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内涵、现状与提升
2019-07-16顾卫杰钱月霞
顾卫杰 钱月霞
摘 要:国际化办学竞争力已成为各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焦点。解析了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的内涵,通过调查省内外20所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情况,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五大方面的问题。从资源引进与输出并重、争取规则制定话语权、政行企校四方推进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竞争力的基本原则,进而分析了办学竞争力的逻辑起点,从找切入点、搭平台、增投入、建评估体系四个方面和五大工程的实施给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提升路径
基金项目:2017年度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7012);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编号:苏教师〔2018〕12 号)
作者简介:顾卫杰,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钱月霞,女,实验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6-0005-04
教育国际化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中教育资源重新配置、教育要素相互流动而形成的。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国际化,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的培养目标;在我国,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近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也越来越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文件均对加强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办学做出了部署。各个高职院校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中,也将提高国际化办学竞争力作为了主要建设内容。
一、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的内涵解析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比较晚,经过30多年的努力,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社会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庭受益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成果。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应用为特征的高等教育类型,因此,高职教育更容易参与世界范围内的交流,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有其天然的优势。[1]
对于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的内涵,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是学生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有学者认为,国际化就是引进优质资源,且制定输出符合国际规则的标准。课题组对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竞争力指标内涵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即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化组织结构、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学生结构、国际合作办学、国际科研与培训、国际合作交流、校园文化国际化氛围。(1)国际化发展战略,指学校发展过程中,明确提出将国际化作为发展战略,并有内容明确的国际化发展方案。(2)国际化组织结构,指学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并配备专门人员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有制度保障,有经费支持。(3)国际化师资队伍,指教师中留学人员、海外研修人员的比例,外籍教师的人数等。(4)国际化学生结构,指招收留学生人数,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访学、就业比例。(5)国际合作办学,指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输出教育资源等情况。(6)国际科研与培训,指开展国际化科研合作,获得国际认可的科研成果,在境外开展各类培训项目。(7)国际合作交流,指教师与学生出国出境交流的比例,国外学生来校交流的数量。(8)校园文化国际化氛围,指校园活动和校园氛围有国际化元素。
二、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的现状
受地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来讲,经济越发达的省份,高职院校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课题组通过对江苏省11所高职院校、山东省4所高职院校,四川省5所高职院校的数据调研,发现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虽然都纳入到了学校的發展规划中,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国际化办学理念未真正融入
所有的调查学校都将国际化办学列入了学校的发展规划中,主要表现为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收留学生等。[2]但大部分学校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引进合作项目也局限于某一个专业,并未将先进的办学理念与原有的办学模式相结合,导致未真正更新办学理念,只是试点了若干个国际化项目。部分学校停留在签订框架协议层面,并未真正开展实质性项目。
(二)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效不明显
大部分国际化合作项目系统性不够,仅仅停留在有国际化项目,没有考虑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参与项目的学生也仅仅只有国际化光鲜的外衣,没有从项目中真正获取实惠。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因语言和经济等实际困难,出国完成后续学业的人数非常少。一些教师的出国培训项目,受培训时间、语言等限制,也只是达到了解该项目的程度,并未真正消化吸收,更不用说回国后应用了。有些学生通过国际化项目低分就读高职院校,而学生本身并没有出国留学的动机与需求,导致国际合作项目无法按预期开展。
(三)推动国际化办学的力度不够
被调查的20所学校中,有13所成立了专门的内设机构,其余7所学校的国际化推进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合署办公,在制度建设方面,除了出国管理的相关制度外,其他推进国际化办学的相关制度较少,尤其是专业建设层面,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少有国际化的元素。国际化交流合作经费单独编进年度预算的学校只有12所,导致学校国际化发展的经费不能得到保证。有些学校的国际化办学只是为了满足上级考核指标的要求,并未从学校的发展来考虑适合学校自身情况的国际化进程。
(四)学生国际化交流有数量缺质量
近三年,各个学校对学生出国出境游学、留学、实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3%以上的学生具有海外学习和实习经历的院校达到了8所,但出国出境的学生大部分是学校统一组织的短期游学,起到了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效果,专业交流偏少。来华交流的学生数与出国出境学生数不成比例,有的学校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境外学生来校交流。学生国际化交流没有系统设计,没有达到文化交流应有的效果。
(五)优质资源输出不够自信
大部分院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模式比较单一,大都以引进资源为主,表现为购买国外先进教学资源、派教师出国培训等,资源输出仅表现为招收留学生,向国外输出教学模式、课程资源的学校较少,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尚有差距。在海外建立分院的学校只有2所,且成立时间都较短,没有系统输出品牌特色资源,未在海外产生影响力。
三、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一)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的基本原则
1.引进优质资源的同时要注重教育资源的输出。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引入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优质资源,学习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英国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等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水平。[3]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职业教育服务企业“走出去”的任务越来越重要,传播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分享职业教育办学成果,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了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任务。
2.对接国外职业资格标准的同时要争取制定规则的话语权。我国的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大部分是对接国外先进职业标准的过程,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技术成为了世界标准,因此,我们要争取制定规则的话语权,让我国的职业资格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让职业教育发出国际声音。
3.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要四方合力,推动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政府层面要出台法规政策、增加资金扶持;行业协会等组织要提供合作交流平台、发挥国际化职教集团作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要主动对接高职院校,并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提供意见;院校要更新办学理念、建立健全职能机构、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创设国际化校园氛围。
(二)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的逻辑起点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职业性、教育性三重属性,只有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才能保持这三重属性,才能将高等职业教育推向更高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类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才能支撑走向国际的产业。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外部与内部的竞争,国外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也瞄准了国内庞大的职业教育市场,同时,同类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内涵发展过程中,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竞争力成为了必由之路。
(三)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1.找准国际化办学的切入点。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路径要体现“职业”这一特性,除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外,要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因此,寻找符合专业群定位的国际企业和跨国公司合作来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搭建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育资源的输出,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源进入了高职教育领域,高职院校要善于寻找合适的合作平台,借助优质资源、整合自身优势,快速提升办学竞争力。同时,要联合“走出去”企业,为中国企业海外办厂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借此搭建教育资源输出平台,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形成新形势下引进与输出并重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3.加大高职教育国际化经费投入。经费投入是高职教育开展国际化办学的前提,当前,高职教育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投入不足且不均衡,完善经费保障体系是提升国际化办学的当务之急,政府应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引导和支持,激发办学主体在高职教育国际化领域投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校亦应顶层设计国际化办学思路,合理使用经费,既要注重特色发展,又要关注资源引进、教师培训、学生访学以及国际化氛围等各个方面。
4.建立国际化办学质量评估体系。高职教育国际化本身是一个多方参与、多方获益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参与质量评估的体系,从开放性、影响力、参与度等维度对国际化办学进行全面评估与诊断,及时发现国际化办学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出诊断与改进的方子,切记单纯划分等级的评估。
(四)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的“五大工程”
在具体实施层面,高职院校要重点关注专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工程、合作办学质量工程、留学生教育工程、智力引进与师资培养工程、国际技术培训工程等五大工程来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专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工程是重中之重,高职教育成果最显著的表现方式就是专业,专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整个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也就提高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也会相应地提高,从而可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拥有话语权。留学生教育工程是学校提升国际影响力最直接的表现方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来华学习技术技能,留学生的培养既扩大了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又帮助“走出去”企业培养了懂中文、精技术的一线员工,通過留学生教育,可以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国际友人,助力中国声音的传播。智力引进与师资培养工程是国际化的关键,学校所有国际化事务的推进必须有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来实施,通过智力引进,可以快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师资培养,可以提升本校教师的综合水平,只有具备了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学校各项国际化事务才能有序、快速地开展。国际技术培训工程是体现高职教育实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助力企业“走出去”的有力支撑,可以为“走出去”企业培训当地的劳动力,解决劳动力成本等难题,真正体现高职教育不仅能服务区域经济,更能走出国门,服务国际社会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起步虽晚,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将在国际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必将引领国际化标准的制定,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竞争力将会得到空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顾卫杰,柴京.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7(14):1-3.
[2] 刘任熊,薛茂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实践样态与现实反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6):10-15.
[3] 石伟平.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重点及具体方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8(1):72-76.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running school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20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rovin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five major issu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s analyz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ree aspects: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resources, striving for the right to speak in the formulation of rules and promoting the four-way development by enterprises , schools,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Then it analyse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school-running competitiveness, and gives the basic path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are finding the entry point, setting up the platform, increasing investment, build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ve major projec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running schools; promotion path
[責任编辑 李 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