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特色·领航:探寻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之路

2019-07-16马宇民陈菊

职教通讯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职业教育

马宇民 陈菊

摘 要: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5个重点之一就是启动实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结合江苏省中职领航学校计划,职业学校实现特色、领航的要义在于创新发展,建设策略可从适合教育、特色文化的建设入手,通过建构文化理念系统,形成核心价值追求;建立智慧管理生态,丰富充实文化内涵;建设多元文化载体,动态生成文化作品;践行文化生活方式,自然形成文化风貌;建树品质学校风骨,植根升华文化特质,最终形成特色,推动创新,实现领航。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建设;领航学校

作者简介:马宇民,男,校长,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教管理;陈菊,女,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教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6-0001-04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又称“职教二十条”,这是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之后的又一份纲领性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论断、新要求,是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让所有的职教人倍感振奋。由此,职业教育全方位改革大幕必将徐徐开启,作为基层学校,要牢牢把握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江苏省特色领航学校的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职业教育人面前的新课题、新挑战、新机遇。

一、“职教二十条”视野下的特色、领航之要义

从“深化产教融合”到“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中更加突出的地位,明确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但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5个重点:(1)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3)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4)启动实施“特高计划”;(5)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其中,“特高计划”是指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1]“特色”和“高水平”成为新时期职业学校建设的风向标,而在江苏省职业教育界,由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的意见》(苏教职〔2019〕3号)的出台,“特色”“领航”“创新”成为热议的高频词。那么,何为“特色”“领航”? “特色”“领航”为何?

“领航”是比喻之意,喻指既要有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又要有领头雁阵的领袖作用,对于职业学校而言,“领航”的要义就在于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能为同行(这里的同行可以是相似领域,也可以是相似区域)提供有价值的、可参照的发展路径和建设方案。

创新发展并不一定要与众不同,甚至忽视办学基础,割裂发展历史;特色发展并也不一定要独一无二,甚至牺牲教育常识,违背职教规律。职业教育的创新和特色是基于社会产业发展、区域政策环境、学校办学积淀等现实土壤生长出来的,而非“创造”出来的。因此,作为学校层面,依然要立足职业教育的本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人,发展人,走内涵发展道路,像杨九俊先生在《幸福教育的样子》中所阐述的,呼唤教育的蓬勃生长。[2]这种成长,首先是基于个体的生命生长,再是无数个体的生长集合。个性生长呼唤因材施教,适合教育;生长集合需要教书育人的教育之场,化人之境。“办适合教育,建特色文化”,正是对领航学校,确切说是学校领航计划之文化建设的校本实践和未来向往。

二、特色、领航文化建设之路径与探寻

(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提炼学校核心价值观

讲好学校的文化故事,就是特色。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学校文化的句子,想要讲好自己学校的故事,但有时讲不清楚,有时讲不透彻,“很多学校文化体系有多套文化体系”,没有“一致性”。因此,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关注“一致性”,提炼“一致性”,也就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回答的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这些根本问题,是学校对教育本质的独特理解、校本回答。提炼核心价值观可以是理想的追求,也可以是对现实的批判,还可以是文化的传承。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由原宜兴丁蜀、和桥、张渚三所中专整合而成)立足千年陶都,凝练“求真求精,至善至美”的陶文化精神。陶艺具有天地之真、艺术之精、实用之善、浑然之美。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手上的艺术之美,创造手上的美的艺术,并历练出欣赏美的情趣与格调,是突破专业界限的核心素养生长之道;陶艺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融合的综合艺术,三校文化融合也正是“一校区一风采、一校区一特色、一校区一品位”共同陶铸高品质职业学校的合力之路。由此,“以陶载文、以技传人”的办学理念,明确回答了人才培养目标,即“承陶都文脉,传陶都文化,育陶都工匠”。在陶文化氛围中砥砺修身,在技能学习中刻苦立业,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以技术创人生的新时代职教人。

(二)生动表达共同的教育哲学——内化学校核心文化

探寻学校核心文化涵养化育的路径,就是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意味着学校意识形态系统已经成型,“一致性”已经想得很清楚,接下去关键在丰富的各项工作中生动表达共同的教育哲学,学校要将价值观教育与师生日常的教与学紧紧糅合在一起,再将教育教学的本质追求糅合于其中,从而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心认同核心价值观。

1.建立理念文化体系。学校围绕陶文化核心理念,从基本理念、治学理念、治理理念、誓词等4个维度16个具体点,搭建学校理念识别系统的基本结构,建立健全学校理念文化体系,把学校的精神理念转变为全体师生的思想意志与统一的共识、要求和行动,转变为学校发展的持久的理念和精神。

2.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学校立足三校融合的新平台、新挑战、新机遇,积极借鉴省内外同类学校的先进管理理念,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学,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陶都中专章程》为契机,以推进学校现代制度建设为指引,以建立有助于学校改革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目标,搭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学校运行过程中的各类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学校办学能力。

3.加强组织文化的建设。首先是领导文化。学校倡导以模范遵守岗位规范、卓越体现教书育人、躬身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等的修炼为根本,塑造良好的基本形象,提升领导魅力;以各类创建验收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进,关注宏观层面学校的战略定位、组织文化,提升行政领导力;以中职学校的四项大赛为契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关注微观层面的业务指导,提升专业领导力。从而形成“参与式”“开放式”领导文化,创生精神文化源动力。其次是师生文化。学校以“青椒计划”“青柑计划”“青云计划”为载体,畅通培养“教术”“技术”“学术”的“三术”途径,生成培育“能师”“名师”“大师”“三师”的文化生态。深入挖掘和宣传践行校风、学风的典型师生,加强对技能大赛获奖、科研成果获奖、创新创业典型的宣传,努力营造崇尚卓越的文化氛围。

(三)让校园洋溢陶然之趣,陶冶之美——外显学校核心文化

特色与创新生成教育之境。物质总是投射着人的精神之美,核心价值观需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用外显的、物质的来呈现学校文化之美。因此,在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要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融合在课程、教学、活动、德育、管理、队伍、环境等领域逐次展开,内化核心价值,外显文化品行,相互激荡,动态生成文化作品。

1.塑造个性鲜明的标识文化。为使核心理念系统标识化、形象化,学校更新了立足新校名的校徽阐释系统。校徽主体是一双手捧起一团火。陶艺是手上的土与火的艺术,双手实现人生价值。手联同心圆,心手相连,心灵方能手巧、心善方能德高、心美方能器美。火,烧陶之火、师德之火、文化薪火、创新之火。蓝色,取自蓝领,与红色火苗融汇,寓意培养宁静致远、富有创新精神的蓝领人才。在此基础上,完善以校徽、校标、校歌、校旗、形象宣传片等为代表的形象文化符号体系,丰富学校形象品牌的形式和内容。

2.塑造气息浓郁的环境文化。开展“一班一风貌、一班一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让陶文化在教室流动;开设“陶悦书吧”阅读区和“陶然茶道”品茶区,让陶文化在书香茶香中流动;建设艺术馆、工作室、实训工场等场所文化,让陶文化在技艺中流动;打造以和桥校区“和亭”景观点、张渚校区文化景观道、丁蜀校区陶文化场馆群为代表的景观特色文化品牌,用标志性景点的设计来强化校园人文氛围,让文化在校园流动。同时,建好学校各类陈列馆、展示厅,提升学校文化社会影响力。

3.塑造特色彰显的专业文化。将陶文化精神贯彻到专业、课程、课堂建设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建设品质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需求、职业关键岗位,建设精准课程体系;契合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办适合的教育,育适性发展的人。

4.塑造载体丰富的活动文化。高质量地办好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文化活动;开展好“美文晨读”“至美跑操”“美品展示”“国旗下成长”“职业素养实践周”等特色活动;建设好具有吸引力、生命力、影响力的学生社团活动;发挥好七色花学生会、小红帽协会、小红旗协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

(四)适合教育就是学生的蓬勃生长——升华学校核心文化

适合教育彰显教育之美。在教育情境中讨论生命生长,主要是指精神生长。学校高扬“陶文化”的旗帜,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导向、陶冶、凝聚、约束作用,以适合教育为追求,以文化育人为途径,致力培育一流陶都工匠、人格完善的现代公民,让师生打上陶文化精髓的烙印,为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职业教育的诗意情怀,也是教育理想的初心坚守。

作为一所非城市中心区域的农村职业学校而言,能否领航,领航何为?笔者认为,作为学校而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归根结底是文化育人,一所学校在传承和坚守中生成特色与创新的文化特色,就拥有了领航的根与脉搏。由此,将文化建设路径设计为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建构文化理念系统,形成核心价值追求。通过对办学宗旨、一训三风等理念层面的阐释、讨论,形成共同一致的价值追求,使学校文化有灵魂、有生气,有凝神聚气的一致性。

2.建立智慧管理生态,丰富充实文化内涵。既注重规范有序的科学管理,又注重柔性关怀的道德引领,以学校章程、教师管理手册和学生管理手册等制度的建立为抓手,建立人文与科学统一的管理生态,让核心文化通过科学的路径,抵达心灵深处。

3.建设多元文化载体,动态生成文化作品。文化总是和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以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工场文化等环境文化建设育人之场,以教师文化、专业文化、企业文化等行为文化形成育人之境,生动表达共同的教育哲学。

4.践行文化生活方式,自然形成文化风貌。文化是各种关系相互作用的现象。文化建设中要调适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家校关系、校企关系,让教师施于有温度的感情,学生获得有规则的自由,让师生自然而然习得“真、精、善、美”的生活方式、陶文化风貌。

5.建树品质学校风骨,植根升华文化特质。形成内在一体的整体风貌,具有学校特质的核心素养,并通过文化的视觉识别系统,形象符号影响着师生,传达给社会,助推师生的终身发展、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2019-02-13.

[2] 杨九俊.蓬勃生长欢乐颂[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51-52.

Abstract: On February 13, 2019,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mplementation plan", which detailed the decision and deployment of striving to do well in the new era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o a number of specific actions. One of the five priorities is to launch a plan to build high-level vocational schools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The key point for vocational schools to achieve characteristics and guidance lies i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can start from the construction suitable for edu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nd form the core value pursui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a system, such as establishing 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 wisdom, enrich and enrich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establishing multicultural carrier to dynamically generate cultural works, Practicing the cultural lifestyle and naturally form the cultural outlook; Building quality school spirit to sublimat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lly forms the characteristic, impels the innovation, realizes the navig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leading school

[責任编辑 秦 涛]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职业教育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