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ACK视角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维度研究

2019-07-16马敏

职教通讯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已然成为研究热点。文中通过挖掘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和对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理论的层次分析,以TPACK的视角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框架分解为TPACK思维认知、TPACK教学实施和TPACK持续改进三个维度,并对其进行研究,为构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师;TPACK;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TPACK视角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0678);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通信技术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项目编号:2017)

作者简介:马敏,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6-0059-05

随着信息化脚步的不断加速,信息技术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薄弱环节,要加速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在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时代,高职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然成为高职教师教学的核心能力[1],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维度作为信息化能力培养目标及体系制定依据,重要性日益凸显。笔者以现代教师知识结构相关理论为支撑,结合当前“教”与“学”的时代特征,开展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的研究。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高职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促进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为目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目标的综合能力。[2-4] 由于高职院校偏向于应用型教学,因此,要求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传授专业知识,信息素养、学习理念等非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至关重要。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则是教师开展高效教学实施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表1中列出不同专家学者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诠释。[5-8]

从表1 来看,无论是从目标、功能、应用视角,还是从发展视角,信息技术都扮演着“调和剂”和“催化剂”的角色,其作用是与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融为一体。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将产生这样的“化学反应”:教学实施方面,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不再被动的接收知识;教学效果方面,不仅培养学生的專业知识能力,还培养了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意识等。尽管从不同视角关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毫无例外地对教师的信息化整合能力提出了要求。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对实现“信息化与课程教学整合”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其中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是美国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第三阶段产物,自提出以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理论

早期以舒尔曼的学科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为代表的传统教师知识结构理论指出[9],教师的PCK能力是将教学法知识与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利用教学法知识将教师所拥有的学科知识最大限度的传授给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教育环境的逐渐形成,以美国学者科勒和米什拉基于PCK理论提出的TPACK理论应运而生,成为了现代教师知识结构理论的代表。在TPACK 理论框架中明确了现代教师知识结构的七个组成部分,见图1所示。[10]

在TPACK理论框架中将教师知识结构分成了基础、进阶和高级三个层次。(1)基础层次的教师知识结构由各自独立的知识构成,包括学科知识(Content Knowledge,简称CK)、教学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简称PK)和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简称TK)三种基本知识,体现了教师的知识获取能力。(2)进阶层次的教师知识结构由基础层次中的知识两两整合构成,包括学科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三种整合知识,体现了教师将三种知识的两两整合能力。(3)高级层次的教师知识结构由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知识与教学法知识三者整合所形成的TPACK知识构成,体现了教师三种知识内化的综合能力。

TPACK理论框架的层次分布可以看出,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独立分布到整合一体的过程。信息化教学将学生专业知识、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意识等作为了共同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并重培养。

以下从TPACK理论的视角,对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进行研究。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解析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第二版《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框架》中,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分解为技术素养、知识深化、知识创造三个能力维度[11],对应教师的能力发展要求的呈递进式。在此基础上,文中参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相关文件,以TPACK理论视角将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分解为TPACK思维认知、TPACK教学实施和TPACK持续改进三个能力维度,分别对应信息化教学意识与责任、信息化教学技能与应用和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具体如图2所示。下面就每个能力维度的作用及意义进行解析。

(一)TPACK思维认知能力

TPACK思维认知能力指信息时代教师所需要具备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技术整合思想,即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责任,决定了教师是否愿意主动、规范的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教学,包括信息化教学意识和信息化教学责任。

1.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需求急剧增长,信息化教学的需求日益显著。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教师才能从内心接纳信息化教学这一“新鲜”事物,而不是象征性的做做PPT、放放视频等流于形式;教师才能愿意去学习信息化教学知识技能,更新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融入信息化元素;教师才能主动去获取和处理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应用;教师才能进行自我知识和信息素养持续更新,规划和设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因此,要深入信息化意识的培养,才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自然地融入信息化理念,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高效整合,开展“真正”的信息化教学。

2.信息化教学责任。包括信息道德与伦理两个方面:(1)道德方面。信息高速传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被有意或者无意的放大,所以,教师应更加谨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言传身教,树立职业道德的示范作用,勇于担当信息化教学的责任。(2)伦理方面。遵守信息社会的行为规范,在信息开发、传播和管理等信息活动树立自我规范和道德典范,建立正确导向的师生伦理关系,形成正能量的教育信息文化氛围。

(二)TPACK教学实施能力

TPACK教学实施能力维度是由“知”向“行”的转变,既包括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又包括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所对应就是信息化教学技能与应用。

1.信息化教学技能。这里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不单指教学资源制作和教学平台建设等信息技術技能,而是指将专业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三者高效整合的能力,是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基础,包括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选用和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化教学的整合技能要求:在专业内容知识重构(例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需以教学法知识和信息技术为指导;在教学法知识选用时,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考虑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信息技术(例如获取资源、使用教学平台和制作教学资源)时,需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知识特点和所选用的教学法知识。因此,信息化教学技能掌握的熟练度是高职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高效应用的关键。

2.信息化教学应用。信息化教学能力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即为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情,熟悉网络平台、慕课(MOOC)、私播课(SPOC)、资源库、微课等,结合专业教学内容特点,选取和提炼有用资源,结合自主开发资源,依据教学设计,合理的开展信息化教学,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信息化教学应用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实施两个部分:(1)信息化教学设计。由课前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设计和课后拓展设计三阶段组成。课前教学设计内容包括课前学习内容、课前任务及课前学习效果测试与反馈等设计;课堂实施设计内容基于课前学习情况反馈,主要包括重点解决方案、难点解决方案、课堂任务等设计;课后拓展设计内容包括延伸知识和拓展任务等设计。(2)信息化教学实施。由线上教学实施和线下教学实施两个部分组成。线上教学实施包括课程平台教学、平台讨论、平台任务和线上测试等教学活动;线下教学实施包括难点解决、重点强化、课堂任务、课堂讨论和课堂展示等教学活动。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能力是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实践能力,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观测点。

(三)TPACK持续改进能力

在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中,课程教学是一个交互循环改进的过程,因此,TPACK持续改进是信息化教学能力最高级别的能力维度,其改进依据为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

1.信息化教学评价。信息化教学评价是对信息化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衡量,也是信息化教学实施成效的评价依据之一。信息化教学评价相对于传统教学终结性评价的特点是更加的及时性和多元化。(1)及时性。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线上平台教学还是线下课堂教学,课前学习和任务的完成度等学习效果,都会通过线上课程平台和线下评价主体及时反馈。让教师知道是否达成了教学预期、教学节奏是否适合,让学生知道自己学的怎么样、哪里还需要加强,为“教”与“学”的改进方向提供实时依据。(2)多元化。多元化指考核主体多样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考核内容的多样化(包括专业知识内容、信息技术知识内容等),考核工具的多样化(包括课前测试、任务单等)、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包括在线测试、课堂展示、上机考试等)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既关注学习内容又关注学习方法,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成效,从多个角度给予学生客观、合理的评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信息化教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内容设计能力、评价工具使用能力、评价过程实施能力和获取评价反馈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信息化教学反思。信息化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环节结束后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反馈等等的反向思考过程,是对教学成效的反馈。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们常常发现,即使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学期,也会因为教学对象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和教学体会。因此,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三阶段反思能力:第一阶段为教学实施阶段的即时反思能力;第二阶段为教学中期阶段的阶段反思能力;第三阶段为教学结束阶段的总结反思能力。通过三阶段反思,实时调整信息化教学节奏,形成以教学实施为基础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信息化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创新能力。

四、结论

通过对上述信息化能力的三个能力维度的分析发现,TPACK思维认知、TPACK教学实施和TPACK持续改进三个能力维度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当其中任一能力维度的不足都将影响到其他能力维度的发展,导致信息化教学能力无法达成,而其中任一能力维度的提升也都将促进其他能力维度的发展,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现今高职教师要求的必备技能。希望通过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解析,从具体维度入手,为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方向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后续高职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途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曾青兰.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7(43):97-99.

[2] 赵健,郭绍青. 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4):28-31.

[3] 张筱兰,郭邵青. 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景亚琴. 信息化教学[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5] 张一春,王宇熙.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基于江苏省7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 职业技术教育,2015(36):70-74.

[6] 唐文晶. 试论信息化教学大赛对职教教师能力提升的拉动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20):52-55.

[7] 陈汝冰.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9):99-100,106.

[8] 王卫军.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2(5):103-109.

[9] 齐灿,张宏. TPACK框架下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7(3):137-140.

[10] 马敏. 信息技术与“光纤通信工程”课程整合的混合教学框架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59-61.

[11] 沈伟,侯晓丽,潘丽芳.技术素养到知识创造:韩国教师ICT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18(9):94-101.

Abstract: The fiel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The training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and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level of the subject teaching knowledge(TPACK)theory of integrated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to decompose th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frame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into three competency dimen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PACK: TPACK thinking cognition, TPACK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TPACK continuous improvement , 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TPACK;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dimension

[責任编辑 李 漪]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