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王阳明借用“树”与“根”对“致良知”的阐释
2019-07-16冯婷婷林君明
冯婷婷 林君明
摘 要:王阳明在其代表作《传习录》中,多次用了“树”“根”之喻来阐释他的“致良知”的思想。本文将从“伐树去根”和“种树培根”这两方面,探讨其在阐述“去恶念私欲”和“良知善行”思想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致良知;恶念;私欲;为学本原;树根之喻
王阳明作为心学的代表性人物,其提出来的“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一扫理学腐化之风。其学说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对后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探讨的“良知”,指的是我们对事物反应的根本,使我们自然而自发地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种知,是我们本性的表现①。《孟子·尽心上》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本来就拥有的东西,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叫良知良能。而“致良知”,这里的“致”是动词,强调遵循良知的指示而行,将自己的良知付诸于实践。王阳明讲学多随心意而走,执笔做喻,信手拈来,若是讲学时无意间看到一棵树,就会就近用树来做喻。恶念欲望与良知善念,同为树根之喻,王阳明在讲学上取其喻意,讲明两种不同道德行为的方式,借用“树根关系”来阐释他的“致良知”思想。
一、“伐树去根”与个人私欲
王守仁先是假借树根譬喻恶念本原,而过分的欲望,就是恶念之树上生长的枝叶。他不反对人有欲望,人欲天生而来无不对,但是欲望过头而失了度,就像枝丫长过了头,隐隐有控制不住的趋势,让人把控不住,从而沉沦。《传习录·陆澄录》中写到“‘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王阳明有一个叫做孟源的弟子,爱好名利,且非常看重它,王阳明经常责备他。“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傍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先生曰:‘尔病又发。”(《传习录·陆澄录》)在王阳明看来,弟子如此好名,而且屡教不改,是为人欲所控制,看不到其间的纯良天性,而纯乎天理的良知被遮蔽。在另一方面,先生在《传习录·薛侃录》中也强调“为学之病在好名”,做学问的大忌讳也在于求虚名而失了务实之心。
见孟源想要为他的“好名”做辩解的时候,先生开始以“伐树去根”来解释为什么他极力要求孟源去好名之欲。《传习录·陆澄录》中“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之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长德生成?须用伐去次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精耕培养,只是滋养得此根。”好名实为过度的人欲,来源即是恶念,而恶念就像是一个树根,在不断地吸取土地的养分,周围的一切都只能为滋养它而效力,因为它太庞大,也太霸道。这个时候,就遮蔽了周围许多的嘉种。个人私欲就是这样,当它无限膨胀,枝繁叶茂,到最后无法制止的时候,那原本纯乎天理的良知,就很难再呈现,可能最终会失去。当良知失去的时候,那就是无可挽回了。王阳明就是用这么一个树与树根的形象,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阐述“恶念”之弊,以及良知可能失去的危险。在这个时候,当良知都岌岌可危的时候,致良知又从何谈起呢?可见,王守仁就是想用“伐树去根”的例子,希望孟源能去掉“过分的欲望”,不要为它所诱,从而失去其良知,因小失大。
二、“种树培根”与良知善行
良知善行有体,就像树根一样,为学本原,当树根滋养好了,学问才会做的更好。《传习录·陆澄录》中“问:‘知识不长进如何?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这里涉及的是学習和良知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宋儒所谓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关系问题。王阳明这番话,其实是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为:为学需要本原,而为学的本原就是良知。另一层意思为:知识是后天经验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非先天就已经全部具备。那良知既然作为为学的本原,那对待它是个什么态度呢?王阳明的观点很明确,就是滋养它。知识是从外界获取的,但是对于这种外界知识的吸收,离不开内心机制对它的解读和应用。当内心没有滋养好良知的时候,知识的进入,就好像鱼进入枯水之源,迟早也会缺水而亡;另一方面,有些人为了掌握所谓更多的知识,博闻强记,只是为了丰富知识而丰富知识,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因而心体不明,道也不明,这就是本原缺失的表现。
而此本原就像是种树培根,圣人之气亦是本原清朗,方能达到位天地、孕育万物。为学本原不明,又怎么达到治学高境。“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极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先是有根芽,再有枝干、才到叶子,最后才到花实。这里就是用了培养树木的比喻,在做学问的时候,就应该先其根芽,先找到为学之原所在,即良知所在,明确巩固它,最后才循序渐进,研学逐渐深入。切不可本原还未巩固下来,就好高骛远,想要一蹴而就,落得两难的下场。而怎样巩固本原,那就要靠致良知了,种树培根,使得良知养大,成长茁壮,做到像孟子所说提倡的“存养扩充”。
三、结语
通过以上文字,我们了解到了王阳明如何运用“树”与“根”来阐明他的“致良知”的思想。虽然一个是伐树去根,一个是种树培根,对于思想的阐释,运用树、根之喻,王阳明先生只是把它们当作一种喻体,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都是为了更形象地阐述致良知的思想。前者的树根,是指遮蔽了良知的恶念,应该予以去除,从而还良知一席之地;而后者的树根,代表了为学之原的良知善行。即需要根除心中的恶念,去除过多的欲望,又要种树培根,使得良知茁壮成长,帮助治学。
注释: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0:295.
参考文献:
[1]王守仁,王晓昕.传习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陈政扬.张载思想的哲学诠释[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7.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台湾: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