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水平共轭亚油酸对秦杂淘汰母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9-07-17郭雁华刘欢欢张巧娥梁小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胴体饲粮母牛

郭雁华,刘欢欢,张巧娥*,梁小军

(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2.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

共 轭 亚 油 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指含有共轭双键、具有位置和空间构型不同的十八碳二烯酸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其具有抗癌、抑制肥胖、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1]。天然CLA 常见于动物产品中,反刍动物产品是CLA 最丰富的来源。提高动物产品中CLA 含量的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调控饲粮配方,例如在动物饲粮中添加油脂。研究表明,向饲粮中添加CLA 或过瘤胃CLA,能有效提高反刍动物胴体瘦肉率,改善肉品质,降低乳脂含量,提高产奶量[2-3]。目前,多数研究围绕植物油源的CLA 对动物的影响,且不同来源和添加量对动物产生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在CLA 对反刍动物肉品质影响的研究中,羊多于牛,奶牛多于肉牛。在部分牧场中,成年经产母牛因久配不孕、易流产、患有生殖疾病等导致繁殖机能下降,且生长缓慢,屠宰率较低,肉品质较差,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从而被直接淘汰。因此,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淘汰母牛利用价值,增加牧场经济效益,本研究通过对秦杂(秦川×安格斯)淘汰母牛饲喂含有不同水平CLA 的饲粮进行短期育肥,研究CLA 添加量对其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CLA 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7 年10 月—2018年1 月在宁夏壹泰牧业有限公司进行。选取健康、初始平均体重(417.7±30.83)kg 的秦杂淘汰母牛(秦川与安格斯杂交的生长缓慢、繁殖性能降低的母牛)40 头,随机分为4 组,每组10 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1.5%CLA(按照精料干物质基础配比)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5 d:在精料中逐天增加CLA 添加量,与饲粮均匀搅拌;正试期90 d:每天按比例称量CLA,与精料混合后掺入饲粮中搅拌均匀。CLA 购自青岛奥海生物有限公司,纯度为61.0%,其中异构体c9,t11-CLA 和t10,c12-CLA 含量分别为28.3%和27.1%。

1.2 试验饲粮及饲养管理 粗饲料为稻草和玉米青贮,与精料制成全混合饲粮(TMR),基础饲粮参照《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肉牛营养需要配制,饲粮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每天06:00 和16:00 投料,自由采食,充足饮水,期间进行驱虫和注射疫苗。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成分(干物质基础)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生长性能 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空腹16~24 h 后称重。每周早上饲喂前清理料槽,称余料重,统计采食量,试验结束后计算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平均日增重(ADG)和耗料增重比(F/G)。

1.3.2 屠宰性能 根据末重选取12 头体重(501.2±44.61)kg的牛,每组3 头,在早上饲喂前进行屠宰,10 d 内完成屠宰试验,宰前称活重(513±2.83)kg,组间差异不显著。

屠宰后除去皮毛、头、蹄、内脏(肾脏、肾脂除外),静置30 min,所得剩余躯体的重量为胴体重。

屠宰率为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百分比,计算公式:

屠宰率=胴体重(kg)/宰前活重(kg)×100%

背膘厚为第12 肋骨上方的脂肪厚度,一般用游标卡尺测量自然状态下背部脂肪的垂直距离,精确度0.1 mm。

眼肌面积为第12~13 肋骨脊椎上方背最长肌的横切面积,计算公式:

眼肌面积(cm2)=长径(cm)×短径(cm)×0.79

1.3.3 血液生化指标 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采血。采血前禁食16~24 h,使用12 号针头兽用采血器进行颈静脉采血,室温下静置过夜后,3 000 r/min 离心15 min,分离出血清,于-20℃冰箱中保存待测。

血清葡萄糖(GLU)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清总蛋白(TP)采用双缩尿法测定,白蛋白(ALB)采用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酶法测定,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采用酶动力法测定。使用仪器为罗氏CobasC501。

1.4 统计分析 用Excel 进行数据统计,用SAS 8.2 及SPSS 18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Dunnett 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P<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添加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各组间母牛的末重、ADG、ADMI、F/G 均差异不显著,其中1.0%CLA 组末重、ADG 较高。

2.2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屠宰性能的影响由表3 可知,与对照组相比,1.0%CLA 组和1.5%CLA组背膘厚分别降低了35.53%和41.81%(P<0.05);试验组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略高于对照组(P>0.05)。

2.3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由表4 可知,各组间血清TP、ALB、球蛋白(GLB)、GLU、BUN、ALT、CHO、HDL-C、LDL-C 含量差异不显著;1.0%、1.5%CLA 组AST 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0 U/L 和28.6 U/L(P<0.05);1.5%CLA组TG含量高于0.5%CLA组(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2.4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经济效益的影响由表5 可知,对照组的日增重收入比试验组略低,饲料成本比试验组略高。1.0%CLA 组净增利润明显较高,分别比0.5%、1.5%CLA 组高出150.96、292.14 元。因此,饲粮中添加1.0%CLA 可提高母牛生产经济效益。

3 讨 论

3.1 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Benchaar等[4]和Kholif 等[5]研究发现,用补充亚麻籽油的饲料分别饲喂奶牛和山羊不影响采食量。Hoffmann 等[6]给奶牛饲喂全脂菜籽或菜籽油(DM2.2%),发现试验组的DMI 显著增加。本试验中,不同水平CLA 对ADMI没有显著影响,但试验组的ADMI 比对照组有所下降。Manrique 等[7]在日粮中添加20 g/ kg 和40 g/ kg 的葵花油,发现其降低了奶牛牧草的采食量,这与本试验结果相似。这可能是因为葵花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长链占总脂肪酸的60%,本试验所用的CLA 含量超过60%,而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大于饱和脂肪酸。当饲粮富含C18:2 脂肪酸时,瘤胃原虫数量显著降低,纤维分解菌数量显著升高,当原虫数量减少时可以增加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量循环消耗,这可能会影响动物的采食量[8]。含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会增加胆囊收缩素并减少瘤胃运动,最终也会影响采食量[9]。本试验预试时间15 d,CLA 添加量逐天增加,对母牛的适口性影响不大,正试期90 d,每组CLA添加量少于2%,可能是因为油脂添加水平低于瘤胃微生物群活动的安全水平[10],不足以抑制采食量。对于补充油脂对反刍动物采食量的影响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油脂添加量不同,对反刍动物瘤胃环境的影响不同。

表2 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3 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屠宰性能的影响

表4 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5 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微等[11]指出,饲粮中添加氢化棕榈油显著提高了西杂肉牛的ADG 和饲料转化率。Ferreira 等[12]报道,分别添加鱼油、鱼油和豆油的混合物不影响公羔羊的ADG。本试验中,试验组ADG 分别比对照组高3.49%、17.44%、10.47%,试验组F/G 分别比对照组低9.74%、21.85%、21.59%,说明添加CLA 有增加母牛日增重、降低耗料增重比的趋势,对改善饲料利用率有积极的作用,且以1.0%CLA 组效果较好。

3.2 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屠宰性能的影响 赵天章[13]研究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2.4%油脂对巴美肉羊屠宰性能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了其胴体产肉性能和局部脂肪沉积,增加了背膘厚。张杰杰等[14]研究表明,随油菜籽水平的提高,公牛胴体重、屠宰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本试验结果一致,即试验组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略高于对照组,说明饲粮中添加CLA对母牛的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且以1.0%CLA 组效果较好。但Wanapat 等[15]研究表明,添加油脂后,水牛生长率、热胴体率、眼肌面积略有降低,尤以葵花油添加组最为显著。CLA 对动物胴体品质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添加的油脂不同有关,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及链的长短会影响瘤胃微生物的种群,瘤胃发酵过程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比例影响较大,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是反刍动物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间接影响了反刍动物的生长与生产性能。添加油脂会增加饲粮能量,可能是本试验直接添加长链脂肪酸,CLA 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提供母牛生长所需能量,代替了部分体脂的动用。由于牧场条件限制,本试验在饲喂结束后未能及时屠宰,而是在10 d 内陆续屠宰完毕,最后宰完的牛体重与末重有一些差别,但经过统计分析,4 组宰前活重差异不显著,但对试验结果可能还是会有一定影响,如脂肪可能在肾周、皮下和腹部等脂肪组织中沉积较多,导致1.0%CLA 组胴体重和屠宰率与0.5%CLA 组和1.5%CLA 组差异较大。

Freitas 等[16]研究结果说明,随着棕榈饼添加量的增加,公羔羊背膘厚无差异性变化。这与本试验结果相反,可能是因为所选试验动物及生长阶段不同,羔羊处于脂肪沉积较慢的时期,而淘汰母牛是体脂沉积的重要阶段。随着CLA 含量的增加,母牛背膘厚降低,分别比对照组减少1.93、13.63、16.04 mm,其中1.0%组和1.5%组最为明显,说明饲粮添加CLA 有降低母牛背膘厚的作用。而CLA 具有降低动物体脂沉积、提高瘦肉率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其影响动物机体内与脂肪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动物代谢率,加速脂肪燃烧、抑制脂肪沉积。

3.3 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TP、ALB 含量是衡量肝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清转氨酶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肝脏的主要功能是代谢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17]。本试验中,添加CLA对血清TP、ALB 和GLO 含量及ALT 含量无显著影响,试验组的转氨酶含量均低于对照组,1.0%CLA 组和1.5%CLA 组的AST 比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24.08%和22.95%,但都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添加CLA 会降低ALT 和AST 的含量且对肝脏没有不良影响。

LDL-C 把CHO 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HDL-C将各组织的CHO 送回肝脏代谢。血清TG 主要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合成,也可经小肠黏膜从食物中吸收合成。赵天章[13]在舍饲巴美肉羊饲粮中添加2.4%的鱼油、葵花油和混合油脂后发现对TG 含量没有影响,添加葵花油后绵羊血液中总CHO、HDL-C 和LDL-C 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本试验中,添加CLA 对血清中CHO、HDL-C 和LDL-C 及TG 含量影响不大,但1.5%CLA组的TG 含量比0.5%组高0.36 mmol/L,说明添加不同水平CLA 会增加肝脏脂肪代谢,其中CHO 与HDL-C密切相关,随着CLA 水平的增加,HDL-C 含量增加,这与CLA 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相符合。

BUN 含量可反映机体内蛋白分解代谢与肾功能状况。血清中GLU 含量是动物机体能量平衡的重要指标,其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机体所处的一种生理状态,通常在一定程度上与生长速度呈正相关。Roy 等[18]研究发现,山羊血清GLU 浓度不受补充油的影响。然而,一些研究报道了补充油脂后山羊血浆GLU 浓度增加[19]。本试验中各组间BUN 和GLU 含量差异不明显,随着CLA 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GLU 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其中1.0%组GLU 含量最高,这与本试验中平均日增重呈现的趋势一致,说明添加CLA 促进了母牛的生长,提高了体内能量的利用率。

3.4 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收入比对照组略低,1.0%CLA组的日增重收入最高,为25.25 元,比对照组高出17.44%。经济效益数据对比可知,1.0%CLA 组较高,比0.5%、1.5%CLA 组分别高出36.68%和133.95%。因此,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CLA 明显增加了淘汰母牛的经济效益。

4 结 论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CLA 对淘汰母牛的生长性能影响不大,其中添加1.0%CLA 有提高母牛生长性能的趋势;添加1.0%和1.5%CLA 能显著降低背膘厚和AST 含量。总体而言,添加1.0%CLA 效果较优。

猜你喜欢

胴体饲粮母牛
猪胴体冷却降温特性及耗能分析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肉鸡饲粮中锰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育肥肉牛屠宰率与活体、胴体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