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的苦闷”到“生之苦闷”
——论郁达夫作品中的性文学观念与民族情怀
2019-07-14张婷婷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武汉430000
⊙张婷婷[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武汉 430000]
一、前言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中国20 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这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上有着鲜明的风格:大胆自然的性文学描写、哀伤又愤慨的文风情怀、自叙性的行文特色等,让他在中国文坛上有着不一般的地位。郁达夫的文学代表作有《沉沦》 《故都的秋》 《春风沉醉的晚上》等。这些作品发出的都是郁达夫本人带有着的强烈个性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展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那样一个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忧郁、感伤而又隽永、秀丽的画面。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曾评价郁达夫说:郁达夫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社会里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二、感伤浪漫主义的性文学观念
郁达夫曾经有过一段留日经历,1913 年至1922 年的九年时间他都在日本留学,等于说郁达夫的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几乎都是在海外渡过的。从他的许多作品之中也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段经历对于他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郁达夫的作品里有着很浓厚的自传意味,在这自叙性的背后是作者重视个体的人生体验与感受的价值观念。在郁达夫的作品之中,像是《我的梦,我的青春》 《水样的春愁》 《孤独者》 《雪夜》等自传文章和他的一些小说作品里可以很明显地找寻到与郁达夫个人的生活轨迹的重合与思想观念的体现。从郁达夫的描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日本留学的这一段经历对于还年少的郁达夫来说并不是一段那么美好与值得留念的时光,对于外界事物与情感都极度敏感的他在日本受到了许多的中国留学生都会受到的歧视与社会排挤。但是,在这一段让其思想挣扎痛苦的人生里,我们可以从郁达夫的很多文章里发现其受到了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一些他对于性的描写与观念都显得比较露骨与无节制。这跟与郁达夫同一时期的许多作家都不相同,在当时的一个思想与各种观念都还较为保守,正在接受着外界新事物,什么事物都是小心翼翼尝试的年代里,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出现。那么,我们可以去思考除了受到的日本文化影响以外,为何在郁达夫的文字里会有如此大胆自然的性文学出现呢?
首先,先从其文章的主人公塑造上看,在其自叙性文体的影响下,主人公大多都是一个缺爱、缺少人性关怀的孤独男青年人物:他的身边没什么亲人朋友,所有的生活苦闷都是一个人的承担与消化。这个时候,性的欲望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成了一种外带的产物去帮助人物化解心中的愁苦,是沉闷的苦水中一颗打破平静的石子,是黑暗中带着光芒的希望,是一种缓解痛苦的美好药物。在作者的行文中性的欲望是一种人性的原罪,这种可以成为原罪的本能是发生在不论男性与女性的人类之间的,带着这种原罪生活,无时无刻不在为文章中的“我”感到悔恨。这对于作者来说无疑是他自身的一种痛苦所在,同时对于读者来说也是感伤的。性并不是洪水猛兽,但是在我们的民族传统教育里它其实是有一些难以启齿的。当我们把这种对性的压抑理解成是一种久而久之对人性的压抑之后,郁达夫的性文学观念便是那个阴沉的年代里对自由人性的一种解放。
可是,我们还能发现郁达夫的性文学观念也是具有十足的浪漫主义的。感伤于性前,感伤于性后,但是在性过程里对于女性的肉体以及性体验的感受都是美好浪漫的。这是一种割裂式的感伤浪漫主义,或者也可以叫作颓废浪漫主义。最典型的便是在《雪夜》里的描写:他选定了一个肥白高壮的花魁卖妇,在一夜狂歌大饮之后,将他的童真破了。事后想起前夜的痴乱,他看着屋内的一切、窗外的半角晴天、枕边散乱着的粉红樱纸,竟不由自主地流出了两条眼泪。他对之前发生的性事感到不值得,将这一切联想到了他的理想、远志与对国家所抱负的热情上,这是一种突如其来又淡淡消逝的颓废与感伤,在这之中,女性的肉体与对其的诱惑力成了这种感伤背后的浪漫载体,用此展现出了灵与肉的冲击。
其实这是郁达夫在现实中理想寻求的投射。郁达夫虽然在文学作品中伤感得无以复加,但他也没有因此放弃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即使是在伤感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的心中依旧有一个诱惑着他的理想。这个理想不具备多么深刻的内涵,也谈不上崇高,但对郁达夫来说,却是推动他奋斗和创造的动力,是具有魅力的,那就是女人的爱。郁达夫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的爱,那么此后的创作力更要强些。啊!人生还是值得的,还是可以得到一点意义的。”郁达夫对女性的痴想而又神圣的情感,是郁达夫对“自我”理想的表现,同时也可以说是导致郁达夫人生中一个痛苦寻求的根源。
三、唤醒生之苦闷的民族情怀
在经历了“性的苦闷”之后,郁达夫的文章主题逐渐地往探索“生之苦闷”上转移。郁达夫对于祖国当时的存亡危机与腐朽败坏是感到十分愤慨的。他认为国家的命运兴亡是与个人的精神直接挂钩的,在当时那样的一个年代里,每一个中国人都受到个人精神上的影响与侵害。在祖国民族的冲突之上,郁达夫和鲁迅有着很大的不同。鲁迅先生同样是留日回国,放弃学医,选择用笔杆子做枪。因此鲁迅的相关文学作品中有着极其浓厚的暗喻与讽刺色彩,对于当时的社会现状与民族冲突的挣扎态度是很明显的抗争状态。但是,郁达夫的文学作品中却没有那么强烈的攻击性,而是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感伤情绪。在郁达夫的《沉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于祖国不富强的痛苦已经满溢出来了。当被卖酒食的侍女问及府上是何处时,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感叹:“原来日本人轻视中国人,同我们轻视猪狗一样。日本人都叫中国人作‘支那人’,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们骂人的‘贱贼’还更难听,如今在一个如花的少女前头,他不得不自认说‘我是支那人’了。‘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他全身发起抖来,他的眼泪又快滚下来了。’”这种最直接的体验描写,这种一个称呼带来的凌辱感跟鲁迅先生笔下充满了辛辣讽刺的“人血馒头”虽不同,但是起到了一样大的作用。一样地从内心深处呼唤着:中国啊,强大起来吧!站起来吧!不要再让你的子子孙孙受这样的苦楚了!这样单刀直入的话语就像是一把利刃插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跨越时代的阻隔,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最清晰地感受到这一份无言的痛苦。
这样对于民族情怀的呐喊不仅仅是从海外学子的感受里体现,还受到阶级性格的影响,指大部分的学生阶级及文人一派的思想开始堕落这一现实的悲哀。就如同《采石矶》里所描写的一般,就算局势不利,怀才不遇,也不能对一些不能妥协的事物妥协。文中选取的主人公黄仲则生前郁郁不得志,其实郁达夫也如是,黄仲则身后有诸多推崇者,郁达夫也希望如是。郁达夫选择黄仲则,未尝没有寄托有朝一日能被人理解、被人认可、被人重视的希望。国家民族想要富强就是需要更多的人站起来,而不是接受了高等的教育却做着蛀虫做的事情。
于此相对立,郁达夫更加歌颂的是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这在已经标志了郁达夫的创作向成熟发展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与《迟桂花》等作品之中均有体现。以《春风沉醉的晚上》为例,以黑暗污浊的大都市为背景,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且具有朴素的阶级反抗意识的下层女工的形象:陈二妹。她是个爱憎分明的姑娘,身上有对资本家的反抗意识,同时也有对遭遇同样命运的落难者的深切同情与关怀。虽然她自己的生活相当贫困,但当她发现“我”的生活同她一样窘困时,便主动买来面包留给“我”充饥;当她发现“我”整夜不归,行为令人可疑时,便真切地担忧“我”走上邪路,规劝“我”改过;当她发现是自己误会了别人时,又马上坦率地检查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深刻的阶级矛盾,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展示了他们自发的反抗意识及纯洁美好的心灵;同时也表现出了在那样的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与穷苦工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善良的品格是存在于这份沟通之中的。并且还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表现了郁达夫对于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这也是一位心怀大众的大情怀作者所具有的民族情怀。
四、结语
正所谓是“ 知人论世”,作者的人生经历与思想都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文学创作便是一位作者对其人生感悟的文字表达。从《沉沦》到《春风沉醉的晚上》,再到后来的《迟桂花》,我们能够发现郁达夫的创作风格与对象都有着巨大的变化,这正是由他的人生经历的创作思想所导致的。郁达夫本人的独特经历诞生了他独特的文字美学,具有了新一代性文学的发展与感性民族情怀的抒发。同时,这也使得他的创作愈发成熟,从感性转变到理性,自始至终都蕴含着一份郁达夫所特有的诗意的美感。