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及其对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

2019-07-14

观察与思考 2019年1期
关键词:红船精神红船绿色

王 迪 钊 廖 中 举

提 要:“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之一,对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围绕红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产物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升华”两个方面,通过剖析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体现弘扬红船精神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而凸显红船精神对绿色发展的指导意义。为了践行红船精神,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可建立阶梯式的绿色发展体系,做好绿色发展规划,完善绿色发展规章制度。

1921年,中国共产党于嘉兴南湖红船上庄严宣告诞生。一条小船诞生了一个大党,这一开天辟地大事件的精神也被称为“红船精神”。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刻解读并阐释了红船精神的内涵,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①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共产党员》 (河北),2017 年第23期。新时期传承并弘扬红船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往学者围绕红船精神的多个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一,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论的视角出发,钱梅根②钱梅根:《论“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及其现实意义》,《资料通讯》,2006年Z1期。、蓝蔚青③蓝蔚青:《“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彭冰冰④彭冰冰:《“红船精神”内涵的总体性解读》,《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黄文秀、赵金飞和郭维平⑤黄文秀、赵金飞、郭维平:《习近平“红船精神”论述的深刻内涵及重大意义》,《嘉兴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等对红船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解读。其二,张志松⑥张志松:《“红船精神”及其时代意义——兼谈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的价值嬗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沈晔冰⑦沈晔冰:《论红船精神的文化意义》,《观察与思考》,2015年第8期。、段治文和马赛⑧段治文、马赛:《论“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浙江实践》,《嘉兴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等阐释了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现实意义、文化意义等。其三,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船精神的价值,胡坚①胡坚:《“红船精神”与全面从严治党》,《观察与思考》,2015年第6期。、黄文秀②黄文秀:《红船精神的育人价值》,《中国高等教育》,2018 年第5期。、许惠芬③许惠芬:《论“红船精神”的伦理动力与意义》,《观察与思考》,2018年第3期。等论述了红船精神对教育、从严治党等的作用。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以往学者对红船精神的内涵、价值、意义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取得进展的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关于红船精神的历史逻辑、红船精神与绿色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偏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丰富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日渐凸显,追求绿色发展的需要也更为迫切。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分析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进而提出如何践行红船精神,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

作为革命精神的源头和党的先进性象征,“红船精神”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历久弥新的时代意义。红船精神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产物,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升华。

(一)“红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产物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与共产主义具有内在一致性,献身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共产党人同时也是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鸦片战争后整个社会都在思考中国该去向何方,然而历史表明无论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还是资产阶级的改良或革命运动,都无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批判性地看待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和过程,并积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以探求出路,各类文化运动、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兴起,在探索中的无产阶级还破天荒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建立起了各地共产主义组织,种种举措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通过顽强抗争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彰显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只有在为他人、集体和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中国共产党人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宗旨,提出了各项为人民服务的纲领和议案,正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展现。

(二)“红船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升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间各类特色思想众彩纷呈,而红船精神正是在这片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中孕育出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之花。

首先,红船精神蕴含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中华文化革故鼎新、求实变革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思变、敢于创新的民族,长期以来都强调实事求是、勤勉务实,注重变革和实践,如“清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求通过实干来兴国,“贵在力行,重在履事”强调身体力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倡时时变通。因此,红船精神沿袭中华文化创新开拓思想并持续于新时期的国家改革建设中。

其次,红船精神蕴含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文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具体展现。千百年来中华大地政权更迭、数易王朝,甚至面临亡国危机,正是凭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韧毅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无数仁人志士在锐意进取下才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红船精神传承这一优秀民族精神,并提升到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时代高度。

最后,红船精神蕴含的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文化传统民本思想的沉淀升华。早在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思想,要求君主以民为本,关注人民利益。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明确,“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红船精神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价值追求正是传统民本思想的创新性转化和升华。

二、“红船精神”对绿色发展的指导意义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早在古代,就提出了“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注荒山荒地的改造,实行有计划、有规划、有秩序的绿化,并把绿化工作放在循环的大生态系统中。①陈颖、韦震、王明初:《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6期。邓小平认为:“生态保护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生态的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②陶国根:《论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江泽民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表现为由“发展主义”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范式转换。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③胡建:《从“发展主义”到“可持续发展观”——析江泽民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当下,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绿色发展理念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红船代表着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指路明灯,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下的大突破。在上世纪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开拓出中国革命道路。推动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已进入全面的生态攻坚战、巩固战和持久战时期,迫切需要发挥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等精神来打赢此战役,因此,以红船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践行绿色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其先进性的关键因素。早在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就开始认定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法在于“自觉”和“联合”,重点在于以创新思想来迎接“世界新潮流”,适应“中国时势的趋向”,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掀起了思想变革的狂潮,吸收并学习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开创性地建立起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使中国的革命斗争有了新的领导中枢并长久地指引着社会发展道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代表着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从根本上对发展模式的转变和革新。全面推进绿色发展需要用创造性的思路和方法来攻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不匹配、地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难题,处理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间的关系。因此,践行绿色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即在于坚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挣脱对传统发展方式的依赖,破除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迷信,冲破习惯势力的束缚,创新发展的方式方法,依据国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发展。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动力和支柱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支撑。党的一大会议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由上海转至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靠的就是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之后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党屡经考验而初心不变,历经艰险而顽强奋起,从红船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不断发展壮大,靠的也还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推动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然而,就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来看,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尚未能完全突显,相较近年来GDP增速而言,绿色发展的步伐仍很缓慢,生态建设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因此,贯彻落实绿色发展迫切需要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来作为其发展的动力和支柱,全面而长远地实现国家的绿色转变。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宗旨和要义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创新、奋斗的目的并不在于为自己谋私利,而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早期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在于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人民的解放、自由和平等;新时期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党极力推动改革开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①习近平: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年版,第456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检验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绿色发展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就绿色发展目的而言,其关键在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就绿色发展思维而言,包括和谐思维、底线思维和历史思维,和谐思维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改变了人对发展和自然的根本看法,提倡发展是本体,绿色既是约束又是方向。就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而言,其强调绿色惠民、绿色富国和绿色承诺。中国共产党的绿色发展观经历了朴素绿色思想、经济生态协调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各种形态,始终以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将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作为其发展的宗旨和要义。

三、“红船精神”与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路径

绿色发展是一种将生态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特征,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并强调绿色发展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全面推动绿色发展,需要在“红船精神”的指引下,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攻艰克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一)全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立阶梯式的绿色发展体系

为了从根本上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层次矛盾,需要坚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充分意识到“绿水青山”不仅仅是现有资源或环保要求指标,更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机遇和窗口。依靠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手段突破发展瓶颈,打破传统发展格局,破除一切阻碍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弊端,构建能够促使经济主体科学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同时,也需要从实际出发,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党组织带头作用,建立阶梯式的绿色发展体系,有步骤、分层次地践行绿色发展方式,突出重点、推广全局,在某些领域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取得成功经验后整体推进。

(二)破解绿色发展障碍,做好绿色发展规划

1.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决心,清晰理性地对待绿色发展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鼓舞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精神灯塔,也是激励我们为人民事业顽强拼搏的动力源泉,绿色发展道阻且长,其间艰难险阻、困境挫折无数,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指引我们不懈奋斗。绿色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既要清楚地识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又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绿色发展的优势和长处;既要吸收借鉴国外绿色发展成功经验,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2.坚持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做好长期攻坚作战的准备

传统发展模式下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使得绿色生产、生活以及行为方式的变革都变得十分困难,变革过程中的“硬骨头”和“险滩”都很多,需要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来迎难而上、不断尝试,攻克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实现绿色转型。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绿色发展任重而道远,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党和政府需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和整体观,做好绿色规划,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为之不懈奋斗。

(三)培养绿色文化,完善绿色发展规章制度

1.着力培养绿色文化,形成绿色发展模式

为更好地推进绿色发展并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需要着力培养绿色文化,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宣传教育扩大绿色建设的群众基础,让绿色发展文化在全社会扎根并不断延续传承。同时,形成绿色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壮大节能环保清洁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进一步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绿色能源体系,并倡导公众的绿色生活方式助力绿色转型。

2.完善绿色发展规章制度,落实绿色发展方针政策

严格的制度和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应用固定的生态评判标准和职责规范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同时还需建立起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以约束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将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绿色发展系统工程的运行守则。绿色发展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党和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并严格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相关举措,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并发挥其主体作用来共同推进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红船精神红船绿色
绿色低碳
红船
雕红船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
红船精神对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发展的指导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