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长制在应用型本科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2019-07-16曹佑梅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摘  要:为了探究学长制在应用型本科護理学实训课程心肺复苏术中的应用,选取江汉大学2017级本科护理中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融合实施了学长制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发现,在应用型本科基础护理学实训课中应用学长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学长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学长制;应用型本科;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

作者简介:曹佑梅,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教师。(湖北 武汉 4322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5-0095-02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1]但是,目前高教师资力量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实训课程中的练习效率是很多刚刚转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学长制(student mentoring scheme,SMS)是指在同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中挑选学习优异,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去帮助指导和教育培训低年级的学弟学妹。[2]目前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引进了学长制,但是主要都是在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教育管理中实施学长制较多,[3]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较少。笔者首次在所教授的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心肺复苏术中尝试引用学长制,应用效果较好。

一、实验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取2017级本科护理专业中的护理3班和护理4班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别。

2.方法。(1)学长选拔培训。由授课老师从2016级本科护理专业中挑选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好,并且在上届学院组织的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长共5人。课前由授课老师统一对学长进行培训。

(2)具体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先示范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然后学生练习,老师在各组间进行巡视指导。观察组是在老师示范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的基础上,请学长们进行院内急救和院外急救两种情境的心肺复苏术流程演示,还融合了技能竞赛版的完整演示,并分享了他们之前在练习这个操作时易出错的步骤并进行细化分解慢速演示。之后每名学长分别辅导2个小组,学生有什么疑问及时向学长或老师请教,给予实时指导答疑。操作练习结束前抽取两位同学进行模拟考试示范,学长负责按操作评分标准进行考核,并作出点评。

二、实验结果。

1.成绩对比。两组学生在心肺复苏术实训课学习结束的两周后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单项考核,并对成绩进行比较,观察组心肺复苏的操作考核成绩要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课程评价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得分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访谈调查。通过对5名学长的访谈结果显示,为低年级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及指导,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并且对心肺复苏的相关理论又进行了巩固内化,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还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以后进入临床实习和工作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实验启示与反思讨论。

1.学长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应用技能。心肺复苏术是基础护理学中最重要的操作之一,不仅是一项基础操作,更是临床中要求必须人人掌握的急救技术。张华等人的研究显示,对84项临床常见护理操作的难度进行综合评分,心肺复苏术排在第5位。[4]因为这项操作难度系数高,在传统教学里,由于只有一名授课老师要同时指导大量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很难让学生们把这项操作细节练习到位,更难以达到优秀的水准。[5]此次在心肺复苏实训课程中实施学长制后,除了有老师巡回指导外,每个组都有学长在旁边给予及时的指导,发现错误可以及时纠正,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可有效地提高练习的正确率和效率,很好地解决了以往一位专职老师上课无法同时兼顾指导多名学生的问题。在练习过程中,学长还把自己之前练习操作时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展示出来进行分析,提醒学长学妹们要反复多加练习,要注重细节,这也让学生们在练习中少走弯路,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提高操作的规范性。此外学长们对于心肺复苏术还分院内和院外急救两种情境演示,学生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在不同的情境具体采取哪种心肺复苏术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护理操作应用能力。

2.学长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次课程首次尝试学长制助学,学生们上课的积极主动性都很高,在课后的实验小结中很多学生都提到了因为看到优秀的学长操作练习准确到位,看到了自己与学长的差距,所以上课练习会更积极认真。因为学长和在校学生年纪相仿,更容易和学生进行沟通。很多学生比较怕与老师交流,在操作练习过程中有问题不敢直接问老师,但是更愿意与学长交流。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遇到不清楚的可随时向学长请教讨论,实时互动,学习气氛浓厚,由此也带动了整个小组及班级的学习氛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长进行了竞赛版的操作演示,激发了同学们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实施学长制有利于学长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确保在给学弟学妹们在进行操作示范到位,老师提前给各位学长进行了培训。学长们也对照着最新版的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进行了反复地学习揣摩和操作练习,同时复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查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长们应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访谈中很多学长还提到,平时很少有机会在众人面前去示范讲解操作,这次的学长制正好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助学活动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自信心等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历练和提高,很期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实践教学助学活动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心肺复苏实训课程中实施学长制,不论对于低年级学生还是对于学长自身都能在不同程度提高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属于双赢的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师少,学生多的应用型本科学校实施学长制,可以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受益,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合格优秀的应用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卓.创新思维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9,(2):134.

[2] 庞然,丁贞栋.台湾清华大学“学长制”工作的经验及启示[J].北京教育,2015,(1):61-62.

[3] 李荣妮,陶春香.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学长制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J].现代职业教育,2015,(18):83.

[4] 张华,张华甫,张燕,陈秀荣.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的评定[J].中国护理管理,2018,(11):1503-1506.

[5] 吕云玲,李艳.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心肺复苏实训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1):107-110.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探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