时取中药方1剂,开水调成糊状即可,待其温度降至40℃左右,用碘伏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干燥后取和胃安胎膏50g外敷于神阙穴,面积约2cm×2cm,外用纱布覆盖并固定。每次保留4h,每天1次,5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恶心、呕吐等症状停止,停药后无复发,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尿酮体阴性;有效:恶心、呕吐等症状次数明显减少,停药后偶尔反复,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尿酮体弱阳性;无效:恶心、呕吐等症状次数未见减少甚至加重,各项指标水平无改善,尿酮体阳性。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随访1个月,观察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9.23%,对照组复发21例,复发率为32.3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体会
HG属中医学“恶阻”“子病”“阻病”范畴,病机为胃失和降,冲气上逆[1]。清·萧壎《女科经纶》认为“妊娠呕吐属肝夹冲脉之火冲上”,其乃肝血不足,肝阳肝火偏旺,肝木犯脾土,胃失和降而致呕,治当清肝和胃、降逆止呕为主。和胃安胎膏方中陈皮辛苦而温,行气和胃,竹茹甘而微寒,清热和胃,二药相伍,既能降逆止呕,又可清热和胃;党参益气补中,与陈皮相合,则行中有补;黄连能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黄连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一药而两清肝胃,标本兼顾;丁香温中降逆,理气止呕,为治疗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能反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
综上所述,和胃安胎膏外敷神阙穴可健脾和胃,降逆止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尿酮体水平,对肝胃不和型HG患者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