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新探

2019-07-16陈海燕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学前教育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各界对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也包括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融合教育虽源于西方国家,但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已成为国际共识,在学前阶段对特殊儿童开展融合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尽管我国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尚存在一些问题,但相关人员及组织已经在积极努力地推进学前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本文将根据案例就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有关概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前教育;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作者简介:陈海燕,杭州市行知新城幼儿园。(浙江 杭州 310008)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5-0114-02

融合教育的概念最早出現在《萨拉曼卡宣言》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特殊教育主流,融合教育为更多的特殊儿童提供了进入普通教育组织和机构进行学习的机会。近几年,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条例全面推进特殊教育的发展,为特殊儿童创造学习条件。然而,我国的学前儿童融合教育在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特殊儿童的教学质量以及成长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问题进行相关研究。

一、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调查研究

学前融合教育所坚持的理念是公平和平等,它让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共同接受教育,这种理念被国际社会推崇。本文的相关研究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

本文通过对随机抽取的8所幼儿园中的从业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0份。此次调查问卷设计包括教学年限、受教育程度、授课班级类型等维度。

1.教师对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态度。幼儿园教师是融合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态度以及实施方式直接影响融合教育的质量和结果。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得出,这8所幼儿园中的大部分教师对融合教育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较为支持和接受的占比为52.4%,也存在小范围的比较难以接受的态度,占比为23.5%,剩余的持中立的态度。经过访谈,部分教师对融合教育比较难以接受的原因是缺乏相关专业的技能和经验,会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产生胆怯和畏惧心理。

2.家长对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态度。幼儿的家长在融合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长对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态度既关系到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和特殊儿童的接纳情况,同时也会影响幼儿园对特殊儿童的接收和接纳情况。[1]对融合教育的研究除了从幼儿园着手调查相关数据,也要收集幼儿家长的有关资料。通过对家长的调查问卷显示,多数父母认为现在幼儿园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教师缺乏专业的能力和教学经验,对普通幼儿园实施全纳性教育并不看好。如果自己孩子所在的幼儿园或班级接受特殊儿童,自己保持中立的态度。调查数据也显示,大多数人比较关注的是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如何对他们实施融合教育也会存在疑虑。

二、目前我国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

1.家长对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态度问题。从相关的文献研究以及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家长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态度相对保守。站在幼儿园教师的角度,当前的幼儿教师对融合教育是有所认识的,了解融合教育的影响和意义,但由于自身对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较为缺乏,同时对特殊儿童的残疾程度和种类不是很了解,使得部分幼儿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接受情况不是很乐观,这就从教学实施的角度阻碍了融合教育的实现。[2]站在幼儿家长的角度,由于特殊儿童群体相对较小,大多数幼儿家长对特殊儿童、儿童残疾类型、残疾程度的情况了解较少,这成为融合教育实施受限的另一个因素。

2.幼儿教师对特殊儿童实施融合教育有心无力。现阶段,幼儿教师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由过去以高中和大专学历为主的队伍,逐渐变为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的师资队伍。更多地幼儿教师接受高等教育帮助了他们理解融合教育的意义。据有关数据表明,80%以上的幼儿教师理解和认可融合教育的理念,但在具体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部分普通幼儿园能够接收特殊儿童,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上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教师常常感觉有心无力,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教材内容如何选择、随班就学如何实施教学、个别教育计划如何制定、如何兼顾特殊儿童和其他儿童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

3.融合教育缺乏相关体系的支持。融合教育的有效推进不是幼儿教师或是幼儿家长的单方面努力就能达到和实现的。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整个教育系统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关注与努力。除了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相关从业知识、从业资质以及从业经验以外,整个教育体系也要支持,为一线的教师提供相关的体系配合和技术支持。由于特殊儿童的类型和残疾程度不同,融合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和特殊事件,幼儿教师单枪匹马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此时就需要专业的团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三、推进我国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发展的措施

1.改变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态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问题,就要从观念和态度上着手,摒弃以往消极和畏难的态度。融合教育的观念传播至今,使世界各地无数特殊儿童受益。融合教育不仅可以促进特殊儿童的语言沟通,提升学习能力的提升,还能增强特殊儿童对外物的接受程度,促进特殊儿童心理和生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融合教育理解不到位会阻碍融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以上几点,要加大对融合教育的宣传力度,持续宣传融合教育的理念,深入了解融合教育。

2.加大对幼儿园师资的培养力度。我国的幼儿教师毕业于各个高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中虽有设置特殊教育的相关课程,但介绍篇幅相对较少,同时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不足对幼儿教师的素质培养缺乏较大影响。[3]针对以上问题,对幼儿教师的培养上应增加有关课程的设置,同时相关部门应该提供教学实践机会。学生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对特殊教育方面的素养。在校期间,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增加与特殊儿童沟通的机会。

3.增强有关团队支持与协作。幼儿教师在步入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接触特殊儿童的机会相对较少,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特殊教育机构以及其他团队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上能够弥补幼儿园教师的不足。因此,二者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推进融合教育的开展。不仅如此,融合教育的推进需要幼儿园、家长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结语

融合教育对我国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态度不积极、专业性不强、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如何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教师、家长、教育系统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与努力。

参考文献:

[1] 蒋玲娟.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6,(28):37-38.

[2] 孙玉梅.幼教工作者对特殊幼儿融合教育问题的态度和意见的调查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7,(12):8-13.

[3] 余喆,郑薏苡.近年来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热点综述[J].幼儿教育,2014,(9):37-41,46.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学前教育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