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通辽地区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019-07-15马婷婷庄严雷彤张铁军包秀芝张芳芳海长江张彪王学艳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通辽变应原患病率

马婷婷,庄严,雷彤,张铁军,包秀芝,张芳芳,海长江,张彪,王学艳*

本研究价值:

(1)首次结合花粉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中国北方内蒙古通辽地区进行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2)对自报过敏性鼻炎和确诊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发病主要的临床表现、相关症状及致敏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3)建立了花粉监测网络及花粉防治示范区。(4)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规范当地变态反应诊疗工作及患者健康教育。

本研究可为学术界和公众了解中国北方内蒙古通辽地区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现状提供客观数据,也为今后内蒙古通辽地区过敏性鼻炎的防治和公共卫生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症状也越来越严重。过敏性鼻炎(AR)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的AR的发病率为10%~40%,且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1-2]。笔者临床工作中发现,内蒙古东部地区的AR患者较多,且以花粉过敏居多。因此,本研究拟在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开展自报AR的流行病调查,以期了解当地人群AR的患病率、发病主要的临床表现、相关症状及致敏情况,旨在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本地区AR主要的危险因素,从而为更深入地研究AR奠定基础,并为AR的区域性防治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5—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通辽市、扎鲁特旗、开鲁县常住居民2 013例。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在调查地区至少居住1年。

1.2 方法 在获得初步目标人群后,由专科医生对上述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1.2.1 AR的定义 AR的诊断主要依据相关指南进行判定[1]:过去12个月中至少有以下4个临床症状(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中的2个及以上临床症状,即被诊断为AR。

1.2.2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居民的社会学资料(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地区),临床症状(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其他症状),合并疾病情况及食物、药物过敏情况,临床症状随季节变化情况。

所有被调查者由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本调查获得内蒙古通辽地区及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3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采用标准化变应原皮试点刺试剂盒(北京新华联协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京药制字S20130002)检测草原地区常见的10种吸入性过敏原(9种花粉和1种尘螨),分别为:蒿属花粉、葎草花粉、藜科花粉、玉米花粉、杨树花粉、柳树花粉、榆树花粉、柏树花粉、桦树花粉及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均由专科医生及护士完成,部位为单侧前臂屈侧,酒精消毒后,取上述标准化变应原试剂在皮肤上每隔1.5 cm进行1种过敏原的点刺,利用一次性皮试针通过滴在皮肤上的试液,垂直轻快地刺破表皮,并用盐酸组织胺(1 mg/ml)作为阳性对照,0.9%氯化钠溶液作阴性对照,15 min后观察结果,同时注意患者主观感觉,如胸闷、气急、出汗、搔痒等症状。所有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居民停用抗过敏药物3 d及以上,激素及长效抗过敏药物7 d以上。

本研究以风团直径减去阴性对照直径≥3 mm判定为阳性。1级:风团直径3~5 mm;2级:风团直径6~10 mm;3级:风团直径1~2 cm;4级:风团直径≥2 cm或者有伪足[3]。

分析确诊的AR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1.3 花粉监测 自2014年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建立了13个花粉监测点,自2015-01-01至2015-12-31监测通辽市、扎鲁特旗、开鲁县3个地区每天的花粉数量。花粉采集的地点选择离地面18~33 m,四面通风良好,周围无明显障碍物的地点。采用重力沉淀法(Durham空气花粉取样器)采集花粉,由2位专业人员每天8:00定时将1张75 mm×25 mm 涂有薄层软性凡士林的载玻片置于取样器上,24 h更换1张,取回的载玻片由2位专业人员注明时间和气象资料,加适量碱性复红甘油染液,微火溶化,盖上22 mm×22 mm盖玻片,冷却后用树脂胶封固盖玻片四周,在100倍和400倍显微镜下鉴定和统计盖玻片范围内的花粉种类及数量。

1.4 质量控制 现场调查前1~2周由研究人员给被调查者去信,同时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或者居委会人员也会通知被调查者,告知调查时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现场调查当天有具体的调查流程,所有操作由专业医生和护士完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e 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双录入及校对以减少差错。采用SAS 9.4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2 013份,回收有效问卷1 954份,回收有效率为97.1%。1 954例居民中,自报AR患病率30.8%(601例),确诊AR患病率18.1%(353例)。353例AR患者平均年龄(45.3±15.0)岁;男161例,女192例,男女比例1∶1.2;汉族193例,蒙古族143例,汉族、蒙古族比例1.3∶1。

2.2 不同社会学资料居民AR患病率比较 不同年龄、居住地、地区居民AR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民族居民AR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353例AR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AR患者鼻部症状以打喷嚏(95.8%)、鼻痒(92.4%)、流鼻涕(85.3%)为主,眼部症状以眼痒(61.8%)为主,其他症状以乏力(42.5%)、嗜睡(40.5%)为主,详见表2。

2.4 353例AR患者合并疾病情况及食物、药物过敏情况 在AR患者合并的疾病中,以合并结膜炎(64.0%)、荨麻疹(29.5%)、高血压(17.8%)为主,详见表3。AR合并食物过敏患者占17.3%(61/353),AR合并药物过敏患者占24.9%(88/353)。

表1 不同社会学资料居民AR患病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AR prevalence among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sociological data

2.5 2015年通辽地区AR患者临床症状随季节变化情况 该地区2015年AR患者临床症状的高峰期为4月份和7月份,花粉高峰期出现在4月份和8月份。该地区春季4月份AR临床症状的高峰期与花粉的高峰期高度吻合,但是夏季AR临床症状的高峰期在7月份,较花粉的高峰期提前1个月,详见图1。

2.6 AR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居前3位的吸入性过敏原为蒿属花粉(21.96%)、藜科花粉(21.49%)、葎草花粉(20.06%),详见表4。AR患者中1种花粉致敏占17.56%(62/353),2种花粉致敏占9.35%(33/353),3种及以上花粉致敏占71.10%(251/353)。

3 讨论

本调查是第1次关于中国北方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的AR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自报AR患病率为30.8%,确诊AR患病率为18.1%。目前国内外许多关于AR患病率的调查,因国家、地理环境、季节、气候条件不同,AR患病率亦不同。1990年欧共体呼吸健康调查组织机构(ECRHS)在23个国家对20~44岁的人群进行了多中心研究(主要为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结果显示自报AR患病率为10%~40%,AR确诊患病率为4%~16%[4]。在美国,自报AR患病率为33%,确诊AR患病率为11%[5]。在我国,ZHANG等[6]在2004年9月—2005年5月通过电话调查中国11个城市38 000人,发现各地区自报AR患病率在8.7%~24.1%(北京市8.7%,乌鲁木齐市24.1%)。WANG等[7]调查了中国北方地区(包括青县、承德市、雾灵山等),发现AR的平均患病率为9.2%。而本调查显示的自报AR患病率与美国自报AR患病率大致相同,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

表2 353例AR患者临床症状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353 AR patients

表3 353例AR患者合并疾病情况Table 3 Combined disease in 353 AR patients

图1 2015年通辽地区AR患者临床症状随季节变化情况Figure 1 Seasonal variat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of AR patients in Tongliao in 2015

表4 AR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skin prick test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AR

本研究结果显示,AR临床症状中主要以打喷嚏、鼻痒症状为主,眼部症状以眼痒为主,其他症状以乏力、嗜睡为主。AR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占总体AR患者的11.9%,该比例低于目前国内尹佳等[8]报道的北京市AR患者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53%)。

气传致敏花粉的播散是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诱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及植被不同,空气中致敏花粉的种类和含量也存在差异。北美地区的气传致敏花粉以豚草为主;欧洲国家的气传致敏花粉以禾本科植物为主[9];日本等地区则是以木本植物柏类植物为主[10]。温志华等[11]调查发现国内北方地区蒿属花粉、葎草花粉是AR主要致敏花粉。本研究调查的内蒙古通辽地区植被丰富,2015年呈春季和夏季2个高峰,春季花粉飘散数量高于夏季,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提示大部分AR患者对于夏季花粉致敏,尘螨过敏仅14.33%,致敏花粉中以蒿属花粉、葎草花粉、藜科花粉为主。考虑主要原因可能是夏季致敏的草本花粉,如蒿属花粉、藜科花粉、葎草花粉等生长期长,在空气中飘浮时间长,导致接触此类花粉的个体敏感性显著增高。本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是多种花粉致敏,这可能与不同花粉分子结构间存在相似度,从而出现交叉过敏反应有关。多重致敏一直是国际上的难题,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和原因还需要以后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2个月中,AR临床症状的高峰主要在4月份和7月份,夏季AR临床症状出现的高峰较花粉夏季高峰期提前1个月,主要原因考虑敏感体质者在春季花粉抗原作用下,鼻黏膜产生易感性,当秋季花粉抗原再次刺激后,组织炎性递质释放能力增强,从而诱导AR临床症状的出现,是春季花粉和夏季花粉共同致敏的结果。本发现对于当地AR的预防尤为重要,可以建议对花粉过敏的鼻炎患者,发病高峰前提前做到预防和治疗,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研究局限性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本研究为一项横断面研究,因此不能决定因果。其次本调查问卷是面对面的问卷,虽然应答率很高,但大部分问题是口头回答,没有具体的医学信息及具体检查,某些暴露因素均是回顾性的,可产生回顾性偏倚。最后本研究不能评估相关危险因素的时间关系,而且没有进一步分析AR的严重程度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内蒙古通辽地区AR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患者鼻部症状以打喷嚏、鼻痒为主,眼部症状以眼痒为主,其他症状以乏力、嗜睡为主。在AR患者合并的疾病中以结膜炎、荨麻疹为主,同时春、夏季蒿属花粉诱发的AR应引起重视。希望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AR预防提供有力的依据,为新的卫生政策提供参考。

作者贡献:马婷婷、庄严、王学艳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马婷婷、庄严、雷彤、张铁军、包秀芝、张芳芳、海长江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马婷婷、庄严进行数据收集;马婷婷、张彪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学处理;马婷婷进行结果分析与解释,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修订。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通辽变应原患病率
通辽西站北京端咽喉区通过能力分析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组分诊断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9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及荨麻疹变应原检测分析
高中生生涯规划需求与现状调查——以通辽地区为例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刍议通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