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及研究模式

2019-07-16唐琴

青年时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唐琴

摘 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各教育工作者们在学生的管理工作方面对我国的艺术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本科院校,或者是985、211等院校,教育工作者们对高职高专艺术院校也提高了要求。要求高职高专艺术院校在新形势下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与更新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与管理方法等。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高专艺术院校在新形势下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艺术院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随着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各高校每年的招生计划人数在不断增加。对于艺术院校而言,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生源地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学生之间的层次感也会更加鲜明,也就是所谓的差距。加上艺术院校本就是女生多,男生少,男女比例极度不协调。并且艺术院校的学生们对专业具有浓厚的情结,心思较为细腻,情感比较丰富,他们重视表达自我,宣扬自己的个性特征,但却有着不足的几面,思想文化的意识较为淡薄,在理性认识方面较为薄弱,而且学生之间的文化程度差距较大,艺术院校对学生的管理意识还停留在老一辈的思想上,管理方法也比较老旧,最终导致高职高专艺术院校对学生管理方面呈现出一副“难管理,不知怎么管理”的画面。传统、老旧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艺术院校教育的发展。因此,目前高职高专艺术院校不得不去深入探讨与研究适合艺术院校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对管理模式的研究也是当下艺术教育工作者门所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以下内容是对高职高专艺术院校现存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的结果和一些解决方法。

一、高职高专艺术院校在新形势下所暴露出的问题

(一)工作环境较为闭塞

高职高专艺术院校在学生管理这方面,还是采用的传统管理方式。而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约束性,但这种方式毕竟是用规章制度来硬性约束学生的举止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且这些规章制度也在某些程度方面阻碍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必要接触,学生一旦缺少了与现实生活的必要接触,那么他们就会与如今的社会生活渐渐脱节。并且现在的高职高专艺术院校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比较注重理论与技术教学。但对于学生的实践方面还并不是特别重视,不能与社会上实际所需要的东西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进入社会时,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也明白理想与现实也有一定的差距。

(二)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目前,高职高专艺术院校的管理模式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独立院校管理模式,或者是二级院校管理模式等,这种模式下管理的对象是整个班集体,管理的内容是班集体的生活与学习方面。这种模式虽然对班级的学习和生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管理作用,但它还是存在较大的缺陷。高职高专的学生不像初中生那样子,一天只有固定的几个课程,他们每学期要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行,所以他们会去选择选修课,而一个班级的学生所选的选修课不一定相同。因为选修课的内容不同,使得一個班级中的学生每天要流动到不同的班级中,面对不同的教师,这样长时间的流动,使得学生不能好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班级体观念。班级集体意识不强,那么班主任管理这个班级就会显得有些吃力,最终在管理方面也会出现混乱的状况。

(三)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不管是以前的教育方式,还是如今的教育方式,在管理学生方面采用的手段还是强制性的,虽然这种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起到了规范作用,但它在无形中对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打压作用,而如今的高职高专学生多少会有一点逆反心理,管理方式打压的程度越深,那么他们的逆反心里也就会更强。并且他们的这种逆反心理一旦爆发,那么学校的管理工作更会陷入困难之境,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逆反心理,那他们的学习和品行上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这种管理模式是弊大于利的,并不值得在当下提倡。而要改变这种管理模式是需要艺术院校的管理者来加以改良,针对艺术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改良管理模式,而不是采用整个教育部发出的管理模式,教育部所发出的管理政策,它是从整体出发,以宏观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并且他们所针对的重点也不是咱艺术院校,而是其他的文理院校。这样一来,艺术院校自身的特点就被教育部忽视了,所以他们所发布的管理政策也不适合艺术院校使用。

(四)管理队伍较为缺乏

除了以上三个问题,高职高专艺术院校在管理学生方面还存在管理队伍较为缺乏的现状。刚从名校毕业的想做辅导员的学生,他们会选择名牌大学去面试,而选择高职高专院艺术院校来应聘辅导员的面试者们又存在学历不高的问题,这样就使得高职高专艺术院校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按教育部有规定,每个高校的辅导员比例一定要达到相应的数量和水平,至少每200个学生中一定要有一个辅导员。鉴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最后就呈现出了一个高职高专艺术院校辅导员严重不足的现象。在实际的高校辅导员分配中,基本上是每600个学生中才会有一个辅导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在开展管理学生工作方面也会造成一定的难度。

二、解决高职高专艺术院校现存问题的一些方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

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把新形势下的管理理念运用在管理模式中,弥补以前管理模式中不足的方面,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教人育人为主的管理理念。

(二)加强建设管理队伍

针对高职高专艺术院校辅导员严重不足的现象,艺术院校的领导者们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开展培养辅导员的工作,可在住宿,工资、奖金等方面下功夫,来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应聘者来学校应聘辅导员这一职位。但也不可忽视学校现存的辅导员,为了更好的管理学生,需要辅导员们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学校可通过完善辅导员的考核制度来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也可以采用奖励式考核制度,促进他们的工作积极度。

(三)打造艺术化校园

对于艺术院校而言,他们每年的艺术活动是有很多的,例如校园歌手大赛,每逢佳节所举办的娱乐活动等,但这些活动形式已经渐渐老化了,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大多数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为了更好地让艺术院校艺术化,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可以让学生们出点子,然后辅导员及有关工作人员等在对这些点子进行筛选,选出最好的几个活动点子进行开展举办,例如当下流行的改造宿舍大赛,改造校园大赛等活动。这样就使得以前的被动参与变为如今的主动参与,学生也能为自己所喜爱的活动所贡献出一份力量。

三、结语

高职高专艺术院校的管理模式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进行探讨与研究的,这样才能使最终实施的管理模式规范化,严格化,专业化,才能适应新形式下艺术院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唐赛赛,孟繁伟,张钦德,王海凤.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18(18).

[2]何李莉.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 2018(45).

[3]邹冰.新媒体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9).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