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笔下的先驱者形象
2019-07-16陈悦
陈悦
摘 要:过客是鲁迅在《野草》中塑造的多个先驱者形象之一,从中可以看到先驱者面临的世界和群众,看到先驱者的形象和精神内核,包括其生存状态和心灵常态、复杂矛盾的情感、苦痛与执着以及超强的行动力。
关键词:鲁迅;先驱者;形象;《野草·过客》
一、先驱者面临的世界
过客说:“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过客强烈的要向前走的意念以及对“回到那里去”的抗拒,折射出先驱者面临的这个世界的面目。
过客所不愿去的世界,是一个“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的世界,是一个人们已失去了充分表達自我的意识和能力、被麻木和“中庸”所充斥的世界;是一个让猛士“无所用其力”、遍布着“杀人不见血的武器”的世界。
过客所描述的世界是充满压迫、束缚、虚伪的,这种描述并非抽象,而是建立于先驱者和敌人、先驱者和群众、先驱者和爱人这三种关系之上的。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先驱者要迎接敌人的攻击;要面对和启蒙中庸麻木的群众却又常被群众无视和伤害;彷徨孤寂、渴望温情却要冷静对待爱。
二、先驱者面临的群众和孩子
《过客》中人物形象有三,分别是代表先驱者的过客、代表群众的老翁和代表孩子的女孩。
一直呼唤着过客往前走的声音也呼唤过老翁,但老翁却是“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对此,过客表现出极大的惊异“哎哎,不理他……。(沉思,忽然吃惊,倾听者)”。面对同样的召唤,过客在思想挣扎后仍不畏艰苦往前走,老翁却止步不前。面对通往坟的路途和艰难的过程,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动力,这是先驱者和群众最大的区别。
《过客》全文沉重,但女孩这一形象给人清丽之感,表现出对孩子的热爱。老翁说前面是坟,女孩却说那有许多野百合;当老翁让过客把布挂在野蔷薇上,女孩表现出极大的欢喜。女孩特有的审美行为体现出了其心灵与自然高度合一的境界。钱理群先生在《心灵的探寻》中也谈到类似的问题:“鲁迅博大的感情世界不仅超越了‘自我的狭窄范围,甚至超越了国家、民族的狭窄范围,升华到了自我心灵与宇宙万物(生物,非生物)的契合。这样的境界是儿童所有的,于是鲁迅一再地为儿童的心灵世界辩护。”
群众和孩子构成了先驱者所面临的世界的主体:于孩子,寄寓希望;于群众,以合理的姿态面对。所谓合理的姿态,即先驱者必须要深入群众,并以一种真诚、平视的态度来启蒙群众。首先,先驱者要深入群众而非脱离群众。其次,先驱者不应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来面对群众,而应真正与群众站在同一战线,不卑不亢地做群众的事业。其间也包含着鲁迅对待群众的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鲁迅在日本受到进化论的洗礼之后,曾萌发出浓厚的启蒙群众的意识,以一种启蒙者高傲的姿态写下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启蒙情感强烈的文章,但经过多次低谷后和打击后,他说:“不看轻自己,以为是大家的戏子,也不看轻别人,当作自己的喽啰。他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我想,这才可以做大众的事业。”如此,鲁迅才真正将先驱者和群众合二为一,协调了二者的关系。
三、先驱者
(一)先驱者的形象
在鲁迅笔下,先驱者的外表往往是精瘦困顿而非肥头大耳的,衣着往往是破旧而非光鲜亮丽的,正如过客狼狈、沧桑、疲惫、衰弱。其中或许包含了鲁迅对先驱者形象的设想:真正忧国忧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与敌人战斗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驱者,必然是过客这样的形象。《故事新编·理水》中禹的形象大致也是如此沧桑破败,“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黝黑,衣服破旧”、“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而在《彷徨·伤逝》中,子君在婚后的形象竟是“子君竟胖了起来,脸色也红活了”。此处用一个“胖”字表现出逐渐被生活侵蚀的感情的变化。由此可见鲁迅对过客这一类先驱者形象设定的偏爱。
(二)先驱者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常态
《过客》一文展现出了先驱者的生存状态,即一直向前走。在这个过程中,先驱者心灵的常态是孤独。
过客的状态是“要走到一个地方去,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前面!”。这种一直向前走的状态,实际上是追求希望的过程。鲁迅曾指出:“希望是附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这里的“存在”,我理解成一种实践的状态,即过客一直在进行着的“走”的状态。亦如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走,是可以在无所希望中得救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名觉醒的知识分子,处于新旧社会的强烈变革中,鲁迅得以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精华、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看这个世界。他超前于一般民众和整个社会。因此,鲁迅和同时代其他人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先驱者和群众的关系。
在这样一种关系中,孤独是鲁迅心灵的常态,正如过客所说:“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鲁迅在《坟·文化偏至论》中更是引用了尼采《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话,直接点明孤独状态,“吾行太远,孑然失其侣,吾见放于父母之邦也。”但这并不说明鲁迅就是一个向往孤独、排斥喧闹欢愉的人。他那绝大多数冷峻、犀利的文字中也不乏温情的气息。但孤独与冰冷始终是鲁迅的主观选择。钱理群在《心灵的探寻》中亦有相关论述:“尽管在鲁迅的感情世界中,存在着‘热与‘冷的矛盾对立;但是,鲁迅的主观选择、归趋,则无疑是‘冷。”
从《过客》和鲁迅的其它文章中,可以看到“走”的生存状态和始终站在群众中间是导致鲁迅孤独的心灵常态的两个重要条件。先驱者以“走”作为生存状态,但先驱者和群众在向前走的意念和行动力等方面又存在极大的裂隙和差异,因此先驱者会越走越远,群众却停滞不前。先驱者是秉持一种要“打破铁屋子”、启蒙群众的信念将“走”作为生存状态的,但这种状况下,当感受到群众的停滞不前甚至受到群众的伤害时,便会感到想呐喊却不能的孤独。这种孤独,便成了与其“走”的生存状态相对应的心灵常态。
(三)先驱者的情感
面对女孩的好意,过客是感激的,但最终还是“竭力站起”去拒绝。不敢接受布施之因,鲁迅在此处竟用了“像兀鹰看见死尸”这样夸张的比喻,可见其内心情感的矛盾。
鲁迅思想中的情感是复杂矛盾的:冷与热、爱与憎、向往温情与不愿被束缚……这与鲁迅的人生经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少年时期家庭没落,年幼的鲁迅第一次尝到世态炎凉,正是在生养他的故乡。鲁迅由于对母亲的爱与顺从而接受了一桩束缚自己多年的婚姻,这让他对爱有所迟疑。鲁迅尽力维持的家庭关系最后仍免不了破裂,对家庭的向往被重重泼了凉水,冷与热再次在他心中激烈地斗争。鲁迅对青年寄寓极大的希望并且尽力启蒙青年,但却经常受到伤害与背叛:他在绍兴教书时,就有学生借谈学业到他房中骗烟抽,还回宿舍传授经验,以至一些学生群起效尤;1928年,一位自稱姓黄的青年向他求诗,他认真写了四句寄去,不料过了一段时间,却见一份官方色彩的杂志上登出这首诗,而且是用手迹制成封面,这才知道受了骗……鲁迅曾全心全意、呕心沥血地去做启蒙群众的事业,但却遭到了《域外小说集》滞销、袁世凯政府恐怖统治下不得已抄碑文、他人的文字讨伐等等挫折。
这些“冷”逐渐消磨着他的“热”,以致他在《野草·希望》中说:“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由此,可以明晰鲁迅情感的矛盾,明晰鲁迅为何用夸张的笔墨来描写过客面对好意的踟蹰了。
(四)先驱者的苦痛与执着
过客执着地朝着坟的方向走,但这整个路途,都无疑是苦的,“我的脚早已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关于鲁迅对苦的态度,钱理群曾在《心灵的探寻》中这样谈到:“‘人生苦的命题所表现的,是对于人性,人生,社会……不健全和痛苦的一种敏感(这不仅是鲁迅个人的心理素质所致,更是近百年来中国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造成的),更是毫不退让的彻底的现实主义。”过客无畏苦痛,执着地向坟走去,正是先驱者专与苦痛捣乱的真实写照。
(五)先驱者的行动力
《过客》一文中,先驱者强大的行动力体现在过客只知道前路是坟的情况下,仍然一直坚持着往前走。这样的一种行动力,让人仿佛看到了鲁迅毫不停歇地工作着,仿佛听到了他在《两地书·二四》中对许广平所说的“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而这种强大的行动力,与先驱者启蒙群众、脱离“吃人、喝血”的世界的强烈意念息息相关。
先驱者强大的行动力还体现在其即使是在最困顿的时候,也绝对不会以牺牲人民群众为代价去追求任何东西。过客如是说:“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在当时那个“吃人、喝血”的世界,即使免不了如《呐喊·狂人日记》所写在“其中混了多年”,但是先驱者总是凭借着脱离这样的世界的强大意念,勉励催促着自我不断前行。
强大的行动力,贯穿着鲁迅一生。鲁迅在日本接受进化论思想后,便怀着启蒙青年的抱负,做出了大量努力,正如王晓明在《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中所说:“他是自居为一个救国救民的启蒙者,对自己和民族的前途满怀信心,因此他毫不吝啬自己的嗓门和精力,一任那慷慨悲歌的英雄主义情绪激越飞扬。”。鲁迅将进化论当作精神动力,但他所看到的中国却是退步的、与宣称历史必然进步的进化论不一致的,这让他的精神支柱有所动摇,加之经历了多次人生低谷,鲁迅对自己的行动也不免有所怀疑。但在这种情况下,鲁迅仍然能以一种“中间物”的心态面对一切,他说:“当开始改革文章的时候,有几个不三不四的作者,是当然的,只能这样,也需要这样。”也因此能够重拾行动的信心与动力。此时的鲁迅不再像年轻时空有一股热情,对将来倾注所有的热情和行动力,而是在坚持进化论这一原则的基础上,以一种“在天上看见深渊”的哲学视角面对这个世界,即看到将来的希望的同时,也能洞悉将来的黑暗,能看到道路的艰辛。
强大的行动力,正是《野草》精神的精髓所在:“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反抗只为了与黑暗捣乱,向前走只为了体现人追逐希望的状态,如此,即使前路茫茫,也都值得坦然,欣然,大笑,歌唱!
四、结语
虽然荆棘遍布路途,虽有老翁般将号召置之不理的绝大多数普通群众,虽要在温情与决绝中挣扎,虽每一步都消耗先驱者的血肉,但世界必须要有过客这样的先驱者,才会有希望,正如野草“在旱干的沙漠中间,拼命伸长他的根,戏曲深地中的水泉,来造成碧绿的林莽,自然是为了自己的‘生的,然而使疲劳枯渴的旅人,一见就怡然觉得遇到了暂时息肩之所。”这是野草精神中最动人的地方,《过客》一文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鲁迅:《野草》[M],译林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2]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
[3]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4]鲁迅:《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3版.
[5]鲁迅:《而已集》,《鲁迅全集》第3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6]鲁迅:《华盖集》,《鲁迅全集》第3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7]鲁迅:《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8]鲁迅:《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9]鲁迅:《故事新编》,《鲁迅全集》第2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10]鲁迅:《彷徨》,《鲁迅全集》第2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11]鲁迅:《坟》[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年11月第1版.
[12]鲁迅:《书信》,《鲁迅全集》第1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13]鲁迅:《两地书·二四》,《鲁迅全集》第1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14][美]托马斯·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小说》[M],南海出版公司,2015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