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文化在高职护理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7-16赵月霞

青年时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高职护理安全文化构建

赵月霞

摘 要:近几年,随着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关系到国家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关系到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快速和谐发展。本论文以高职护生的实践教学为依托,从影响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原则、方法和路径,以达到加强护理实训室的安全文化建设及提高护生的安全文化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安全文化;高职护理;构建

高职护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注重临床新技能、新理念的传授,以达到教学和临床无缝对接的效果。因此,护理实训室成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阵地,同时还要承担教师科研活动的任务。而实训室的安全又是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护理专业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领域担负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延续的使命,对于实训室不但要注重实训室管理的安全,更要注重学生安全文化的教育。

一、实训室安全文化的概念

实训室安全直接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对高职院校顺利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室的安全文化即是被全体师生所引起共鸣的共同的价值观、生活观、行为准则的文化观念的总和。主要包括有开展实训室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师生掌握安全知识并形成安全习惯等。

二、实训室建设安全文化的意义

(一)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护生的实践教学占到整体教学计划的60%以上,正如冯瑞院士所认为的“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一说可见实验实训室的重要地位。要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及科研水平,没有实验实训室各类安全建设,那么都是妄为一谈。通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安全文化,不但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更是通过对师生各种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也为师生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构建安全、和谐学习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二)健全实训室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内涵水平

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安全建设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内涵建设贯穿于整个实训室安全管理过程,实训室安全管理体系越完善,安全工作做得越好,对实训室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注重将实训室安全制度、实验管理员的安全素质以及师生的安全意识培养进行有机结合,使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理念体现在工作和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之处,真正做到“安全无小事”、“生命大于天”,加强实训室规范管理,有效促进和谐稳定校园环境。

(三)提高护生防范意识,迎合护生临床实习和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临床护士护理实践环境不断的改善,对护士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加之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攀升,使护士的工作责任不断增强,其中潜在的风险亦越来越大。作为高职护理院校,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必须不断注重护生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护生安全文化的修养,进而为保证护生实践教学及将来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起到预防和防微杜渐的作用。

三、影响护理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因素

(一)领导对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安全是保障教学和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前提,学院领导应加强对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才能从更深层的文化层面促进实训室安全工作的开展,激发师生安全意识的认知,转变被动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也是推进安全、稳定、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建设情况

实训室安全文化的定位就是起到引领、规范和科学的作用,建立健全实训室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拥有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实践教学经验,是明确师生教学、科研的行为规范,也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三)教师及实训室管理员的安全文化意识

实训室安全文化本身就是被广大师生所认同的共同的价值观、生活观和行为准则的一种综合文化观念。而教师及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文化意识直接反映出这所学校的科研素质和学术精神。教师及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文化意识是影响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普及实施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为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护生对安全文化教育的接受程度

现在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处于滑坡状态,在提高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同时,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尤其对于护生将来所从事的特殊工作性质,安全文化教育更加迫切。护生对安全文化教育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实训室安全文化的建设标准,并且实训室安全文化的建设对护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作用在任何专业课程教育中都无法比拟,也将对护生的实习和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高职护理实训室安全文化的构建策略

(一)创新护理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

近年来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突破,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适应当今社会时代和观念的转变,护理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需不断创新。

1.践行能本位的教育理念

践行以能力培養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模拟医院真实场景和操作训练,以达到强化学生护理能力和专科化的专业技能,确保向临床输送合格的护理人员。

2.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

护理实训室应根据其专业特色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从关爱师生生命健康和安全角度开展学院的每一项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3.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创新思维理念

高职实训室的规范流程始终坚持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方针,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护理实训室同样秉承着这一理念,预防为主的关键是提高人们的安全文化意识,而安全文化意识的提高又需要通过教育为先来实现,二者有机结合,运用宣传、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师生的安全文化意识和自我保护自救的能力。

(二)明确护理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

1.把握安全文化的建设方法

根据影响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因素,结合护理专业特色,联系工作实际制定一套系统的可考核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具体根据领导对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建设情况、教师及实验室管理员的安全文化意识、护生对安全文化教育的接受程度等四个影响因素分为四个模块,对每个模块进行细分,分开建设,内容清晰,主题明确,也更能清晰地体现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

2.细化安全文化的实施方法

高职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法主要是落实责任和明确职责,为确保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各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训室安全监管体系,同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人及各自的相關职责,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安全长效运行的工作机制,保障安全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有据可依。

3.加强安全文化的评估方法

运用灵活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全院师生积极参与到实训室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并通过建立相应指标进行评估,包括制度建立机制、责任落实机制、环境安全因素、培训教育程度和预警机制等几部分进行评估,根据等级、数值或按照优、良、中、差、较差进行逐级打分,对考核结果一目了然,评价体系动态衡量,激励机制健全,有助于实训室安全文化的形成。

(三)规范护理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的路径

目前高职实训室安全管理中主要通过安全检查和一些技术手段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而护理实训室还需依托其专业特色,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规范师生安全行为模式和提高师生安全文化意识来实现。

1.营造护理实训室安全文化氛围

环境在激发和形成人的行为模式过程中造成视觉冲击,在实训室的楼梯走廊、实训室内张贴安全操作流程、安全警示牌和宣传标语,以及通过微信、校园网、广播等多种形式扩大安全宣传的辐射面,让师生从各个角度感受安全、文明的实训室文化,也能使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安全教育熏陶。

2.规范师生安全行为模式

安全的行为文化在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中体现出师生的本质和主观能动性,为规范师生的安全行为模式,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项安全培训活动来引领师生的行为,这种活动包括讲座、观看视频、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结合实训室日常管理的安全常识、心理理论以及法律规范以不同途径传递给师生,使安全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让安全理念变成师生的自觉认知,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训室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巩固。

3.提高师生安全文化意识

安全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的安全隐患,安全培训是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采用新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防线,促进预防工作的实施。护理实训室安全文化的建设要以安全硬件为基础,制度体系为保障,最为关键的则是提高师生的安全文化意识,树立防范观念,继而消除潜在的危机隐患。

五、总结

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安全建设,文化是根本,文化效力远远比制度效力大得多。为确保高职院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学院领导者能在态度和行为上体现先进的安全理念和价值观,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实训室文化氛围,可以为提高学院教学质量和办学层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建飞.安全文化培训对提高二级医院护理管理者安全文化感知的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5.

[2]黄立红,赵春燕.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8.

[3]候德俊,张社荣,张磊,孙晓志.依托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工作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6.

猜你喜欢

高职护理安全文化构建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议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课业”在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