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读课本能力的培养

2019-07-15赖秀莲

都市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赖秀莲

摘 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解读课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水平。基于此,本文就简单探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读课本能力,希望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解读课本

引 言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需要改变,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课本的解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解读课本能力,就无法在学习中有效学习,很容易陷入迷茫当中。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解读课本能力,来发挥课本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引领作用,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解读课本的重点内容,为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教材是基于课程标准所编制的,其中不同知识与内容的表述会有一定区别。比如,一些重点概念与定理就会用特殊的字体会颜色来表述出来,使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从而有效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知识,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中,课本在介绍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时都采用相同的字体与颜色,使学生可以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对此进行注意,引导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来阅读和理解这两个基本概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般会存在两种学习心理:一种是学生有着比较强的理解能力,对于课本中所讲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掌握,只需要针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中直接关注就可以;另一种情况则是,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对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的理解不够清晰,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比较重视两者的逻辑关系的认识。对于这种课本的表述方式,教师通常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强调,学生就会在自己学习中形成一定的认识。

另外,在课本内容的表述过程中,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表述形式,这些表述内容一般都是对基本知识的升华。比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所出现的“思考”栏目,学生在解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是需要思维高强度的参与,这可以帮助学生调动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基础,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为后面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解读课本的例题,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初中生由于身心发育不够成熟,在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会存在解题思路模糊、解题过程不规范等问题,教师就会在评价中认为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强。同时,教师与学生都没有重视学生课本例题的解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反馈,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课本例题过于简单,没有过多的参考价值。然而,这并不是正确的认知,课本例题之所以能够出现在课本上,就是因为它具有典型性,虽然不一定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高难度问题中给予参考,但一定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格式。所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读课本能力时,要重视学生对课本例题的解读,使学生解题能力得到提升。

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得出,学生在学习中重视对课本例题的解读,可以帮助他们巩固基本题的解决能力,为他们解决更困难题目提供支持。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其实就是帮助学生明确解题的思路,知道什么样的题目应该如何解答,同时还需要准确选择解题的工具(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加高效。众所周知,卷面评价中解题格式的规范与否会有重要的影响,而解读课本中的例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规范解题格式、明确解题思路,也是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种途径。因此,及时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本例题的重视与解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本阅读习惯。

三、解读课本的总体架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解读课本的过程中,对课本总体架构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课本知识目标与章节小结上的解读。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要求学生去的自读目录,了解到本章节内容的组成,然后在读前言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学习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在读章节小结的过程中可以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构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在章节后面会有“回顾与思考”这一栏目,通过这一栏目问题的解答,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深化。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中解读课本能力就是组成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如果能够具备一定的解读课本能力,就会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架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可以在学习中更快“入门”,为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读课本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也可以在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解读课本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解读课本能力,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朱丽芳. 播下阅读的种子收获成长的果实——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研读教材能力的培养[J]. 读写算:教师版, 2015(36):18-19.

[2] 吴志华. 解读教材 培养能力[J]. 福建中学数学, 2016(9):97-98.

[3] 黄秋香. 培养初中生数学课本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 赣南师范学院, 2015.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